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84717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主要历史特征。(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题)2 论述中国秦到清末的选官制度。(兰州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3 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复旦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4 论述汉代至清代的赋税制度演化。(四川大学 2013 年中国通史真题)5 周初大分封的情况和对分封制的评议。(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6 商鞅变法述评。(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7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评述。 (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8 论说周公及其在中国

2、政治史上的影响与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9 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 年统考真题)10 评述两汉的监察制度。(陕西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1 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2 评述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四川大学 2013 年中国通史真题)13 什么是丝绸之路? 以及你的理解。 (南开大学 2013 年中国历史真题)14 试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局的特点及其变化。(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15 试析我国中古时期士族和庶族地主势力的消长对封建国家的影响。(北京大学2

3、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16 简述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2009 年统考真题)17 简述隋唐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苏州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8 论述府兵制在北周隋唐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19 简述牛李党争及其社会影响。(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 简述杨炎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1 比较唐宋地方

4、行政机构设置的异同。(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2 试论澶渊之盟的影响。(西北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3 简述元代民族政策以及影响。(苏州大学 2014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4 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几个方面,论述南宋经济的发展。(2011 年统考真题)25 试论张居正改革。(南京农业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四川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宁波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6 试述清

5、朝前期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厦门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27 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四川大学 2014 年中国通史真题)28 试论两税法和摊丁入亩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9 简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30 论述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 年前)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4 年统考真题)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

6、题1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可分为夏商周、秦汉至明清两个大的阶段,在这两个大的阶段中,国家的特征截然不同。 (一)夏商周三代 (包括春秋战国) 为第一个阶段,时长约 1900 多年,为前期国家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国王(天子)为首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主要表现在:(1)宗法制与王位世袭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保嫡长子继承王位。(2)地方行政制度是实行分封制,特点是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3)土地制度为国有制,诗经.小雅“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对此制的记载。 (二)自秦汉至明清为第二阶段,时长约 2000 余年,为后期国家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皇帝为首的地主官僚

7、中央集权制。主要表现在:(1)皇帝与家天下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位世袭。(2)官僚制度。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不同,此阶段实行官僚制度,官员通过选拔,唯才是举,任免权操于皇帝之手。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官制主要是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3)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制后来演变为州县制,至元代创设行省制。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实行薪俸制。(4)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2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

8、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 的办法。奖励军功的作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 吏多军功 ”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

9、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 134 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1)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

10、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符地的士人,作出“ 品 ”“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 “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

11、道路。 (四)科举制。 (1)演变过程。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 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 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

12、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 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2)社会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科举制度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的基础。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

13、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3 【正确答案】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以宗法制为基础,以统治阶级内部血缘亲疏为基本纽带。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而言,较为可靠且详实的分封制可以追溯到西周,是周天子为维护统治而将宗族、功臣、名士或商朝遗民分封到各地的制度。郡县制是继分封制而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先秦即已有设置郡县的现象,但郡县制成为全国性质的行政规划始于秦

14、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二者的矛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大问题,直到近代才基本消失。分封制与郡县制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中国历史上既有斗争,又有结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郡县制由分封制发展而来,是对分封制的发展、调适和补充。早期中央王朝对辽阔的统治疆域不能有效控制,分封制便于封主对封地的管理,进而利于巾央王朝的统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政治文明也在向前推进,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而封主对中央王朝多有离心倾向,故而设置郡县由中央王朝派遣官吏代行统治。 通常而言,分封制是在政治发展进程较为保守时推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政治文明进步力度较强时推行的制度;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多是在

15、大一统朝代以地域为基础;分封制与世袭制相联系,封主无俸禄而有封地,郡县制可以调迁,却不能世袭,官吏有俸禄而无封地;分封制下,封主拥有在封地的几乎全部权利,独立性很强,容易对王朝造成离心倾向,郡县制多是流官制度,权力来自中央,对中央负责,是中央集权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分封制与郡县制彼此斗争,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彻底击败对方而成为唯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两种制度往往此消彼长,交替推行。如,秦行郡县,而汉前中期分封与郡县并行;元行行省制度(郡县制的变体),而明初又分封与郡县并置。不过,就总体趋势而言,郡县制越来越受重视,而分封制越来越没落。在长期的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两种制度的利弊得失得

16、到较为清晰的比较。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多选择郡县制而少选择分封制,或者以郡县制为主而以分封制为辅。【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4 【正确答案】 (一) 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 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 ”,成年男女每年交纳 “算赋”。 (二)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

