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84297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5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大学(B) 学记(C) 礼记(D)中庸2 按照学习进程进行的分类,做笔记属于( )。(A)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D)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3 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的是( )(A)国学(B)乡学(C)小学 (D)大学4 骑士教育是( ) 的一种主要形式。(A)中世纪世俗教育(B)中世纪教会教育(C)古希腊和谐教育(D)古希腊斯巴达教育5

2、主张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课程流派是( )。 (A)要素主义流派 (B)永恒主义流派(C)改造主义流派 (D)经验主义流派6 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概述为( )。 (A)维持生计 (B)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C)培养社会公民 (D)造就高素质技术人才7 以“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是 ( )。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C)暗示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8 唐代科举分为( ) 两类。(A)进士、明法(B)常科、制举 (C)秀才、明经(D)开元礼、童子9 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B)知识(C)迁移(D)应用10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反映了影响教育的因素是 (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C)主观能动性 (D)综合因素11 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输入产出的过程,强调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 )。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 (D)经验模式12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 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13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B)布鲁纳(C)克伯屈 (D)怀海特14 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

4、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 ) (A)自我控制训练 (B)肯定性训练(C)自我强化训练 (D)自我监督训练15 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就是我们所称的 (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16 司机在看见“ 减速慢行 ”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17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已过程中发生了 _ 的学习。 (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C)动

5、作技能 (D)态度18 关于现代教育的“ 社会目的 ”,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19 有关耶稣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完备的组织管理 (B)高水平的师资(C)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D)顺应宗教改革潮流20 西周小学和大学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A)礼乐(B)书数(C)射御(D)礼数21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 (

6、) (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22 维果茨基认为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主要的表现不包括 ( ) (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B)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C)心理活动的个性化(D)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23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注意、期待、相关、集中(B)注意、期待、要求、行动(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D)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24 下列关于观察基本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

7、明确的观察目的(B)对观察的对象不加任何干涉(C)有翔实的观察记录(D)对观察对象可以适当加以干预控制25 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 )(A)管理层面的现代化(B)人员层面的现代化(C)观念层面的现代化(D)教育组织形式层面的现代化26 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 )(A)祭酒(B)司业(C)监丞(D)博士27 “最近发展区 ”这一概念中蕴涵着的思想是 ( )(A)教学促进发展(B)教学适应发展(C)教学跟随发展(D)教学与发展同行28 针对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问题” ,主张以 “三大方式”和“ 四大教育”进行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

8、)晏阳初(D)陶行知29 我国确定的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基” 、“两全”、“ 两重”,其中“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最(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0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的“为学之序” 。出自的文献是(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孟子31 黄炎培提出“ 大职业教育主义 ”,旨在强调职业教育的 ( )(A)社会性(B)科学性(C)职业性(D)生产性32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 )

9、(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实践性 (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33 贯穿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指导性原则是( )(A)直观性(B)巩固性(C)量力性(D)教育适应自然性34 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引进到教育中的人是( )(A)柯利尔(B)考瑞(C)勒温(D)陶行知35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教育准备生活说36 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依据和内在力量时就形成了( )。(A)道德判断(B)道德需求(C)道德动机(D)道德信念37 以下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课程包含教学

10、(B)课程与教学并列(C)教学包含课程(D)以上都不正确38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39 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 )。(A)年级(B)班级(C)教研室(D)兴趣小组4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日本教育主要在( )精神的指导下进行(A)教育基本法(B) 教育敕语(C) 学校教育法(D)大学令41 中世纪初期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只教医学,博洛尼亚大学只教法律,法国的巴黎大学侧重文科。大约到 14 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 )、( )、( )、( )等四个系(A)文科、理科、工科、农科(B)文科、理科、法学、医学(C)法学、医学、文科、神

