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4851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线段判断从众实验是谁做的?( )(A)阿希(B)米尔格莱姆(C)津巴多(D)凯利2 斯坦利米尔格莱姆经典的“电击实验” 用来研究 ( )(A)说服(B)服从(C)攻击(D)利他3 格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体现出人们从众的原因是 ( )。(A)行为参照一定向的需要(B)对偏离的恐惧(C)与群体融合的需要(D)群体的凝聚力4 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我们称为( )。(A)服从(B)从众(C)肓从(D)以上均不是5 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曾发生过反日游行

2、事件,很多人乘机砸毁了一些店铺,并窃取了其中的财物。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 )现象。(A)从众(B)服从(C)去个体化(D)群体极化6 下列哪位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 )(A)所罗门阿希(B)达里尔拜姆(C)欧文贾尼斯(D)穆扎菲谢里夫7 有这么一种现象,当你和很多人一起的时候,你的表现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好很多,这个例子与以下哪个选项相一致?( )(A)社会比较理论(B)社会助长(C)社会交换论(D)公平理论8 根据菲利浦津巴多的研究,穿着制服能促进( )。(A)辩证逻辑思维(B)群性虚耗(C)观点采择(D)去个体化(去个性化)9 司马紫衣最近很焦虑,于是在面对冲突时采

3、用了回避的方式。请问,如果用“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作为两个维度划分四个象限,回避处于( )。(A)高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B)低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C)高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D)低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0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A)词干补笔法(B)投射法(C) IAT(D)人种志11 下列哪些实验是研究从众心理的?( )(A)谢立夫的“ 自主运动现象”(B)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C)多伊奇和克劳斯的卡乍游戏(D)斯坦福监狱实验12 团体的心理功能包括( )。(A)归属

4、感(B)认同感(C)社会支持(D)风险转移13 群体决策的方法包括( )。(A)头脑风暴(B)专家评估法(C)具名群体技术(D)阶梯技术14 观察者效应15 自我服务偏差16 社会化17 顺从18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19 社会助长20 去个体化21 登门槛效应22 睡眠者效应23 说服的边缘路线24 社会懈怠25 群体极化26 头脑风暴27 说明影响态度改变的特点。28 请用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论解释“破罐子破摔” 的现象。29 请简述个体通常是如何进行自我概念建构的。30 请说明影响自尊的因素。31 笔为剑的一名优秀的学生在统计考试中表现得很糟糕,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笔为剑该如何去安慰这个学生才更

5、为有效?32 简述从众现象。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阿希的线段等长判断实验是经典的从众实验之一。米尔格莱姆做的是服从权威的实验,津巴多做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凯利是研究归因的。【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米尔格莱姆著名的“电击实验”,简单地说,就是让被试充当老师,主试的助手充当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电击学生的实验,当然并不是真的电击学生,但是被试并不知道这一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后好多人都遵守命令把电压加到较高,却没有提出质疑或者

6、拒绝,所以这是个研究服从(权威)的实验。【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格言的原意是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在此可以引申为个人对群体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为了被人喜欢和避免被拒绝而选择从众。【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众的本质: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众指迫于真实或者想象的压力做出了某种行为,游行并不要求打砸抢,所以 A 选项不对;服从强调权威的命令,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发出命令;去个体化指在群体中个人身份被

7、淹没从而使得个人难以被惩罚,打砸抢的个体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更加趋于保守和冒险的现象,这里的行为也并不是群体行为。【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欧文贾尼斯是主要研究群体思维与决策的,他认为“酿成大错的原因,是由于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他把这种现象称作群体思维,并提出了群体思维的三个特征:不人道的方案、受限制的讨论以及集体凝聚力。所罗门阿希是研究从众效应的心理学家,穆扎菲谢里夫是利用自主运动研究从众的心理学家。【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有旁观者在场的时候,个人往往会有超常的表现,这就是一种社会

