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硕士( MF)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1 浙江财经大学单选题第 2 题】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同方向(B)反方向(C)无任何直接关系(D)A 与 B 都可能2 【20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选择题第 5 题】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 ) 。(A)利率(B)收入(C)物价变动率(D)财富(E)制度因素3 【2011 南京大学单选题第 8 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 )。(A)汇率(B)流通速度(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4 【2012 中国人民大学单选题第 3 题】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 M2 等于
2、 M1 与准货币的加总,准货币包括( )。(A)长期存款(B)短期存款(C)长短期存款之和(D)公众持有的现金5 【2011 暨南大学单选题第 15 题】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A)购买力(B)支付便利性(C)流动性(D)金融资产期限6 【2011 南京大学单选题第 11 题】属于 M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指 ( )。(A)现金(B)现金 +支票存款(C)现金 +支票存款+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D)现金+ 支票存款+ 定期存款7 【2011 中山大学单选题第 2 题】决定货币 M1 数量时,主要由商业银行控制的因素有( ) 。(A)存款准备金率(B)基础货币(C)超额准备金
3、率(D)现金漏损率8 【2011 南京大学单选题第 14 题】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A)国民收入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利率下降(D)物价水平下降9 【2011 中山大学单选题第 6 题】对债券有超额需求说明( )。(A)对货币存在超额需求(B)货币市场均衡(C)货币发行不足(D)货币发行过度10 【2011 浙江工商大学单选题第 8 题】下列( )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物价稳定(D)国际收支顺差二、名词解释11 【2012 南开大学名词解释第 3 题】相机抉择12 【2012 南京财大名词解释第 3 题】流动性陷阱13 【2
4、012 南开大学名词解释第 5 题】成本拉动型通胀14 【2011 河南财经大学名词解释第 1 题】货币政策三、简答题15 【2011 东北财经大学简答题第 2 题】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6 【2011 青岛大学简答题第 1 题】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7 【2011 华南理工大学简答题第 1 题】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8 【2011 首都经贸大学简答题第 2 题】简述货币供给口径。19 【2011 河南财经大学简答题第 1 题】简述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意义以及依据,同时谈谈我国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状况。20 【2011 河南财经大学简答题第 2 题】概述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
5、扩张界限。21 【20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答题第 2 题】请运用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2010 年是否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如果存在,起因是什么? 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22 【2011 华南理工大学简答题第 2 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请解释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四、论述题23 【2011 东北财经大学论述题】根据二阶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实现机制,论述影响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争论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意义?24 【2011 首都经贸大学论述题第 1 题】分析当今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来源和
6、应对之策。25 【2011 华南理工大学论述题第 1 题】运用通货膨胀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述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26 【2011 浙江财经大学论述题第 2 题】西方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种种理论概括,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你认为归纳为几条比较适当?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状况,分析应采取何种政策治理通货膨胀?27 【2011 广东商学院论述题第 2 题】请结合我国 2010 年下半年各种物价上涨的现实情况,论述通货膨胀的成因、社会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28 【20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论述题第 1 题】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结合货币政策工具谈谈我国当前克服通
7、货膨胀的措施。金融硕士( MF)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收入增多,人们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也会增多。【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因素包括货币预期收益率,固定债券利率,非固定收益证券利率和预期物价变动率。【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是存入银行可以获得的利息。【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流动性。【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6 【正
8、确答案】 C【试题解析】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只有超额存款准备是受商业银行控制的。【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非充分就业下,需求增加拉动供给增加,国民收入会增加。【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债券有超额需求说明市场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过多。【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才是货币政策目标。【知识模块】 货币政策二、名词解释11 【正确答案】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
9、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相机抉择的一般原则是: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即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产量,失业扩大时,政府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者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总需求高于充分就业产量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者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2 【正确答案】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它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
10、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失效。【知识模块】 货币政策13 【正确答案】 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歉收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而造成的“工资推动” 或“利润推动”。而西方学界一般认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危害较大。工资推动型通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其产生原因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工会,此时工资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产生的工资。一旦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工资的提高
11、就导致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知识模块】 货币政策14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根据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给,由此引起利率降低,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故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故称为
12、紧缩性货币政策。【知识模块】 货币政策三、简答题15 【正确答案】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6 【正确答案】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公式为:Md=f(P,r b,r e,r m, ,Y,W,U)其中:Y 是实际恒久性收入;W 是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r m 是货币预期收益率;
13、r b 是固定收益的证券的利率;r e是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是预期物价变动率。弗里德曼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变量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7 【正确答案】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
14、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函数:M=M1+M2=L 1(Y)+L2(r)。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全部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
15、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8 【正确答案】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 M0 加上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 M1 加上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 与 M1 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M3=M2+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他资产【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
16、9 【正确答案】 (1)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意义以及依据划分依据:流动性。划分意义: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2)我国货币供给划分状况M0=流通中现金M1=M0+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0 【正确答案】 马克思理论:促进作用;面纱论:没有作用。联系潜在资源的分析: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待潜在的资源利用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货币供给仍继续增加后,
