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4763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这是( )的观点。(A)李光地(B)王夫之(C)章学诚(D)郑樵2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A)四库全书(B) 古今图书集成(C) 永乐大典(D)太平御览3 四库全书编成后,纪昀等又写成( )200 卷,把每本书的渊源、版本、内容都作了提纲性的介绍,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A)四库全书提要(B) 四库全书总目(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2、四库全书摘要4 ( )是清中叶扬州画家的著名代表,他们既不墨守成规,又不脱离优秀传统,成为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新流派。(A)扬州八怪(B)吴门四大家(C)吴门四子(D)扬州四大家5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城市经济的发展(C)宋元话本的发展演变(D)八股取士的影响6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且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7 在下列四本部书中有可能记载“甘薯所在,局面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3、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平准书(B) 梦溪笔谈(C) 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8 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科学巨著是 ( )。(A)齐民要术(B) 天工开物(C) 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9 清初,著名学者( ) 在抗清活动失败后东渡日本,讲学授徒,培养了大批学者,传播了中国文化。(A)朱之瑜(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10 清代医学家( ) 强调解剖学对医病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自对尸体的解剖,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 种。(A)张仲景(B)王惟一(C)李时珍(D)王清任11 ( )是清代著名蒙古族历算学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4 卷。(A)王锡阐(B)明安图(C

4、)梅文鼎(D)王清任12 康熙五十九年(1720) 指定( ) 组织“公行”(“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凡外商税项的征收、货物的交易,以及外商生活的管理等,均归“行商” 负责。(A)广东商人(B)广西商人(C)福建商人(D)泉州商人13 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乌苏里江和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A)北京条约(B) 恰克图条约(C) 布连斯奇条约(D)尼布楚条约14 给予俄国在北京建立东正教教堂和传教权力的是( )。(A)北京条约(B) 恰克图条约(C) 布连斯奇条约(D)尼布楚条约二、名词

5、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医宗金鉴16 王清任17 王锡阐18 梅文鼎19 明安图20 补农书21 皇舆全览图22 复社23 荥阳大会24 萨尔浒之战25 宁远之战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7 十三行28 洪严之交三、论述题29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30 试论述清朝前期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 【正确答案

6、】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7、明清(鸦片战争前)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乾隆时期官修的医学著作,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共 90 卷,15 个分册。此书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1749 年即被定为太医院医学教育的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6 【正确答案】 清代名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成就。他强调解剖学对医病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自对尸体的解剖

8、,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 种,对人身内部脏腑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7 【正确答案】 清代著名天文学家,字寅旭,号晓庵,苏州吴江人。著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他注重实践,精通中西历法,首创了日月食的初亏和复圆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他所创造的金星凌日的计算方法,更是达到了十分精确的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独居首位。【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8 【正确答案】 清代著名数学家,字定九,宣城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我国古代历算学的整理和阐发,同时,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他的数学巨著中

9、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了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由于他系统地综合、整理了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又通俗地介绍了西方数学的基本概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数学知识,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9 【正确答案】 清代著名蒙古族历算学家。当时从欧洲传进三个有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子,但只有式子,没有证明公式。中国学者苦苦求索不得,明安图经过 30多年的研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4 卷,不仅解决了这个难题,还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公式。这是明安图的杰出贡献。他是我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0 【正确答案

10、】 补农书曾被誉为我国系统论述农事之“第一书” ,是清代农学家张履祥的著作。它总结了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对水稻增产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补农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探究历史时期的具体经营方式的重要史料,它反映了在农业生产经营结构转变过程中经营地主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1 【正确答案】 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订立尼布楚条约之后,康熙帝看到了精确的地图在军事、外交上的巨大作用,于是下决心引进西方先进的测绘制图技术。绘图工作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多年的筹划、测绘工作,最后在传教士杜德美的指导下完成。这项工作在当时是

11、走在世界前列的,比西欧各国要早约一百年。皇舆全览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康熙帝主持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并没有彻底完成,如在新疆西部和西藏部分地区,因有战事等原因而未能实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2 【正确答案】 复社是明末江南士大夫们组织的文社。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一部分江南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发起组织文社,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挽救明王朝的统治。1629 年太仓人张溥、张采联络江、浙诸省文人,提出复兴古学的口号,将全国 16 个文社合并而成复社。复社活动范围遍及江西、福建、湖广

