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4780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 所起的作用是 ( )(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 资治通鉴中记载“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举,中书诏敕或有差池,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烦琐,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3 隋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A)扬州(B)宣州(C

2、)洛阳(D)益州4 杜甫诗中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国破”指的是( )(A)安史之乱(B)唐末农民起义(C)金灭北宋(D)宋金议和5 下列选项的内容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C)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6 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赤带朱丹和亲7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值得重视的进步观点和具有进取精神的观点是( )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自然与人互相作用实

3、践对人们认识有一定的作用(A)(B) (C) (D)8 下列各项属于松赞干布活动的有( )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命人创制吐蕃文字仿唐制设置各级官府与唐会盟,建立盟碑(A)(B) (C) (D)9 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 )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首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编(A)(B) (C) (D)10 现今我国裕固族的祖先是( )(A)甘州回鹘(B)西州回鹘(C)黑水靺鞨(D)云南南诏10 唐玄宗前期设置的藩镇不仅后来使唐朝走向衰落,而且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此回答问题:11 当代史学界认为安禄山、史思明反唐是一场叛乱,其基本理由是他们( )

4、(A)烧杀抢掠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挑起内战削弱了边疆的防御(C)割据扩张分裂国家(D)后果严重使唐朝由盛转衰12 下列有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B)由地方势力权力过大所致(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D)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最终加速了唐朝的灭亡13 后晋一个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 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说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实质是( )(A)后晋节度使掌权(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各政权统治者都想依靠武力统一全国(D)分裂局面是节度使造成的14 最后废除节度使的是( )(A)周世宗(B)宋太祖(C

5、)宋太宗(D)宋真宗15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南北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启中国盛世局面大运河的开凿,巩固统一,促进南北交流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B) (C) (D)16 北庭都护府设置于( )(A)唐太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17 唐朝统辖高昌地区的是( )(A)北庭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瀚海都督府(D)黑水都督府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大索貌阅19 安西四镇20 南衙北司之争21 刘晏22 鉴真23 通典24 唐六典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

6、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请回答:25 以上史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26 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7 如何评价武则天及其时代?28 比较说明秦、隋速亡原因的相似性。29 述评牛李党争。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7、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租庸调制度,具体到了对于“庸”的理解。【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唐朝中央机构设置之间的关系。中书制诏、门下封驳,决策机构之间分工、合作更加完备化和制度化,说明中央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造船业,扬州是当时的官船制造中心,所造之船具有载重量大、船速快的特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而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知识

8、模块】 隋唐五代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玄宗接受大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佛教的政策,集中检括了中宗以来伪滥僧尼,令其还俗,下令不准再建新佛寺。【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选项 B 是唐太宗时期的事件;选项 C、D 都是唐中宗时期的事件,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代表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思想是当时的代表思想,考生要全面掌握。【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唐朝时吐蕃国的基本情况的掌握。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著名

9、首领,统一了西藏高原,他建都逻些,厘定法律、职官、政治、军事制度,创立文字、历法,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与唐会盟是尺带珠丹统治时期,选项 A 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于隋唐时期的史学的全面考查。第一部史论专著是唐刘知几史通;典章制度专史是唐杜佑的通典;唐设史官监修国史,编订唐初八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编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故选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观点论证能力的综合运用。题干的观点是“叛乱”,历

10、史上凡被史学界定性为“叛乱”的,都具有 A 项的特点,安史之乱的这一特点十分突出。【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因果关系的以果求因能力及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A 项是根本原因,B、C 两项都是直接原因,D 项则不是原因,并与此无关。【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A 项仍是现象而非实质,C 项与历史事实不符,各政权统治者只顾割据一方而不顾统一,D 项是原因而不是实质,而五代十国各政权的开国皇帝都是节度使夺权后当上的,故应选 B 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1、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鉴于前代藩镇屡屡作乱,作为防弊之策,最终废除了节度使。【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总体把握。考生只有理解了隋朝对于后来的唐朝的繁盛以及其后朝代的重要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

12、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手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所谓“大索” 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 貌阅 ”,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

13、处以流刑。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 164 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9 【正确答案】 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

14、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 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试题解析】 安西四镇是边防和中西陆路交通的战略要地。唐朝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之一。【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0 【正确答案】 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

15、,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 四贵” ,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 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试题解析】 南衙北司之争一直贯穿于唐后期的政局之中,可谓影响之大。这段时期和东汉的“

16、党锢之祸”、明中后期的宦官专政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宦官专权时期。【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1 【正确答案】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晏以转运为己任,开三门渠津遗迹,岁运米数百万石,以济关中。安史之乱使漕运受到严重破坏。广德元年,平息了叛乱后,次年代宗命第五琦与刘晏疏浚汴渠,并以刘晏专领粮食盐铁转运事宜。在刘晏的主持下,一方面,参照裴耀卿分段漕运的办法,加强了对各水路交汇处的转运仓的建设;并在各运输段上分别使用适应本段水情的漕卒和漕船,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保证了漕路的畅通,运至关中的漕米每年也恢复到

17、110 万石,保证了京师地带的粮食供应。780 年 7 月,刘晏被诬陷致死。【试题解析】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中央财政依靠江南,这种财政形式和财政重心的转移促使储备转运系统也要相应进行调整,而刘晏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这也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所在。【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2 【正确答案】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753 年,鉴真赴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在经历了五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对于佛学在日本的弘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日本密宗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知识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卒于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唐

18、大和尚东征传,记述了鉴真东渡弘法的事迹。【试题解析】 鉴真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的人物,对于促进中日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 世纪下半叶出现白凤文化,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鉴真正是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3 【正确答案】 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的典籍。作者杜佑(735812 年) ,字君卿,京兆万年人。仿刘秩政典体例编撰,到德宗贞元十七年撰毕。全书共 200 卷,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唐肃宗、代宗时期。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把食货放在首位,又以田制为先,反映了作者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

