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试评述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2 简述中国古代分封制。(南开大学 2014 年中国历史真题)3 试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兰州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 论述中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周期性原因及其影响。(南开大学 2014年中国历史真题)5 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6 论述春秋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7 简评韩非的法家学说。(安徽大
2、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8 评议西周分封制与秦汉郡县制。(北京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9 试评王莽改制。(兰州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河北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0 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和“文景之治” 。(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1 概述汉代从“ 黄老之学 ”到“霸王道杂之”的思想演变。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2 论述两汉对西域的经营。(西北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3 评论“九
3、品中正制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4 论述世家门阀的盛衰。(清华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15 论述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兰州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16 简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与作用。(西北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7 简论唐代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8 论述唐代中枢制度的演变。(河北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9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0 试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华
4、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四川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厦门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大学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1 评述王安石变法。(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2 简述元朝中央及地方官制。(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3 试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清华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24
5、 简述明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苏州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5 试比较汉唐明宦官擅权的异同。(清华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26 简述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黑龙江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27 简述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厦门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兰州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8 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9 论述自 16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2012 年统考真题)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6、【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初朱元璋废除为止。 (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 ”,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二)东汉设尚书台。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的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二千石;尚书仆射一人,秩二千石。在东汉,尚书台实
7、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的局面。 (三)魏晋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魏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预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预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力被削弱了。 南朝皇帝为加强皇权,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即把魏晋以
8、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大致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组成。其趋势是,至南朝时,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已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这对加强皇帝权力是极端有利的,也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 同为宰相
9、,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 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五)宋代宰相不再由三
10、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 ,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 中书门下”( 政事堂) ,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 ”,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 ,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 “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六)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
11、书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 )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七)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 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
12、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2 【正确答案】 (一) 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同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
13、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 (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当时的郡只有 15 个,主要设置在旧秦国的疆域之内和魏、韩、楚的西部地区。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三)西晋的分封制。西晋统一中国后
14、,为了加强皇室和世族的统治力量,司马氏家族又恢复了分封制,晋武帝封皇族 27 人为王,以后又不断增加;除了王国之外,还分封异姓公侯国 500 多个。每个王国甚至公侯国都有一定数目的军队。诸王奉命出镇各地,又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自辟僚属,结果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各王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斗,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 ,战争历时 16 年之久,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四)明代的分封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远统治,及同元朝残余势力斗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 24 个儿子和 1 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让他们辅翼王室。朱元璋在分封时虽然为提防藩王势力的扩大,采取“惟列爵
15、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 的措施,但诸王势力的发展,冲破了这种限制。这对明中央皇权自然是很大的威胁,朱元璋死后不久,就爆发了“靖难之变” 。燕王朱棣即位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和以后几代皇帝,为消除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的“藩禁” 。【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3 【正确答案】 (一) 元朝对西藏的管理。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
16、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 。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此外,还在西藏设置驿站,调查户口,征收赋税,屯戍军队等。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 (二)明朝对西藏的管理。西藏在明代称为乌思藏,是藏族居住的地区。洪武时,明朝在西藏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即
17、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及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又设有指挥使司、宣慰使司、招讨使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综理军民事务。这些机构,有的是土司,有的是羁縻卫所,其官员皆敕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担任,并保留他们之间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这些官员皆世袭,但品秩、任免升迁均由朝廷掌握,服从朝廷的管辖。 (三)清朝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年间,清廷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西藏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长官及各大寺庙的管事喇嘛,都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简选。西藏的对外联系,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办理。达赖、班禅的财政机构的一切收支,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乾隆特
18、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4 【正确答案】 气候变迁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当气候变寒、降水减少时,农业歉收,北方少数民族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受到限制,只有向较为发达的中原王朝进行掠夺。气候干冷导致中原王朝内乱烽起,凝聚力减弱,抵御游牧民族的能力削弱,刺激了少数民族南进的欲望。两汉时期匈奴南进、明清之际满清入侵等,都有这方面的因素。 中原王朝一治一乱、盛衰交替,