12、、贵州、山东、山西等地,成员遍及海内,他们多次举行集会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声震朝野,影响较大。清军南下后,复社人物曾进行过抗清斗争,顺治九年(652),复社被清政府取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3 【正确答案】 荥阳大会是明朝末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聚集荥阳商讨拒敌之策的大会。明政府对起义军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的政策失败后,又以洪承畴为兵部尚书,血腥镇压起义军。为了迎击明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农民领导人聚会河南荣阳,商讨作战方略。著名的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左金王等人都来到荥阳聚会。在这次大会上,李自成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荥阳大会使李自

13、成显示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加强了各军的团结,制定了协同的作战计划,为最终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4 【正确答案】 萨尔浒之战发生于公元 1619 年,是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萨尔浒在赫图阿拉西北,抚顺关以东。万历四十七年,明朝为了保持对辽东的统治,调集大军兵分四路扑向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山附近与明朝发生了决定辽东形势的一次大战。双方作战五日,后金大获全胜。在这次战争中,后金努尔哈赤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根本地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态势,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

14、防守地位,而后金则由防御转入进攻。【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5 【正确答案】 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宁远(今辽宁兴城)军民击败后金军进攻的城邑守卫战,也称宁远大捷。由于明朝朝内党争,熊廷弼等人被诬陷致死。明朝任用孙承宗为蓟辽经略。以后,魏忠贤党派又排斥走孙承宗,由阉党高第经略蓟辽。高第无能,努尔哈赤乘明军易帅之机,大举西渡辽河,进抵宁远。守将袁崇焕不顾高第的命令坚持固守。金兵损伤甚多,努尔哈赤也受重伤,愤愤退回沈阳,不久病死。宁远之战杀死后金军 17 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打破了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战无不胜的神话,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巨大胜利。

15、【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6 【正确答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或简称四库提要,由清代永珞、纪昀等编纂。该书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 开始编修,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稿完成。经过修改、补充,于乾隆五十四年定稿,由武英殿刻版。全书 200 卷。著录图书 3401 种,79309 卷,存目6793 部,93551 卷。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又分子目。每大类与小类前面均有小序,子目后面有按语,简要说明此类著作的源流以及划分类、目的理由。该书著录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

16、学、史学、文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万多种,为我国收书最多的目录,而且写有内容提要和评论,为学者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一部翔实的书目。但它是由乾隆钦定、督办的官修书目,在图书人选、内容著录、提要、评论等方面,都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和利益。【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7 【正确答案】 十三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清朝为防止郑成功反攻大陆及大陆上的汉族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于顺治十三年(1656)厉行海禁。清朝为垄断和控制对外贸易,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 指定广东商人组织“ 公行”(“ 十三行”

17、),专营对外贸易。凡外商税项的征收、货物的交易,以及外商生活的管理等,均归“行商” 负责。【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8 【正确答案】 1766 年,朝鲜使节团随员洪大容和钱塘人严诚在北京结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被人称为“洪严之交” 。反映了当时中朝关系的友好。【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三、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整顿赋税制度,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

18、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即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 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简化了税制,使得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增

19、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两税法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由于“量出以制人” ,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 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了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叫做“免役钱” ;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官户等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 。方田均税法,是在对土地进行丈量清查的基础上,将田地的亩

20、数、主人姓名、土地好坏一一登记上册,并按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率高低。这项法令对大量隐瞒田地的豪强地主不利,遭到他们的反对,因此丈量工作进展很慢,仅仅在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的五路进行过,以后便停顿下来。明初,赋税以土地为对象征收的,按田亩计算。役是以人为对象征派的。按户所征派的役,叫做里甲,按丁所征派的役,叫做均徭。而在征收的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猛烈,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了。嘉靖十年(1531)局部地区就出现了一条鞭法。1581 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推向全国。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田赋中除政府所需

