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84452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2 及答案与解析1 社区治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9 年研)2 新公共管理(中财 2015 年研;华中师大 2013 年研)3 国家结构形式(厦门大学 2010 年研)4 行政体制(中国传媒大学 2011 年研)5 权威(北航 2010 年研)6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南京理工 2011 年研;北航 2010 年研)7 科斯定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9 年研)8 投票悖论(孔多塞悖论)(厦门大学 2013 年研;东财 2011 年研;北航 2009 年研)9 第三条道路(北科 2014 年研;北邮 2010 年研)10 公共危机管理(河海大学 2013 年研

2、)11 中间投票者定理(华中师大 2013 年研)12 邻避效应(人大 2015 年研)13 简述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因素。(武大 2012 年研)14 卡尔森和欧尔曼说明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六点不同。(北邮 2013 年研)15 简述新公共管理的 7 个要点。(人大 2014 年研)16 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对外经贸大学 2014 年研;首都师大 2013 年研)17 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华南师大 2013 年研)18 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华南师大 2013 年研)19 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限制因素和对策。(人大 2013 年研)20 简述公用事业的特征。(北

3、邮 2010 年研)21 简述善治的本质特征及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暨南大学 2011 年研)22 简述公共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人大 2014 年研)23 关于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一种观点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不存在什么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只有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才是相似的。对此,你有何看法?为什么?( 中山大学 2014 年研)24 略论“公共服务市场化” 。(人大 2007 年研)25 试对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人事管理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意义做出分析。(北邮 2007 年研)26 试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并

4、联系实际说明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 中财 2010 年研)27 结合实际,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的新趋势。(暨南大学2011 年研)28 公共物品和服务主要有哪些提供方式?(人大 2006 年研)29 怎样理解“ 和谐社会呼唤服务型政府 ”的含义?怎样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北邮2007 年研)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社区治理是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以增进社区福利的活动。社区治理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即从单一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向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社区服务和以

5、居民为主体的自治管理“三位一体” 的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社区治理的优点在于:不花或者很少花政府的钱;调动公民积极参与,受到广泛的支持和欢迎。2 【正确答案】 “ 新公共管理 ”一般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以及对近 20 年来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国家行政改革具体做法的理论概括。(1)新公共管理主要体现了企业管理途径(又称“B 途径”) 的公共管理理念。(2)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

6、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3 【正确答案】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也是指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

7、邦制和邦联制之分。4 【正确答案】 行政体制是指经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基本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国家行政组织形态。其内涵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划分和配置各级各类的行政组织的职权;行政权力和行政职能必须分配给各级行政组织;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体制决定和影响政治体制;科学技术也对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政治体制也有很大的影响。行政体制具有政治性、规范性、稳定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行政体制决定一个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力划分,政府各部门的权力行使范围和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决定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程序,决定

8、政府的工作效率。5 【正确答案】 权力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客体行为的能力,而权威则是权力和威信共同作用的结果。权威是主体令客体服从的一种权利资格,是建立在主客体双方认同的基础上的。赫伯特.西蒙认为,“权威关系包括上级和下属的行为。只有当双方当事人的行为确实发生时,他们之间才存在权威关系”。权威的关键在于“信服”,在于“对与特定决策有关事实前提或价值前提的一种信任”。6 【正确答案】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奥斯特罗姆是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于 2009 年 10 月 12 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针对

9、“公地悲剧”、“囚徒理论”和“集体行动逻辑”等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从小规模公共资源问题人手,开发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务的创新制度理论,为面临“公地选择悲剧” 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为避免公共事务退化、保护公共事务、可持续利用公共事务从而增进人类的集体福利提供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7 【正确答案】 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科斯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日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即: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10、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8 【正确答案】 投票悖论(孔多塞悖论)是指在通过“多数原则” 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由 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最早提出。投票悖论的具体内容是: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 ABC 三个备选方案,有如表17-1 所示的偏好排序。由于甲乙都认为 B 好于 C,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社会也应认为 B 好于 C;同样乙丙都认为 C 好于 A,社会也应认为 C 好于 A。所以社会认为 B 好于 A。但

