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9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文化教育学批判的对象是( )。(A)批判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2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实施了( )。(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C)补偿教育(D)回归教育3 一个地区的人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人口功能4 在教育三合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5 对狼孩、猪孩进行补救一般很难
2、成功,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关键期(B)模仿性(C)顺序性(D)可逆性6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这是典型的( )。(A)教育适应生活说(B)社会本位论(C)外在目的论(D)内在目的论7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是( )。(A)教学目标(B)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8 全日制普通教育属于(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9 古德莱德认为“ 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论化、构想的课程” 属于( )。(A)体验的课程(B)领会的课程(C)理想的课程(D)正式的课程10 以“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
3、识,进而通过改变社会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为目的的课程流派是 ( )。(A)经验中心课程理论(B)社会中心课程理论(C)知识中心课程理论(D)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11 教学设计中,教师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教育评价(B)教学媒体(C)教学策略(D)教学目标12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B)知与不知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D)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社会对其要求之间的矛盾13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 主张(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学生处于中心地位(
4、D)教师处于辅助地位14 书院讲学的基本精神是( )。(A)分斋教学(B)自由讲学(C)注重考试(D)藏书读书15 西晋创办的一所目的为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 )。(A)四门学(B)国子学(C)太学(D)鸿都门学16 下列说法不属于王充关于教育对于人的作用的观点是( )。(A)强调胎教(B)教育可以使其天生的缺陷得以弥补(C)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D)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17 近代中国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主要选自( )。(A)上海广方言馆(B)福建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天津水师学堂18 清末学部的设立时间是( )。(A)1905 年(B) 1907 年(C) 1910 年(D)191
5、5 年19 近代提出“ 体用一致” 的文化教育观的人物是 ( )。(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陶行知20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的提出者是教育家 ( )。(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陶行知21 晏阳初的“ 三大方式” 不包括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22 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新模式,他发明的教师培养模式是( ) 。(A)小先生制(B)实习制(C)学徒制(D)艺友制23 在梁漱溟看来,改变中国的唯一道路是( )。(A)乡村建设(B)工业建设(C)农业建设(D)文化建设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6、“骑士七艺” 组成部分的是 ( )。(A)吟诗(B)算术(C)打猎(D)游泳25 ( )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A)昆体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西塞罗26 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文法学校27 洛克认为培养绅士的途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实科教育28 被班克洛夫特称为“ 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 ”的创始人是( )。(A)加尔文(B)马丁 .路德(C)莫尔(D)拉伯雷29 ( )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A)初等教育法(B) 基佐法案(C) 费里法案(D)普通学校法
7、30 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A)绅士(B)自然人(C)雄辩家(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1 欧洲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个学校的创始者是( )。(A)费列尔(B)尼尔(C)蒙台梭利(D)雷迪32 被杜威称为“ 进步教育之父 ”的是( )。(A)帕克(B)拉格(C)康茨(D)约翰逊33 下列法案中,报告中强调普及科学的是( )。(A)国防教育法(B)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 国家在危机中(D)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34 儿童出现“ 客体永久性 ”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5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8、。(A)猴子模仿人吃苹果(B)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D)王昂喝酒后耍脾气36 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马斯洛(D)奥苏伯尔37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打哈欠(B)分析技能(C)骑自行车(D)打开电视机38 学习过程中的画线行为属于( )。(A)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39 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的是( )。(A)伦理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目的性原则40 做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最有效的样本容量是每组至少( )。(A)100(B)
9、15(C) 30(D)150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动态综述(B)索引(C)书目(D)题录42 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的情景条件(B)观察的方式(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43 下列变量中可以做任何形式的运算的是( )。(A)比率测量(B)定距测量(C)定序测量(D)定名测量44 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综合法(B)恒定法(C)平衡法(D)消除法45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是( )。(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统计检验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10、46 所有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47 卢梭要培养的“ 自然人 ”就是脱离社会的人。48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思维。三、简答题49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及不足。50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51 简述宋代学者胡瑗的“苏胡教学法” 。52 请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53 简述实验法的优点。必答题54 论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的途径。55 比较中国古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的异同。选答题55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6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7 某研究者认为具体点评比笼统夸奖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他的假设。要求:(1)写出实验研究计划
11、的五个方面;(2)画出实验程序图示。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9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化教育学又称为精神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文化教育学强调的是把人看成是完整的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且教育研究要用理解与解释的方式进行。反对实验教育学夸大量化研究。A 项批判教育学、 B 项实用主义教育学及 D项制度教育学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终身教育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的,
12、认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打破了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B 项义务教育是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C 项补偿教育是为文化不利儿童设计的不同的教育方案,以补偿其在年幼时缺乏文化刺激的环境,减少其课业学习负担,增进其课业学习能力。D 项回归教育认为人的一生应是学习和工作的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即使已经接受教育的成年人,在需要时也要回学校学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对文化具有交流、融合、更新、创造的功能。B 项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C 项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教育具有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能够促进一