21、要征收的米、麦实物外,其余所有实物均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所有名目的徭役,皆折成银两。原来,各种名目的徭役主要由人丁负担,现在改为按人丁和田粮两者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由于各地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地、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有的地方以田为主,以丁为助;有的地方以丁为主,以田为辅;有的地方丁、田平均摊派;个别地方也有全部摊人田亩的。但不管程度如何,徭役摊人田赋的趋向是一致的。改革以后必须的诸役负担,由官府雇人承应。即“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赋、役银合并征收。将田赋银和由丁、田共同承担的徭役银合并征收。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即“ 丁、粮毕输于官 ”,再由官府用银雇人应役。统

22、一赋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将力役部分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且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地亩、人丁的确切数字总是难以查清。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便对传统的按丁征税的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 制度。摊丁入亩的实行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清廷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永不加赋。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叫地丁合

23、一,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银,而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每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为“地丁银” 。同时,将地丁支出之处的匠班银、市丁银等其他赋役也合并在田赋中征收。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摊丁入亩”终于在全国得以推行,从而完成了中国赋役史上的又一次大的变革。摊丁入亩的实行,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度变成单一的土地税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0 【正确答案】 (1)平定三藩。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他们割据一方,形成割据势力。清朝廷

24、对于三藩势力的日益膨胀,怀有戒心。康熙帝亲政后,将三藩视为心腹大患,逐步采取限制政策。吴三桂因此发动叛乱,尚可喜、耿精忠随后响应,形势非常危急。面对叛军逐步紧逼,康熙帝坚决平叛,他积极调度,任用汉人将领,最终畋平叛乱。这次平叛的胜利,使中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于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2)统一台湾。康熙时期,割据台湾的郑氏势力,内乱不断,郑成功之子郑经曾参与三藩叛乱。随着三藩叛乱的平定,统一台湾提上议程。康熙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总督姚启圣合力收复台湾。施琅谙熟水战,在与郑氏作战中,大败台湾水师。台湾统治者郑克塽被迫遣使投诚。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立一府三县,以加强管理

25、。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期。(3)平定准噶尔上层分子的叛乱。康熙年间,漠西准噶尔部强大起来,噶尔丹不断侵扰周边部族,康熙帝责令噶尔丹退兵,归还侵吞土地,噶尔丹置若罔闻,并在沙俄支持下,向内蒙古进攻。康熙帝两次率军亲征,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中,对噶尔丹给予致命打击。然后,清政府设立了将军和参赞大臣,派兵驻守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重镇,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此后,雍正、乾隆年间,朝廷又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之乱,逐渐稳定了新疆、西藏、青海地区的统治。(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明朝末年,土尔扈特部因与准噶尔部不合,被迫迁至伏

26、尔加河流域。受尽沙俄欺辱,他们不忘祖国,不断派人奉表人贡。准噶尔叛乱的彻底平定,为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创造了条件。乾隆三十六年一月,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沙俄追兵,返回祖国,受到了乾隆帝的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对新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加强,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对西藏管理的加强。早在清人关前,西藏的达赖喇嘛就与太宗皇太极互派使节,书信往还。后来,达赖与班禅均接受了中央政府的册封。康熙后期,西藏陷入内乱,准噶尔蒙古势力趁机介入。中央政府派兵干预,并设立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6)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贵

27、、广西等西南地区,土司对属下民众任意科派,夺人子女,生杀任情,还常常互相进攻,与政府对抗。基于这种现实,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雍正帝决心改变现状,命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后来,乾隆年间,改土归流进一步发展。改土归流的措施,消除了土司的割据状态,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7)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路的回疆原来依附于准噶尔部,18 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贵族发动叛乱被平定后,被准部囚禁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先后逃回。后来,他们发动叛乱,清政府派兵镇压,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此后,清朝廷在喀什地区设立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率兵驻扎,统属于伊犁将军,加强了对天山南北的控制。(8)抗击沙俄。明清之际,清军大举人关,沙皇俄国趁机占领了东北大片土地。清政府多次向他们提出抗议,要其撤回,但都遭到拒绝。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后,决定进行反击。在作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清军展开反击,两次击败俄军。后来,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双方的边界争端。总体而言,清朝统治前期,统治者通过对内平定叛乱,对外抗击外侮,逐渐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