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84701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及答案与解析1 庄子不同于先秦散文的原因。(山东大学 2009 年)2 分析建安风骨的内涵。(山东大学 2006 年)3 论述杜甫创作对律诗发展的贡献。(北京大学 2014 年)4 论欧阳修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武汉大学 2011 年)5 论述元代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6 笙诗(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7 七体(西北大学 2015 年,扬州大学 2017 年)8 永明体(东北师范大学 2017 年)9 文起八代之衰(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10 白石道人歌曲(北京大学 2014 年)11 元曲选(北京大学 2011 年)12 以文运事,因文生事(浙

2、江大学 2004 年)13 笠翁十种曲(南开大学 2013 年)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4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 ) ,右史记( ),言为( ),事为( ),帝王靡不同之。”(浙江大学 2010 年 )15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明他修史的宗旨是“( )” 。(暨南大学 2009 年)16 魏氏春秋言( ) 、( ) 、( )、( )、( )、 ( )( )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复旦大学 1996 年)17 刘义庆的代表作是( )。(南开大学 2000 年)18 柳宗元的寓言三戒包括永某氏之鼠黔之驴和( )。(北京师范大学2014 年)19 宋

3、代“西昆派 ”以( ) 编的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 (中山大学 2010 年)20 元诗四大家是( ) 、( ) 、( )、( )四人。(浙江大学 2010 年)21 明代四大奇书是( ) 、( ) 、( )、( )。(四川大学 2011 年)22 杜少卿是( ) 中的人物。(暨南大学 2014 年)23 梁启超提出了“ 文界革命 ”“诗界革命”和( )。(北京大学 2005 年)24 列举四部古人关于诗经的著作。(复旦大学 2009 年)25 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与影响。(山东师范大学 2013 年)26 你怎样看待杜甫“ 沉郁顿挫 ”的诗风?(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27 论苏轼的“ 以

4、诗为词” 。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年)28 西游记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山东师范大学 2005 年)29 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特点。(复旦大学 2011 年)30 简述“诗界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 2010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著作,在文学上其地位不仅在老子之上,而且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冠。它不同于其他先秦散文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1)庄子的思想学说。庄子的思想学说与老子一脉相承,而又有变化。无论在哲学观、社会观、人生观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思想更为复杂。在哲学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无为的思想,崇尚自然,但是

5、否定人对自然的作用。在社会观上,庄子崇尚“ 至德之世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人生观上,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2)庄子 散文的独特艺术特点。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的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首先,庄子基本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言说方式就是“三言” ,即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 200 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

6、之神人” ,应帝王中的“混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 齐物论中的 “庄周梦蝶”,至乐中的“ 髑髅见梦”等。其次,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日:“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 6 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

7、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再次,庄子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艺概文概),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谲诡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层见叠出,异彩纷呈。大到鲲鹏小到蟪蛄,各种形象在庄子笔下无不自由地驱使。庄子的怪诞怪异,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真实的现实。如“支离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表达了 “无用”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反映。正如刘熙载所言:“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艺概文概 )在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寓于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庄子的语

8、言艺术多姿多彩。其基本的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司马迁说庄子“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天下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 ”。这都概括了庄子的基本语言风格。但庄子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也有穷形尽相、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有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讽刺。【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具体了来看,建安风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理想

9、的高扬。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对同时代的文人有很大影响。曹丕博通经史百家,又善骑射,好击剑,颇有“救民涂炭” 之志。曹植怀抱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而不甘以文士自居。王粲、陈琳、徐干、阮踽、刘桢等人,都有卓荦不凡的气质。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2)人生苦短的哀叹。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人多短寿。如曹丕享年 40 岁,曹植享年 41 岁,王粲、

10、徐干、应埸、刘桢、陈琳皆死于疾疫,孔融、杨修、丁仪、丁廙先后被曹操、曹丕所杀。这种情况对文人刺激很大。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单纯的哀叹,如:“天地无期竞,民生甚局促”( 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 ) ;“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 阮踽诗)。第二种是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又如曹植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第三类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在曹操的龟虽寿等诗中