13、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功能。D 项教育的人口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质量;促进人口迁移的功能,人的平均文化程度高,人口出生率就低,说明了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C 项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的影响。D 项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 A 项学校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三合力是指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种教育协调一致,统一教育方向,形
14、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儿童发展具有模仿性,但题干所表达的并非此意。C 项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如身体发展由“从头部到下肢”的顺序发展。D 项人的身心发展不具有可逆性。A 项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此时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等比较快,错过此时期,则很难学会甚至学不会。对“狼孩、猪孩”补救不成功主要是因为错过了关键期,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 A。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教育适应生活
15、说是杜威提出的,主张 “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培养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B 项社会本位论是指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C 项外在目的论是指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D 项是指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题干表达的就是此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B 项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是反映教育目的的具体而可观测的变化(或进步)。D 项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
16、教育阶段、不同级别学校及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C 项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教育的学历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级层次构成。A 项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教育。C 项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D 项学前教育是指学龄前的教育。 B 项中等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五种不同课程的定义,具体如下所示: A 项体验的课程、B 项领会的
17、课程及 D 项正式的课程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经验中心课程理论是指以改造儿童经验为目的的理论。 C 项知识中心课程理论是指主张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相应的技能为目标来编制课程的理论。D 项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是指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尤其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B 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是指主张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制课程的理论。题干所描述的就是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育媒体及教学评价等。
18、B 项教学媒体、C 项教学策略及 D 项教学目标均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而 A 项教育评价不包含于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 项知与不知的矛盾、C 项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及 D 项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社会对其要求之间的矛盾均不符合题意。A 项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中心论 ”的观点。C 项学生处于中心地位也是“学生
19、中心论”的观点。D 项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不符合题意。 B 项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分斋教学是宋代学者胡瑗所创的教学制度。 C 项书院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术研究而非考试。D 项藏书读书是书院成为 “书”院的原因而非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自由讲学才是书院的基本精神。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晋的国子学是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国子学的创立目的是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和尊贵,加强了教育的等级性,开了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A 项四门学、C 项太学及 D 项鸿都门学均不符合题意,只有 B 项国子学符合题
20、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王充强调胎教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弥补人性的不足,还可以决定人性发展的方向,A 项强调胎教、B 项教育可以使其天生的缺陷得以弥补及 D 项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是其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观点。而 C 项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76 至 1886 年,洋务派分三批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轮船制造与驾驶等技术,学习三年,期满回国任用。福州船政学堂派出十八名学生赴法国学习制造轮船,派出十二名学生赴英国学习驾驶。这是近代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始,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
21、重大影响。自此,留欧学生成了近代中国海军的重要骨干,留欧教育为近代中国海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留欧学生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实业人才。所以说,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主要选自福建船政学堂。而 A 项上海广方言馆、C 项京师大学堂及 D 项天津水师学堂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 项福建船政学堂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05 年,清政府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行政机构。B 项 1907 年、C 项 1910 年及 D 项 1915 年均不符合题意,只有 A 项 1905 年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确定中国
22、未来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上,严复主张“体用一致”而独树一帜,其既包括坚持中体不可变的思想,又包括对西学的整体性与发展性的认识。A 项梁启超、B 项康有为及 D 项陶行知均不符合题意,C 项严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B 项晏阳初、C 项梁漱溟及 D 项陶行知不符合题意,A 项黄炎培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晏阳初针对他的“四大教育”提出
23、了相应的“三大方式”,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A 项学校教育、B 项社会教育及 C 项家庭教育就是“三大方式”,而 D 项社区教育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陶行知为了改变乡村教育教师的面貌,探索了培养教师的新型的模式即艺友制。艺是艺,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A 项小先生制、B 项实习制及 C 项学徒制均不符合题意,D 项艺友制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的社会问题是中国文化秩序的破坏,进而使中国农村破产崩溃,当务之急就是“创造新文化,救活
24、旧农村”,中国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乡村建设”。B 项工业建设、C 项农业建设及 D 项文化建设不符合题意,A 项乡村建设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骑士七艺”与古希腊的“七艺”是不同的,古希腊的七艺是由智者派创造的“三艺”即文法、修辞及辩证法,再加上柏拉图的“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与音乐。而骑士教育的“骑士七艺”是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为培养服从自己的武士而进行的特殊形式的教育,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及吟诗。A 项吟诗、C 项打猎及 D 项游泳均属于“骑士七艺”,而算术属于古希腊的“七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25 【正确答案】
25、A【试题解析】 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培养包括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他主张应该尽早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B 项苏格拉底、C 项柏拉图及 D 项西塞罗均不符合题意,A 项昆体良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和早期的罗马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邦国家主要使后代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并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与经验。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父母是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老师,主要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教给子女知识。B 项社会教育、C 项学校教育及 D 项文法学校均不符合题意。A 项家庭教育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
