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存在(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现象2 个人的自学活动属于( )。(A)正规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半正规教育3 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预期的教育结果称作( )。(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4 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5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
2、育活动(D)个体因素6 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者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是指( )。(A)教学目的(B)教学目标(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7 教育的类型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教育,即各类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 )。(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基础教育(D)特殊教育8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巴格莱(B)布拉梅尔德(C)拉尔夫.泰勒(D)博比特9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叫做(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10 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
3、名教育家( )提出的。(A)巴班斯基(B)赞科夫(C)维果茨基(D)凯洛夫11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课外辅导(B)考试(C)备课(D)上课12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实践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13 在师生关系的各种类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 )。(A)行政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教育关系14 据载,五帝时期具有萌芽状态的学校是( )。(A)庠(B)成均和庠(C)成均(D)氏族公社15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爱之能勿劳乎,忠
4、焉能勿诲乎(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16 从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来看,其人性论属于( )。(A)性三品说(B)性善论(C)性自然论(D)性恶论17 关于教师的论述,不属于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圣人无常师(C)天地君亲师(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8 宋代由( ) 主管地方教育。(A)学政(B)教谕(C)地方官员(D)提举学事司19 ( )是洋务派最早举办的军事学堂。(A)湖北武备学堂(B)军医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20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是( )。(A)
5、严氏女塾(B)福州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21 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A)麦柯尔(B)孟禄(C)杜威(D)华虚朋22 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A)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B)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C) 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23 从教育思想来看,(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24 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A)文士学校(B)宫
6、廷学校(C)书吏学校(D)僧侣学校25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演说家(B)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C)掌握学习方法(D)培养道德26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 )。(A)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B)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C)具有广博的学识(D)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修养27 欧洲中世纪“ 学生大学 ”的典范是( )。(A)巴黎大学(B)哈勒大学(C)柏林大学(D)波隆那大学28 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 )。(A)宣扬教义(B)培养高级官吏(C)扩大信徒(D)培养高级神职人员29 以下不属于加尔文派教育主张的是( )。(A)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
7、活和宗教生活的影响(B)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法语教学(C)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D)创办培养统治者的日内瓦学院30 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 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A)劳动学校(B)实科学校(C)泛爱学校(D)义科学校31 被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 、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A)系统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32 ( )被称为 “设计教学法之父”。(A)帕克(B)帕克赫斯特(C)约翰逊(D)克伯屈33
8、 要素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A)赫钦斯(B)科南特(C)巴格莱(D)里科弗34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把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5 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文化历史学派(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36 不同的动机强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发生在( )时。(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
9、强37 以下不属于问题解决组成部分的是( )。(A)已有知识技能(B)问题情境(C)智力水平(D)方法38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 )。(A)无律期(B)他律期(C)自我中心期(D)自律期39 课题组 A 选择以某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组 B 选择以某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两个课题组选题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 ) 。(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40 为了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并总结其因果联系,以下最恰当的研究方法是( ) 。(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
10、(D)调查法41 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42 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43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4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 )。(A)引入实验因子(B)不引入实验因子(C)学习条件不同(D)学习内容不同45 下列陈述中不符
11、合报告研究结果要求的是( )。(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47 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转变。48 强化理论认为,惩罚是一种负强化。三、简答题49 简述 19 世纪以后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50 如何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的作用?51 简述陶行知的“ 教学做合一思思想。52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泛化” 和“分化”的意义。53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必答题54 材料:教育过程是连续性的,这种思想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无论人类是自觉的,还是
12、不知觉地这样做,他们总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他们自己。这种学习和训练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亲身经验改变他们的行为、人生观和知识内容。然而到现在,还没有多少机构支持这种自然动力,使它不再是一种偶然机遇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设计。尤其有一种偏见,认为教学只是为青年设置的并且只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种教育思潮?谈谈你对这种教育思潮的认识。55 请分析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选答题56 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 1 道题的成绩计分。学生经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以完成学业任务,对此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课题组准备通过问卷方式对
