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4772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哪个朝代,开始以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 )(A)秦朝(B)北魏(C)西汉(D)隋朝2 针对“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的特点,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下列哪一项措施 ?( )(A)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制度(B)实行编户齐民制度(C)颁布 “附益之法”(D)下达“推恩令 ”3 白登之围中,围困汉高祖刘邦的匈奴单于是( )(A)呼韩邪(B)冒顿(C)老上(D)军臣4 在两汉时期,下列生产技术没有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的是( )(A)铸铁技术(B)

2、缫丝技术(C)制瓷技术(D)井渠法5 西汉初年的通用字体是( )(A)隶书(B)行书(C)小篆(D)大篆6 项羽在秦灭亡之后,将关中地区分封给了秦朝的降将,其中不包括( )(A)章邯(B)董翳(C)吴芮(D)司马欣7 西汉初年,在刘邦翦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异姓诸侯王是( )(A)韩信(B)英布(C)吴芮(D)彭越8 西汉的主要赋税形式中,征收对象是儿童的是( )(A)算赋(B)口赋(C)田租(D)更赋9 下列选项中,不是由晁错提出的是( )(A)削藩策(B)马复令(C) 治安策(D)“贵粟政策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专制君主直接进行地方监察的机构是( )(A)御史大夫(B)门下

3、省(C)刺史(D)察举制度11 今天的新疆地区是在下列哪个朝代中正式归属中央的?(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势力措施的是( )(A)推恩令(B)左官律(C)平准法(D)附益法13 东汉时期,尚书台权力逐渐增加,三公如果要参与中枢决策,需加下列哪项头衔?( )(A)尚书仆射(B)尚书侍郎(C)录尚书事(D)尚书郎14 下列选项中,对东汉度田问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征发徭役(B)发生了大姓兵长带头反抗的事件(C)限制了豪强大家对土地的兼并(D)将大姓兵长迁徙到其他的郡县15 中国最早的培植双季稻的记载始于哪个时

4、期?( )(A)西汉(B)东汉(C)孙吴(D)东晋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王莽17 灵渠18 巨鹿之战19 赵过20 五铢钱21 布衣将相22 中朝23 吕氏春秋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大夫曰:“ 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 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蚤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所伤必多矣。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家

5、害诸侯,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盐铁论简述西汉时期的盐铁专卖。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5 简述秦始皇“ 弱关东以强关中 ”政策实施的手段及效果。26 谈谈你对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看法。27 简述东汉早期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秦汉2 【正确答案

6、】 A【试题解析】 翦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是汉初维护中央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郡县制的地方行政系统外,诸侯国与其是一套并行的机构,其目的是拱卫中央政权。【知识模块】 秦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汉高祖七年,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平城东北的白登,后经贿赂单于之妻才得以逃脱。老上单于是冒顿单于之子,而军臣单于则是老上单于之子,呼韩邪单于是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并对汉称臣,娶王昭君为妻。【知识模块】 秦汉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秦汉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全国的文字,采用小篆,但是狱吏程邈又根据民间已经使用的新字体,造出了字体方正

7、、便于书写的隶书,到了西汉初年成为通行的字体。此题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秦汉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项羽分封的诸王中,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为秦朝降将,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而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考生对此有大致了解即可。【知识模块】 秦汉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需要依靠异姓诸侯王的力量,但是西汉建立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了出来,刘邦认为异姓诸侯王威胁到了集权统治,所以开始翦灭异姓诸侯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长沙王吴芮地处边远,势单力薄,又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所

8、以被保留了下来,与其他 9 个同姓诸侯国一起成为西汉早期的 10 个诸侯国。【知识模块】 秦汉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汉和秦代一样,实行土地私有制,主要的赋税形式有田租、算赋、口赋和更赋,其中田租是土地税,算赋和口赋同为人口税,不同的是,算赋是丁税而口赋是儿童税,更赋则为代役税。考生应对汉代的赋税形式有基本的掌握。【知识模块】 秦汉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治安策是西汉文帝时期,由贾谊上书,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诸侯王尾大不掉,建议将诸侯国分成若干的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时对此作出了一定的调整。考生应注意区分西汉的几个主要人物和他们提出的理论。【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