26、确答案是 A。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洛克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绅士,而绅士的培养绝对不能通过学校教育,认为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B 项学校教育、C 项社会教育及 D 项实科教育均不符合题意,只有 A 项家庭教育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马丁.路德提出了义务教育的主张,但是没有亲自领导与实施。C 项莫尔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是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实行公共教育制度。D 项拉伯雷是法国的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与教育的理想并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自由观。A 项加尔文主张普及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
27、免费,并以日内瓦为中心展开自己的这些教育活动。被美国的班克洛夫特称为“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基佐法案及 C 项费里法案 是法国的法案,而 D 项普通学校法是 1872 年德国颁布的。A 项初等教育法 是 1870 年的英国颁布的,在这之前的教育权一直掌握在教会手中,此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它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绅士是洛克的教育目的。C 项雄辩家是昆体良的教育培养目标。D 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乌申斯基的教育目的。而 B 项
28、自然人是卢梭的教育培养目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费列尔成立了“国际新教育协会 ”,强调活动及儿童自由而完善的发展。B 项尼尔在英国创办的是夏山学校。C 项蒙台梭利创办的新型学校是 “儿童之家”。D 项雷迪在英格兰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标志着新教育的开端,并被视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拉格是进步教育运动转折期中出现的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家。C 项康茨也是进步教育运动转折期中出现的强调“ 社会中心”的教育家。D 项约翰逊是有机学校的创始人。A 项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 ”,
29、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5 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聘请全国知名的学者及教育工作者组成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理事会和五个学科专家小组,最终完成报告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其中认为美国青少年科学技术知识缺乏,需要加强此方面的教育。A 项国防教育法、B 项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及 C 项国家在危机中均不符合题意,D 项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 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
30、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B 项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 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及 D 项王昂喝酒后耍脾气均不是由经验引起的,A 项猴子模仿人吃苹果是它的经验引起的它的模仿行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斯金纳提出的是程序教学法,强调强化对教学的作用。C 项马斯洛提出的是学习动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D 项奥苏泊尔提出的是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的作用。A 项班杜拉在 1977 年最初提出来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3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31、析】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吹拉弹唱、系鞋带等属于动作技能,心算及写作等属于心智技能,A 项打哈欠不需要学习而获得。B 项分析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D 项打开电视机不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动作方式。只有 C 项骑自行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动作方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式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C 项精细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D 项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细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
32、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B 项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和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包括及时复习、过度学习、画线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伦理原则,A 项伦理原则、B 项创新性原则及 C 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均是其中的原则,而 D 项目的性原则不属于其中的原则,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4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样本容量是指选择的样本数量,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最有效及最满意的样本容量是每组最少 30。A 项 10
33、0、B 项 15 及 D 项 150 均不符合要求,只有C 项 30 是符合要求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4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主要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及文摘等。B 项索引、C 项书目及 D 项题录属于二次文献,而 A 项动态综述不属于二次文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观察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A 项观察的情景条件、 B 项观察的方式及D 项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均不符合题意,只有 C 项观察的程序和方法符合题意。故
34、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4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定距测量没有绝对零点,仅有人为的相对的零点。C 项定序测量既无绝对零点,又没有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D 项定名测量无绝对零点,也没有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也不能比较大小。A 项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等比量变中的数学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4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实验研究中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及随机法,B 项恒定法、C 项平衡法及 D 项消除法均是其中的方法,而 A项综合法不是其中的方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35、A。4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是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用来描述数据的主要有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等。A 项集中量数、B 项差异量数及 C 项地位量数均是用来描述数据的,而 D 项统计检验是用来推论数据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现象是指对教育活动最广泛的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现象中包含有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不会存在于教育现象之外;但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只有当教育现象中的某些矛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能构
36、成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试题解析】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教育现象的范围要广,并包含教育问题。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成为教育问题,只有当教育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能成为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47 【正确答案】 错误。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 ,这个概念不同于“公民”或“国民”。“ 自然人” 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第一,“自然人” 是能独立自主的人,而公民的一切都依赖于专制社会。第二,自然人是平等的人,而公民是有等级的。第三,自
37、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能的,而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被囿于职业而成为不自由的人。第四,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这与当时教育培养出的靠他人劳动为生的人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自然人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野蛮人,更不是要把他们赶到森林里去。自然人是在社会秩序中始终把自然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试题解析】 首先判断所给题目的对错。在回答过程中,一方面回答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区别;另一方面回答自然人并非是脱离社会的人,之后适当地做出解释。48 【正确答案】 错误。创造性又称为创造力,它不是单一的能力,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但是创造性活动的
