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0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教育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涵盖教育学理论形态的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是( )。(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教育语言学(D)元教育学2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 )。(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3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民族性4 小学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而中学则采用抽象讲解的方式进行。这
2、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5 有关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表述,199 5 年我国颁布的教育法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A)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B)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C)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 在下列文件中,要求实行义务教育“五三” 学制的地区向 “六三”学制过渡的是( )。(A)1995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B) 1993
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2001 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 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8 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按材料内在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的联系)进行价值判断,属于( )。(A)理解(B)应用(C)分析(D)评价9 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葛雷制(B)特朗普制(C)复式教学(D)道尔
4、顿制10 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法(B)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D)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11 学记中的“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等反映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2 “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设计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这反映了马卡连柯的( ) 。(A)平行教育影响原则(B)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原则(C)前景教育原则(D)系统性原则13 依照美国著名教育社
5、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A)精英化阶段(B)终身化阶段(C)大众化阶段(D)普及化阶段14 荀子对教育作用的描述是( )。(A)性相近,习相远 (B)化性起伪(C)发展善端(D)教化兴民15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6 国子学始立于( ) 。(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17 唐朝时期,各级学校统一的教材叫做( )。(A)六经(B)四书五经(C)五经正义(D)三经新义18 以下几种教学考察方法中,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 )。(A)三舍法(B)六
6、等黜陟法(C)积分法(D)监生历事19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这一要求体现朱熹( )读书原则。(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20 中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是( )。(A)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强迫教育章程(D)教育要旨21 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适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授人以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的教育思潮是(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科学教育思潮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为校训的学校
7、是( )。(A)陕北公学(B)延安大学(C)华北联合大学(D)抗日军政大学23 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和“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是( )。(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陶行知24 ( )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最卓越的例子。(A)昆西教学法(B)有机教育学校(C)葛雷制(D)道尔顿制25 古罗马帝国后期,创立了基督教综合哲学体系,并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 ) 。(A)昆体良(B)西塞罗(C)奥古斯丁(D)托马斯阿奎那26 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开办的( ),从事人文主义教育。(A)宫廷学校(B)骑士学校(C)文法学校(D)快乐之家27 19 世纪
8、 40 年代英国负责教育拨款分配与使用的机构是( )。(A)英国国会(B)枢密院教育委员会(C)国家教育委员会(D)克拉雷顿委员会28 福禄贝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名称为( )。(A)恩物(B)串珠(C)工作(D)玩具29 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 的是( )。(A)马卡连柯(B)赞科夫(C)苏霍姆林斯基(D)乌申斯基30 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学制的设想的理论基础是( )。(A)班级授课制(B)教育适应自然(C)泛智教育论(D)直观教学原则31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针对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所作的研究被称为( )。(A)课程运动(B)八年研究(C)新大学运动(D)社区学院运动3
9、2 苏联 20 世纪 30 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C)加强劳动教育(D)提高教育质量33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 ”包括经验的情景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思维称作( )。(A)情景思维(B)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D)反省思维3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A)教育为长期的战争服务(B)群众教育第一(C)注重教育的正规化建设(D)生产教育第一35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的学习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A)桑代克(B)班杜拉(C)巴甫洛夫(
10、D)斯金纳36 教学环节中的“ 新课导入 ”,应用的学习原理是 ( )。(A)同化顺应(B)先行组织者(C)替代性强化(D)形成认知结构37 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D)容易产生一种侥幸心理38 以下情况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选择在图书馆这样等安静的地方学习(B)一边做功课一边看电视(C)为了记得牢固,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D)看书时碰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39 下列有关教育科研选题的可行性条件中,哪一个不是( )。(A)必要条件(B)客观条件(C)主观条件(D)时机条件
11、40 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41 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日记记录法42 下列因素不是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为( )。(A)前测对后测的影响(B)霍桑效应(C)教师在实验前的情绪性的演说(D)被试的成熟4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
12、性越好。(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以采用消除法解决。44 ( )既是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终结环节,又是过渡到下一个循环圈的中介。(A)计划(B)行动(C)观察(D)反恩45 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反映离散趋势的差异量数是( )。(A)中数和平均数(B)全距(C)标准差和方差(D)差异系数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终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47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的观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48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与儿童的发
13、展相适应,因而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三、简答题49 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50 简述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51 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52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53 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必答题54 根据材料分析该课堂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并说明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教学原则的。一位教师讲祝福一课,向学生提出一道很有意思的思考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疑问的。有的回答是“ 冻死的”,有的回答是“饿死的”,也有的说“穷死的”。教师紧接着问: “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 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后一家人能不
