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4780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0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种类多,交换规模大,交换方式多。试回答问题:1 我国银行最早的雏形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柜坊(B)交子(C)票号(D)市舶司2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进步,以下表述全面的是( )(A)开元通宝流通和柜坊的出现(B)全国货币的统一和柜坊的出现(C)邸店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D)邸店和柜坊成为最早的金融机构3 下列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A)隋时使用五铢钱(B)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C) “开元通宝” 为唐朝通用货币(D)“开元通宝 ”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4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拥立( )为帝,武周政权结束(A)李旦(B)李显(C)李隆基(D)李治5 隋唐时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的技术包括( )切削抛光焊接使用机械动力(A)(B) (C) (D)6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 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统治者推崇佛教佛经浅显易懂雕版印刷佛经人们盼望安定(A)(B) (C) (D)7 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平定江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帮助完成岭南一带平定的是( )(A)洗

3、夫人(B)孙夫人(C)慕容三藏(D)裴矩8 初唐书法三大家是( )(A)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B)欧阳询、虞世南、张旭(C)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D)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9 下面有关兵制的内容,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A)不再实行军民异籍(B)增加了军府的数量(C)开始实行募兵制(D)府兵地位不断下降10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减轻刑罚(D)善于纳谏11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4、)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2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这说明租庸调制( )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A) 都正确(B) 正确, 错误(C) 正确,错误(D) 正确, 错误13 唐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外传,下列符合大食、北非、欧洲顺序的一组是( )(A)纺织技术和造纸技术(B)造纸技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铸铁技术和纺织技术14 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B)唐

5、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15 唐朝时流传着“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的谚语,这主要是说 ( )(A)考取进士很难,录取率很低(B)考进士没有年龄限制(C)唐朝为了广收人才,放宽考生的年龄(D)唐朝不重视文化教育16 唐代最名贵的秘色瓷产于( )(A)越州(B)定州(C)邢州(D)宣州17 南唐建州所产茶叶,质量上乘,其中最著名的( ),号称“京挺”(A)绿茶(B)黄茶(C)乳茶(D)奶茶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玄武门之变19 神策军20 政事堂2

6、1 租庸调22 史通23 玄奘24 “四贵”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5 阅读下列史料,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它的危害在哪里。“胤奏曰: 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自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自先帝临御已来,陛下纂承之后,朋侪日炽,交乱朝纲,此不翦其本根,终为国之蟊贼。内诸司使务宦官主者,望一切罢之,诸道监军使,并追赴阙

7、廷,即国家万世之便也。诏曰:宦官之兴,肇于秦、汉。赵高、阎乐,竞灭赢宗;张让、段珪,遂倾刘祚。肆其志则国必受祸,悟其事则运可延长。朕所以断在不疑,祈天永命者也。”旧唐书卷 184宦官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6 评价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作出的努力。27 简述你对贞观之治的理解。28 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唐朝的货币、

8、金融的考查。柜坊是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经营信贷业的机构,随着商业的发展,其金融职能日益突出。【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武德四年废五铢钱,新铸开元通宝钱。【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次政变之后,李显继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隋唐时期的冶铸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符合题意,故选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对隋唐时期的佛教政策进行考查。统治者为求统治稳定,极力推崇佛教的推广;经过了

9、玄奘、义净的天竺求法,佛教经典已经非常浅显易懂了;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也加快了佛经的传播;人们都渴望安定的社会秩序,佛教经典业正是这种理念的倡导者。【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兵役制度。选项 A、B 属于府兵制刚开始实行阶段,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召募制,安史之乱以后,府兵制走到了尽头,天宝年间最终停止了府兵的派役活动。【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表述型和比较型综合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比较求同能力的综

10、合运用,只有 B 项是共同注意的问题。【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唐代中枢机构的运作情况的掌握。回答本题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中枢机构的实质、内涵来理解它的运作,而不是仅仅记忆它的内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租庸调制的考查,在复习中要掌握租庸调的基本内容,还要了解其本质、内涵,仔细分析“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对照选项即可得出答案。【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三彩是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手工品,它在非洲被发现表明当时