13、当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研究,试分析编写相应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教育规律是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因此,本题选 D。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掌握。教育主要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种类型。自学属于非正式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因此,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14、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的掌握。默顿提出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这一对概念。所谓显性功能,是指为参与者所筹划并觉察的客观结果;所谓隐性功能,是指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客观结果。因此,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是内在因素起作用。人生来具有天赋的德性与能力的萌芽,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天赋资质的自然展开。因此,本题选 D。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中要
15、能熟练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制结构的掌握情况。学制的类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特殊教育。因此,本题选 D。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领域的重要人物与重要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拉尔夫.泰勒。因此,本题选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活动课程。因此,本题选 A。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最优化这一教学理论。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学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观点
16、。教学最优化是由巴班斯基提出的。因此,本题选 A。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知识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本题选 D。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德育方法的特征及运用要求。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师生关系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此处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教育关系。因此,本题选 D。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状况的理解程度。“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的机构,它们虽然
17、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之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作萌芽状态的学校。因此,本题选 B。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教育家对教师的认识和论述。本题中的前三项都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而 D 选项是荀子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荀子说:“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本题选 D。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人性论。董仲舒吸收了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确地将人性划分为三种
18、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他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本题选A。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韩愈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师的论述,我国古代很多教育思想家都有相关论述,因此考生一定要清晰地识记,并加以比较。本题中的 C选项是荀子对于教师的论述,不属于韩愈的教育思想。因此,本题选 C。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宋代教育制度的史实。伴随着北宋地方学校教育传播范围由点到面的扩大,崇宁二年(1103 年)在地方诸路创制提举学事司,专职负责地方的教育管理与教育传播,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设立最早的专管州县教育的最高教育行政机
19、构。宋史.职官志七:“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崇宁二年(1103 年)置,宣和三年(1121 年 )罢。 ”因此,本题选 D。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务派所创办的学堂的掌握情况。福建船政学堂是洋务派最早举办的军事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1866 年年底由左宗棠和沈葆桢在福州设立。设立船政局的主要目的是造轮船以应军需,加强海防,有效抵御列强的海上侵略。因此,本题选 C。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识记范围,考查内容为女学的发展。经正女学又名经
20、氏女学,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学之一。1898 年 5 月由上海电报局局长、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创办。因此,本题选 D。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因民国初年蔡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其后逐渐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影响。1919 年 5 月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驻留两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遂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杜威教育学说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一时充斥各种报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育
21、救国的愿望,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C。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一考点。1925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是年 5 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925 年 11 月 16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可以说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因此,本题选 B。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辨别。梁漱溟对近代中国教育史的贡献在于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乡村教育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
22、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建设问题应当是乡村建设。”另外,对于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的思想,考生也要认真掌握。因此,本题选 A。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埃及各类学校名称的掌握情况。职官学校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 12 年,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又叫做书吏学校。因此,本题选 C。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苏格拉底德育论的掌握情况。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苏格拉底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
23、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种美德。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他提出“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等观点。因此,本题选 D。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西塞罗雄辩家思想的掌握情况。西塞罗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广博的学识; 在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 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因此,本题选 A。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世纪大学的掌握情况。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
24、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都属于中世纪大学。其中,波隆那大学是“学生大学”的典范。因此,本题选 D。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及其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教堂学校,其教师都需经过严格的考试。学校神学权威云集,有权解释教义。学校也设世俗学科,包括“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学生在这里研究基督教经典,学习古代哲学著作、“七艺”、演讲术和一些科学知识,以便日后成为善于言辩的高级神职人员。因此,本题选 D。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加尔文派教育主张的
25、掌握情况。A 、B 、c 项都属于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尔文于 1558 年创办日内瓦学院(日内瓦大学的前身),但是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因此,本题选 D。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8 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其创始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子女也一律改着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泛爱学校旨在培养儿童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因此,本题选 C。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