14、能见面呢?” 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接着又提出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 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觉得很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教师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仔细钻研课文。经过一番热烈争论,有的学生居然提出了祥林嫂是“自杀” 而死的这个新的看法,并且举出课文中的原话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教师在学生发表见解之后,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写祥林嫂的“死” 所包含的深刻意义。55 试从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科举制度衰落的必然性,以及清末废除科举考试的历史进步意义。选答题55
15、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道的成绩计入总分。56 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57 在某小学二年级已有的五个教学班中,用抽签的方法抽取两个班,随机决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比班,在两个班使用同样的教材、以同样的进度进行数学教学,对实验班每节课进行 5 分钟的口算练习,持续两个月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检测出实验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水平明显优于对比班。仔细阅读下列研究案例,指出:(1)这项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该实验属于什么类型的实验?(3)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格式以及优缺点是什么?(4)列举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至少三个)。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6、模拟试卷 10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元教育学的概念。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即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隐性功能,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显性功能。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民族性都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但只有社会性是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动物本能相区别的根本属性。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小学”和“中学”,分属
17、于不同的教育阶段,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95 年我国颁布的教育法明确的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C 选项是有关“四有新人”的表述,不属于教育方针的具体。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内容。要求实行义务教育“五三”学制的地区向“六三”学制过渡的文件是 2001 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
18、词“价值判断”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评价”。类似只要出现“要求”就可判断为“原则”,比方说“教学原则”即“教学的要求”。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内容。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复式教学,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词“情景陶冶”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是在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记中的“
19、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系统性原则。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句话体现了马卡连柯集体教育思想中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原则。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等三个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后大众化阶段,并朝着普及化方向发展。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孟子提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观点。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子学西晋时期晋武帝咸
20、宁二年(公元 276 年)始设,与太学并立。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六等黜陟法”,即把考试成绩评定为五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后一句“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原则。由此看来,考生需要认真理解与揣摩朱子读书法的几大读书原则,而不是仅仅记诵条目。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清政府学部在光绪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9061907)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
21、强迫教育章程,把实施普及教育作为推行宪政的重要措施。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词“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职业教育思潮。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抗日军政大学。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陈鹤琴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和“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葛雷制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最卓越的例子。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奥古斯丁创立了基督教综合哲学体系,并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26 【正
22、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开办的是快乐之家,实行人文主义教育。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负责教育拨款分配与使用的机构是枢密院教育委员会。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乌申斯基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学制的设想的理论基础是泛智教学论。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针对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所作的研究被称为八年研究。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30 年代,苏联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23、指出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基本知识,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乃是普通学校的根本任务。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杜威认为反思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反思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和持续不断的深思。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思维五步法”。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特点的掌握程度。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执行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政策,把教育事业作为抗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精神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1938 年,毛泽东曾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
24、适合战争的需要。”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奉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将干部教育工作作为根据地教育的重点。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桑代克把学习定律分为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三条。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lzer)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不管具体情况。直接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