17、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1 【正确答案】 (1)判断通货膨胀的理论CPI、PPI 、核心价格指数判断。(2)原因需求拉动通货膨胀。(3)货币政策治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行央行票据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2 【正确答案】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一致的情况,比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但并不总是这样,某些目标之
18、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因此中央银行很难实现所有的最终目标。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所说明的道理,它表明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货币购买力稳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货币尺度,从而使经济
19、能够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了,稳定货币购买力也就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稳定币值来发展经济,也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稳定币值。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当经济发展较快时,总是伴随着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而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和货币管理当局只能在两者之间作调和,即在可接受的物价上涨率内发展经济,在不妨碍经济最低增长需要的前提下稳定币值。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因为当国内商品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时,必然会引起出口下
20、降、进口骤增,从而出现贸易赤字。但当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结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对称状况、国家的外贸政策、关税协定、利用外资策略等,同时还要受其他国家政策与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但在这种统一性的背后,还存在一个平衡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这一动态问题。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着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
21、期的经济增长,因而是不可取的。只有就业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时,才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结果。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这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减少进口,这当然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总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较大的需求,这往往又会增
22、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当逆差很大时,国家就得限制进口,压缩国内投资,这又会妨碍国内的经济增长,甚至会引起经济衰退。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知识模块】 货币政策四、论述题23 【正确答案】 (1)影响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说明问题,它的组成可用以下三个层次剖析:调控主体。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依据各主体的不同功能,我们将中央银行称为发动主体,因
23、为中央银行供应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也称始初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运转的规模。这里,它是以最后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将商业银行称为放大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给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放大效应,会创造出多倍于始初货币的存款货币,以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这里,它是以直接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为目标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始初货币随即在商业银行系统内产生倍数放大效应的整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非银行经济部门供应适量的货币,当然不能否认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行为对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运转的影响。基本因素。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
24、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所持基础货币会在其系统内形成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使 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数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
25、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 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若干金融变量。具体指: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具体是: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同所吸收存款之比;超额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的不运用于其资产业务的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比;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比;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受制于中央银行行为的是法定存款准备
26、比率;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超额准备比率;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行为的是定期存款比率和现金比率。(2)货币供应量外生性与内生性理论、争论的实质及其政策意义争论的实质: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问题;争论的政策意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没有可控性,货币政策可能无效;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具有可控性,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国外学者的观点:第二,外生货币供应论:货币供给是可以被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代表人物:凯恩斯(1936);弗里德曼(1963) ;米什金(1998)等。主要依据: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很强;同时对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政策意义:货币政策很重要(有效)。
27、第二,内生货币供应论:货币供给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代表人物:托宾(1962、1976);萨缪尔森(1979) 、琼.罗宾逊夫人(1982)等。主要依据:货币供给模型受众多主体行为影响,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供给有决定性作用;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影响巨大;中央银行受制于多方因素,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给。政策意义:货币政策难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中间指标应该选择利率。国内学者的观点: 主张内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强;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内生性因素很强。主张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从本源上说货币供给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我国的中央银
28、行有足够的权威和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4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 供给推动; 供求混合推动;输入型; 结构型。(2)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来源需求拉上,经济发展,国际压力。(3)治理对策紧缩的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率;紧缩的收入政策。价格对策:签订反垄断法。有效供给政策。 建立工资,收入指数化制度。【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5 【正确答案】 (1)通胀理论需求推动; 供给推动; 供求推动;输入型; 结构型。(2)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国际压力。(3)治理办法紧缩
29、的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率;紧缩的收入政策。价格对策:签订反垄断法。有效供给政策。 建立工资,收入指数化制度。 【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6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 供给推动; 供求混合推动;输入型; 结构型。(2)治理对策紧缩的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率;紧缩的收入政策。价格对策:签订反垄断法。有效供给政策。 建立工资,收入指数化制度。 【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7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型; 成本推动型; 供求混合推
30、动;输入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2)社会影响对经济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经济集团利益调整,社会经济危机。(3)治理传统手段: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收入政策; 价格政策;增加有效供给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8 【正确答案】 (1)通胀理论 需求推动; 供给推动; 供求推动;输入型; 结构型。(2)我国通胀的原因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国际压力。(3)治理办法紧缩的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率;紧缩的收入政策。价格对策:签订反垄断法。有效供给政策。 建立工资、收入指数化制度。【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