38、顺利进行也离不开聚合思维,要将两种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创造性活动。【试题解析】 首先,考生要明确创造性思维的含义,明确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对题目中的叙述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解释。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势:(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的质量。(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大大扩大了教学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3)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4) 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6)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7)有利于大面积
39、培养人才。班级授课制的不足:(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3)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鉴于上述弊病,国际上曾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以弥补其不足。【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根据定义可以理解其优点及不
40、足,优点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育的普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根据优势总结其不足,如过分整齐划一,不利于因材施教等。50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能动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试题解析】 道德教育是指所有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的影响。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是专指学校德育。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其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41、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既是德育的主体又是德育的客体。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活动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德育影响包括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在德育过程的实现中起中介作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能动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51 【正确答案】 (1)背景: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教学时,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较重,而轻视经义与时务。(2)举措:胡瑗一改当
42、时重辞赋而轻经义与时务的学风,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与爱好分斋而教。(3)内容:经义斋中学习“ 六经”;治事斋中学习治兵、水利、算术等,使学生各择一专业再兼学一专业;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死记硬背,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4)评价:苏湖教学法受到范仲淹的赞赏,在庆历年间被著为“太学令” ,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试题解析】 此题的解答主要是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举措、内容及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作答,要面面俱到,但是要点到为止,适当解释即可。52 【正确答案】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四种因素的制约:(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人的自我
43、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凭借说服性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能够改变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一旦面临令人困惑或难以处理的方法就会迅速消失。(4)情绪的唤起。在紧张、危险的场合,情绪易被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
44、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四种因素的制约:(1)直接经验。(2)替代经验。 (3)言语说服。 (4)情绪的唤起。考生在回答出这四种因素之后,要对各个因素进行适当的解释。53 【正确答案】 实验法的优点:有目的地控制变量,可控性,这是最本质的特点;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有利于发现规律;能够主动创设实验情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严格的实验设计和确定的实验程序,具有可重复性。【试题解析】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教育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
45、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形成阶段,开始形成一些简单的教育观念;第二阶段是专业成长阶段,增加对教育工作的了解程度及有关知识;第三阶段是专业成熟阶段,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重视审视已有的教育理念;第四阶段是充分专业化阶段,重建自己的观念与信念,努力追求自我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1)新教师的人职辅导,这是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主要是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一年的系统而
46、持续的帮助,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2)教师的在职培训,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活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和途径:教师发展学校。主要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主要是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培训。这是由学校发起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法。反思性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及所产生的结构的过程。教学反思包括对于教学活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及为教学活动做的反思。教师行动研究。其特点是 “为了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研究性教学最终将改变教师的生活方
47、式,使教师职业由技术型走向学术型。【试题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回答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是什么,具体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之后回答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途径,并对每种途径进行简单的解释。55 【正确答案】 (1)相同点: 出现的必然性相同:既与各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又与各自封建经济的相对发展方向及其独特的政治结构有比较大的关系。地位变化上相同: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书院被朝廷控制,中世纪大学被教会控制。类型相同: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 教学方法上相同: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在学术研究上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办学精神相同:都具有相
48、应的独立性、开放性、研究性。(2)不同点: 出现的背景环境不同:书院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在远离城市喧闹的古山古水中。而中世纪大学产生在商业城市中。与官方的关系不同:中国的书院一直得到政府支持。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不断斗争,为大学的独立生存和自由研究争取特权。办学目的不同:中国书院的办学目的是立足伦理,培养读书人的圣贤人格。而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是职业训练,培养新兴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书院从伦理政治角度出发,把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与长治久安寻找理论依据作为目的。而中世纪大学则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思考社会问题,设立实用科目,为了帮助城市的新兴市民阶级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不同:书院
49、的机构比较简单,管理人员相对而言比较少。而中世纪大学的领导体制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相比之下,比较复杂。课程不同:书院主要学习“五经”,也就是原典的复归与阐发,传统儒学伦理教条的哲理化改造。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注重传统“七艺” 的继承与发扬,此外还学习亚里士多德著作等。学位制度不同:中国的书院只是单纯的学习并没有学位制度。而中世纪大学已建立学位制度。【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中外教育历史的比较。在回答此题时,首先分好比较的维度,之后再将其进行比较。相同点可以从两者出现的必然性、类型、地位变化、办学精神及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不同点则从产生环境、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官方关系、办学目的、课程、学位制度、管理体制等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基础。比如,在给学生上圣诞节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过圣诞节的样子,在学生感受圣诞气氛的时候,问学生对圣诞节知多少,以此引出课题。(2)设置合理的目标。教师要帮学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又能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比如,简单的统计学知识在小学是可以学习,如果太难则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