11、中非很可能已经开始友好往来。【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隋唐科举制度内容的考查。明经主要考试帖经,从考生所习之经中选择某行,覆盖某些字,令其填充,重在测试记忆能力,较易应付,有“三十老明经”之说;进士科较有难度,不易录取,故登第者有“登龙门”“五十少进士”之说。【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隋唐五代时期养茶业的代表性考查。【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2、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系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因权力斗争而引发的兄弟相残事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唐高祖武德九年(626 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被杀。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唐朝初年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的考查。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它的性质、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这也是回答名词解释的一个基本方法。答题时一定要全面,

13、不然容易失分。【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9 【正确答案】 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入援勤王。此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这支军队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广德元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遂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贞元十二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神策军来自陇右,曾是唐中央的劲旅。德宗、宪宗时常用以出征藩镇。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至昭宗天复三年,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0 【正确答案】

14、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 (后逐渐统一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 ,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

15、当的职权。【试题解析】 政事堂是唐前期对制度进行改革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中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一个重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1 【正确答案】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它以丁为单位征纳。每年租二石,调绢二丈及绵三两。服正役 20 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代替,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即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到了唐朝更加完备。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均田制的不稳定,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就无法保证,到了唐后

16、期租庸调制也就完全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税法。【试题解析】 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的核心。考生要注意到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关系,可以说租庸调制随着均田制的产生而产生、灭亡而灭亡,一定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在比较中来掌握它们。【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2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刘知几第

17、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 的论点。史通 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史通也是有缺点的,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试题解析】 史通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考生所必须复习到的核心内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3 【正确答案】 唐初佛教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洛州缑氏人。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沿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到粟特地区,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印度。

18、在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他在印度巡礼求法十多年,贞观十九年由陆路回到长安,带回大量佛经,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把印度的法相宗引入到中国。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宗教、民族、语言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资料。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试题解析】 玄奘可以说是现在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史学家说玄奘是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还要注意大唐西域记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4 【正确答案】 宦

19、官能够专权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掌管禁军。唐德宗时,由于朱眦、李怀光等将领先后叛乱,统率禁军的朝臣白志贞无能,致使他认为文臣武将都不堪信赖,只有宦官最为可靠,于是设统率禁军的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都以宦官担任。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制度。其次是宦官执掌机要。肃宗时,就曾让宦官李辅国宣传诏命,掌管四方文奏。代宗时,又设立执掌机要的枢密使,规定由宦官担任。于是宦官正式参预国家政事。两枢密使和掌管禁军的两中尉合称“四贵” ,是最有权势的宦官,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军政大权。他们能够任免将相,地方节度使也有不少出自贿赂中尉的禁军大将,各道和出征军队中也都有宦官监军。甚至皇帝的生杀废立,也由宦官决定。【试题解析】

20、 “四贵”是唐后期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现象,对于唐后期的政治进程影响极大,应从组成、成因、影响等方面答题【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5 【正确答案】 在唐代的政治制度中,宦官专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皇权的加强,皇帝身边的宦官成为控制朝政的工具。玄宗开始,内用宦官供奉,外用宦官监军,宦官的地位开始上升。安史之乱期间,宦官开始介入政务,到代宗时任用宦官掌握枢密,主管文书出纳和宣布诏令。后来,鉴于藩镇割据,德宗为了建立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便令宦官统领中央禁军中的神策军,宦官的势力达到了可以左右皇帝废立的程度。唐代的宦官与正规的宦官机构

21、内侍省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由于皇帝派遣宦官担任使职开始的。更重要的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信息的两名枢密使,以及统领神策军的两名神策中尉,在晚唐号称“四贵 ”,成为真正的政治中心。朱温到长安大杀宦官数百人,宦官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宦官掌握皇帝的废立;内外廷之争不断引发政争的根源;宦官扰民,聚敛财富,兼并土地,强买豪夺,与藩镇割据相互呼应成为唐代后期社会的一大毒瘤;败坏吏治,腐败朝政,导致了唐代后期社会的不稳定,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试题解析】 宦官专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我国古代史上有几次宦官专政的典型时期,东汉末年、唐中后期、明末,考生可以比较这三者之间的异同、影响等。四、简答题【知

