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4304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述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2 比较奥苏伯尔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的观点。3 论述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区别和联系。4 亲社会行为5 场依存型6 先行组织者7 生成性学习8 自我提高内驱力9 知识10 创造性思维11 教育心理学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12 简述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13 简述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14 在采用行为矫正法处理学生违规行为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16 什么是期望一价值论?17 课堂上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8 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

2、知识的异同。19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的发生?20 技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吗?21 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 ?22 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3 什么是脑激励法?24 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5 怎样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26 简述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任务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对怀疑 (015 岁) 。如果本阶段的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

3、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2)自主对羞怯 (153 岁) 。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的责任感。(3)主动感对内疚感 (36、7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情绪。但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他们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4)勤奋感对自卑感 (6、7 岁

4、12 岁)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 我是谁 ”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

5、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6)友爱亲密对孤独 (1830 岁) 。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7)繁殖对停滞 (3060 岁) 。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 岁以后) 。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此害

6、怕死亡。评价: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例如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不是只在意识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而是考察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又过分强调本能而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

7、均需进一步的研究。【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罗杰斯根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划分为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划分为无意义学习和

8、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不仅能增长知识,还与个体的经验融合在一起,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发生重大变化,有意义学习等同于经验的学习;而认知学习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 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与人的完善发展无关,因而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两者虽然都强调有意义学习,但后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前者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按照罗杰斯的划分,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认知学习,等同于无意义学习,而他的有意义学习则是一种经验的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技能就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

9、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指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二者的区别:活动的对象不同。操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心智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印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是从外部难以察觉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活动的结构不同。操作技能是系列动作

10、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活动的要求不同。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做,再达到熟能生巧。但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应” 的联结,而心智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系统。(2)二者的联系: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摆脱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心智技能又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操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故操

11、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依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人易受环境的影响,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

12、感兴趣,注意学习环境的社会性;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 的教学策略,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组织者” 不仅可以是先行的,也可以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先行组织者主要包括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前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后者是比较新材料和

13、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目的在于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生成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主动生成信息的意义而进行的学习,意义的生成是通过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与新信息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根据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自我提高驱动力是个体因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即把学业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属于一种外部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关于知识的定义,存在多种争论。一般而言,知识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从哲学角度

14、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看,分为广义与狭义的知识。狭义: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指用超常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综合性和突发性。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合体,它是由多种思维有机组成、协同

15、作用的。首先,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其次,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2)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4)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认知发展一般遵循以下规律:(1)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儿童最初只有非常简单的、具体的反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

16、长,认知活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2)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之后逐渐向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出现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3)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发展的趋势是从混沌到分化和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运用合理的方法,从易到难,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

17、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本来的面目一致,尽管永远达不到一致。另外,他们也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这叫“ 自下而上的知识 ”。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也可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 。【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行为矫正的原理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操作性行为与其随后出现的行为结果之间的相倚关系,控制着该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即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消退的原理来消除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

18、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确定行为目标;建立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选择强化物;必要时确定惩罚与惩罚标准;实施行为矫正程序,观察目标行为并与基线水平做比较;减少强化频率。【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是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也就是说: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材料

19、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2)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学习者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倾向性。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这种相互作用越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提

20、出期望一价值论,也叫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学习动机上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次数的失败,反而会强化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得成就的动机,那么,他就有可能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因为前者容易成功,而后者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借口挽回面子。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

21、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避免失败的学生相反,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动机理论把人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但是发展不是很完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到纪律不良学生的干扰。(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耐心、公正、友善,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归属感。(3)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太易和太难的任务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对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意

22、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 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如教育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的问题,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1)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2)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程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

23、存在着相似的地方的。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运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 )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应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通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的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4、,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1)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的措施。科学编排和呈现教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注意学习材料的共同性,促进学生知识的综合贯通。(2)促进程序性知识迁移的措施。促进智慧技能的迁移,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掌握产生式规则;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熟练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促使智慧活动内化。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迁移,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要准确清晰;加强学生的练习与反馈。(3)促进认知策略迁移的措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

25、动机;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根据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行策略训练;制定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变式与练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技能首先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其次表现出规则性。技能作为活动的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智力活动) 方式。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例如在“拧

26、螺丝” 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是说明螺丝如何拧的动作步骤及执行顺序;技能则是实际拧螺丝的动作方式,是把这些程序性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活动方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也是元认知的作用。元认知知

27、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总之,元认知可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 元认知的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元认知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发挥主体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1)创造性的内涵。关于创造性的内涵,目前

28、说法不一,综合各种观点,创造性是个体利用一定的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相整合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线形的,而是多维的,它包括与创造活动密切联系的认知品质、人格品质和适应性品质。创造性表现于创造活动(过程 )之中,其结果以 “产品”为标志,其水平以产品的 “价值”为标准。(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造动机,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

29、为一个具有较高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脑激励法的核心思想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这种想法区分开来。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其原则是尽可能地产生想法,不管这个想法看起来如何片面,只有当所有可能的建议都已经提完,才开始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方式能产生社会心理学家称之

30、为“ 社会促进”的现象,即当人看到其他人都在完成某任务时,自己也会想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因,又称为德性。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品德形成发展的实质:通过接受社会规范,执行社会规范,并从行为结果的反馈中强化个体对规范的必要性认识,获得执行规范行为的体验,确立自觉执行规范的动机,从而使品德得以形成和发展。这就是品德发展的实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点:(1)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品德发展过程

31、就是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进而依据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 (2)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道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了儿童品德的发展。(3)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心理特征。品德发展是这四个因素相互协调、统一的合力发展,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识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知识模块】 教育

32、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1)消除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只有师生间的关系好转,互相信任,才能有效地矫正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这是矫正不良品德工作中首要的心理学问题。(2)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3)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增强是非感。(4)增强与诱因做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正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6)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教育机制。教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根据特点,耐心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1)从根本上说,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都是人的心

33、理现象,但二者处在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层面。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2)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较少产生心理问题,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不健全或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其心理极有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外显标志之一。(3)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素质的成分。(4)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作用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层面,即功能性层面。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总体上看,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本” 与 “标”的关系。心理素质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品质到外显的行为习惯的多层面的组织系统。而心理健康作为外显的表现和心理状态,是心理素质的一种功能性反映。同时,也可通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去了解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