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84742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是由王艮开创的( )。(A)永嘉学派(B)姚江学派(C)泰州学派(D)闽洛学派2 以下作品不属于明清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B) 西厢记(C) 水浒传(D)三国演义3 长生殿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作者是( ) 。(A)汤显祖(B)洪升(C)孔尚任(D)白居易4 清朝皇帝将军机处的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即( )。(A)奏折(B)

2、廷寄(C)口谕(D)圣谕5 下列人物中与康熙收复台湾没有关系的是( )。(A)施琅(B)姚启圣(C)郑克壤(D)洪承畴6 康熙年间,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开设的账房,他们握有大量的资金、原料和织机。这里说的账房其实就是( )。(A)机工(B)机户(C)工人(D)账务7 在清军人关之前就已经归属清朝的是( )。(A)漠西蒙古(B)漠北蒙古(C)漠东蒙古(D)漠南蒙古8 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是( )。(A)巴思巴(B)渥巴锡(C)阿合马(D)噶尔丹9 中国绘画史上的明四家,又被称为“吴门四大家” 的是( )。(A)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B)徐渭、唐寅、文徵明、仇英(C)陈谦、

3、唐寅、文徵明、仇英(D)赵孟 、唐寅、文徵明、仇英10 1626 年,侵占我国台湾基隆和淡水地区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B)荷兰(C)西班牙(D)葡萄牙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1 内阁12 三法司13 卫所制14 胡蓝之狱15 靖难之役16 南书房17 大礼仪18 东林党19 三饷加派20 建州三卫21 萨尔浒之战22 三藩之乱23 文字狱24 鱼鳞图册25 军机处26 理藩院27 八旗制度28 驻藏大臣29 金瓶掣签30 郑和下西洋31 闭关政策32 十三行33 利玛窦34 更名田35 京察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

4、、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学术。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创始人是明代哲学家王艮(人称王泰州)。【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文化。明清四大名著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戏剧。明清戏剧的代表作是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5、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雍正成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军机大臣接受皇帝指示后,由军机章京书写谕旨,经内阁传钞,交有关部门者,称为“明发”,或称“内阁奉上谕”。其中有关诰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由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称“寄信”,通称“廷寄”。【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康熙收复台湾的具体细节。洪承畴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知识模块】

6、中国古代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后期,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机户,专以机织为生,并且存在着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这里机工数千人之多,他们已是完全没有产业的人,专赖出卖劳动力为生。机户与机工的关系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与蒙古的关系。明末清初,已退出中原 200 多年的蒙古族分裂成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清兵入关之前,漠北蒙古就已归属清之版图。后来,漠南、漠西两部也臣服于清。【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的

7、民族政策。渥巴锡在 1771 年 1 月率领本部 17 万人东迁,回到中国。由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7 月到达西部蒙古时只剩 6 万多人。之后,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帝的隆重接待,乾隆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代艺术。“明四家”是指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被称为“吴门四大家”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台湾被殖民的历史。西班牙殖民者于

8、天启六年(1626)占据了台北的基隆(鸡笼) 、淡水等地。明崇祯十三年(1642),荷兰军舰攻打基隆,打败了西班牙,从此,台湾为荷兰所独占。【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1 【正确答案】 内阁是明清政府的中枢机构。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代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阁臣可以参与机务。明英宗时阁臣取得票拟之权,内阁之权日重。凡阁臣皆称辅臣,内阁票拟之权由首辅独揽并成为首辅的特权。明代的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建立后,继续沿革内阁制。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逐渐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明清内阁的

9、设置也是明清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中枢机构。答案中应当指出内阁设置简史、明清内阁的性质以及内阁的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2 【正确答案】 三法司是明清时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个司法机关的合称。该制度起源于唐代的三司推事。唐代对于大案、要案,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 三司推事 ”。明清两代遂以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为三法司,其职权划分是:遇有大狱发生,由刑部负责审理,都察院负责纠察,大理寺驳正,称为“三司会审 ”,由皇帝最后裁夺。三法司的设立,意味着完备的司法体系的建立。这一制度在 1906 年被清政府废除。【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司法