11、是,甲丙都认为 A 好于 B,所以出现矛盾。投票悖论反映了直观上良好的民主机制潜在的不协调。在得多数票获胜的规则下,每个人均按照他的偏好来投票。大多数人是偏好 x 胜于 y,同样大多数人也是偏好),胜于 z。按照逻辑上的一致性,这种偏好应当是可以传递的(transivity),即大多数人偏好 x 胜于 z。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偏好 z 胜于 x。因此,以投票的多数规则来确定社会或集体的选择会产生循环的结果,会没完没了地循环下去。结果,在这些选择方案中,没有一个能够获得多数票而通过,这便形成了“投票悖论”(the voting paradox)。投票悖论对所有的公共选择问题都是一种固有的难题,所有

12、的公共选择规则都难以避开这种两难境地。9 【正确答案】 第三条道路是指西方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所选择的一套理论和政策的体系。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点,是第三条道路关注的核心问题;既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逐步改善中下阶层的社会福利,是第三条道路的目标。第三条道路的主要理论包括:在政治价值方面,主张打破传统的“左”与“右”的两分法。第三条道路一方面拒绝新右派的极端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依赖于集体资源,认为好政府是自由发展和扩散的必要支持,另一方面又反对威权主义和排外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倡导一种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不是要在国有和私有之间取得平衡,而是要在管制与解除管制、社会生

13、活的经济领域与非经济领域之间取得平衡。在国家功能问题上,试图分解国家的权力。 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强调建立世界主义的民族国家。在福利国家问题上,主张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10 【正确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又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四个关键的环节和阶段:危机的疏缓; 危机的准备; 危机的应对;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11 【正确答案】 中间投票人定理是唐斯(ADow

14、ns)在他 1957 年出版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的内容: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的方案获胜。(1)如果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投票悖论不会出现,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均衡结果,而且还会确认一种其偏好占优势的特定类型的投票者。(2)当所有投票人都按照各自偏好的预算规模进行排列时,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一位投票人最偏好的结果,将处于所有投票人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3)公共选择 (集体决策)中,获胜方案正好与其偏好相同。这样的投票人是中间投票人,他们的偏好正好处于所有投票人偏好中间的位置。12 【正确答案】 邻避效应是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邻

15、避设施(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的心理现象。它能在社会现实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若处置不当,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导致邻避效应的五方面心理与认知因素有:不信任政府和项目发起人。 知识与信息欠缺。当利益相关人缺乏对公益性邻避设施的近期与远期后果的充分了解时,容易接受一些不准确或错误的概念,在主观上缩小邻避设施的正面效应,夸大其负面后果。对问题、风险和成本的狭隘和局部的观点。对邻避设施的情绪化评价。 一般的和特别的风险规避倾向。13 【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的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因素,具体表现在

16、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观点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角色不断膨胀。政府虽然管的事情很多,但是社会问题却仍然层出不穷,因而引发了人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怀疑,政府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2)经济因素和财政压力。工业化国家向福利国家的发展,政府支出不断增加,这对政府的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经济的自由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因此,通过改革政府以缓解财政经济压力便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段。(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一方面,社会的进

17、步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功能确实力不从心,加上官僚体系本身的诸多弊病,这些都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此情况下,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日盛,因此,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4)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针对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府的弊病,以公共选择为代表的新右派对此进行不断的抨击,他们认为政府失灵不亚于市场失灵,强调市场机制,主张将政府的角色、功能和规模缩小,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公共行政求助于市场或者类似市场的解决之道,几乎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1

18、4 【正确答案】 卡尔森和欧尔曼认为,“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科际整合的研究它将人力、财政、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融合。” 他们还说明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六点不同:(1)它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替代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2)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3)对中层管理者的实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4)倾向于视管理为类同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不是夸大它们的差异。(5)以像关注组织内部运作那样的理性态度,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而不是过分关注法律、制度

19、和政治过程。(6)与科学管理传统的强有力的思辨联系,而不是与政治学或社会学紧密关联。15 【正确答案】 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ood)曾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1)即时的专业管理。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3)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4)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5)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1

20、6 【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其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其学科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与范围更为广泛。公共管理学不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而是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2)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者来自于广泛不同的学科,充分吸收了当代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工商管理学相融合。因此,它的基础更扎实,并具有更广泛的学科知识框架。(3)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