9、案】 C【试题解析】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刺史监察的对象包括王国的相、郡守、郡尉以及地方的强族。【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汉宣帝时期始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为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统领西域诸国,推行朝廷政令,维持西域治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确立。【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平准法是集中管理各地运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的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其余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的措施。【知识模块

10、】 秦汉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削弱三公的权力,增加尚书台的权力是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东汉时期,三公、大将军或太傅如果要参与中枢决策,需要加以“录尚书事”的头衔。尚书仆射是尚书令的副职,而尚书侍郎或尚书郎是尚书台下设六曹的官员。【知识模块】 秦汉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土地兼并严重是从西汉末年一直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光武帝的度田政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将带头反抗的大姓兵长迁徙到其他郡县,给予优厚的条件进行安置,度田事件最后不了了之。【知识模块】 秦汉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汉时期,岭南同汉族统治地区的隔绝已经被打破,中原文明已经开始明显地

11、影响到这里,随着大规模南下的移民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岭南经济在这个时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知识模块】 秦汉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试题解析】 对王莽的理解,除了在简答中需要

12、对其在位期间实行的政策重点掌握外,如果在名词解释中出现,考生应注意对其早期的崛起和最终的结果有一定的了解,属于细节性的考题。【知识模块】 秦汉17 【正确答案】 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 211 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地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试题解析】 灵渠的开拓,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意义在于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对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需要

13、注意灵渠修建的背景及其意义。【知识模块】 秦汉18 【正确答案】 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被秦将王离率 20 万人围困。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 5 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项羽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 30 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试题解析】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争,是起义军与秦军之间势关全局

14、胜败的一场战争,从这以后秦军主力覆灭,自此秦朝开始了即将灭亡的进程。考生需要注意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和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秦汉19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发明推广代田法,即在地上开沟培垄,作物种在沟内,在苗长出以后,将垄上的土培到苗的根部,最后沟变成垄,垄变成沟。次年垄沟轮换。这种方法,既便于管理,又可恢复地力。此外赵过亦发明了耦犁和耧犁,有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试题解析】 在汉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创新和发明,而赵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考生除了对代表人物的关注外,更应注重对具体新技术和新农具的了解,这些都是细节题的考查对象。【知识模块】 秦汉20 【正确答案】 中国古铜

15、币。汉武帝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铸有篆字“ 五铢” 二字。此后至 700 多年间,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试题解析】 五铢钱的流通使汉代的货币高度统一,对国家控制全国的金融货币流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又因为流通时间之久,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生需注意它产生的作用和流通的意义。【知识模块】 秦汉21 【正确答案】 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总体来说有一种平民化的倾向,首先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出身于平民,而

16、跟随刘邦建立王朝的将领和大臣们,绝大多数也是出身低微。这种情况是对自春秋战国以来贵族政治的一种打破,开始动摇世卿世禄的局面,权臣的地位不再受到其身份的保护,有可能在瞬间失去,而对有才学的平民阶层向上层流动开辟了道路,而原本出身平民的大臣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能参考平民百姓的实际需求。清代学者赵翼将西汉初年的这种政治局面称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试题解析】 西汉初年的平民化政治格局,同自春秋战国以来对贵族政治垄断的打破是一脉相承的,考生需注意这种政治格局沿革的演变,另外需要注意其对整个汉代,尤其是西汉早期政治的影响,以及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知识模块】 秦汉22 【正确答案】 “ 中朝” 是

