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4760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蒙元时期,蒙古、中亚贵族出资交给回商人经营以获利,这批商人被称为( )。(A)贾贩(B)高利贷(C)斡脱(D)羊羔息2 以下运河修建于元代的是( )。通惠河会通河山阳渎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A)(B) (C) (D)3 醉太平小令:“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这描述的哪一朝代末期的情景?( )(A)元代(B)明代(C)唐代(D)东汉4 在元大都,各派宗教礼拜场所林立,但在当时最

2、流行的是佛教中的( )。(A)天台宗(B)小乘佛教(C)净土宗(D)喇嘛教5 元代道教中全真教势力最大,其教主丘处机曾应成吉思汗之召到过中亚等地,其弟子李志常据实写了一部( ),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贵史料。(A)南海归寄内法传(B) 经行记(C) 长春真人西游记(D)诸番志6 陈垣可温考一书中讲述了元代某种西方宗教传人内地的情形,“也里可温” 指的是( )。(A)袄教(B)基督教(C)喇嘛教(D)伊斯兰教7 由元朝翰林国史院用蒙古文编写,类似汉文实录,是蒙古皇室的秘史,由蒙古近臣执笔,藏在奎章阁。该书中( )。(A)大元一统志(B) 白古通记(C) 善逝教法史(D)脱卜赤颜8 元代( ) 曾为

3、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作注,叫做通鉴注,是元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A)马端临(B)王应麟(C)脱脱(D)胡三省9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 元曲四大家 ”作品的是( )。(A)汉宫秋(B) 秋胡戏妻(C) 倩女离魂(D)窦娥冤10 关于元代南戏中著名的“四大传奇”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荆钗记 拜月亭 琵琶记 杀狗记 白兔记 梧桐雨 (A)(B) (C) (D)11 我国推算最精确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是( )。(A)崇祯历书(B) 奉元历(C) 各象新书(D)授时历12 元代编纂的三部农书不包括( )。(A)农桑衣食撮要(B) 天工开物(C) 农书(D)农桑辑要13 “薄海内外,人迹所及,

4、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这段史料描述了下列哪一朝代的图景?(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4 三舍法15 开禧北伐16 打女真17 诡名子户、诡名寄产、诡名挟佃18 邓牧19 诸宫调20 市舶司21 抽解、博买22 端平更化23 端平入洛24 摩尼教25 驱口26 鹅湖之会27 庆元党禁三、论述题28 评价忽必烈的改制。29 简论元朝统一的意义及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历史学基础(宋、辽、西夏、金、元)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5、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1 【正确答案】 D

6、【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4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的教育改革的措施。将太学分为三等,即上、内、外三舍。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外舍生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 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 100 人。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5 【正确答案】 南宋宁宗时,韩侘胄掌权,他看到金朝受到蒙古侵逼,内部又遭到各族人民起义的打击。便想趁机

7、对金用兵,以树立功名。从嘉泰三年(1302)起,韩伲胄在军事上做了一些准备,还起用了主战派辛弃疾、叶适等人,并追封岳飞,追论秦桧之罪,以期振作士气。于开禧二年(1206)下诏伐金分道进兵。战争开始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在金兵的进攻下,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后韩侘胄被杀,宋金之间签订“ 嘉定和议”。【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6 【正确答案】 女真族在隋唐时称 ,居住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生。辽朝建立后,女真臣属于辽。女真人和辽人贸易,经常被低价购买,甚至受到各种侮辱,称为“打女真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7 【正确答案】 宋代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一般地主或富裕农民为

8、了达到减轻赋役负担的目的,便把自家的土地与人丁分散为许多户头,以降低户等,叫“诡名子户”。有的人家把土地假称献纳于僧寺、道观,叫“ 诡名寄产”。有的假立契约,诡称把土地典卖给官户、形势户,冒充佃户,逃避职役,叫“诡名挟佃” 。而一般的自耕农、半自耕农由于税重役苛和重利盘剥,大多渐渐沦为佃户,丧失土地,生活极其悲惨。【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8 【正确答案】 邓牧,自号“三教外人” ,著有 伯牙琴一书,猛烈抨击暴君酷吏,实际上是对理学的批判。其思想被元代的正统理学思想视为“异端” 。他对劳动人民的反压迫斗争深表同情,并描绘了一个理想国。邓牧的乌托邦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9、。但他只能借用老聃的“小国寡民” 思想作武器,寄希望于“玉皇上帝陛下 ”来“主宰”,最终陷入逃世的幻觉之中。【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9 【正确答案】 在金统治区内流行的以讲唱为主的一种戏曲,叫诸宫调。诸宫调可以说是唐宋说唱文学的总汇,它不只用同一宫调中许多不同的曲调组成套数,而且把许多不同宫调、套数编缀在一起用以铺叙一个长篇故事。乐谱的音节既多变化,文字也以韵文和散文相间使用。【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0 【正确答案】 市舶司是自唐以来设置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政府机构。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事务。北宋又增设了杭州、明州、密州(今山东胶东)、秀州(今浙江嘉兴) ,使

10、外贸规模成倍扩大。宋代的市舶司机构类似近代的海关,而权力较大。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起航,否则货物将被没收,人员将被惩处。【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1 【正确答案】 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有专门的市舶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外国商船到达我国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机构报告,由它派员上船检查。一般征收其货物的十分之一作为人口税,叫做抽解。并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购一部分,总称为博买。抽解和博买来的货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抽解和博买增加了宋代政府的收入。【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2 【正确答案】 绍定六年(1233)十月,史弥远病死,理宗亲政。理

