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84296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已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纲领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2 提出“白板说 ”的教育家是 ( )(A)斯普朗格(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洛克3 以下观点不属于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的是( )(A)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B)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2、分离是哪一历史阶段的教育特点?(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5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6 关于教育的人口功能,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B)调整人口结构 (C)提高人口质量(D)控制人口流动7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语言、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8 “揠苗助长 ”式的教育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平衡性和差异性(D)整体性和稳定性9 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

3、导作用的是( )(A)环境(B)教育(C)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10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教育准备生活说11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A)国民教育制度 (B)教育制度(C)学制(D)义务教育制度12 下列哪项不是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中的内容 ?( )(A)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C)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费逐步增长 (D)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13 下列不属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特点的是( )(A)丰富性(B)经典性(C)关联性(D)严密性14 确定西方

4、教育史上“ 三艺 ”(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智者派(D)亚里士多德15 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孔子(C)柏拉图(D)昆体良16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体现了对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其出自的文献是( )(A)学记(B) 乐记(C) 中庸(D)人学17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向汉武帝提出三大建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建议”的是( )(A)独尊儒术(B)兴太学以养士 (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D)实行无为而治18 在中国教育史上,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掌管教育始于(

5、 )(A)隋(B)唐(C)北宋(D)南宋19 在明清科举考试系统中,获得“举人” 的考试是 (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20 下列内容不属于书院产生原因的是( )(A)官学衰落 (B)私学传统的发展(C)政府的提侣(D)禅林讲学的影响和印刷术的发展21 不属于朱熹所撰的著述是( )(A)白鹿洞书院揭示(B) 东林会约(C) 四书章句集注(D)童蒙须知22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人才观较之传统有了很大的突破。主张“终身止精一艺,便是圣贤一流” ,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家是 ( )(A)颜元(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23 在洋务留学教育中,留欧学生主要来自于( )(A)福州船

6、政学堂 (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24 近代以来,科举日益成为新教育发展的障碍。将科举的弊端概括为“锢智慧” 、“坏心术”、 “滋游手”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25 在“清末新政 ”中设立的管理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是( )(A)劝学所(B)提学使司(C)学部(D)学务处26 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限制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吸引到课业上来,国民政府实施的措施是( )(A)童子军训练(B)军训(C)训育制度(D)中学毕业会考27 “庚款兴学 ”后,中国留学生主要转向 ( )(A)日本(B)美国(C)英国(D)法国28

7、 皮亚杰通过“ 三座山实验 ”说明学前儿童具有的心理特点是 ( )(A)自我中心(B)中心化(C)守恒能力(D)运算能力29 将智力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心理学家是(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吉尔福特(D)瑟斯顿30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不属于认知领域的是( )(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力技能(D)态度31 一名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却没有理睬他,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名教师之所以这么做的依据的规律是( )(A)泛化(B)分化(C)消退(D)强化32 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

8、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评价33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34 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 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35 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贾德(C)桑代克(D)苛勒36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

9、伯格(D)弗洛伊德37 在写作和汇报研究成果的时候,有一些人对你施加压力,让你公布某些结果,而你所收集的数据不能得出这些结果,这涉及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创新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8 下面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的是( )(A)等距抽样(B)机械抽样(C)随机数日表抽样法(D)系统抽样39 有 50 件产品,编号为 00,01,02,0349。现从中抽取 5 件进行检验,用系统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的编号可以是( )(A)05,10,15,20,25(B) 05,14,22,30,38(C) 08,22,23,3l,40(D)00,10,20,30,4040 四种

10、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文献综述主要阐述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不需要讲述综述者的评价、建议、预测(B)文献综述的格式与内容安排没有固定统一的规则 (C)文献综述是文献分析报告的重要形式,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沦(D)它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研究及未来研究的认识与判断41 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苏霍姆林斯基42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涉及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法可分为( )(A)结构性访谈调企和非结构性访淡捌查

11、 (B)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C)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D)当事人本位访谈和问题本位访淡43 当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行补习式的阅读教学方案时,补习式的阅读教学的实验效应不会再次发生,这一现象最可能证明了( )(A)测试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B)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44 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发现的途径是( )(A)实践者对阻碍其实现工作目标的障碍进行思索(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45 下面关于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B)观点和材料一致(C)

1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高雅、优美,表达意犹未尽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 遗传基因 ”,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47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与传统的官学没有什么区别。48 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三、简答题49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50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51 简述蔡元培“ 五育并举 ”的思想。52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53 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必答题54 论述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55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选答题55 本题为必选题,请

13、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 1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6 试述夸美纽斯对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贡献。57 在某学校中,要研究两种阅读方案(A 和 B)对三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请写出:(1)可能的研究假设。(2)对研究的个体和方案的选取和安排。(3)请写出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控制变量。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曾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创