11、学(D)神学、文科、理科、哲学42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 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43 某学生因对“ 必须坚持每天一定量运动达半年以上” 的要求感到自己落实困难而放弃了瘦身计划。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表明其对瘦身的(A)结果期望低(B)结果期望高(C)效能期望低(D)效能期望高44 被朱熹称为“ 为学之序 ”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大学(B) 中庸(C) 论衡(D)白鹿洞书院揭示45 教育研究假设

12、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A)陈述句(B)疑问句(C)全称肯定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47 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48 有人说:“ 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三、简答题49 简述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50 简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51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52 简述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53 简述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必答题54 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55 论述孔子的“ 因材施教 ”思想。选答题55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13、只按第 1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6 什么是一般迁移? 什么是特殊迁移 ?分别阐述一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迁移理论。57 “一旦我不从表面意义来看待专业职业这个概念,而是着重探讨产生这个概念所必需的聚类工作与符号强加过程,一旦我把它看成一个场域,即一个具有结构并充斥着各种社会力量和争斗的空间在这个场域里,你怎么去抽取样本?如果你按照方法论教科书所规定的教条,做一个随机抽样,就会支解了你想要去建构的对象。比如说,在研究司法场域时,你漏掉了萨特,或者在研究美国学术界时,你忽略了普林斯顿大学。但只要这些人物类型或制度机构还在独当一面,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你的场域就是个残缺不全的场域。某种场域或许有不少位

14、置,但它却允许一个位置的占据者控制整个结构。”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5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A

15、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六艺”是西周教育的基本学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学小艺,履小节”,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活动可以划分为注意、期待、要求和行动四个阶段,而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会经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4

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观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是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相比,教育研究中的观察具有较系统的记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也可以分为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祭酒是国子监的最高长官,司业是国子祭酒的副手,监丞掌监规,博士是教学人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

17、近发展区”概念体现了他的发展性教学的观点,他主张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症结”在于愚、贫、弱、私,因而主张以“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作为其乡村教育实施的要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的“为学之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出自于中庸。故本题的正确答

18、案为 B。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强调的是职业教育要开门办学,要与教育界、职业界及至整个社会加强联系,旨在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当学习是在脱离了知识发生的具体场景的情形下进行时,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惰性的,这种学习特征被称为学习的去情境性。当学习是在知识真实使用的场景中进行时,则表现了学习的情境性特点。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适应自然性是贯穿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指导性原则。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考瑞在出版的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

19、中,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引进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杜威并不归属于这两种观点,杜威认为教育自身并无目的,是教育以外的人的目的,如果从教育目的来考查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使儿童过现世的生活。因此,可以把杜威的观点视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则是斯宾塞的观点。36 【正确答案】 D37 【正确答案】 D38 【正确答案】 B39 【正确答案】 D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日本近

20、代教育制度。1890 年,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中央集权的控制,日本颁布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教育敕语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伦理道德思想;第二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教育敕语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4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世纪大学的课程。最初萨莱诺大学只教医学,博洛尼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大约到 14

21、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等四个系。在文科学习数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道德发展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情况。“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是柯尔伯格在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前者用于测验不同年龄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情况,根据测验他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即儿童的道德发展可以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

22、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因而表现出阶段性和顺序性;后者最根本的含义是,利用公正的机制在创设公正团体中培养学生的公正观念,达到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它强调的是团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机构的教育作用,其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团体公正法正是结合这一特点,通过民主管理、公正氛围营造等,提高团体成员的道德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实例,考查考生对班杜拉学习动机理论中自我效能感的掌握和了解情况。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同时他

23、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就是先行因素。他认为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此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某学生感到“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运动达半年以上”,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瘦身效果,他就有可能坚持每天进行运动。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本题中,某学生由于感到自己无法

24、做到“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运动达半年以上”的要求而放弃了瘦身计划,就是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不确信,因而,本题正确答案为 C。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朱熹的“为学之序”以及儒家经典教育语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亦称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教条)中规定的“为学之序”出自儒家经典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诸多篇章中的一篇,其中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朱熹将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典籍中的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故本