26、生对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二者对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关论述的掌握程度。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宣布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知识的唯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唯一真实基础,因而他将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此,本题选 B。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设计教学法的掌握情况。克伯屈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的诠释者,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克伯屈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
27、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因此,本题选 D。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掌握情况。要素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贝斯特、科南特和里科弗。巴格莱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因此,本题选C。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过程所要遵循的若干原则。“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指的是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研究材料,不能因为对理论的偏好和主观的立场来歪曲材料,四个
28、选项中与这个意思相符合的只有 A 项。故正确答案为 A。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本质及其过程。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历史建构的过程。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行为和刺激之间的连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客体之间的主观建构过程。只有 C 选项符合题意,马斯洛认为学习是人的高级需要,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故正确答案为 C。3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有三种状态:如果学习动机过高,学习效果会由于过度焦虑而降低;如果学习动机过低,则学习效果会因为动机不足而不高;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适
29、中水平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正确答案为C。3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过程的若干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包含 A、B、C 选项中的若干个因素。已有的知识技能会由于迁移等的作用影响到问题解决过程。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最终的结果。智力水平的高低会从主观方面影响到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性。只有方法不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或者无律期(04 岁)的儿童还没有道德意识,不会把自己和外面的世
30、界分开,没有自我意识。他律阶段(48 岁)的儿童遵从成人的规则,从行为的结果去判断行为的好坏,不考虑行为动机。自律阶段(912 岁)的儿童不是盲目地遵守成人的权威,而是自主地用自己的道德认识去判断,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有自己内在的判断标准。从题目已知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处于七八岁的年龄,属于他律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 B。3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虽然已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
31、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C。4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能够对一个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只能是实验法。其他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得出深入的因果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C。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类型。书目、索引等是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的结果,所以不属于一次文献,也不属于三次文献,而属于二次文献。因此正确答案为 B。4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观察
32、记录的方法这一考点。描述记录法和取样记录法是相对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类型。前者重在连续性地描绘事物的发展过程,后者注重选取重要事件。日记描述法是事后对过程回顾性的描述,在轶事记录法中,观察者只要有兴趣,不受主题、时间或情境的限制,就能将感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这两者都不是以行为为样本来记录的。只有取样记录法是对行为表现进行取样。因此正确答案为 D。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试题编制这一考点。A 、D 选项过于笼统,无法有效判断自信心问题,缺乏效度,因此排除。B 选项是归因问题,不是自信心问题,只有 C 选项最符合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C。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
33、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过程。在实验研究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习条件、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有一点区别,即不引入实验因子。因此正确答案为B。4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选项中的事实与数据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般与典型相结合均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其目的在于保障研究报告的有效性和可靠度,但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中并不包括客观和主观相结合这一条,反而要求在研究中尽量保持中立、去除主观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它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
34、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人的发展受制于很多因素,而非某一单一因素,片面夸大某一因素的决定作用都是错误的。47 【正确答案】 错误。科举制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为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理解程度,并能具体分析我国古代各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同。48 【正确答案】 错误
35、。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试题解析】 惩罚与负强化之间的关系是考试的经常性考点,一定要掌握清楚。凡是增加反应频率的一定是强化,凡是降低反应频率的一定是惩罚或者是消退。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9 世纪以后,近代教育发展的特点是: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第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第三,教育的世俗化。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教育发展特点的掌握情况。考生逐条陈述即可。50 【正确答案】 (1)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以情感为纽带
36、自发形成的群体。(2)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多方面需要,具有舆论和辐射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与正式群体一致时,则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可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但是,当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目标、价值观与正式群体组织的目标相抵触时,其消极作用就较为明显,表现为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与班主任、班干部对立,形成反对班集体的对抗式非正式群体,使班集体的作用难以发挥,甚至可能产生反社会的行为。(3)要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第一,准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各种作用。第二,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第三,要
37、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第四,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为正式群体服务。【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中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时要熟悉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特点、作用等。51 【正确答案】 “ 教学做合一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 “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曾解释说:“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38、,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结合其整个思想来看,“ 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1)“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必须“ 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2)“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他认为,行 (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如此,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3)“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 有学有教”。“有教先学” 即“以教人者教己” ,或者说教人者
