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84303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批判主义教育学2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 遗传决定论4 人力资本理论5 智育6 教育制度7 课程方案8 教科书9 教学10 陶冶教育法11 教学评价12 德育原则13 师生关系14 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5 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16 试述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17 联系实际,试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18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9 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20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1 教育的社

2、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有哪些?22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23 简述教育制度的发展。24 陈述课程目标的基本方式是什么?25 简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6 简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内涵。27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8 为什么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29 如何看待学校管理的服务性?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等。基本观点: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能实现社会公平,而是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学

3、校教育的功能就是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意识“解放”;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这一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教育的认识,但只关注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忽视了教育的其他功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此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

4、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遗传决定论主要以英国高尔顿为代表。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和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此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重视教育投资的

5、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种理论极大促进了人们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尤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智育是传授学生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也为其他各育提供认识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处理好智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既不放松智育,也不能只局限于智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教育机构系统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6、: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管理规则指的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教科书必须体

7、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一致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广义的教学就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

8、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时间、场地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和改进教学活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常用的德育原则有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

9、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他们呈现出不同特点:在教学中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理想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关系。(“师生共同体 ”这类字眼可能出现)【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1)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

10、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越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越快,掌握知识就越牢固,知识运用就越灵活。(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

11、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第一,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不爱学习、知识与经验都很贫乏的人,他的智力不可能发展得很好。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整理的成果,又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结晶,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类认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认识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自觉地、

12、创造性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因为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教学内容迅速增多,程度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尤其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第二,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知识不等于智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

13、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如果只是进行“ 填鸭式” 教学,学生只知机械记取和搬用知识,即使他们头脑里被填满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思考力,而且往往会使他们变得呆头呆脑,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可见,不是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因为学生的智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性质、难度、分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透彻度、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与活动的状况以及运用知识的自觉能动的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活动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掌握学科的结构,特别是要启发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14、,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第三,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的强调“双基” 教学,认为 “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反思有意识地锻炼与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的过于强调教学的活动性质和创造性,把探究与发展智力放在首要地位,却不重视系统知识和原理的精确掌握与优化。这两者都有片面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每一班级有固定

15、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优点: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

16、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地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德育的途径有直接的德育途径和间接的德育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直接的道德教育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这是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要保证的课程。其优点: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实践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

17、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如果教法得当,可以迅速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2)间接的道德教育。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学校间接德育的主要途径有除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以及班主任工作。虽然间接的德育途径很多,但是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途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道德渗透是德育;道德学习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态度的学习;教材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重要。总之,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

18、采用的方法以及课堂上的每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一切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德育也是各学科教学都应该去承担的一个任务,有时,各学科教学中无意识地对德育的渗透的教育效果要远远好于直接的德育途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由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决定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门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等。(1)思想政治素质。第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我国人民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这方面的学习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这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特殊

19、需要。第二,教师的思想素质还应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的树立。学校培养现代人,要求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教师应该走在前面。培养学生重视时事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树立全球意识与国家观念;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树立质量意识和效率观念等。凡是培养现代人所要求的意识观念,要求在学生身上形成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素质,教师都必须首先具备。这是现代教师培养现代公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自身发展的需要。(2)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社会道德,而且,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给学生做榜样的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

20、。所以,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首先是基本的社会道德,也就是说所有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教师均应先做到。虽然这些要求并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但它是形成高尚师德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综合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可见,教师职业道德是现代教师素质基本方面之一。(3)科学文化素质。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21、。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有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第二,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第三,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并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第四,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知道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新成果。(4)教育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单凭个人经验的那种匠人式的工作态度,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育发展史、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活动规律,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

22、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为教育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现代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指眼前的发展,更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是现代教师的灵魂,对现代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5)教育能力素养。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从基础性的素质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第一,了解学生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第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第四,组织管理能力。第五,教育科学研究能力。(6)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23、和心理健康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劳动的繁重性、艰巨性,要求教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其次,教师的心理素质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由教师的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过程中的良好心理品质,也包括良好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总之,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一名合格教师身上构成统一的整体,现代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应是整体性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经历了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中