25、题的正确答案为 B。4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研究假设表述之规范性要求的掌握情况。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简单明了,明确具体,而且研究假设要以陈述句形式提出,不能用问句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句表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这是个人本位论的教育日的观。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本位论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

26、确的。47 【正确答案】 错误。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认为,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即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元素”实质就足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而概括化理论则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4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形式,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

27、是,并非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2)根据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和学习成绩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动机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大脑皮质工作状态,从而也不能得到最佳绩效。由此,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教育应该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

28、系;(3)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积极意义。50 【正确答案】 (1)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人性不变,所以教育的永恒性质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而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4)强调教师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51 【正确答案】 教育的人口功能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

29、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一系列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不加节制特别是高数量的生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有所节制的比较合理的生育。(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52 【正确答案】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是 20 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的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为思想基础的教育运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编制人本化的课程,即课程的编排要适应学习者的发展规

30、律、认识规律;创设适宜学习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即学生通过自我的、自由的选择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引的作用,但是其过分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观,夸大了内部潜能的作用,忽视了环境以及后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53 【正确答案】 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体现在:(1)教育的作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素质。(2)智育观。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智慧水平,进而提高个人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为此,应以西人为师,向学生传授经世致用之学。(3)德育观。认为道德与智慧应和

31、谐地统一于一个人身上,以人情道德作为德育实施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正、邪、恶、善的判断与辨识能力,教育必须由学校协同家庭、社会来共同实施。(4)体育观。旨在造就健康的国民,学校作为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把体育列为必修课程。【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福泽谕吉于明治维新时期积极从事文明开化等活动,并以教育为利器批判封建意识及观念,号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日本国民素质,把日本带入文明国家之林。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与福泽谕吉的教育改革呼声步调一致。其主张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作用、智育、德育与体育等的论述上:(1)教育

32、作用: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2)智育观:旨在以西人为师,提高思考、分析与理解事物的能力;(3)德育观:道德与智慧应和谐地统一于一个人身上,以人情道德为德育实施的基础,由学校协同家庭、社会来共同实施;(4)体育观:旨在造就健康的国民,应把体育列为必修课程。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在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紧密相连,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发展。教育在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

33、培养人的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在人的其他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各种影响,也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那些活动都不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同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无目的的、潜在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各种因素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上影响人,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保证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地影响人的过程。教育,

34、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教育总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同时,教育对人的影响义是全面的,既影响受教育者的身体,也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既增进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也影响其思想品德。教育对人的影响也是系统地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的,这就避免了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片段性和偶然性等缺陷,使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加有效。(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任何教育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过程,都必然有教育者的存在。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更受过专门的培养训练,他们既掌握丰富精深的科学文

35、化知识,又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既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又有高尚的师德。因此,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可以少走弯路,获得最有效的发展。而人在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只能自发地获得知识经验,这往往要多走许多弯路。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同时,要取得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协同一致地教育学生。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教育要适应这

36、种顺序性,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总之,教育要从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

37、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对于此问题,应首先明确阐明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后,说明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最后,指出教育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55 【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孔子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他能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能力、性格和智力特点。如他评价“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在对学生个性有了深切了解的基础上,他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38、,故退之” 。孔子在教学中,通过因材施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孔门弟子在后来发展各异,在一定程度上要归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它对后世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明时期,理学家十分重视这一教学原则的自觉运用,“因材施教” 经理学家的概括正式成为教学原则。【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掌握情况。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因材施教”,但是他在教学中却在自觉地运用这一原则。这里的要点有三:一是他对学生的深切了解;二是他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他的这种教学所产牛的效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1)一般迁移的概念。一般迁移也叫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原理、原则或态

39、度的迁移,即一种学习可迁移到多种情境中。(2)特殊迁移的概念。特殊迁移也叫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具体的学习中去。(3)形式训练说:强调一般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是古老的迁移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官能就是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一观点认为,通过训练,官能得到发展了,学习者在各种任务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因此这一理论阐释的是一般迁移。(4)共同要素说:强调特殊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两种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要素时,才可能发生迁移。当两种学习情境中相同的刺激一情境反应的连结越多,迁移就越多。

