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84771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陈胜吴广起义后,力量迅速壮大。陈胜拒绝了“立六国后” 的建议,自立为( )分兵三路攻秦。(A)张楚王(B)楚王(C)大楚王(D)陈胜王2 陈胜被叛徒庄贾杀死后,陈县失守。陈胜的部将( )率领一支苍头军英勇奋战,收复了陈县,处决了庄贾。(A)武臣(B)韩广(C)周文(D)吕臣3 汉五年(前 202)十二月,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会攻项羽,项羽兵败( ),退至乌江自刎。(A)巨鹿(B)垓下(C)鸿门(D)彭城4 天凤年间,新市人( ) 被

2、饥民推为领袖,逐渐形成一支武装力量,隐蔽在绿林山中,因此,被称为(A)王匡、王凤(B)王常、成丹(C)刘(D)陈牧、廖湛5 绿林军领袖为了大影响,拥立汉宗室( )为皇帝,恢复汉的国号,以公元 23 年为更始元年。(A)刘玄(B)刘(C)刘秀(D)刘盆子6 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口号的是( )。(A)下江兵(B)平林兵(C)绿林军(D)赤眉军7 比绿林军动稍后,琅琊人( )在莒县暴动,为了作战时与敌人相区别,农民军把眉毛涂红,被称为赤眉军。(A)樊崇(B)王匡(C)王凤(D)徐宣8 公元 25 年,赤眉军领袖立没落西汉宗室年仅 15 岁的牛吏( )做皇帝。(A)刘玄(B)刘绩(C)刘秀(

3、D)刘盆子9 汉中平年间,汉中爆发了五斗米道首领巴郡人( )领导的农民暴动,被称为“米贼”。(A)张修(B)张陵(C)张衡(D)张鲁10 汉灵帝时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流民中广泛传播。巨鹿人( )是太平道的首领。(A)张角(B)张宝(C)张梁(D)张陵11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 ) 在 7 州 28 郡同时俱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起义。(A)铁官徒起义(B)绿林起义(C)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12 秦朝的势力到达西南夷后,在今宜宾至昭通一带开通( ),并在附近各地设置官吏。(A)三尺道(B)九尺道(C)七尺道(D)五尺道13 元光二年(前 133),汉武帝

4、命马邑人( ) 出塞,引诱匈奴进占马邑,而以汉军 30万埋伏近旁,企图一举歼灭匈奴主力。(A)娄敬(B)聂翁壹(C)谷蠡王(D)屠耆王14 元朔二年(前 127),匈奴入侵,汉遣卫青从云中出击,夺回河套一带,在那里设置了( ),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A)朔方郡(B)雁门郡(C)云中君(D)定襄郡15 元狩二年(前 121)汉派霍去病远击匈奴,此后,汉在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置了( )四郡,称为河西四郡对西汉与匈奴势力的消长发挥了显著的作用。(A)酒泉、上谷、张掖、敦煌(B)酒泉、武威、张掖、敦煌(C)酒泉、武威、雁门、敦煌(D)酒泉、武威、张掖、代郡16 汉宣帝甘露元年(前 53

5、),匈奴( ) 归汉,引众南徙于阴山附近。(A)呼韩邪单于(B)冒顿单于(C)休屠王(D)浑邪王17 竟宁元年(前 33),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 嫁给( ),恢复了和亲,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A)呼韩邪单于(B)冒顿单于(C)休屠王(D)浑邪王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司隶校尉19 三官钱20 筅盐铁21 均输法22 平准法23 算缗告缗24 轮台罪己诏25 马复令26 代田法27 盐铁会议28 五均六筅三、论述题29 如何看待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30 黄老之学为什么能成为汉初政策的理论基础?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16 答案

6、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秦汉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秦汉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秦汉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秦汉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秦汉13 【正确答案

7、】 B【知识模块】 秦汉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秦汉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 89)始设,旨在加强京城的治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 及弘农七郡的官员,秩为两千石。成帝时曾省去,哀帝时复置,称司隶,东汉时复称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初置时能持节,表示受君令之托,有权劾奏公卿贵戚。汉光武帝时,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

