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84304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论述实验教育学的产生及其主要观点。2 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3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2、建设中的作用。4 讲授法一定是注入式教学,谈话法一定是启发式教学吗?5 社会教育6 人的身心发展7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8 美育9 双轨学制10 学科课程11 探究教学12 教学方式13 间接经验14 陶冶15 非正式群体16 学校管理17 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18 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或者简述环境决定论。)19 为什么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20 学制制定的依据有哪些?21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与课程是何种关系?它们在课程中各起着何种作用?与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何种关系?22 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该处理好

3、哪些关系?23 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24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25 什么是评教? 评教的要求是什么 ?26 什么是德育的“ 在集体中教育 ”原则?贯彻“在集体中教育 ”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7 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要经过哪几个阶段?28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29 简述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实验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1901 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 实验教育学 ”。1

4、907 年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 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实验教育思想。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将教育实验划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试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不足之处在于,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 ”的

5、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它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没有成才的故事。(2)从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可知,良好的禀赋即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加速人的发展,但遗传素质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离开了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就无法转变为现实。方仲永五岁时,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却“ 不使学 ”,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时之闻” ,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 ”。(3)方仲永由神

6、童到“ 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则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答:现代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代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现代教育还具有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正是通过这些重要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

7、提高等。这些社会及本体功能也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要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高质量的人口才有高质量的社会、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正是教育。(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还可以传播科技、发展科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高

8、效率,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与普及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综上可知,教育必须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以教师活动为主,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2)注入式教学,也叫“ 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

9、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3)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谈话法的特点是老师问、学生答。(4)启发式教学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讲授法不一定就是注入式教学,谈话法也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只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叫作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叫作启发式讲授法;谈话法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就叫启发式谈话法。此外,还可以有:启发式的实验法、启发

10、式的练习法等。如果讲授法不用启发式教学,那叫灌输和注入;谈话法不用启发式教学,等于自言自语。【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其中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社会教育从其外延上说,主要包括“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在当今这样一个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时代,社会教育从内涵和外延上也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

11、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可以加上美育的作用以使答案更具体)【知识模块】

12、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在 1819 世纪的西欧,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联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这种双轨制和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特别是和第三次工业技

13、术革命时代大生产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与工业技术革命所推动的普及初中教育甚至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相矛盾,因而引起了双轨制向单轨制或者分支型学制的变革。【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一定的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学科课程是一种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优点,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学科课程的缺点是不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

14、需要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亦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做出结论。【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教学方式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教学方式指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或形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

15、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安排。【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间接经验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对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和教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学习间接经验可以避免重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所经历的错误和曲折,用最短的时间、较高的效率来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知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创

16、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有活力,这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集体活动之不足。但是,非正式群体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长远的活动计划,其成员也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和内部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但是只要教育者真诚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能减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学

17、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它有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与创造性等显著特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

18、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

1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影响人的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

20、用但不是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因为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把体力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协调地统一起来,所以马克思说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一个普遍原理。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是必由之路。【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1)社会依据:学制的制定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学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制约着学制的制定。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21、下进行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和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会对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学制的制定必须考虑人口状况。(2)人的依据:学制的制定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制约。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长中经历的不同年龄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制定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3)学制本身的因素:学制的制定既受国内学制的历史发展的影响,也要合理地参照国外的学制经验。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忽视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1)为了充分发

22、挥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有的育人资源与蓝图的作用,以及对育人活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国家需要编制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这三者是课程的实施文本,没有它们,课程就没有办法呈现在纸上,那么也就没有相关的文件来指导课程实施。(2)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是课程实施最具有统领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

23、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教科书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从改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做起的,主要是对各科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并且实行一纲多本,即各个出版社可以编订教材,教材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课程内容采取何种逻辑形式编排和组织,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制约

24、着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要组织好课程内容,我们应着手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直线式和螺旋式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螺旋式较适合;对一些理论性相对较低的学科知识、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则直线式较适合。其实,即使在同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直线式和螺旋式都是必不可少的。(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

25、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比较地看,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而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这两种适合于不同性质知识经验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同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一样,都是不可偏废的。(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人们一致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把逻辑顺

26、序和心理顺序结合起来。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统一,实质是在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 未来生活世界 ”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所谓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新的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综合课程优点是:综合课程坚持课程统一性的观点,通过学习综合课程,帮助学生把一个领域里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强化;综合课程还可以弥合知识间的割裂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这也

27、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综合课程还贴近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通过把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课程,如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和生活方式等,这些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卫生等各门学科,这是学科课程无法拥有的优势。缺点表现为:忽视每门学科自身逻辑结构;开发困难:编写综合课程教材是困难的事情,即便开发出这样的课程,也没有很好的综合课的教师能够驾驭综合课程,于是综合课程师资也是一大困难。目前的解决对策是协同教学方式(几个老师共同承担一门综合课程的讲课任务),或者开设综合课程专业来培养综合课程的教师。【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

28、根本区别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入式教学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被动学习,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9、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亦称“评教” ,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它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评教除了应遵循教学评价的原则外,尚须注意下述要求: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30、】 (1)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从刚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组建阶段。班主任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集体目标和应当遵守的制度与要求,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集体的发展。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强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

31、立地执行他的要求。如果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就可能变得松弛、涣散。(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级组织与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让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3)自主活动阶段。这时,班集体已形成,已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级的情况,自觉地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与要求,自主地开展集体活动。【

32、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首先,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最后,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3)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4)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

33、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9 【正确答案】 在教学管理中,主要进行教学思想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1)教学思想管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和引导教学工作的发展,而落后陈旧的教学思想则是教学工作发展的障碍。因此,教学管理首先应抓教学的思想管理。(2)教学组织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是教学组织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教学组织上要加强教导处的建设和领导好教研组工作。(3)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监控、检验和评估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生命线,学校教学管理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一,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有: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第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员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因素教学质量管理。【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