17、庸代役。 (三)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四)北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五)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

18、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六)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七)清朝康熙五十一年

19、颁布“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令,将康熙五十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 两税法 ”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5 【正确答案】 (一) 内容。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

20、。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爽的封国,都蓟(今北京) ;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 (二)特点。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

21、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三)意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知识模块】 先秦6 【正确答案】 (一) 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措施包括制定二十级爵、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实行什伍制度。(2)经济方面: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3)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

22、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 (二)影响。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成功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知识模块】 先秦7 【正确答案】 (一)(1)社会环境的影响。铁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牛耕技术的运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力,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2)政治变革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地进行争霸战争,统治者广言纳谏,招揽思想理念先进的文人谋士,这在客观上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

23、繁荣奠定了基础。(3)文化的传播。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行有教无类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接受教育的耄兀会,而士阶层的崛起更是为各流派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拓宽了其传播渠道。 (二)主张以及代表人物。 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和小说十家,其中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派学说影响较大,注重对政治、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1)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 ,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 民贵君轻 ”;荀子主张以“礼” 治国、“制天命而用之”。(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主张小国寡

24、民,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庄子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任其自然。(3)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 兼爱”“尚贤”“ 非攻”等。(4)法家。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商鞅重“法” ,申不害重 “术”,慎到重“ 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子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知识模块】 先秦8 【正确答案】 周公对中国政治思想的贡献十分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是后世许多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创立者,无论哪个朝代,都将周公放置在极高的地位,其“ 以德治国”理念更是被奉若圭臬。 作为周王朝的缔造者,周公

25、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具有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之后,周朝基本沿袭这些制度。秦之后虽然对部分制度有所革除,但这些制度反映出的政治理念依然被沿用。如,嫡长子继承制在后世继承制度上依然至关重要,时常被援引。“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政治思想常被援引来劝谏帝王施行仁政。 在政权合法性构建上,周公树立了“以德配天” 的政治理念;在政治制度化构建上,周公采用制作礼乐的方式;在统治策略上,周公采取“明德慎罚” 的策略。这些是后世施行政治统治的准绳。如,孔子尊奉周公设置的礼制,刘歆为王莽篡汉而祭出周公制定的周礼,韩愈为辟佛老而宣扬周公树立起来的儒学道统,等等,都是周公政治

26、思想影响后世深远的表现。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孔子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礼” 是指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仁” 既是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准则。为创立理想社会,孔子主张通过躬行“内圣外王” 的途径达到“大同”的目的。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无论地位贵贱,都可接受教育。他提出“因材施教” 等理念用于教育平等。孔子还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些都被后世奉为圭臬,甚至“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这些今日看来是糟粕的东西也在后世文化中有显著的表现。孔子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周礼,撰写了春秋,表

27、明效法先哲而为后世立法。后世将他与周公并称为“ 周孔 ”,被视为道统的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儒学,一直到现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最高地位。【知识模块】 先秦9 【正确答案】 (一) 背景。(1) 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

28、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 154 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

29、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 127 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 1

30、12 年),汉武帝又采取“ 酎金夺爵” 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案】 (一) 西汉的监察制度。主要由刺史与司隶校尉构成。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 106 年),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 ,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称州刺史,简称刺史,以监察地方。刺史“以六条问事 ”,一条是监察 “强宗豪右”,五条是监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征和四年(前 89 年) ,又于京师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

31、三辅(京兆、冯翊、扶风)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 、弘农七郡。刺史秩六百石,司隶校尉秩比两千石,都以京官监察地方的高官,司隶校尉还纠察朝官,史称这一制度为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 之术。这套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庞大的官僚群的督导与控制。 (二)东汉的监察制度。刘秀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司隶校尉兼领一州,又为中央要职,有监察公卿的权力,再加上中央总监察机构御史台、地方的州刺史,就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大大地稳固了东汉前期的皇权。 (1)御史中丞。东汉改西汉御史大夫为司空,

32、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御史中丞,秩千石。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 2 人,掌法律条文解释;侍御史 15 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官吏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封王侯、拜将相等大典时,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监察威仪。御史中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2)司隶校尉。西汉武帝时置司隶校尉,至成帝时废除。东汉又复置,兼领一州事,秩比二千石。设从事史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朝贺时,处于公卿之下。监察权之大,“ 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 ”。在公卿朝见皇帝时,尚书令、御史中