14、制的”定义,就是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要求这个被解说的术语在后面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描述性定义不是“我将用这个术语表示什么”的一类主张,而是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解说。纲领性定义总是明确或隐含地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描述性定义所说的是教育实际是怎么样的,规定性定义所说的是“我暂且对教育做这样的理解”,纲领性定义所说的往往包含“是”和“应当”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人类的感官经验,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由人任意涂抹。斯普朗格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

15、代表。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特殊范畴说认为必须把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范畴,从教育本身的规定性来揭示教育本质,主要观点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传递的手段、工具和形式;教育是引导和促进儿童个性化的活动。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古代社会,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分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其真实写照。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

16、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教育为谁服务。生产力主要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有影响。文化传统主要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需求、教育管理体制等有影响。人口状况则主要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教育质量。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能够控制人口数量,教育能够调整人口结构,教育能够提高人口质量,教育能够促进人口流动。因此,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的流动而不是控制人口流动。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

17、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在某一阶段发展较快,在某一阶段相对平稳,从而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点。教育要抓住儿童某一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故正确答案为 C。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揠苗助长”超

18、越了人的发展的阶段,试图提前和加速人的发展,违反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B。选项 A,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选项 C,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选项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杜威并不归属于这

19、两种观点,杜威认为教育自身并无目的,是教育以外的人的目的,如果从教育目的来考查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使儿童过现世的生活。因此,可以把杜威的观点视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则是斯宾塞的观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国民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另一种名称,而且是学校教育制度的上位概念,A 和 B 可以排除。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

20、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后现代主义课程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多尔,他在批判泰勒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标准(4R):丰富性(Richness),丰富性与课程的深度、课程作为意义的载体有关,还与课程的多种可能性或解释有关;循环性(Recursion),循环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种内容丰富而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

21、过再回头思考,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关联性(Relation),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方面,称为教育上的关联,它强调在构建课程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二是文化方面的关系,有关文化的和宇宙论的关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课程就在其中形成;严密性(Rigor),严密性是指概念的重新界定,严密性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有意识地去查找自己或别人重视的假设,并且协调讨沦这些假设中的有关细节,这样进行对话才有意义,才会有改造的价值。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西

22、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正是由智者首先确立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教学上,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含有启发教学的含义,但是他生活的年代在孔子之后。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记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人。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向汉武帝提出的“三大建议是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18

23、【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隋文帝时设立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隋炀帝大业 3 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专门掌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童试不属于科举考试系统,但它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会试通过者为“贡士”,殿试通过者为“进士”,乡试通过者为“举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书院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对官学的补充、私人讲学传统的发展、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和印刷术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是书院产生后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不是书院产生的原因。

24、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林会约为明代顾宪成依据白鹿洞书院揭示而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颜元主张培养的“实才实德之士”,既包括“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更包括只通一艺的专门人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洋务留学教育中,留欧学生主要来自于福州船政学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这是严复对科举的批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05 年,随着新教育制度的推行,清政府取消国子监,设

25、立学部,作为掌管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内容均是国民政府采取的教育管理措施。其中,实施中学毕业会考虽然有利于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其直接目的是限制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吸引到课业上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退还庚款”的政策,结果使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日本转向美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三座山实验”中,儿童不能认识到布娃娃的视角和自己的视角不一样,由此,皮亚杰认为该阶段的儿童的认知

26、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卡特尔将斯皮尔曼提出的一般因素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与遗传因素有关,晶体智力受后天教育的影响较大。吉尔福特提出三维智力结构理论。瑟斯顿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中属于认知领域的有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属于情感领域。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的目的可能是要吸引教师的注意,如果理会他,实质上就是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强化;如果不理睬他,则是对他的行为进行消退。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

27、个过程,分别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新知识的获得是指对新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转化是指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评价是指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检查经过转化后的知识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本题涉及的过程是知识的转化。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的力量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来动机,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奥苏伯

28、尔强调先前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对于后面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强调榜样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对于道德行为发展具有解释力。3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写作和汇报成果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准则是用真实的数据说话。伪造数据或歪曲数据都违背了客观性原则。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为单纯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SPS 抽样,是指从总体 N 个单位中任意抽取 n 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常用的方法有抽签法、随

29、机数目表抽样法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编号之后确定抽样间隔,即用总体的个数除以样本个数, 505=10,可得抽样的间隔为 lO,故编号可能为00,10,20,30,4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4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文献综述是文献分析报告的重要形式,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论。它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研究及未来研究的认识与判断。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阐述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二是综述者的评价、建议、预测。格式与内容安排没有固定统一的规则。故本题的正确答

30、案为 A。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记录连续变化、新的发展或新的行为的观察方法。它是一种纵向记录,通常是在一较长的时间中重复观察同一被试或同一组被试。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1774 年著的一个父亲的日记,是最早根据长时期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通过记录日记获得的资料而写成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涉及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法可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