25、识点考查。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三种。其中认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以及编码与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指导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以及自我评价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以及学业求助策略。3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科研选题的可行性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时机条件。4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引文查找法即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6、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方法是轶事记录法。4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指特定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推广性。研究具有外在效度,说明其结果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境;研究没有外在效度,则其结果不具有概括性。4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选项“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说法错误;C 选项“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错误,通常平衡法使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而恒定法主要是对身高、体重等无关变量的控制;D 选项消除法主要用于消除被试的焦虑心态或者不适环境等。4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反思既是整个行动研究过程
27、的终结环节,又是过渡到下一个循环圈的中介。4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反映离散趋势的差异量数是方差和标准差。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1)该观点错误。(2)终身教育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郎,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28、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的重要一点就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3)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实际上是缩小了终身教育的内涵。(4)因此,该观点错误。47 【正确答案】 (1)这种观点正确。(2)所谓分限是指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他认为教学是应考虑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按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教学,如果不顾儿童的实际能力,教给他们高深的知识,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对儿童毫无益处。因此这个观点是正确的。(3)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 因材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一道“益精其能”
29、 的效果。(4)对每个人而言,意指“ 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接受能力,在“ 分限” 内恰到好处地因材施教。48 【正确答案】 (1)这种观点不正确。(2)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外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他人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3)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可以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创造” 学生的发展,教学必须适应儿童的发展属于皮亚杰的观点。(4)因此,该观
30、点错误。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4)师生的交往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50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构。(2)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讲会等。(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相互讲学,互相听课
3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 的精神。(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5)师生关系融洽。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总之,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51 【正确答案】 黄炎培在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包括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作用即:“谋个性之发
32、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2)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是他终生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它包含着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3)职业教育的方针。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方针是社会化和科学化。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机关的唯一的生命” 。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就要办某种学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办学方式都要社会化。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不论物质方面
33、的工作还是人事方面的工作都要遵循科学原则。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他在中国率先运用心理测验手段进行职业学校的招生,试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熔为一炉,把科学方法引入职教管理中。(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提出“ 手脑并用”、 “做学合一”、“ 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等原则,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知行结合。(5)职业道德教育。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 ,并把它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 敬业 ”就是“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具有责任心”。“乐群”是指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以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和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和奉献精神。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
34、行者,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更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对中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今职业教育也有借鉴意义。52 【正确答案】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其主张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认知学习观。布鲁纳认为,认知的生长是一个表征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似乎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或经验构成的观念结构。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结构教学观。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由学科的
35、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等组成的知识结构。他强调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3)发现学习法。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即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他认为发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53 【正确答案】 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1)确定调查课题。实施调查研究,必须首先确定调查课题,然后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
36、究任务,明确调查的目的;(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运用各种调查方式搜集材料;(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1)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通过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是该教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关键。首先该教师通过提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这一切中要害、发人深思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接着又通过提出“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后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