24、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被认为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演说术原理雄辩术原理)。此时教育学的特点是,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们总结和概括出不少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散落在政治或哲学著作中;教育学思想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缺乏科学理论分析,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教育的论述停留在描述经验的层次上,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是指教育学开始从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初步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1632

25、 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教育学的特点是,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有了教育学专门的研究方法,有了专门的教育学著作,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3)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20 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展的世纪,这一阶段教育理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流派,并逐步科学化。如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近几十年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

26、如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再如,布鲁纳的知识结构说,他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第一,政治素质教育。我国目前德育中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 、国史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第二,思想素质教育。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第四,科学文

27、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第五,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并普及各种防病知识,使其健康成长。第六,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1)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

28、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素质的作用日益减弱。(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具有给定性,主体具有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由自然、历史,以及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去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即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环境的作用。(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总之,这些因素都要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充分促进人的发展,即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外因交互作用的观点,并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越来越大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期望改变个人现状,为获得

30、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境遇乃是人之天性。但为获得个人更好的发展的空间、条件与机遇而实现社会流动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个人做长期艰苦而又富创造性的努力,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自古以来,这些途径主要有:从军建功、从商致富、务工谋生、读书做官。其总体格局延续至今,并没有根本变化。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与作用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因为在今天,无论是参军、打工还是经商,要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动,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与品质,也就是说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我们须认识到:“基础教育” 是必不

31、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的我国农村,年轻一代要成功地进行社会流动,尤其是纵向流动,只有通过教育,甚至只有通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正充分展现其主要的社会流动功能,保证了人口与人才的调整、转换与供应。最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若做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将看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社会成员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关乎发展权利和生存方式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与

32、利用的问题。由此也就产生了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践表明,普及义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的实现。在当今世界,如果连优质的普及义务教育也未能得到,人便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参与平等竞争和实现人生价值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

33、量标准。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坚持个性发展,培养独立的个性,要求教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1)在原始社会,社会处于混沌的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没有产生专门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2)在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由此时起也从社

34、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出现了简单的学校系统,逐渐形成了古代教育制度。古代教育制度有简略性、非群众性和不完善性。(3)现代教育制度是随着现代学校的发展、分化和扩充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不但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具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它要为生产服务,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特点。(4)在当代,教育制度还在不断地发展。它已由过去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系统、校外儿童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庞大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

35、案】 一般说来,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因此,目标的陈述也有相应的三种基本的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对设计时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指向结果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 领域。(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指向体验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 领域。(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

36、程度。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主要适用于各种“制作” 领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建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也称“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分为若干层次,从而构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同时,以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对象,因为只有外显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教育评价工具,这种分类不受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局限,以该教学目标分类的体

37、系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是操作性强,重视外显行为、可测量、不受学科和年级的限制。缺点是机械性强,老师和学生都是被动地在运用这一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是由布鲁姆提出的。诊断性评价:这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现有知识水平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

38、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第一,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的经费不到位等;第二,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

39、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但是现在的德育工作往往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此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当前,德育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 大用特用,比如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年终评定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班集体有重要的功能,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培养班集体。首先,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

40、巨大力量。它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指出努力方向,并通过集体的活动、纪律和舆论来培养其成员的品德。它能紧密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成为班主任依靠的重要力量。其次,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集体中,学生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互促进的。而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都将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班集体又是培育学生个性的园地,它能使个性之花竞相开放、争芳斗艳。最后,班集体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毕竟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需要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尤其是需要学生自主地制定集体的活动计划,积极地开展各种工作与活动。这无疑能有效锻炼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注重发挥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9 【正确答案】 明确 “服务”不是主仆关系的置换,强调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彼此理解、尊重;“管理即服务”,意味着管理者要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包括教职工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也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树立一种“ 交互”观念,学会换位思考。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为他人服务,同时也在享受他人的服务。概括而言,只有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才能全面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