8、助长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促进只适应于难度较低的任务,霍桑效应也一样,请联系动机部分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理解。社会比较指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菲利浦津巴多是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又叫去个性化、个性消失、去压抑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当群体成员穿着统一的制服时,个体身份被隐匿了,个性也就跟着被淹没

9、了。B 项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是对峙;B 项是回避;C 项是合作;D 项是顺应。【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词干补笔法是先让被试学习一列单词,然后给被试提供单词的缺笔词,要求被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词填出来。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境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内隐联想测验(简称 IAT)是以启动效应为方法学基

10、础,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人种志是指通过在自然情境中以局外人的立场去观察、描述、判断和解释,从而获得对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行为及其意义的整体理解。【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1)谢立夫的“自主运动现象”:社会心理学家谢立夫在 1935 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问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 15 英尺远的地方显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

11、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从几英尺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成一个两人或者三人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同样让每个人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2)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见教材) 。(3)多伊奇和克劳斯的卡车游戏(1960 年) :有两个人参加游戏,每人扮演一个运输公司经理,每一方都要尽快地把货物从出发点运到目的地,双方都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迂回的远路,另一条是近路,近路中间有一条双方共用路,但它是单行路,只能从一个方向走一辆车,而双方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运费收入按时间计算,时间越短,收入越多,所以双方都想走近路。如果双方合

12、作,轮流使用近路,双方都获得较好的收入;如果双方不合作,争用近路,则会在单行路上相遇,各不相让、坚持不下,最后只好一方退回,这就浪费了时间,对双方都不利。但是僵局常常出现。如果在单行路两端设立两个控制门,双方各管一门,这就增加了相互威胁的手段。因为一方关门,对方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更加强了。实验证明,在有控制门的条件下比无控制门的条件下合作更少。这是竞争与合作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4)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者认为监狱条件可能会扭曲人性和改变正常人的行为,为证实这设想,又不能把正常人投入监狱,于是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楼地下室模仿监狱设立一所牢房,并用 15 美元一天的报酬招聘 24 名

13、1730 岁的自愿参加“狱中生活”心理学研究的大学生。接着随机分派其中的 6 人扮演“看守”(发给他们军服、哨子、警棍,并告诉他们值班时要维持秩序、做好应付紧急事变的准备),其他 18 人扮演“囚犯”(被发给肥大囚衣、戴上镣铐、喷防虱液、按手印、使用身份证号码和叫号应答,并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吊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他们都同意在两周内担任这种角色,其公开行为均被录像、录音,并通过观察、谈话获得其他情报。这种环境不久就使所有被试的行为远远超过正常扮演者所应有的界限。“看守”们日益为维护他们的权力,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同辈中获得乐趣,常常下达做俯卧撑的命令、拒绝上厕所的要求,以及诱发出虐

14、待狂似的行为。而“囚犯”们最初只是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并陷人了无能为力和极为沮丧、愤怒的境地。六天后,有一半“囚犯”被试要求释放,感情几乎都达到崩溃的边缘。研究者见此意外情境,便不得不终止整个研究。【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心理功能中不存在 D 选项的说法。 D 选项是群体极化中的概念,指群体做出的决策比讨论前更加冒险。【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需要多学科知识时,利用团体的头脑风暴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专家评估法义叫德尔菲法,是指专家将团体成员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整理后反馈给成员,成员进行分析后再提出新的方案

15、,专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具名群体技术是指团体成员列出所有方案,归类,然后再表决,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阶梯技术是指四个人的团队进行决策时,先由两个人讨论,一致之后再加入第三人,达成共识,之后再加入第四个人最终整个团体达成一致方案。【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的归因不同于他人对自身行为的归因。行为者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于个人,把自己的失败归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把成功归于情境,把失败归于个人。例如我自己摔倒了会认为是路滑导致的,但他人会认为是我的平衡能力太差。【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自我服务偏差又叫自利偏

16、差,是指人们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于内部因素。人们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自我卷人越深,自利程度越高。【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会其社会群体的信仰和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个体学会调整其行为以满足其他群体成员的期望,即反作用于社会的过程。【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要求之下按照他人要求去做的倾向。顺从不是服从,可能有迫于压力的原因,但依然以自我为特征。【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人活着有意义是人生活富有意义的最重要的理由,任何时候,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