37、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很觉得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 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最终获取了新的知识。(3)教学就应当是这样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55 【正确答案】 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士制度,在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产生到衰亡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一)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汉代的“察举制” 说起,“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一种制度,是由地方官依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层层推荐,以名声为主,为后世科
38、举考试开了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 ,依家世和才德区分地位高低,然后授官,这种腐朽的方法后来无法适应社会现实,科举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1)在隋唐时期科举制正式确立并加以完善。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被认为是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标志。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是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这一时期,科举制为国家选拔人才
39、起了很大的作用。(2)宋朝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了唐制,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改革,总的来说是科举的地位提高。一方面,扩大科举的录取名额;另一方面,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对屡试不中的士人,有“特奏名” 、“赐出身”,为后世恩科之始。与此同时,科举考试也变得更加严格,内容上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考试办法上,采用糊名、誊录,这对防止徇私舞弊起了一定的作用。(3)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采用八股文,即考试采用排偶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 清规戒律 ”,有不少繁琐苛刻的要求,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以四书、五经命题,内容的解释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准,不得自由发挥。这时的科举越
40、来越束缚人们的思想,学校教育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形成空疏学风,毒害世人。(4)清末清政府为了缓和人们的不满情绪,维持其统治,自 1901 年开始废除科举,主要经历了三步: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废八股、改试策论;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科举制度完全废止。光绪三十一年,即 1905 年清政府下诏“力停科举以广学校” 宣告科举制最终废除。(二)科举制衰落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科举制度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应运而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畸形生长,由于渐渐不适应社会实际而出现种种弊端:(1)科举考试步骤日益繁琐,使广大学子将一生时光置于其中,思想被局限于科举的狭小空间里,
41、无真才实学,不仅形成空疏学风,也为国家的人才选拔工作带来巨大困难。(2)科举考试使得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考什么,学校也跟着注重什么,完全屈从科举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科举的种种弊端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而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方法的死记硬背导致学校工作只求记诵不求实学与理解而充满教条主义恶习,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知识和新的教育形式的引进,阻碍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3)清末的科举制度还败坏了社会风气。由于科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所决定的,录取标准又渐以权势地位转移,以致这种制度产生之初就为营私舞弊和贪污受贿打开了大门,这种情况到清末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
42、社会风气,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总之,这一切弊病都在宣告科举制的灭亡已经到了时期,科举制的废除成为一种必然。(三)清末废除科举的历史意义在科举制已经弊病丛生的情况下,清政府采取废除科举制的政策,虽非出于本意,但却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时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正在形成。(1)科举制的废除首先在形式上标志着旧式教育的瓦解。科举制的废除使新教育和新式学堂在中国大地上得到蓬勃发展。新的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机会,这是科举制废除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结果。(2)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现行教育体制的建立。从幼儿园到研究院的完整学制体系,女子
43、教育的出现,学校教育内容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出现。这一切都呈现出科举制的废除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局面,不仅扩大了百姓受教育的机会,也帮助中国在教育上与西方接轨。(3)科举制弊端的影响依然存在,清末科举制的废除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废除,遗留下来的科举心理还渗透在人们的思想中,渗透在教育体系之中。废除科举并没有为现代教育清空场地,在科举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总有科举制的阴魂不散。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创造性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整合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的,它包括与创造活动密切联系的认知品
44、质、人格品质和适应性品质。创造性表现于创造活动(过程)之中。其结果以“产品” 为标志,其水平以产品的“ 价值 ”为标准。创造性有认知品质(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认知策略)、人格品质(创造性动力、创造性情意、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适应品质。培养创造性的方法:(1)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几个方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应提倡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其次,应改革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再次,应增加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最后,应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人物的榜样。(2)培养创造型
45、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则需要创造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形成理解并鼓励学生创造;其次,要教给教师必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最后,教师应不断学习关于创造性的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3)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思维的“ 前进跨度 ”,培养思维的跳跃能力;2)加大思维的“ 联想跨度 ”,使学生敢于把习惯上认为毫不相干的、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或进行移植;3)加大“转移跨度 ”,引导学生敢于否定原来的设想,善于打破固有的思路;4)给学生大胆探索与推测的体会。(4)开设创造
46、课程,教给创造技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开设创造性课程已成为国内外开发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创造性课程的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创造技巧与方法是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促进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创造技法有:1)头脑风暴法;2)系统探求法;3)联想类比法;4)组合创新法;5)对立思考法;6)转换思考法。(5)塑造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的建议有:1)保护好奇心;2)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此外,自信与乐观、忍耐与有恒心、合作、严谨等也是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57
47、【正确答案】 (1)自变量是进行数学教学时,每节课进行 5 分钟的口算练习。因变量是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水平。 (2)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划分标准,本实验属于自然实验、探索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准实验。 (3)该实验设计属于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 R X O 1 R O2 优点:能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由于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以及设控制组,这种设计可控制历史、成熟、测验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缺点:这种实验设计局限在于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4)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可能有: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实验班和对比班本来存在的差距或学习风气好坏,用来统一测试的方法本身的信度、效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