21、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 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4)公共管理学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所没有涉及的其他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集体行动的逻辑、委托一代理、产权、交易成本、交换范式、制度安排与创新等。(5)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从经验中汲取出知识),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 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案例分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核心研究方法。(6)与传统行政学相比,公共管理学更具现实性。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又成为指

22、导这种实践的模式。17 【正确答案】 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有:(1)新公共管理主张市场至上,将市场机制引入行政管理。市场机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政府机构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行政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做服务工作。(2)主张企业家型政府,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在现行的政治制度下,主管领导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没有人真正负责。引入市场机制,做到人负其责,可以提高公务员与各级领导的责任感,为行政工作的目标完成实现各司其事。(3)主张将一些公共部门私有化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世界各国进

23、行了一场私有化的运动,大量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在公共部门中,公家主义严重,而私营部门自负盈亏可以促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共部门私有化也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竞争力,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4)主张权力下放,加强底层官员的决策权和自主权,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官僚体制的问题,政治权力集中于上级政府,底层政府没有自主的权力,致使底层政府不能够灵活运用实际机遇,也不能使他们全力投入工作。上级政府授责不授权也使底层政府缺少自主决策的能力,权力下放,可以调动底层政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5)主张引人竞争机制,顾客至上。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但政府又是高高在上的,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政府

24、令公民难以接近的结果。政府应当认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拉近与公民的距离,真正做到服务型的政府。(6)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共部门的本位主义,消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界限。公共部门之间的明确分工带来了责任的明确,同时也带来了部门之间的孤立与分化,这样,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就造成了效率的低下。公民在获得政府的服务时得不到高效的服务。部门分权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18 【正确答案】 (1)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含义政府被称作第一部门。其主要特点包括:a 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b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c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d它通过合法地行使

25、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人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2)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政府从非营利组织输入信息,非营利组织从政府输入信息;政府以公平仲裁者的立场

26、、态度和方法来化解、处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并以此实现各社会团体的有益互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既有密切联系的一面,也有彼此存在矛盾的时候:政府管理过强、力度过大,对非营利组织结社自由是一种限制;而放任不管,管理过轻,则容易造成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消极侵害。19 【正确答案】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限制因素政府任期的短期性行动取向。政府是有任期的,在 24 年的政治任期之内很难发展长期战略。公共管理战略的许多方面都是立法者所确立的。即法律确定了政府机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将如何做。战略管理的途径除了仔细研究执行的战略外,应该阐明立法意

27、图。公共规则大部分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而选民、媒介等要求参与,且参与过程虽可以改进普遍接受的程度,但冲淡了战略的焦点议题。可靠性分析通常是费力又费钱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如成本一效益方法也不能抓住那些无形的东西。公共机构对问题解决的非正式群体过程不太熟悉,政府机构习惯于层级的、下达文件报告的过程。创造性、非正式性、弹性在公共组织文化中还不成熟。由于预算约束和短期观念,公共战略规划者的工作通常很难证明是合理的。与私部门相比,公共战略通常是通过组织设计、预算和财务控制、人事制度和政策来实现的。(2)针对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限制因素的对策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政府

28、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 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也有利于克服实施战略管理的障碍。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将问题放在更高层次上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短期利益可以让位于长远利益。追求满意。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用可以接受的战略实现满意结果,这比用不受欢迎的战略而没有实现最佳结果要好得多。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类似的结果是可能的。得到成功的结果远比规定得到这一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20 【正确答案】 公用事业是指具有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基

29、本特征的,服务于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的各项事业的总称,又称城市基础设施或市政服务事业。公用事业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供水、排水、电力、天然气供应、电信等,从本质上讲,它是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的。它通过建立网络,将客户连接到终端提供服务。因此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网络式的服务存在着自然垄断的事实,至少是一个客观趋势。一旦服务性网络建立起来,增加一个客户的成本就变得很低。但同时竞争也会受到限制,因为增加一个新的服务性网络的成本很高。例如,与地方电信网络或电力网络进行竞争,意味着要在街道两旁再铺设另外的电缆,在公路两旁再另立电线杆。由于成本巨大,挤入这个行业几乎不再可能,因此垄断成为一