33、丞、司隶校尉均专席而坐,号日“三独坐” 。刘秀重用司隶校尉有别于御史中丞,重在抑制贵戚、权臣,以提高皇权。 (3)州刺史。东汉初年,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二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刺史于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国,检阅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年终奏于皇帝。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刺史职权的扩大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便发展成为分裂王朝的地方割据势力。【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一) 五铢钱。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问题,汉武帝决定从统一货币种类、统一货币发行权人手。元狩五年(前 118 年

34、),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二)盐铁专营。元狩四年 (前 119 年) ,汉武帝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在各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隶属于大农。盐官负责组织盐业生产,备置煮盐用的“牢盆” ,募民制盐,然

35、后将产品统一收购发卖,未经盐官组织而私煮盐者有罪,更不得私售。铁官主管铁矿开采冶炼、铁器铸造及其销售,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比制盐更加严密。盐铁官营使朝廷获得重利,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大手工业者,但也有了产品质次价高之弊,损及百姓。天汉三年(前 98 年),又实行酒类专卖,郡国设榷酤官垄断酒类销售,其生产或出自宫府作坊,或由私人向官府承包。 (三)均输与平准。元封元年(前 110 年) ,汉武帝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即平稳物价。所谓均输法,就是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把各地应当运交中央的物资运到售价较高的地区出卖

36、,再买该地物产,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其办法是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置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样打击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行为,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定。西汉朝廷通过均输、平准控制了许多商品的购销,增加了财政收入,并大夺商人之利。 (四)算缗与告缗。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前 119 年)颁布了算缗令。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 2000 钱,抽税一算(120 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 钱,抽一

37、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二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元鼎三年(前 114 年)又实行告缗,即鼓励告发算缗不实。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一) 经今古文之争的经过。(1)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即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那些仅存下来的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又陆续得到许多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秦统一前的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

38、,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 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许多应该效法的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两派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2)今文经出现较早,而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成帝时命人搜求天下遗书,刘向、刘歆父子等先后负责搜集到的大量图书的整理工作,又发现了春

39、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古文经书。王莽当权时,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共十四博士。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 (3)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 。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之争。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 22 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 9353 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春秋文字)1163 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

40、,推究字义。全书分为 540 部,全部解说不过 133 万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二)评价。西汉时期经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 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他们两家各立门户,争论不休,但在歌颂先王先圣、美化古代政治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不过,经今古文之争,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知识模块】 秦汉13 【正确答案】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以后,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 ,沿昆

41、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轩;或由大月氏南人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那时,中国的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通过这两条通道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知识模块】 秦汉14 【正确答案】 (一) 淝水之战前的南北政局。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317420 年)。土族琅玡王氏在东晋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 ”之说。东晋建立前期,曾多次出

42、兵北伐,以祖逖和桓温的北伐最为著名。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304439 年)的 130 多年的时间内,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作十六国时期。前秦是氐族苻氏所建。至苻坚继位后,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整顿,出现了大乱以来最为繁荣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前秦出兵消灭前燕、前凉、代,统一了北方。 (二)淝水之战后的南北政局。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前秦元气大伤,苻坚于 385 年被羌族姚苌所杀,各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重新陷

43、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先后成立了十国。直到 439 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而东晋则延续了数十年,直至 420 年被刘裕篡位,改国号为宋;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5 【正确答案】 (一) 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士族为了保障自己的特权,在政治上进行垄断,压抑排斥庶族寒门地主,导致了寒门地主与士族的矛盾和政治黑暗;门阀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只要能保证家族累世为公卿,就无所不用其极,各个门户之间为此钩心斗角,导致了士族内部的矛盾斗争;门阀地位的世袭化,对权力的更高追求,对国家土地和劳动力的分割,又导致了皇室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决定和影响

44、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 (二)庶族,又称寒人,在当时主要指没有特权的地主或商人。他们不甘心受士族的排挤,皇帝也企图利用他们来限制士族,所以刘宋以后,寒人势力发展得特别快。寒人势力上升的第一条途径是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寒人势力上升的第二条途径,便是掌管机要。由于士族缺乏办事能力,皇帝又怕他们难以控制,所以南朝时全以寒人典掌机要、处理政务。南朝时,寒人担任的另一要职是典签。南朝君主鉴于东晋方镇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皇权的教训,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情况,时称“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45、。【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6 【正确答案】 (一) 背景。(1) 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2)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 家法 ”“师法”传统的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1)玄学之风,始于曹魏正始时期(240249 年) 。当时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何晏著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易和老子。他们通过这些书的注解,继承和发挥老子的哲学,主张“有” 生于“无”,“ 名教本于自然”。这样就把道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 (2)正始之后,玄学的代表人物是魏