11、得到充分体现。(3)鲜明的个性色彩。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建安诗人多自视甚高,以文才武略自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便不肯踵武前贤或效法同辈,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如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王粲和刘桢的诗: “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 。在诗体的运用上,也各具匠心。曹操的四言诗独擅一时;曹丕的燕歌行二首被誉为七言之祖;曹植、王粲、刘桢、蔡琰则以五言诗名世。在诗歌语言方面,曹操、阮瑀、陈琳诸人较为朴质,曹丕、王粲等人则较秀美;曹植既有风骨,又富

12、文采,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4)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诗“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思” ,曹操诗“悲凉”,曹植诗“颇有忧生之嗟 ”,王粲诗 “发愀怆之词”,刘桢诗 “感慨深至”。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的名声。【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杜甫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更为辉煌。(1)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

13、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以古体写时事,较少受限制,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即事王命征夫等。(2)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五律中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是一例。这二十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在秦州时的心境。写于客居夔州时的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虽未标出总题目,但就内容言,实是组诗。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

14、中的登峰造极之作。(3)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杜甫自己说:“晚节渐于诗律细。” 又说:“老去诗篇浑漫与。” 这正是他对律诗的主要追求。 “诗律细 ”不仅在于声律的精心安排,也在于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而不离规矩。有时他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写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这种拗体与七律初期出现的某些不合律现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4)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于用字,刻画细微,在他的古体中有同样表现,而以律诗的表现最为精彩。他炼字,用力之处在表现神情韵味。刘熙载说“ 少陵炼神

15、 ”,就是指这一点。他的用字,常常达到一字之下,他人难以更改的地步。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舒畅而富于转折。他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情感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炼字,是他的自觉追求。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说明他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炼字上的。【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4 【正确答案】 (1)欧阳修的文坛领袖地位。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欧阳修博学多才,诗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天下所仰慕。他又是一代名臣,政治上有很高的声望。他以这双重身份入主

16、文坛,团结同道,汲引后进。在当时的著名文学家中,尹洙、柳尧臣、苏舜钦是他的密友;苏洵、王安石受到他的引荐;而苏轼、苏辙、曾巩更是他一手识拔的后起之秀。由欧阳修来肩负革新文风的领导责任,正是众望所归。(2)欧阳修倡导宋代文学革新。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但受石介影响的太学生,竞弃西昆体的华美密丽之文风,走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形成了风行一时的“太学体” ,乖僻生涩,不是健康的文风,所以欧阳修也反对“ 太学体” 。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他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道并重,并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

17、韩、柳古文的缺点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欧阳修散文体裁完备。欧阳修的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是直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记中的一些序论,对五代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以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

18、非为文而文之作。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4)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5)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5 【正确答案】 从录鬼簿所记元杂剧作家的籍贯来

19、看,这些作家又以大都(17人)、真定 (7 人)、东平(5 人)、平阳(6 人)最为集中,可见取这四个地方为主体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作家群。这四个作家群并不是封闭的,彼此之间由于作家的流动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同时它们的影响又旁及附近的地区,从而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河南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广大地域的北方戏剧圈。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既有着共同的时代精神和总体风格,同时又由于各自地域文化的特色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1)大都作家群。大都作家群以关汉卿为领袖,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外,成就较著名的还有纪君祥、杨显之、石子章、王仲文等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救孤为中心,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

20、忠奸斗争,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戏剧成功塑造了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等悲剧形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杨显之的潇湘雨是元杂剧中仅有的一出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戏。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将一个趋炎附势、人格卑下的无行文人崔通的丑恶灵魂,无情地揭露了出来。石子章的竹坞听琴写道姑郑彩鸾与书生秦俪然的爱情故事。它的基本戏剧冲突,并不像大多数爱情剧那样着力于表现封建礼教及其代表封建家长与青年的矛盾,而是道家清规戒律与郑彩鸾对世俗生活和人间