30、种自然趋势。(2)公用事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们具有政治敏感性。如果公用事业的运作受阻,则会出现骚乱。如果没有电和天然气,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如果电信服务在某一天中断了或是价格“ 不再公平合理 ”,不论其所有权归谁所有,都会很快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种政治敏感性,政府往往允许公用事业给弱势群体以优惠待遇。由于公用事业的政治敏感性和自然垄断的趋势,许多政府一直偏好将其所有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很多观点是反对自然垄断和政府控制公用事业所有权的。自然垄断领域的民营化已经开始,而且将持续下去,然而,受政治因素影响,政府不可能与公用事业完全脱离关系,政府即使不再控制公用事业所有权,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对其

31、加以控制;即使将公用事业卖给私人企业,政府也仍然可能通过管制的方式牢固掌握控制权。21 【正确答案】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应当最大限度地被公民自觉认可和服从。(2)透明性,即政治信息的公开性,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3)责任性,即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法治,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回应,即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

32、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6)效率,即管理的效率,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7)参与,即公民对政治和其他公共生活的参与。(8)稳定性,即国内的和平、生活的有序、居民的安全、公民的团结、公共政策的连贯。(9)廉洁,廉洁来自于三个基本条件的共同约束:政治上退出的约束、法治下的惩罚和信息透明下的监督。(10)公正,即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上的平等。22 【正确答案】 (1)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含

33、义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哲学和理念;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整合流程;代表着一套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2)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有效地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

34、会的稳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基本政治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政治领导做到以下几点:a政治领导者和高层公共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b应该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和环境。c应该积极地领导变革,通过制度、政策和管理的创新来预防和回应危机。d应该积极地支持各种危机管理的计划和项目,并确立优先发展的次序。e在危机爆发时,政治领导者应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透过政治动员的力量,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来回应危机。f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加强与人民的沟通,获取民众的信赖,展现公信力。全危机的管理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是各种各样的,以下列举几种危害程度较大的危机:a由地质气候引发的危机,典型者包括:地震、

35、海啸、洪水、热带风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b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危机,典型者包括旱灾、饥荒、环境的恶化、沙漠化、害虫灾害等。c工业和技术系统的失败所引起的灾害和危机。d战争和冲突引发的危机,如军事入侵、暴动、恐怖主义等。e大规模的传染病所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危机管理要从单一危机管理的方式转化为全危机管理的方式,这包括了制定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统一的组织安排、统一的资源支持系统等。全危机管理有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效果。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认为,从本质上而言,一切危机都是人为的。一方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所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也

36、就是社会做出有效的规划应对潜在危机、管理和减弱危机的影响以及尽可能地预防危机出现和重演的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强调要从人类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进行危机的管理,主要包括:a人类社会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式、行为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重新思考国家的治理,通过改革不断致力于实现善政和善治。e人类社会不仅要考虑现世代的发展和公平,更要考虑后世代的发展和公平。全过程的危机管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的周期,危机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一个完

37、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的阶段:a疏缓。包括消除或者减少灾难出现的机会或者影响的一切活动。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个社会即使不能预防灾难,但也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b准备。指制定计划,以确定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如何有效应对危机,包括危机管理规划、危机训练、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和储备等。c回应。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包括了许多重要环节,如警示、隔离与移民、搜寻和援救、灾难评价、紧急救助、基本设施的提供、沟通和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等。d恢复。指通过各种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和秩序。显然。危机管理的四个基本的阶段是相互联系和

38、不断循环的。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是指把风险的管理与政府政策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资源的管理,亦即政府日常的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施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管理包括:a建立风险管理的能动环境和确认主要的风险;b分析和评价风险;c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d发展有效的方法以降低风险;e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危机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政府只有在政府政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了风险的分析与风险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疏缓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整合的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

39、效的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a危机是没有边界的;b受危机影响的是各种利害关系人;c危机应对需要调动各种资源。整合的危机管理强调的是一种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指建立在各种资源的支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现代化的危机管理的资源支持系统包括:a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b危机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c危机管理的财政资源系统和物质资源系统;d危机管理的政策资源系统等。上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共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