22、识模块】 隋唐五代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6 【正确答案】 隋炀帝在做晋王时就为统一做出了贡献,做皇帝后,巩固统一的意识更加强烈。(1)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营建东都 605 年下诏营建东都,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加强对于有着割据倾向的北齐旧境的威慑,关东地区颠覆政权的危险还明显存在。开凿运河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 605610 年,先后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开凿运河,是当时南北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隋王朝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为用兵高丽做准备。经营西域,设立河西四郡亲征吐谷浑,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设

23、置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丝绸之路全面开通。联系台湾 隋炀帝派朱宽、张镇州等先后三次去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其他的措施,比如修筑长城、修建通往边疆地区的驰道等等都贯穿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2)评价:隋炀帝的努力是建立在隋朝强盛国力的基础之上的,府兵制和均田制的实施,使得隋军事力量的加强和纳税户口的增加同步实现,成为隋炀帝大规模建设的基础。隋炀帝在位期间,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但是,他的这些措施,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隋朝的动荡,在征辽与高丽的战争中很快就开始了。【试题解析】 隋炀帝一直是史学界争论很多的人物,传统的观点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导致了强大的隋

24、王朝灭亡,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事实上,他既是一个暴君,又有不可抹杀的功缋,体现在他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出的贡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对隋炀帝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7 【正确答案】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 年),封建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民族融洽,社会异平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的比较好的时期,所以历史上把唐太宗贞观时期比较清明的统治誉为“贞观之治” 。(1)形成原因:隋末农民起义对统治者的打击,使唐太宗引以为戒,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唐太宗力革隋末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5、唐太宗善于用人,注意纳谏,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相对开明的政治作风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2)评价:所谓贞观之治,在更大程度上并不是说贞观时期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而是指那个时期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即使在唐朝贞观时期也不是最好的时期。贞观时期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为后世津津乐道,成为后世模仿的榜样。贞观君臣政治思想趋于成熟,提出了“为君之道” 和“安人之道”等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在唐太宗晚年保守、猜忌的心态下,被复杂的权力斗争所取代。但是,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关系和统治政策的调整下,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态。【试题

26、解析】 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治世时期。题中要求是对于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的理解,所谓的历史内涵的理解,就是要从它的内容、表现、形成原因以及评价等方面来回答,答题时注意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8 【正确答案】 隋唐帝国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是大一统的重建和历史有序化进程的重现,这一时期在整个东亚历史上被称为动荡时代。(1)隋文帝时期,高丽联合靺鞨进攻辽西,在隋军的攻势下遣使谢罪,罢兵修好。(2)隋炀帝三征高丽,目标攻打辽东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成为引发隋末农民战争的导火线。(3)唐朝代隋而立,高丽与唐修好,唐鉴于隋亡教训,国内战争还在继续,突厥势力依然构成威胁,唐

27、高祖表面同时册封高丽、百济和新罗王。(4)百济与高丽结盟,囚禁唐朝使臣。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局部上收复辽东,并未达到臣服高丽的目标。(5)高宗前期,保持对朝鲜半岛的进攻态势,于显庆五年讨平百济,日本出兵助百济,战败。乘高丽内讧公元 668 年攻陷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由于高丽遗民的顽强反抗,以及对外政策的中心由东而西,逐渐从朝鲜半岛撤退,都护府撤回辽东。(6)武则天执政时期,实行息兵政策,对朝鲜半岛基本采取修好态度,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进入实质性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轨道。朝鲜半岛新罗与唐的友好关系一直维持到唐末,是古代国家关系中友好邻邦的典范。(7)从公元 600 年开始,日本重开遣隋使,中日两国恢复了中断的交往。贞观四年,日本第一次遣唐使派遣,向唐朝学习律令制度,佛教(鉴真东渡)、汉字、儒家经典在这一时期传入日本。总之,可以说强大的隋唐帝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它们互相促进、吸收,最终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这个过程中隋唐帝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