21、情爱追求的对立。王仲文今存救孝子烈母不认尸一种,该剧的题旨有两点:一是歌颂贤德刚烈的母亲李氏,她让亲生儿子杨兴祖去应征从军,却将丈夫亡妾所生的次子杨谢祖留在家中。当谢祖被冤系狱时,她为救护谢祖,勇敢地与官府抗争,表现得坚忍顽强。另一点是赞颂清官王俪然的清廉公正。(2)河北作家群。河北作家群以真定为主,同时旁及大名、保定、涿州、彰德等地区。录鬼簿记载的前期真定杂剧作家主要有白朴、李文蔚、尚仲贤、戴善甫、侯正卿、史樟、江泽民等七人,此外还有大名李进取、陈宁甫,保定彭伯威,涿州王伯成,彰德赵文殷、郑廷玉等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河北作家群。李文蔚存世的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是元杂剧中仅有的两部写燕青故事

22、的戏,将一位失路英雄悲愤无奈的心情刻画得相当生动贴切。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文辞本色而秀丽,关目紧凑而热闹,波澜迭起,境界阔大。戴善甫今仅存陶学士醉写风光好讽刺了陶谷假道学的面目,但没有简单地将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处理,而是力图揭示在他身上人性的力量与道学要求的对立,灵与肉的搏斗,让人性力量的轻易取胜来凸显道学的虚伪和不堪一击,具有鲜明的市民文学的特色。郑廷玉的看钱奴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张车子” 故事,成功塑造了贾仁这一守财奴的形象,概括了阶级里许多人物的共同特征,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3)山东作家群。山东作家群以东平人数居多,同时也包括济南、棣州、益都等地的作家。据录鬼簿记

23、载,前期作家中东平籍的有高文秀、张时起、李好古、顾仲清、张寿卿等五人。另外,还有济南的武汉臣、岳伯川、棣州的康进之、益都的王廷秀等,他们构成了山东作家群。在全部元杂剧存目的大约 30 种水浒戏中,属山东作家群的就有 10 种之多,其中康进之 2 种,高文秀 8 种。康进之所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称李逵负荆。成功地塑造了李逵这个农民英雄的生动形象。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以浓彩重墨突出刻画了李逵性格中细心机敏的一面,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关目紧凑,曲白质朴自然,切合人物身份又富有生活气息。在山东作家群中,李好古和武汉臣的创作也较有特色。李好古,撰杂剧 3 种,今存沙门岛张生煮海1 种。此剧与尚仲贤的柳

24、毅传书一样,写的是一出人神相爱的故事,富有神话色彩,但它所反映的,实是人世间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4)山西作家群。山西作家群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地区),兼及太原、大同等地区。据录鬼簿记载,前期杂剧作家中平阳籍的有六人,其中以石君宝、李潜夫、吴昌龄等人的创作较有特色。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的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则有秋胡变文,可见是个流传颇广的民间故事。石君宝在这一基础上,对这个故事作了进一步加工改造,成功地塑造了勤劳、善良,具有坚贞的操守和顽强的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罗梅英的艺术形象。其曲江池演妓女李亚仙与书生郑元和的爱情故事,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比李娃传大大提高了一步。李潜夫的灰栏记

25、是一出公案剧。剧作对元代吏治的腐败,恃强凌弱、欺诈浇薄的社会风气,以及下层妇女苦难的生活境况均有所反映,有一定现实意义。吴昌龄的创作成就并不算太高,他为后世所推重,主要因为他是元代写西游戏最多的作家,著有西游故事杂剧 3 种:哪吒太子眼睛记鬼子母揭钵记和唐三藏西天取经,遗憾的是前两种未能保存下来。【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6 【正确答案】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 311 篇,实际留存 305 篇。另有 6 篇有目无辞,称为“ 笙诗” 。“六笙诗”,特指甫陔白华 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诗。称“ 笙诗”,始于北宋的刘敞,又经郑樵、朱熹等名家沿用,则成为流行的名目。“ 六笙诗” 是 诗经的篇目,本应有文辞。至于为

26、什么有目无辞,一种看法是本就“ 无辞” ,一种看法是 “亡佚”。【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7 【正确答案】 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 ,它全篇是散文,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 ,各朝作家都有摹拟,亦简称“ 七” 。 “七体”名目首见于昭明文选 。【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8 【正确答案】 永明体是南沈约、谢眺等朗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诗体,又称新诗体。注重声律与对仗,要求严格按照“四声”“八病”之说作诗,即以汉字的平、上、去、人四声协调的音律,并据此提出了平头、上尾、蜂腰、鹤