31、谈。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影响教育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选项中的四个。其中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指的是霍桑效应,即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单独的补习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被试感觉到了期望和特殊对待,积极性有所提高,并不是补习方式本身带来教学效果的改善。而在常规教学中,学生体会不到特别对待,因此成绩未有提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践工作者应该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就行动研究来说,研究者只需要对研究的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不需要查阅大量的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教育者要研究的问题正是那些影响自己工作实效或者与

32、自己工作中的重大目标紧密相关的问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4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一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正确。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条“教育的社会功能”之第 3 点“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

33、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是传递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人类文化的保存不是靠种族遗传的,而是靠教育这个社会遗传基因的作用。47 【正确答案】 错误。书院是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它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功能结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不同于传统官学的很多特点。【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书院教育特点的掌握情况。书院强调理想人格教育,不同于科举制度之下追逐功利的官学。它具有教学、研究、祭祀、藏书等多种功能,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组织。它在教学上,提倡个人自修,重视学生的发展。它重视学术研究、学术自由,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书院在后来发展中出

34、现了官学化,成了变相的官学,但是仍然有很多书院保持了自身的传统。48 【正确答案】 错误。艾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这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决某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对于这些心理与社会矛盾,艾里克森使用了“危机” 这一概念,其含义并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每个转折点上,个体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的方向作出选择。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增加了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而消极的解决危机,则减少了这种可能性

35、,甚至给下一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各阶段发展任务解决得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_方面。【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但是这八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艾里克森特别强调同一性形成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同一性形成的火系。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社会依据,即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是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一)条“教育目的

36、”之第 3 点“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可以从社会和人两个方面来考查。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政治经济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工作利益。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人类已有的发展程度,又对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和提出要求。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从人的依据来看,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

37、程度。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变化规律。教育目的的制定,尤其是具体培养目的的确立也要符合人的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50 【正确答案】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是认识教师的起点。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一)条“教师”之第 4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本题旨在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人自身的复杂性决定

38、了教师劳动不是简单的劳动。教育的对象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或植物,而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工作中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教育对象都有效的现有模式。由于青少年学生在知识、智力、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等方面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独立性不强,具有依赖性和模仿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51 【正确答案】 1912 年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这成为制定民国初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试

39、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的掌握情况。蔡元培认为“五育”作用各不相同,不可偏废,但都在“养成共和国民健令之人格”。民初教育方钊规定 “注重道德教育,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就是以蔡元培的“五育并举”为基础制定的。52 【正确答案】 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在于:(1)人本主义。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2)古典主义。吸收了古人见解,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3)世俗性。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4)宗教性。希冀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5)贵族性。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

40、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一般特征的掌握程度。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体现在:(1)人本主义。注重个性发展。(2)占典主义。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3)世俗性。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4)宗教性。希冀造就更富世俗和人性色彩的宗教。(5)贵族性。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即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有不足之处,但它开启了近代教育的先河,为近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3 【正确答案】 (1)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

41、证明其提出的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1908 年贾德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水下击靶” 实验。该实验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根据教师的评定把他们分为能力相等的甲、乙两组,训练他们射击水中的靶子。其中甲组在练习射击之前学习了光学折射原理,乙组则不学习该原理。在射击潜于水下 305 厘米的靶子时,这两组的成绩基本相同,这说明理论并不能代替实地的练习;但当情景改变,把靶子置于水下 1016 厘米时,学习过折光原理的甲组同学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度上,都大大超过了没有学过光学折射原理的乙组同学。贾德认为这是由于甲组被试在第一次射击中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了。(2)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迁

42、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概括化的知识是迁移的本质,知识的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3)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应教给学生适应某此情境的原理和原则。【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第五章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所有迁移的理论都在讨论的问题是两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迁移,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强化两种学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

43、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它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有重要影响。现代科学已证明,遗传素质不仪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并不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都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后天形成的。离开了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遗传素质所赋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成现实。(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

44、段。遗传素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成熟的,而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变化上,如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这不仅体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这种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受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总

45、之,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我们既不能无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也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仅仅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不最终决定人的发展。因此,要反对“遗传决定论” 。【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第 2 点“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本题旨在考查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

46、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对此问题,首先要回答遗传素质的内涵,然后回答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最后阐明遗传素质并不最终决定人的发展,反对“遗传决定论”。55 【正确答案】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广泛而准确地掌握,对基本的技能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

47、地理解。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该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责任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

48、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育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丁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即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师与学

49、生”第(一)条“教师”之第 5点“教师的专业素养”。本题旨在考查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两个方面。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是他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有独创性的教育管理思想。(1)关于国家的教育管理职权。夸美纽斯认为,国家享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2)关于督学的职责。夸美纽斯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倡国家设置督学的教育家,他关于督学的任命、督学的职责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对现在的教育督导工作仍有现实意义。他认为,督学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将成为教育管理者的人进行培训;对各级学校人员进行培训;检查学校的教学工作;监督各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到社会上去了解学生家长和监护人员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与指导的,使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上取得一致。夸美纽斯认为,任命督学是国王和当权者的权力。(3)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的设想。为使国家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