40、因此这一理论强调的迁移是特殊迁移。【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第五章中学习迁移中的内容。这一部分涉及学习迁移的类型和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将学习迁移的类型与各种学习迁移的实例以及学习迁移的理论联系起来,考虑这些学习迁移理论能够解释何种类型的学习迁移。57 【正确答案】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目的性抽样” 的原则及其研究目的在抽样中的重要地位。“ 目的性抽样 ”指的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 目的性抽样 ”和概率抽样具有十分不同的逻辑。在 “目的性抽样”逻辑中,研究结果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该样本是否可以比较完整地、相对准确地回答研究者的研究问题。【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目的性抽样和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KS M ISO 14530-1-2006 Plastics-Unsaturated-polyester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UP-PMCs)-Part 1: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塑料 不饱和聚酯粉末模塑化合物(UP-PMCs) 第1部分 命名体系及基本.pdf KS M ISO 14530-1-2006 Plastics-Unsaturated-polyester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UP-PMCs)-Part 1: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塑料 不饱和聚酯粉末模塑化合物(UP-PMCs) 第1部分 命名体系及基本.pdf
  • KS M ISO 14530-3-2006 Plastics-Unsaturated-polyester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UP-PMCs)-Part 3:Requirements for selected moulding compounds《塑料 不饱和聚酯粉末模塑化合物(UP-PMCs) 第3部分 模塑化合物的要求》.pdf KS M ISO 14530-3-2006 Plastics-Unsaturated-polyester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UP-PMCs)-Part 3:Requirements for selected moulding compounds《塑料 不饱和聚酯粉末模塑化合物(UP-PMCs) 第3部分 模塑化合物的要求》.pdf
  • KS M ISO 14596-2009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Wavelength-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石油产品 硫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KS M ISO 14596-2009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Wavelength-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石油产品 硫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 KS M ISO 14615-2007 Adhesives-Durability of structural adhesive joints-Exposure to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under load《粘结剂 结构粘结接头的耐久性 有荷载并暴露在湿度和温度之下》.pdf KS M ISO 14615-2007 Adhesives-Durability of structural adhesive joints-Exposure to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under load《粘结剂 结构粘结接头的耐久性 有荷载并暴露在湿度和温度之下》.pdf
  • KS M ISO 14631-2007 Extruded sheets of impact-modified polystyrene(PS-I)-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冲击改良的聚苯乙烯(PS-I)的挤压片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KS M ISO 14631-2007 Extruded sheets of impact-modified polystyrene(PS-I)-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冲击改良的聚苯乙烯(PS-I)的挤压片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KS M ISO 14679-2007 Adhesives-Measurement of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by a three-point bending method《胶粘剂 通过用三点弯曲法测量粘附特性》.pdf KS M ISO 14679-2007 Adhesives-Measurement of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by a three-point bending method《胶粘剂 通过用三点弯曲法测量粘附特性》.pdf
  • KS M ISO 14680-2-2007 Paints and varnishes-Determination of pigment content-Part 2:Ashing method《涂料和清漆 颜料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灰法》.pdf KS M ISO 14680-2-2007 Paints and varnishes-Determination of pigment content-Part 2:Ashing method《涂料和清漆 颜料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灰法》.pdf
  • KS M ISO 14680-3-2007 Paints and varnishes-Determination of pigment content-Part 3:Filtration method《涂料和清漆 颜料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 过滤法》.pdf KS M ISO 14680-3-2007 Paints and varnishes-Determination of pigment content-Part 3:Filtration method《涂料和清漆 颜料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 过滤法》.pdf
  • KS M ISO 14782-2008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haze for transparent materials《塑料 透明材料模糊性的测定》.pdf KS M ISO 14782-2008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haze for transparent materials《塑料 透明材料模糊性的测定》.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