27、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必须避免的音律上的毛病。因此,追求声韵协和,音调谐美,为时人转相祖述,形成一体,对律诗的形成及后来的骈文、词、曲等文学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均有深远影响。但过于注重声律,讲究辞藻,致使内容平庸空洞,助长了当时诗歌创作中绮靡柔弱的倾向。永明体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胱等,而以谢胱成就最高。,【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9 【正确答案】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赞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功绩。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了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

28、的,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白石道人歌曲一称白石词,是南宋姜夔所作的词曲谱集。共 6 卷,别集 1 卷。书中收有祀神曲越九歌10 首,词调令、慢、近、犯 17 首,琴曲古怨1 首。其中越九歌旁缀律吕字谱,已标明不同音高;词调是用工尺旁谱,流传中多有讹误之处,后辈研究者对此看法不一。琴曲古怨是减字谱,可弹奏。词调 17 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明代的臧懋循编选了元曲选,在众

29、多明人的元曲选本中,臧懋循的元曲选是最流行、最为读者接受的。臧懋循编选了元人杂剧 100 种,使珍贵的戏曲遗产得以保存并广泛流传。元剧主要作家和作品,都被搜罗在元曲选内,经过编者的整理校订,科白俱全,最便阅读。他针对戏曲创作中脱离舞台演出走向案头之作的形式主义倾向,总结、推广了元杂剧的创作经验,提倡本色、当行,反对饾饤故事、堆砌辞藻。但是,学者们对于编者的校订也给了不少批评,主要是说他轻率地窜改了元剧的本来面目。不过,此后的 300 年中,元曲选几乎成了人们了解元剧的唯一桥梁。【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有评点水浒传,其中提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的著

30、名论断,金圣叹认为两者的不同点是“ 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金圣叹的这一观点其实认识到了水浒传所具有的小说的虚构性要素,在小说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笠翁十种曲是清代李渔的传奇剧本集,因李渔号笠翁,集中包括十个剧本而得名。这十个剧本是: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慎鸾交巧团圆奈何天风筝误玉搔头意中缘凰求凤。这十种传奇几乎全是演婚恋故事,这并不说明他特别关注婚恋问题,而是反映着他的戏剧观念“十部传奇九相思 ”,认为戏曲主要是演男女情事的。这十种传奇自然也反映出晚明以来“尚情”的思想,赞成

31、爱情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儿女婚事,特别欣赏对情的执著。【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4 【正确答案】 言,事,春秋,尚书【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5 【正确答案】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16 【正确答案】 阮籍、嵇康、阮咸、刘伶、山涛、向秀、王戎【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17 【正确答案】 世说新语【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18 【正确答案】 临江之麇【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杨亿【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20 【正确答案】 虞集、杨载、范椁、揭侯斯【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21 【正确答案】 三

32、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2 【正确答案】 儒林外史【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3 【正确答案】 小说界革命【知识模块】 近代文学24 【正确答案】 (1)汉代毛诗传。相传为大毛公即毛亨所作。此书详于训诂而略于诗义,文辞简古,对名器物色、典章制度亦时有诠释。由于毛公去古未远,所言必有师承,所以历代古文派学者都奉毛传为圭臬。但毛传有关诗旨的解说,多从“诗教 ”出发,每每牵附史事,以史证诗,与诗篇实际内容不相符合。(2)唐代孔颖达的 毛诗正义。魏晋时期,王肃、王基,或申毛难郑,或申郑难毛,袒分左右,争论不休。南北朝时期,北朝兼崇毛、郑,南朝虽崇毛传,但仍争议郑、毛异同。至唐代孔颖

