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84777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建议变法图强是在( )。(A)1888 年(B) 1894 年(C) 1897 年(D)1898 年2 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思想与文化名著的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康广仁(D)严复3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书的出版时间是( )。(A)1895 年(B) 1896 年(C) 1897 年(D)1898 年4 严复和夏曾佑在天津创办的宣传变法维新的报刊是( )。(A)

2、湘报(B)时务报(C)国闻报(D)强学报5 康有为提出“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是在( )。(A)上清帝第一书(B)公车上书(C)上清帝第三书(D)应诏统筹全局折6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是 1895 年 8 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 )。(A)强学报(B) 中外纪闻(C)国闻报(D)时务报7 公车上书后,由维新派和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发起成立的,以挽救时局为宗旨的组织是( )。(A)南学会(B)保国会(C)强学会(D)爱国会8 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的主笔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康广仁(D)严复9 谭嗣同在 1897 年初写成的

3、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批判的著作是( )。(A)民功篇(B)说群(C)辟韩(D)仁学10 光绪皇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的时间是( )。(A)1898 年 6 月 1 日(B) 1898 年 6 月 11 日(C) 1898 年 6 月 15 日(D)1898 年 6 月 18 日11 1898 年,与康有为共同倡议发起组织保国会的是( )。(A)文廷式(B)梁启超(C)李盛铎(D)唐才常12 戊戌政变发生的时间是( )。(A)1898 年 9 月 20 日(B) 1898 年 9 月 21 日(C) 1898 年 9 月 22 日(D)1898 年 9 月 25 日13 戊戌政变后拒

4、绝友人要他出走日本的劝告,决心一死以殉维新事业,警醒国人的是( )。(A)谭嗣同(B)梁启超(C)康广仁(D)杨深秀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4 孔子改制考15 大同书16 严复17 公车上书18 强学会19 万国公报20 时务报21 国闻报22 保国会23 变法通议24 百日维新25 戊戌政变26 戊戌六君子27 南学会三、论述题28 评述清的地方自治。29 试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历史学基础(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

6、化的启动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4 【正确答案】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这部书中,康有为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春秋公羊派的学说,宣称人类社会必然是按照“据乱”、“升平”、“ 太平” 三世的顺序演变发展,愈变愈进步,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作“六经” 的目的是“托古改制”。意在向人们宣传他自己的变法是遵循孔子的“道统” ,合乎 “圣人之道”,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挠。【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5 【正确答案】 大同书是由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撰写的人类公理一书改写而成的,鼓吹建立一个人人相

7、亲、人人平等和天下为公的“大同” 社会,表现了康有为的思想深处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6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人。留学英国海军学校。1880 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中日甲午战争后,译天演论,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论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 “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曾主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首次提出“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日趋保守,1913 年,列名发起孔教会,1915 年,列名筹安会

8、。【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7 【正确答案】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8 【正确答案】 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维新派的重要的政治团体。中日甲午战后,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于 1895 年 8 月正式成立。强学会的宗旨是“求中国自强之学” 。强学会的活动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仇视。1896 年,该会被改为官书局。不准议论时政,不准臧否人物

9、,分学务、选书、局务、报务四门。“ 专为中国自强而立 ”的强学会便违失原旨。强学会虽被封禁,但它促进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19 【正确答案】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康有为等人于 1895 年8 月 17 日在北京创刊。万国公报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编辑、撰稿。目的在于宣传西学,鼓吹变法。随当时的“邸报” 免费送给在京的政府官员,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895 年 12 月 16 日后,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0 【正确答案】 时务报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 年 8

10、月创办于上海,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发起创办。梁启超任主笔,汪康年任总经理,章太炎等参加编撰工作。时务报刊行到 1898 年8 月 8 日,共出版 96 册。它以新颖的言论、流畅的文笔,风行海内。【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1 【正确答案】 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日刊,严复主编,每旬出增刊国闻汇报。1897 年 10 月 26 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 年 12 月,被迫停刊。1900 年,一度复刊。【知识模块】

11、 近代化的启动22 【正确答案】 1989 年 4 月在由康有为等联合在京会试地各省举人成立保国会。保国会议订了保国会章程30 款,鲜明地确定了“保国、保种、保教” 的宗旨。并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均设分会。保国会的形式已与近代资产阶级政党有相似之处。在保国会的影响下,各省旅京人士相继成立了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等。【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3 【正确答案】 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1896 年,梁启超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共 14 篇。要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的道理。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地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从理论上

12、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但是,变法通议倡言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西方进化论,这种以自然万物之进化与人类社会之发展作自然比附的思想方法无疑是形而上学的。【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4 【正确答案】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 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 。新政主要内容为倡办新式企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学校,提倡西学;裁汰冗员,削

13、减旧军,重练海陆军。同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康广仁、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等“六君子” 被杀害。 “新政”被全部取消,“ 百日维新”失败。【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5 【正确答案】 1898 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6 【正确答案】 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

14、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 6 人于 1898 年 9 月 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7 【正确答案】 南学会是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成立于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谭嗣同等“ 思保湖南的独立 ”,使南中国“可以不亡”,遂组织该会。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主要活动是讲演,它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思想甚为活跃,影响也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三、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地方

15、自治是西欧市民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加城市政权的产物,是西欧民主政治的表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西学东渐,地方自治思潮传人中国,在清末最后几年,地方自治思潮走向实践,在中国宪政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末地方自治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清末皇权弱化和政府统治被削弱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可能。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外交困,皇权遭弱化,统治被削弱。与此相反,地方督抚实力大增。清末皇权的削弱和地方势力的勃兴,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基础。(2)清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绅商阶层的壮大,他们成为推动地方自治的重要力量。(3)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为地方自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

16、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地方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思潮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统治阶级的部分开明人士也认识到实行地方自治的必要性。地方自治思想逐渐渗透到清廷的政治生活之中。在全国上下要求实行地方自治的呼声中,1908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在全国推行地方自治。清末地方自治可分为两个阶段:1908 年以前,为绅商自发倡办或由官府督导试办的阶段;1909 年以后,是在清政府的统筹规划之下,全面推行的阶段。清末地方自治分为两级,城镇乡级自治为下级自治,府厅州县级自治为上级自治。规定先行在城区进行自治实验,嗣后再推至乡镇。为推动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清政府于 1909 年颁布自治研究所章程,责令于各

17、省省城及各府厅州县设立自治研究所,这就为地方自治做好了组织和思想基础。1910年,清政府又颁布京师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和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使自治政策更趋完善。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定,使地方自治成为了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股地方自治风潮。清末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革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存在舞弊、刮民、铺张等现象,以及民众对地方自治的误解、无知和冷淡,加之财政困难,特别是清政府维护自身独裁统治的目的没有改变,从而限制了地方自治的成效。尽管如此,在一些地方,地方自治事业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总之,无论是从观念、行为还是政

18、治结构方面,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对于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而言均是一种初步和有益的尝试,其影响一直波及民国年间。【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9 【正确答案】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不敢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封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掌握着人权、军权。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第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更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第四,维新派在变法的理论、策略和措施上有重大失误。“托古改制” 的理论难以为人接受,为政治而牵强学术,其效果适得其

19、反。在变法的错略、措施上急躁冒进、不分轻重缓急,社会难以承受,缺乏善后措施和可操作性。(2)历史意义:第一,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符合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第二,这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了进化论和民权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旧文化,改变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面貌。第四,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带动了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第五,对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也有影响。延续千余年的缠足陋习受到社会广泛地抨击,以不缠足、兴女学为起点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步。因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次救亡运动、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戊戌变法是 20 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一次大飞跃。【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