8、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 三独坐 ”之称,是政权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知识模块】 秦汉19 【正确答案】 又称上林钱或五铢钱,为汉武帝时唯一合法货币。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造,是为三官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是为三官钱。因钱币重五铢,上有“ 五铢” 二字,故又称五铢钱。三官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一直沿用到隋朝。【知识模块】 秦汉20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实行的财经政策。汉初盐铁业为自由经营。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开始实行盐铁由国家垄

9、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亦不免带有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昭帝始元六年(前 81),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曾对盐铁官营大加攻击,但事关财政收入,除罢关内铁官外,盐铁官营并未废止。汉元帝初元五年(前 44)盐铁官曾与齐三服官、常平仓等一同罢废。永光三年(前 41 年) 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王莽行五均六筅,盐铁官营亦是其中内容,到地皇二年(22) 被废除。【知识模块】 秦汉21 【正确答案】 均输指调剂运输,是汉武帝时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元封元年(前 110),由大农令桑弘羊提出并在全国推

10、行。均输法主要是针对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烦难,农民的劳役负担沉重以及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等问题提出的。各郡国设置均输官吏,令工官造车辆,加强运输力量,各郡国应交的贡品,除特优者仍应直接运送京师外,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这样既解决了上述困难,国家财政收入也得以增加。【知识模块】 秦汉22 【正确答案】 平准是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是桑弘羊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大力推行均输的同一年所创办。为了执行此法,在京师长安设置了平准机构。太初元年(前 104),大

11、农令充实调整为大司农,在其下设立平准令丞,专门管理此事。平准法的推行既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整供需,又防止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从中牟利。【知识模块】 秦汉23 【正确答案】 “ 缗” 为货币和计税单位, 1 缗为 1 贯,1 贯为 1000 钱,一算为120 钱。汉武帝分别于元狩四年(前 119)和元鼎三年(前 114)颁布了算缗、告缗令。“算缗”是封建政府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财产税。法令规定商人财产每 2000 钱,抽税一算;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 4000 钱,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两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对隐瞒

12、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凡揭发属实,即被没收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同时重申,禁止商人占有土地,违者没收,此令一行,告缗之风,遍及全国。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但也对商品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知识模块】 秦汉24 【正确答案】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经济亦面临崩溃。征和四年(前 89),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宣布:“当今务

13、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此后,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汉武帝晚年对统治政策的一种调整,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知识模块】 秦汉25 【正确答案】 马复令为汉初政府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为了改变对匈奴作战的不利、被动的局面,汉朝积极鼓励繁殖马匹,大力发展骑兵,用晁错的建议,修马复令,规定官、民等人为官府养马可免除一定韵徭役和赋税。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管的马政机构。中央任命太仆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这些官员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这一制度保证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大量马匹的消耗。【知识模块】 秦汉26 【正确答案】 一

14、种轮耕制的耕作方法。汉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广了此法。具体方法为:把一亩地分成三甽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修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酬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甽里这样作物人土深,抗风耐旱。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物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增产效果。【知识模块】 秦汉27 【正确答案】 盐铁会议为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时召开的一次讨论盐铁专卖等政策的重要会议。会议的参加者有相田千秋及其属官,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属吏,还有 60 余名由各郡国选派来的贤良文学。代表政府的桑弘羊等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盐铁会议” 上

15、双方的辩论由桓宽记录并整理成了著名的盐铁论。会议的结果是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对汉武帝的官营政【知识模块】 秦汉28 【正确答案】 五均六筅为王莽改制时推行的管理市场及商业活动的政策。建国二年(10),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筅(管) 制度。五均指五均即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管理市场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即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贷款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六管(筅) 制度。【知识模块】 秦

16、汉三、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即在社会大动荡和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宽刑薄赋、奖励生产、保养民力、增殖人口的政策,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一方面,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是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是地主阶级要求长治久安的意志表现,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其实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

17、田赋,地主获利最大。“人粟拜爵” ,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知识模块】 秦汉30 【正确答案】 所谓的“黄老之学” ,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黄”指“ 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其特点为: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统一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 ,认为统治者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相反,统治阶级愈有为,民就愈难治;统治者的法令太多,反而使盗贼更多。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的时候,“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战争的杀掠,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封建经济成为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不能维持和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黄老之学 ”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才成为了汉初统治者政治指导思想。【知识模块】 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