17、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组成的“外朝”相对应而言的,“中朝”主要由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员所组成。汉武帝主持政务以后,不仅频繁地任免丞相,并将丞相分为左右两人。以削弱相权。另外就是“中朝” 的出现,汉武帝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平民中选拔人才,并担任皇帝身边的职位,名义上是侍奉皇帝的日常事务,实际上参与了政策的制定。“中朝” 经过发展壮大后,其作用已经明显超过了相权,成为皇帝身边重要的秘书机构。【试题解析】 君相之争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条主线,其中许多政策源起于汉朝,考生应能够将“中朝”制度放在古代通史中考查。另外,这一主线也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变化之一,可以放在对其个人的评价之中,并了解“中朝”的构成情况。

18、【知识模块】 秦汉23 【正确答案】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为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写,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吕不韦组织其宾客各自著述所见所思,“集论” 以为吕氏春秋,以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都充备其中。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试题解析】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史学的代表著作,但是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史学,主要还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学说的一个总结,代表了文化大一统的方向,考生需对其中的内容和本书的意义有所了解。【知识模块】 秦汉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19、30 分,共 60 分。24 【正确答案】 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 ,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是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的做法是由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盐专卖的具体做法,就是鼓励平民从事食盐生产,官府供给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平民生产出来的食盐由政府统一收购,不得私自买卖。官府在各地设立盐肆,任命官吏,负责出售食盐;在政府无力设置盐肆,进行经营的地方,特许一些小商人进行分销。铁专卖是铁矿的

20、开采、冶炼、锻造也全部由官府控制,产品归官府所有,由官府设置官吏负责销售。盐铁的价格都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保持价格的稳定。任何人不得私自铸铁煮盐,违者没收工具产品,处以重刑。为了管理盐铁专卖,汉武帝还任命大盐商大铁商孔仅和东郭咸阳担任盐铁丞,并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的生产和收购,在不出产盐铁的地方设置小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销售,回收废铁。盐铁专卖所得的高额利润全部上交中央政府。盐铁专卖政策为西汉政府提供了巨额的收入,尤其是耗费巨大的抗击匈奴、开通西域以及开发西南等,一直都是依靠盐铁的收入来支撑的。盐铁的专卖迫使那些巨商大贾退出了盐铁生意,斩断了他们的聚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兼

21、并,延缓了平民贫困化的过程,对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都有较大的帮助。而且盐铁专卖的实行使诸侯国境内的盐铁资源都收归中央政府,诸侯不能再依靠盐铁之利作为经济后盾,这进一步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的巩固。盐铁的专卖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还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成为西汉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知识模块】 秦汉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5 【正确答案】 (1)出巡山东,宣扬权威。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多次出巡山东各地,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其目的都是为了宣扬皇帝的权威,震慑山东的六国后裔。并且还特意到原六国中最强的齐国和楚国巡游,以显示自己统一

22、海内的强大力量。(2)迁移人口。秦始皇下令强行将山东的十二万富户迁至咸阳,这样一来原来这些富户在山东的不动产就被国家所掠夺,并可以进行再分配,被迁移至关中的富户们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再有反秦的动机。此外还将一些有罪的人,迁移到北部,使他们远离家乡。这样的人口迁移对关东地区农业、手工业的破坏是非常明显的。(3)大量征发徭役。秦朝不仅大肆对外用兵,还修建了大量的宫殿、长城、陵墓等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富,而这些徭役大多是由关东人来承担的,同不负担沉重徭役的秦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虽然在客观情况上确实削弱了关东地区,但是却激发了人民强烈的不满情绪,反秦的浪潮也是基于这种不满而暴

23、发的,所以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知识模块】 秦汉26 【正确答案】 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具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

24、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者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

25、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治狱官吏张汤、杜周,迎合汉武帝的需要,也主张以春秋决狱,用儒术附会粉饰法律。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一些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 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知识模块】 秦汉27 【正确答案】 (1)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帝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

26、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2)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光武帝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3)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帝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4)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但是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只得不了了之。【知识模块】 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