33、达等作,调和毛、郑两家之说,持论归于一致。毛诗正义是唐初官修的五经正义之一,自唐代至宋初,明经取士,都以此书为准。(3)宋代朱熹的 诗集传。此书多就诗篇本身探究立说,而在文字音义方面,则杂采毛、郑,间用“ 三家 ”,以己意为取舍,卓然成一家之学,其见解多有可取。朱熹解诗的方法,受孟子“知人论世” 的影响很大,用道学家的思想观点推论当作诗人的原始用意,歪曲附会;但就全书而论,瑕不掩瑜,毕竟是宋代一部有代表性的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4)清代方玉润的 诗经原始。方氏解诗,突破了诗大序和朱熹等前人的旧说,把诗经从牵于具体历史事件和“诗教” 的旧说拉回到诗美学的道路上来。从文学角度论诗,取得了更大的成

34、就。某些解释,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原诗的意境,很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仍然受到一些观点的影响,对国风中一些男女言情之诗,作了不少歪曲的解释,如说召南野有死唐的诗旨是“拒招隐 ”等,雅 颂部分也有不少地方因袭旧说。【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5 【正确答案】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

35、养和强大的动力。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人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

36、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估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

37、突中加以表现等手法。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后来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26 【正确答案】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

38、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要喷薄而出了,但是却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的深

39、沉叹息。“入门闻号洮,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还有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7 【正确答案】 “ 以诗为词 ”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 “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40、(1)题序。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生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与张先的词题仅起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的作用相比,苏轼赋予词的题序以新的功能。有些苏词的题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创作的时间、缘由,也规定了词末“但愿人长久,千

41、里共婵娟” 所怀念的对象是其弟苏辙。另有一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如满江红(忧喜相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二词,词序用来纪事,词本文则着重抒发由其事所引发的情感。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2)用典。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事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英姿。词的下阕用冯唐的故事,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历

42、史人物和自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 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28 【正确答案】 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自有其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如孙悟空,长得一副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等习性。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但千变万化,往往还要露出“红屁股” 或“有尾巴”的真相。他是一只神猴,却又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英雄。他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

43、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乃至如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遵守“男不与女斗”的规则等等,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他就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 ”的艺术典型。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之所以能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比如孙悟空身上也有诸多凡人的弱点,言谈中时见市井粗话、江湖术语和商人行话。但他主要作为一个理想化、传奇性的英雄,作者让他超越了凡人的感官欲望。他的弱点一般是气质性的,而不是出于个人感官的贪求。与孙悟空不同,猪八戒尽管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长喙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

44、个普通的人,更具浓厚的人情味。他本性憨厚、纯朴,在高老庄上干活“倒也勤谨” ,帮高家 “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取经路上,一担行李,始终由他挑着。在斩妖除怪的战斗中,他是悟空的得力助手。初人取经队伍,就一钉耙把虎怪的头颅打了九个窟窿。大战流沙河时,他“虚幌一耙,佯输诈败” ,在勇敢中也常耍一点聪明。在顽敌面前,从不示弱,即使被俘,也不屈服,虽受气而“还不倒了旗枪” ,不失为英雄本色。【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9 【正确答案】 才子佳人小说中,才子必定要有才貌双全的佳人为偶,于是外出访求;佳人也必定待才子而嫁,于是个人和家长乃至朝廷都要试才选婿,也就往往引出

45、权豪的构陷,又有无才的小人拨乱其间。作者心中的“ 才” 是能诗擅文,诗便成为男女主人思慕、追求的契机和表达倾慕之情的方式,婚姻之事就注入了文雅风流的内容。权豪由于为子女提亲被拒绝而进行构陷,才子佳人大都难免为避害而易名迁徙之苦,故事也就变得曲折。但是其中几乎完全没有现实的礼法、婚姻制度对青年人的爱情所造成的阻力、不幸,几乎所有家长对子女的自主择婚都是支持的。小说结局都是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且往往是才子中高科,奉旨成婚,富贵风流兼备了。【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30 【正确答案】 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

46、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 诗界革命 ”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这时只在诗句里运用些新名词,还没有真正从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去进行革新。在“诗界革命 ”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艺术传统,并结合新事物利用新语言。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继续鼓吹“诗界革命”,他批判了 “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 ”的诗风,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 ,力求解决诗歌为改良运动服务的问题。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诗体趋于通俗,不受旧体诗的束缚,这在当时都起到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束缚了手脚,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但前进不大。随着改良派政治的堕落,诗界革命也逐渐销声匿迹。【知识模块】 近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