40、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全面危机管理所强调的是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政府必须设立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具体要求有:a政府危机管理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可衡量性(明确界定成功的标准)、能够实现(在政府确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达成)、具有相关性(能够满足各种危机和灾变管理的要求)和及时性(满足近期和长远的需要)。b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还必须明确、具有弹性、有机地与政府管理工作相整合、能够被政府部门和社会接受、能够反映国际社会的经验等。c仅有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是不够的,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这包括绩效的衡量、绩效的监控、以及持续不断的绩效

41、改进等。23 【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私人管理是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和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比如家庭管理、私人企业管理、私人事务管理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私人管理,都属于管理的范畴,从小的方面看,构成要素和职能基本相同;此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益。(2)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与企业管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实体,其组织性质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

42、差别,反映在组织管理和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即有强制性,而其他组织则不具有这种公权力。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可称之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而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一般来讲,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政府部门虽然较重视层级节制的权威,但大多数情况

43、下,它仍然处在各种政治力量(如立法、司法、政党、利益集团等)相互作用的场之中。因此,公共管理过程充满了政治的气氛,充满着政治的考虑。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复杂的政治界面,而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反,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当然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从管理与法的角度来看,由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现,具体执行法律的内容,无

44、异于实现公共利益,因此为完成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作用,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对于私领域的管理,相比较于公共管理的严格受法的支配而言,其更多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自己的意思而为之。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与企业组织不同,政府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往往面对的不是自由、竞争性的市场。具体而言,这种差异表现在:a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反之,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

45、只有一家,缺乏竞争的压力。b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c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d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公共管理事实上也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和抉

46、择。因此,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应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影响面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24 【正确答案】 (1)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简介以及理论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英国撒切尔时代的行政改革波及西方各国乃至全球。这次改革以市场模式、参与模式、灵活政府模式以及非管制型政府模式改造政府,其中市场化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方向。当代西方市场化行政改革有其自身的学术渊源,即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理论。作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公共

47、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作为公共行政的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公共管理典范主张有限政府,必须以市场解救政府失灵现象。可见,无论是公共选择,亦或是管理主义,都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2)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动因根本动因a市场机制天然的功能优势。尽管也存在“ 市场失灵 ”,但市场机制显然有胜过行政机制的诸多天然优点:市场是分权的;市场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是竞争的;市场满足消费者欲求的方式是由其自主选择的;市场是资源和产品、投入和产出的优良的天然联结链;市场对迅速发生着的变化反应极其灵敏等。b传统工业社会至当代信息社会中,政府管理所凭依的技术基础的变迁。当代西方

48、行政改革的市场化趋势是信息时代的直接产物。由于信息以几何级数扩大,变化的压力使公共部门必须获得一个迅速处理信息的系统力量,它建立在反馈循环之上,以价格信号形式把信息传输给广大民众,使他们能够随着现实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具体动因a经济的迅速全球化使得保持国际竞争力十分必要,这是公共部门制度革新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因素。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管理的竞争,而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各国政府,尽管其能力高下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讲,显然缺乏足够的因应全球挑战、直面全球竞争的能力,惟有以高效率的实现机制即市场为榜样进行大刀阔斧的行政改革,借鉴市场机制的功能优势,弥合政府机制的功能劣势,:疗能从宏观上真正提升本国的

49、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本国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b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权力和影响力正日益流向那些超国家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济和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各国纷纷加入这些超国家组织,不得不接受它们提出的开放市场、市场化改革等条款的约束,以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c私营企业的革新精神及改革成果对政府等公共部门构成了现实而又巨大的改革压力。在长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为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而进行了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上持续的创新,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组织绩效,赢得了公众和顾客的一致好评。反观政府机构,则因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低劣和态度傲慢而形成了庞大的“公共悖论” 。因此,私营企业的革新精神及改革成果无疑对政府等公共部门构成了现实而又巨大的改革压力。d各国政府面临三大危机,即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被西方学者视为“ 财政驱动 ”的行政改革。因为,当代西方世界的行政改革主要是由严重的财政赤字引起的。大规模预算削减的需要无疑是行政改革的主要理由。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