11、宗既是理学的忠实信徒,又为了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求得理学官员对他的支持,从端平元年(1234)起,陆续召回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不断提高二程和朱熹等理学家的地位,同时贬黜了史弥远的某些党羽,史称“端平更化”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3 【正确答案】 端平元年(1234)六月,南宋乘金灭亡之机,派军北上收复失地。宋军很快收复汴京,接着在严重缺乏粮食的情况下,继续冒险向洛阳进军。可是,宋军刚刚进入洛阳城就受到埋伏在四周的蒙古军队的袭击,宋军大败退兵。这次被称为“端平人洛 ”的军事行动的失败,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它激化了蒙宋矛盾,为蒙古攻宋提供了借口,开始了长达 45 年之久的宋、

12、蒙战争。其次,它使宋军伤亡惨重,削弱了南宋的国防力量。【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4 【正确答案】 从波斯等地传来的宗教,唐武宗灭佛时,袄教、摩尼教、景教同时遭到禁毁。此后,摩尼教(亦称“牟尼教”) 因努力向民间发展,至宋,又重新活跃起来,主要流行于闽浙一带。摩尼教主张“二宗三际” 之说。“二宗”指光明与黑暗,它们永远是对立的;“ 三际 ”就是初际、中际和后际,分别指过去、现在和未来。其教义认为当时黑暗侵入光明的领域,光明正与黑暗斗争,将来(后际)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由于摩尼教崇拜光明,反对黑暗,宋代又称为“明教” ,摩尼本素食,“摩”与“魔”同音,故统治者又称其为 “吃菜事魔”教。北宋

13、末年,摩尼教在民间已有相当规模,方腊起义就是通过摩尼教来组织群众的。摩尼教教义成为起义农民反抗地主阶级黑暗统治的思想武器。【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5 【正确答案】 金时已有“驱口” 一词,简称“驱”,指战争中“ 被俘获驱使之人”。元代沿用这个名称,但在南方则称奴或奴婢。他们当中除战俘外,还有因债务或犯罪所致,也有迫于租赋或饥荒而卖身为“驱” 的。大都、上都都有买卖驱口的人市。驱口另有户籍,称驱户、驱丁,和一般编民有别。非经放良或赎买,不能改籍。当时的显贵们都占有大量驱口。驱口地位低下,是一种半农奴、半奴隶的特殊阶层。王公贵族拥有驱口过多,影响元政府的收入。驱口以奴隶制的残余形态,保

14、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一直到元朝灭亡。【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6 【正确答案】 鹅湖之会是南宋淳熙三年(1176)在江西信州(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朱熹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把伦理纲常说成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 “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认为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朱熹说陆九渊的学问为“ 易简功夫”,陆九渊说朱熹的学问是“支离事业” 。这就是有名的“ 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此后,朱陆两人展开了长期的辩论。【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

15、、金、元27 【正确答案】 庆元党禁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侘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侘胄拥立为帝。赵汝愚、韩侘胄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收揽名士。韩侘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罢相,出知福州。反对赵汝愚罢官的人都陆续被放逐。庆元二年,赵汝愚死。韩伲胄当政,凡和他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庆元三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 逆党” ,开列 “伪学逆党”党籍,凡五十九人,名列党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史称“庆元党禁”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三、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16、 忽必烈即位前后在政治上所进行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推行“汉法” 上。他即位前,曾在邢台、兆(陕西西安)两处封地采用汉法征收赋税,曾取得“邢乃大治”和“关陇大治”的效果。忽必烈定都中原建立元朝,使汉法得以全面推行,从而成为十三世纪蒙元历史上的改革家。在经济方面,忽必烈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农桑为急务 ”,使百姓 “安业立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 “不得以民田为牧地”,还规定多余的牧地听民垦耕,把许多牧场重新还作农田,用封建的租佃方式招募农民耕种。他又下令禁止掠人为奴,并把一些掠夺来的驱口释放为民。1271年,颁布户口条画,对户籍进行整顿,禁止非法占有奴隶。通过这些措施,扩大了国家的征税范围,在

17、客观上也多少调整了劳动者的地位,对防止农民沦为“驱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样,在汉族地区先进农业经济的影响下,蒙古统治者不但放弃了在汉族地区推行其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方式的企图,而且还扶植汉族地主,甚至连蒙古贵族也逐渐转化成为封建地主。在政治方面,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过去那种裂土分封的旧法,改封地为赐田,使原贵族变成一般地主,削弱其政治权势,从而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加强君权,建立了一套糅合汉法和部分蒙古旧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机构。在中央,设行省,领六部,掌管全国政务。在地方上,元朝设立行中书省,设丞相一人,统领地方军政大事。行省制度从政治上保证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

18、制上有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分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外,还在各级政府中另外设一官职达鲁花赤,掌管并督察地方行政。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这一官职的设置,表现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族官吏的防备心态。对少数民族地区,元政府也因地而异地采用了不同的统治政策。在西藏,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从元朝起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的一部分。此外,还在云南设立行省,在台湾澎湖设立巡检可,管辖澎湖和台湾,并隶属福建行省。台湾岛被正式纳人中国版图。为了防备和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元朝政府在全国遍驻军队,元朝军队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蒙

19、古军和探马赤军是骨干,主要驻防于京师和腹里,而汉军和新附军多驻在江淮以南。忽必烈又实行四等人制,对全国人民进行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这一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在全国设立驿站和急递铺,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联系,保证了中央政令的贯彻和执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忽必烈推行“ 汉法” ,限制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部分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这引起了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造成了藩王的叛乱,历经十多年才平定。【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29 【正确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因其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

20、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地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

21、,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 ,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

22、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健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

23、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

24、。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 。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 ”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 “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