46、晋之际的嵇康和阮籍。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经常遭受迫害,于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采取了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放荡不羁、使酒任性的态度。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观点,主张 “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在政治上崇尚无为,主张国君要无为而治,甚至主张“无君”“无臣”,被称为“ 贵无思想”。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与嵇康、阮籍的思想有所不同。向秀提出万物自生自化的观点,认为不存在自然的创造者,还提出名教即自然的看法。 (3)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裴頠和郭象。裴頠主张“崇有” ,并著崇有论。崇有论是针对玄学思想的流弊而提出的,他认为“无” 不能产生“有”,因而“ 无”和“无为”于事无益。郭象是西晋中、后期

47、集玄学之大成的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向秀关于万物自生自化的说法,也吸取了裴颁崇有论的观点,提出他的自生独化论,认为常存的一切事物“ 有” 皆 “块然而自生”,主张事物自生自造,独化于自然之境,进而论证礼法名教、富贵贫贱均为自然天理。【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7 【正确答案】 (一) 隋朝创立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2)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

48、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的科举制。(1)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

49、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8 【正确答案】 (一) 西魏、北周时期。公元 550 年,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其制度是:(1)全国设八个柱国大将军,实为六个(宇文泰都督中外军事,是最高统帅;另一西魏宗室挂虚名,不领兵),合周礼六军之制。(2)六个柱国各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作战时,临时命将配兵,二十四个开府将军的权力有所削弱。(3)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当府兵者,如资装全部自备,则不负担其他课役。府兵制的建立,是西魏、北周军制上的重大改革,它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大的进展,同时使政府在编户外又控制了一些农民,这是自东汉以来的两个重大变化。 (二)隋朝对府兵制的改革。开皇十年(590 年) ,隋文帝对府兵制作了重大改革:军人除仍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又与其家属一起编为民户,隶属于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G 965 FRENCH-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本地数字交换机(LE)的5接口 支持接入网(AN)的V5 1接.pdf ITU-T G 965 FRENCH-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本地数字交换机(LE)的5接口 支持接入网(AN)的V5 1接.pdf
  • ITU-T G 965 SPANISH-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本地数字交换机(LE)的5接口 支持接入网(AN)的V5 1.pdf ITU-T G 965 SPANISH-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本地数字交换机(LE)的5接口 支持接入网(AN)的V5 1.pdf
  • ITU-T G 965-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 (Study Group 15)《数字本地交换机(LE)的V接口 支持接入网.pdf ITU-T G 965-2001 V-interfaces at the digital local exchange (LE) V5 2 interface (based on 2048 kbit s) for the support of access network (AN) (Study Group 15)《数字本地交换机(LE)的V接口 支持接入网.pdf
  • ITU-T G 966 FRENCH-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接入数字段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入的数字段和数字传输系统》.pdf ITU-T G 966 FRENCH-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接入数字段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入的数字段和数字传输系统》.pdf
  • ITU-T G 966 SPANISH-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接入数字段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入的数字段和数字传输系统》.pdf ITU-T G 966 SPANISH-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接入数字段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入的数字段和数字传输系统》.pdf
  • ITU-T G 966-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 - Series G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dia Digital Systems and Networks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Digital Sections and Digitara.pdf ITU-T G 966-1999 Access Digital Section for B-ISDN - Series G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dia Digital Systems and Networks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Digital Sections and Digitara.pdf
  • ITU-T G 967 1 FRENCH-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在业务节点的5接口 VB5 1参考点规范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pdf ITU-T G 967 1 FRENCH-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在业务节点的5接口 VB5 1参考点规范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接.pdf
  • ITU-T G 967 1 SPANISH-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在业务节点的5接口 VB5 1参考点规范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pdf ITU-T G 967 1 SPANISH-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在业务节点的5接口 VB5 1参考点规范 系列G 传输系统和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段和有线数字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pdf
  • ITU-T G 967 1-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 - Series G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dia Digital Systems and Networks - Digital Transm .pdf ITU-T G 967 1-1998 V-Interfaces at the Service Node (SN) VB5 1 Reference Point Specification - Series G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dia Digital Systems and Networks - Digital Transm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