19、通典为后来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确立了我国史籍中“政书” 的体例,并为后世史学家所继承,开创了我国史学史上的一个新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试题解析】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历史的著作,它开创了“政书体”这一新的体裁,因此通典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4 【正确答案】 旧题唐玄宗御撰,实为张悦、张九龄、李林甫等人监修,韦述等编写。全书 30 卷,因玄宗体例为“理、教、礼、政、刑、户典六条” ;但最后按官署的官职以及地方行政、军事官吏为序编排。“以事隶官” ,以官职为纲,正文记职司官佐,吏员的秩;注文记述职司事例、机构沿革,包括一些诏令。实际

20、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试题解析】 本题既是对于唐当时民族关系的考查,也是对于我国东北地区历史的一个考查。从这一个时期开始中原地区的王朝与东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王朝建国,了解这一时期的这个地域的历史,有助于更好地认知今后的民族关系的变化、融合以及冲突。【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5 【正确答案】 这段材料反映了隋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出现了“ 开皇之治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6 【正确答案】 致力于恢复传统礼仪,以凝聚人心,

21、巩固统一;重视佛教作用,用做支持统一的力量;注意利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儒家知识分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制,废除地方长官自辟僚属的制度;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通过严密的“输藉定样” ,豪族控制下的大批农民转化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减轻赋役负担,推迟成丁年龄,减轻租额,多次蠲免租调赋役;采取措施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发挥改革府兵制度。令军人落籍州县,与编民一样垦田;隋文帝在历史上以厉行节俭著称。通过以上措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唐朝受惠无穷,成为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治世时期。【试题解析】 回答本题考生应该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的解题信息,注意它的材料出处

22、的注释,这是一个信息点;本题是对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的考查,联系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即可回答。【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7 【正确答案】 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千百年来,人们对她作了种种不同的评价。从 660 年武则天执掌大权开始,到 705 年五王政变去帝号时止,武则天的统治长达近半个世纪,对于她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她的治绩:打击士族地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第一,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第二,改洛阳为“ 神都” ,将政治中心东移洛阳;第三,置北门学士,以分宰相之权;第四,改御史台为肃正台,加强监督作用。大力发

23、展科举制度。第一,创殿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考试;第二,置武举,选拔官员;第三,扩大“南选” ,武则天为加强对岭南黔中一带的人才选拔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的选拔制度;第四,创立自荐和试官制度。广揽人才,注重罗致人才,提拔了许多优秀的人才。继续推行均田制,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抗击吐蕃,收复安西四镇,重视边防,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2)她的不足集中在用人较滥、杀人过多、浪费无度。为了镇压政敌,任用了一批酷吏等。武则天虽然不断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是她作为帝王,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她一肩挑着两个盛事“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总的来讲,武则天执政的近半个世纪,基本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是贞观

24、到开元年问一位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女政治家。【试题解析】 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一直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但是评价武则天这样的历史人物,不应以正统的观点为出发点,不应以伦理来论是非,评价她在这段历史的作用,应该看她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答题也是如此。【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8 【正确答案】 秦、隋在中国历史上均为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两个王朝又都是短命的王朝,亡国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1)两国通过武力完成大一统,都是在旧贵族的反扑中亡国。秦就是在六国旧贵族的打击下灭亡;隋对于关东、江南采取高压政策,激起了强烈的反抗。(2)与周边民族的长

25、期战乱,秦、隋王朝不得不在国力虚弱的情况下进行镇压平叛,对秦、隋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3)秦、隋表现出了开拓的精神,改革旧制。这些都成功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给不平静的社会带来波澜,都激化了矛盾,威胁了统治。(4)长期战乱之后,没有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反而大兴土木加重百姓赋役负担,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威胁其统治基础。(5)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加速了统治集团的垮台。总之,汉唐盛世的出现,是汉唐统治者吸取秦隋速亡的历史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从反面上证实了秦、隋统治者在统治方法上的失误。【试题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综合题,也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于历史的感悟能力。秦、隋

26、速亡一直是几千年来治史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于历代的统治者的警醒作用也不能小视。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全面。【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9 【正确答案】 牛李党争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个上层大官僚集团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在唐后期,牛李两党反复较量,持续争斗 40 年之久。(1)宪宗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科举对策中冒犯宰相李吉甫,李德裕即是李吉甫的儿子。穆宗初年李德裕又借一次科场案打击李宗闵,此后矛盾日益激化,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党争是一场掺杂门第、仕途、政见、恩怨的纠葛,后来凡朝中议事必针锋相对。有很多无原则的意气之争,双方之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员问题。牛党

27、赞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李党主要赞同门荫入仕,这是由于各自不同的背景色彩决定的。对待藩镇的态度。李党主张平叛,牛党主张姑息。就个人政绩而言,李德裕更胜一筹。他任相时,辅佐武宗裁抑宦官势力,击败回纥骚扰、平定泽路节度使叛乱。会昌五年辅助武宗灭佛,改善朝廷财政状况。(2)牛李党争持续了 40 年,斗争的高潮是文宗朝,到了宣宗继位后,重用牛党,完全清除了李党分子。李德裕几经贬谪,于大中二年在崖州死去,牛李党争结束。(3)牛李党争与宦官专政败坏了朝廷风气,最高统治阶层陷入了长期的互相倾轧,而对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无心解决,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试题解析】 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党争非常严重的时期之一,牛李党争就是其中之一,是一个传统的题型。回答本题应该抓住这几个方面: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