19、是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重要因素。中原王朝初建时百废待兴,游牧民族趁势南进。当中原王朝经过休养生息实现国富民强时,往往会主动出击,游牧民族无力南进。两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明朝时的蒙古,都是这种情况。 中原王朝的立国之本对游牧民族南进也有一定影响。如,汉唐崇尚武力,匈奴、突厥纵然强大,南进的步伐也受到遏制。宋朝仁弱,重文轻武,契丹、女真、党项等游牧民族动辄犯境,宋朝难以抗拒,只得以和亲、纳贡换取苟安。 中原王朝主政者的意志和游牧民族首领的意志对南进也会造成影响。从中原王朝来看,主政者(通常是皇帝)对外拓疆的意识较强,往往会加强军事建设,阻遏游牧民族南进;主政者暗弱或扩张意识淡漠,往往会疏于
20、防范游牧民族南进。从游牧民族来看,征服欲比较强的领袖往往热衷于以武力获取奴隶、财物,南进的频率和力度较大,较为宽仁的领袖往往热衷于维系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并从中获利。 北方少数民族南进中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民族通婚、杂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趋于一致,许多少数民族丧失了原先的民族特性,融入汉民族中。民族融合有助于民族身心素质的提高。 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内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游牧民族故地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汉族和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变,游牧民族故地与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传入内地,与汉族的宗教信仰交相影响,改
21、良了宗教教义和民间信仰的方式,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当然,少数民族南进也造成一些恶劣影响。如,由于民族差异过大,民族矛盾增多;由于人口增加,资源显得匮乏,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各民族中的一些上层败类挑起民族仇恨,出现了种族屠杀等阴暗现象。【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综合5 【正确答案】 (一) 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淫民”是指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李悝主张取缔他们的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 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做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2)推行
22、“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3)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以补不足 ”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 ,以加强法制。为了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
23、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 6 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意义。李悝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知识模块】 先秦6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土地私
24、有制的萌芽和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井田制尚未瓦解的情况下,私有土地的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1)赐田转向私有。周天子或诸侯赐田,不一定赐给封君,也就是不一定是“授民授疆土”。由于土地所有可以和政治统治分开,于是就出现了纯经济利益性的赏赐。这些赐田都转向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2)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3)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己有。(4)开荒地据为己有。当时由于已有了铁器,青铜工具也很锐利,所以开垦荒地者很多,其中有中小贵族领主,也有逃亡的农奴和平民。开荒地一般不向国家登记,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 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至
25、春秋后期,终于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关系。土地买卖是土地的抵押、典当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私有权确立的标志。当时,私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自种,这样的农民就是自耕农;二是地主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实物地租,这是一种新的租佃关系,是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知识模块】 先秦7 【正确答案】 (一) 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重“ 法”,申不害重 “术”,慎到重“ 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法、术、势缺一不可。“ 法” 指成文法令, “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 “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他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关于
26、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提出“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韩非继承了苟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是自私自利的,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是建筑在利害矛盾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不可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地供统治者剥削,必须用暴力加以强迫,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剥削阶级立场。比如他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实行轻罪重判,可以使“小过不生,大罪不至” 。“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他一再强调要用严刑峻法制止人民的反抗。这是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理论上的表现。【知识模块】 先
27、秦8 【正确答案】 (一) 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
28、。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秦汉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 36 郡,秦末增至 40 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 ,不满万户的小县设“ 长” ,令 (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县以下有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这样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地方长官由中
29、央任免,实行薪俸制。【知识模块】 秦汉9 【正确答案】 (一) 主要内容。公元 8 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1)王田、奴婢政策。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公元 9 年,王莽根据周礼的井田制度,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田百亩;废除奴婢制度,改奴婢之名称“私属” ,即家众、家丁。 (2)五均六筅。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
30、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贷款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六筅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施行五均、赊贷,共六事。 (3)改革币制。王莽改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引起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在始建国元年(公元 9 年),又进行第二次改革,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造二十八种货币,叫作二十八品。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钱和布为同一物,即铜制,所以总称之为
31、“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4)统一度量衡。王莽于公元 9 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 ”,作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标准。新莽的度量器物,传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珍宝,它已具备斛、斗、升、各、龠五量,构成了完整的度量衡总体。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莽制。 (5)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央设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位上公)、三公(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 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凡十一公。三公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组成中央机构。又置六监(位上卿) ,分掌京师宫殿的戍卫、皇帝的舆服等。改郡太守称
32、卒正、连率或大尹等,县令、长称宰。改变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 为“新匈奴单于章”。 (二)失败原因。王莽改制,有些措施触及了当时的社会重大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 王田 ”、“私属”制,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施行五均、赊贷、六莞,以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使其成为维系新莽政权的纽带,反而被淹没在愤怒的声浪中。 (1)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如“王田” 制施行后,地主官僚因“买卖田宅 ”,获罪者不可胜数,这样,原来拥护王莽的人,也转而反对改制。统治阶级内部矛
33、盾日益尖锐。 (2)制度本身就有弊病。如改革币制,用小钱换大钱,违反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 每一易钱,民用破业 ”,“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给劳动人民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之吏治腐败,贪官污吏借机鱼肉人民。王莽任用富商大贾执掌五均六筅的大权,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俞病”。结果是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案】 汉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继续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
34、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 (一)轻徭薄赋。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主要内容有三项:文帝在一段时期内免征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算赋由每人每年纳一算(一百二十钱) 减为四十钱。徭役由原每人每年在本郡充更卒一个月减为三年充更卒一个月。 (二)贵粟政策。贵粟政策是文帝时的政论家晁错提出来的。具体做法是“使民以粟为赏罚”,就是人民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国家的粮食多了,可以减轻租赋;商人要买爵位,就要向农民买粮,粮价也会提高。为了北防匈奴,令为买爵或赎罪而入粟者将粟运至长城沿线。这里的粮食足够五年之用后,再运至内地各郡县收藏。这项政策一实行,国