10、机构。答案中应当指出这一制度的具体内涵、简史以及其所标志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3 【正确答案】 卫所制是明朝军队的基本组织制度。大致 5 600 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长官为指挥使,一卫辖 5 个千户所。卫隶属于各省都指挥司,都指挥司又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每逢战事,任命将军统率卫所士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还于卫所。【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代军制。答案中应当指明卫所制的基本状况以及基本运行模式。【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4 【正确答案】 胡蓝之狱是明初胡惟庸案与蓝玉案的合称。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逆之罪将丞相胡惟庸处死。十年后

11、,他又颁布了昭示奸党录,受胡惟庸牵连者达三万余人。并且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1393 年,凉国公蓝玉因谋反罪被诛杀,朱元璋颁布逆臣录,又连坐一万余人。在这两案当中,受株连者多是元功宿将,对明初的政治造成重大影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初重大事件。答案中应当指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基本状况。【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5 【正确答案】 靖难之役是明初朱棣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天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各地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影响着明初的中央集权制。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后便开始削藩。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以“

12、 尊祖训、诛奸臣、为国 靖难” 为名出征,攻打南京。建文四年(1402),南京陷落,建文帝去向不明,朱棣继位,次年改元永乐,即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继续削藩,并于 1421 年迁都北京。【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初重大历史事件。答案中应当指出靖难之役发生的具体原因、过程、结果以及靖难之役对明代政治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6 【正确答案】 南书房是清朝的内廷机构。南书房原来仅为康熙帝的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 ,康熙帝调翰林等官人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人数开始并不固定,这些人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南书房的设立

13、,削弱了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不再参与国家政务。南书房的设立也标志着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初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南书房的简史及其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7 【正确答案】 大礼仪指明代嘉靖初年因礼仪之争而引起内阁倾轧。明武宗无子,死后由其堂弟世宗继位。明世宗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帝,首辅杨廷和以不合礼仪为由反对,中下级官吏张璁等为了个人仕途,曲意迎合世宗心意主张尊兴献王为帝。这次斗争的结果是,杨廷和被罢官,张璁成为首辅。此后,明代内阁倾轧日趋激烈。【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朝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大礼仪之争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知识模块】 中国

14、古代史18 【正确答案】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东林党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因他们的讲学场所为东林书院,故称之为东林党。东林党聚集了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在当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改革时政的建议。东林党后来遭到宦官魏忠贤的疯狂镇压,直至魏忠贤死亡,明朝才停止对东林党的迫害。但是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持续到南明时期。【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末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东林党名称的由来、东林党的主要政治立场、其与宦官集团的斗争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9 【正确答案】 三饷加派指明末加征的三种赋税,即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主要用于辽东

15、的军事需要,剿饷和练饷用于镇压当时的农民起义。辽饷是万历时为与后金作战而增征的军费,共 520 万两;剿饷是崇祯时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增征的军费,共 330 万两;练饷是为训练军队而增征的军费,共 730 余万两。三饷加派这一掠夺性的财政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社会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瓦解。【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末的财政措施。答案中应当指出三饷的具体所指以及三饷加派对明朝末年政治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0 【正确答案】 建州三卫是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明朝时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洪武八年(1375),明朝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

16、招谕,女真各部首领先后到明朝拜见,献礼归顺。永乐三年(1405),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设立建州卫,任命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永乐十年(1412) ,明朝政府又置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耳为指挥使;正统七年(1442) ,又从建州左卫中分置建州右卫。史称“建州三卫” 。【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建州三卫的具体性质。答案中应当指出建州三卫的具体内涵以及简要的设置历程。【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1 【正确答案】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末年,明与后金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1619 年,明朝进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在萨尔浒山附近与明军决战,后金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后,辽东的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明朝在军事上开始转

17、为防守地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鼎革。答案中应当指出萨尔浒之战发生的时间、具体过程以及萨尔浒之战在明清关系上的转折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2 【正确答案】 三藩之乱指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 。三藩横征暴敛,久握重兵,飞扬跋扈,并广蓄四方宾客,意图谋反。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叛乱,发布檄文,倡言“ 兴明讨虏 ”,尚之信和耿精忠也响应叛乱。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叛变者实行招抚的措施。此次叛乱,史称“三藩之乱”

18、。康熙帝运筹帷幄,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使耿精忠、尚之信先后投降,波及数十省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清廷通过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祖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初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三藩之乱的具体性质、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3 【正确答案】 文字狱是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已而设置的刑狱。为加强号制统治钳制文人的思想,明清统治者从文人的奏章、著作等文字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而制造冤狱。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二朝,文字狱大兴,比较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和吕留良案等。文字狱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自