39、先教自己。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己” 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一,要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 ,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 ”,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4)“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根据生活教育的要求, “依据教学做合一原则,实地训练有特殊兴味才干的人,使他们可以按着学生能力需要,指导学生享受环境之所有,并应济环境之所需。”在“教学做合一 ”的
40、方法论原则下,陶行知相应对课程、教材也提出了改造意见。关于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如在晓庄师范),他仍具体提出了学校课程编制的设想和计划,这就是以培植学生的“生活力” 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原则的课程传统。关于教材,他将教材比喻为用碗盛上的饭,而知识则是饭粒,可见教材是必需的。但教材的编写却要破除传统以文字为中心的、学用脱节的、“ 小众 ”的缺陷,变“读的书”为 “用的书”,即认识到“ 书是一种工具,一种做 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很细的知识点“教学做合一”,由此可以看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
41、致,只有在掌握了考纲上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融会贯通。52 【正确答案】 (1)泛化是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例如,用 500 赫兹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 赫兹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2)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也称为窄化。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分化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以得到分化,类似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例如,当狗对类似响铃
42、的声音也产生条件反射时,不给它肉,几次之后,狗就发现这种声音与响铃有区别,对其不再产生条件反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泛化和分化都依赖于条件反射的习得。泛化是指反应范围变宽泛,而分化则是反应范围变狭窄,两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反应对象的范围不同。53 【正确答案】 (1)客观性原则。在教育研究中,坚持科学的唯物辩证法,遵从客观性原则,要做到:力求全面性,尽量把握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联系和中介;从事物的发展、运动、变化中观察事实,并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注意真理的具体性;坚持实践性,正确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保持主客体的一致性;正确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由感性具体到
43、思维抽象和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研究教育系统的结构、层次及要素、共性与个性、多样性与统一性。(2)创新性原则。没有创新,教育研究就会停滞不前。但是,创新也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一切。应当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更宽的视角广度实现对文化教育传统创造性的转化、突破与超越,推进教育研究。(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认真寻求立足于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从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应有的而不是臆造的教育规律。具体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二是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新经验、新观点、新方法,要求
44、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炼,从而研究新的教育规律;三是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暴露出的学科建设本身需要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反映客观事物的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定量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针对教育的特点来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要发现潜存的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描述有关对象数量关系及规律的相应的数学方法。此外,在现在教育发展水平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量化,将来也将如此。原因在于,教育科学规律不能单靠具体精确的数量关系来表达,教育现象没有明确的外延。(5)伦理原则。教育研究不能伤害研究对象,不论他们是不是自愿参与。在教育研究
45、过程中,研究对象很有可能受到心理伤害,因此,教育研究者应该找出并防备这类最细微的危险。【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原则。四项原则不仅要掌握其概念本身,还要能够准确地加以说明和阐发。尤其是要分辨客观性和创新性等之间的差别,不能将其混淆。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1)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终身教育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
46、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习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2)终身教育超越了阶段性、制度化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宜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实施,被誉为“打开 21 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个性化。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展需要,社会也一样,教育就是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制定自己的目标。“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并不
47、是有意创造设定的完人,而是以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得到丰富成长发展为中心,以提供多种教育机会为重点。”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对人受教育时间的限制,在时间跨度上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本质上讲,终身教育是“旨在促进人发展的教育” ,教育目标是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教育过程“ 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唯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多样化。按照传统教育的观点,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教育的实现形式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教育,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分离隔绝。终身教育则考虑到人格的全部和有机的发展,在纵向上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谋
48、求各种教育实现形式的综合统一。这是对教育外延的崭新思考,使人们充分重视并开发大量的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发挥各类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及其他设施的教育功能,共同实施终身教育。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终身教育在横向上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在纵向上将家庭、学校、社会各阶段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终身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即实现人、教育、生活的整合。【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终身教育思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要求考生要了
49、解一些经典教育学著作,看到一些关键的字句和观点之后要能准确地判断出其所代表的教育思潮。考生应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生存反思教育这些教育著作有所了解。55 【正确答案】 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即已存在。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官学截然不同:(1)私学与官府分离,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2)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来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因此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3)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4)私学受教育对象扩大,本着“ 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5)私学冲破了 “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