35、家的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三)惠商政策。文帝还变 “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就是取消在关口津梁处检查来往行人的制度和山林川泽樵采、捕捞的禁令。商人们可以自由贩运,任意开山鼓铸,砍伐木材。这些措施实行后,商业和手工业都获得迅速的发展。 (四)宽减刑罚。在法律方面,文帝、景帝提倡轻刑慎罚。文帝废除了秦以来犯罪亲属连坐、没为官奴婢的“ 收孥相坐律令 “和约束臣民言论的“诽谤妖言之罪” 。因齐地少女缇萦上书,将黥、劓、刖等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
36、一) 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统治,就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制定政策,将新建王朝稳定了下来。汉初的无为而治方针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老”即老子,“黄” 指黄帝。因战国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名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作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 (二)但是在官吏中或社会上,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很活跃,以黄老无为思想指导政
37、治,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 ,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也就是汉宣帝所说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一) 西汉时期。(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 138 年),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 119 年) 。出使西域的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要联合乌孙。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
38、再回原地,所以张骞原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汇报。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来,受到隆重接待。不久,张骞的助手们也带着其他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从此,西域不断派使到长安,西汉也遣使到西域各国去,每批数十至数百人,建立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通西域后,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地传人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
39、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技术传到了汉族人民居住地区,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2)西域都护。宣帝神爵二年(前 60 年) ,汉又控制了西域北道。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仍驻乌垒城。自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成为西汉王朝的疆域,归西域都护统辖。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从此,确立了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匈奴基本上撤出了西域。 (二)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 73 年),东汉政府派窦固等率兵大败北匈奴,占领伊吾卢城,赶走了北匈奴在车师前、后王国一带的势力,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窦固派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与南道
40、诸国联系。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和帝永元三年(公元 91 年),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今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永元六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五十余国又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 、安息(今伊朗) 诸国,至安息西界(波斯湾),未过海而还。甘英是我国古代继张骞的副使之后到达西亚的使节,为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重要贡献。班超在西域的活动,为增进汉族与西域各地区政治、经济的联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立下了历史功勋。【知识模块】 秦汉1
41、3 【正确答案】 (一) 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 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 “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二)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
42、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4 【正确答案】 (一)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曹魏时期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巩固自己势力的工具,一些当朝为官的家族逐渐独占上品,垄断高官,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西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将世家大族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形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二)东晋是门阀士族的鼎盛时期,高门士族琅讶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主持朝政,相形之下皇权反而趋于衰弱
43、。在选官制度上,资品的评定完全演化为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第高下为标准。东晋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 的政治、法律准则。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也进一步森严,平时士族交友、婚宦都不能逾越这些界限。在当时,修“谱牒” 之风盛行,私人修谱者比比皆是,其目的就是防“假冒” ,以保证土族的特权。 (三)南朝至隋唐,士族的衰落。(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已经严重衰败。颍川庾氏、谯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基本覆灭,琅玡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零,失去实权,仅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先是鄙薄武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最终只能出任俸禄优、品级高、事务清
44、闲的所谓“清官” 。(2)寒人的兴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领兵打仗、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出身。寒人的兴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3)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5 【正确答案】 (一) 内容。西晋在借鉴西周井田制、汉代限田说以及曹魏、孙吴屯田制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改革土地、田赋管理体制,颁行了占田制。占田制包括以下内容:(1)农民的占田和课田。占田,是指农民向政府登记所占有的土地;课田,指农民向政府交课税(田租) 之田,亩收谷八升。占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
45、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2)户调式。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户纳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者,纳半数。边郡民户,纳正额三分之二,更远者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交纳“赉布” ,户一匹,边远地区纳一丈。(3)士族地主的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和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 (二)意义。西晋占田制,政府并不是将土地授给农民,只是承认其占有土地的限额,将其占有合法化。它的积极作用在于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占田数高于课田数,可以鼓励人民
46、去占田开荒;对士族地主占田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限制。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占田制中自耕农的户调和田租负担比曹魏时分别增加了二分之一到一倍;按官品占田,巩固和扩大了地主特权。【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6 【正确答案】 (一) 隋朝三省六部制。(1)职能。在中央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省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历史上一般称为三省制度。内史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
47、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 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2)作用。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1)职能。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职掌与隋制同。尚书省下设吏、户(隋称民部) 、礼、兵、刑、工六
48、部,职掌亦与隋制相同。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故习称唐代是三省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 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共同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参议国政,政事堂会议也成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光宅元年(684 年),裴炎为中书令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 年) ,张说又奏改政事堂之名
49、为“ 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2)作用。唐朝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也更便于发挥整个统治集团的作用。【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7 【正确答案】 (一)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唐玄宗即位之初,即裁汰冗员,整顿吏治。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还修订了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保证行政效率。 (二)抑制食封贵族。开元三年(715 年) ,玄宗规定,封家的租调改归政府统一征收,由封家在京城或州治领取,封家亦不得再向封户催索或放高利贷。后来又规定,凡子孙承袭实封的,户数减十分之二。这些措施对食封贵族的势力起了一些抑制作用。(三)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中宗、睿宗时期,崇佛过度,佛教势力得到恶性发展。开元二年(714 年) ,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制还俗。同年八月,玄宗还下令禁止新造佛寺,禁止民间铸造佛像,并禁止贵族官僚与僧尼交往。 (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问,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