19、由发展,是封建统治者用血腥屠杀的方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突出表现。【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文化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明清大兴文字狱的性质、方式以及文字狱的消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4 【正确答案】 鱼鳞图册是明代政府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编制于洪武二十年(1387),以一个粮区 (税粮万石) 为单位,丈量每区土地后,记载各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和田主的姓名,并绘制成图。因所绘田亩依次排列,状如鱼鳞,故称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与黄册互为补充,是明朝调整赋税和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有力措施。【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朝的土地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鱼鳞图册的编制时间、过程、方式以及

20、历史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5 【正确答案】 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设立的处理机要的中枢机构。雍正帝先是收回了诸王的军权,雍正八年(1730),为处理西北军务始设军需房,于次年(1731)正式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废止,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事均归于军机处。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然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以原官兼任,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政

21、治机构。答案中应当指出军机处的性质、军机处成立的契机、成立的过程、重要作用以及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6 【正确答案】 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专门管理蒙古、回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体制同于六部,地位列于工部之后,职官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官职只用满、蒙人担任此机构的职责是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的蒙、维、藏族事务,此外也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务,凡与俄罗斯交涉的事务皆归理藩院办理。理藩院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埘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代官制。答案中应当指出理藩院的性质、具体运行模式、主要作用以及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7 【正确答

22、案】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兵农合一一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是南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的。以 300 人为一单位,称“牛录” ,设牛录额真统辖;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统辖;五甲喇为一固山,设一固山额真统辖,即为一旗。共设八旗,分别是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每旗7500 人,八旗共 6 万人。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的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个固山额真即八旗旗主,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他们既是军事统帅,又是各旗的政治首领。八旗制度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军事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族社会的发展。后来又设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23、。【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代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八旗制度的性质、创制、编制以及八旗制度对清代兴盛的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8 【正确答案】 驻藏大臣是清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最高官员。1727 年,雍正在拉萨设钦差驻藏办事大臣,驻拉萨,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其职权,规定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有关西藏的重要人事、行政、军事、外交、财政等,均由驻藏大臣裁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答案中应当指出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以及驻藏大臣设置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9 【

24、正确答案】 金瓶掣签是清政府于西藏等地实施的活佛转世制度。乾隆帝 1792年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的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政府的西藏管理政策。答案中应当指出金瓶掣签制度的设立、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这一制度对西藏管理的重要作用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0 【正确答案】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由郑和带领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 28 年。郑和的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

25、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 30 多个亚非国家,最远越过赤道到达非洲东海岸。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的 7 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朝的中外交流。答案中应当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以及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1 【正确答案】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在对外交通、贸易方面实行的一种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口;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公

26、行制度,由清政府认可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以限制外商的交易对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防范外国人的章程,对外商在中国的活动做了严格的规定。闭关政策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被动挨打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答案中应当指出闭关政策的性质、如何运行以及闭关政策对中国造成的巨大影响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2 【正确答案】 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只许外商在广州一地经商,为限制外商在华活动,设立十三行。规定广州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有关法令及管理外商等义务,并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

27、口商货都须经由十三行买卖。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专营外贸的特权被取消。【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对外政策。答案中应当指出十三行的设置及主要职能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3 【正确答案】 利玛窦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精于天文、数理,于明万历十年(1582) 来中国传教。1600 年到北京,进呈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和西洋琴等,并与推崇西学的士大夫往来。曾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对中国天文、数学、地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传教士。答案中应当指出利玛窦在中国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

28、古代史34 【正确答案】 更名田是清初政府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产改归原耕种佃农所有的土地。1669 年,康熙下令将明代藩王庄田免价给予原来耕种的佃户,佃农改为民户,田地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使这一部分拥有更名田的农民完全取得了自耕农的地位。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更名田散布在许多省份,数目约为 16 万顷,改归更名田对于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及开荒是有积极作用的。【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初的土地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更名田的具体含义以及积极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5 【正确答案】 京察是清政府考核现任官员的制度。清代对地方官的考核称为“大计”,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核称为 “京察”,六年一次。考核方法是地方总督巡抚、京官三品以上官员自陈政事得失,三品以下官员由吏部都察院考核。武官的考核则称为“军政 ”,每五年一次,由兵部主持。考核获一等的加一级,如有冒滥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但实际上,京察、大计往往都流于形式。【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官员的考核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京察制度的性质、具体运作流程以及作用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