17、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都会进行有意无意的自我价值的保护。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对外界劝导或影响所做的反向行为,即为自我代价值保护逆反。【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或在场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相对。【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标准相矛盾的行为的自我认同观念,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不会去做的反社会行为,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登门槛效应是指在一个较大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

18、,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例如跟朋友借钱的时候可以先借些小钱,慢慢地就可以借出更大额的钱。【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睡眠者效应是关于态度改变的现象,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的信息源所产生的态度改变量逐渐减少,而低可信度的信息源产生的态度改变量逐渐增多。它显示信息源的低可信性阻碍了人们恰当地估计信息内容,从而暂时地拒绝了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低可信性的提示,阻碍消失,人们更关注信息本身,从而使态度产生定向改变。【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在接受者认为信息枯燥,与个人无关,或者存在外在干扰时,个体无法对信息进行理性思考和细致加工,

19、直接接受了说服线索而发生态度改变的现象,就称为说服的边缘路线。【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社会懈怠又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这是由于团体中的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被看作一个整体所引发的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群体极化是指经过群体讨论之后,群体成员中原有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当个体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群体讨论后将更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头脑风暴是指给团体

20、一个特定的题目,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关于头脑风暴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鼓励自由想法,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鼓励多产,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获胜。【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影响态度改变的特点有:(1)说服者的特点:说服者的可信性、生理吸引力、与听众或观众的相似性都会影响到被说服者态度的改变。可信性越高,吸引力越大,与观众的相似性越大则越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2)说服信息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差异、信息唤起的恐惧情绪、信息的呈现方式、信息的重复次数和论点的有效性上。(3)劝导情境的作用:

21、分心:分心降低了强有力信息的说服力,提高了无力信息的说服力。情境的强化作用:人们习惯对积极刺激产生肯定的态度体验,对消极刺激产生否定的态度体验,如果将说服信息与一些积极的强化刺激联系起来则态度改变的可能性会提高。【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伯恩斯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门我一致性维持、经验解释和期望定向。自我一致性维持指的是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许且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放松自我约束。经验解释是指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取决于个人在怎样的自我概念

22、背景下作出评价。同样的经验对不同自我概念背景的人,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人们强烈地倾向于按照与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期望定向则是指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导的。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而俗称的“破罐子破摔 ”是指人们彻底放弃了某一方面的努力,任由情况继续恶化。以打架斗殴的青少年为例。自我一致性维持是指这些青少年承认或认可了别人贴在自己身上的“ 坏孩子” 的标签,他们不再在意自己的名声,不再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反倒用“坏孩子 ”应该有的行为去套自己的行为,学习如何表现得像一个不良青少年。经验解

23、释则体现在打架斗殴的青少年逐渐习惯了打架斗殴,认为这不过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完全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而期望定向则是指这些青少年越来越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越来越容易对其他人无意的行为进行敌意归闪,或进行寻衅挑事。【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通常人们会通过三个方面来建构自己的自我概念: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即我做了什么,就是什么样的人。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他人认为我怎么样、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幽默,怎么证明

24、呢?如果你和朋友在一堆人面前讲笑话,你讲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而你朋友讲了,大家没反应,就说明你更幽默。【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自尊是指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程度。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情境和时间的一致性。人在不同时期,影响自尊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最初是家庭,后来是学校,当个体逐渐成熟时,影响自尊的因素就更加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父母的教养方式。研究和实践都显示,父母对儿童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儿童高自尊的形成、发展与提高;相反,父母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动辄打骂批评,自尊的发展易受到阻碍。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

25、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因此学业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有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与自尊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个人因素。自尊作为个人内心的感受,意味着不同的个体经历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个体通常关注其渴望获得成功的领域,这些领域的问题对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尊往往来自于这些领域的成功。自我设限。在一些威胁到个体自我评价的情境中,个体不确定自己能否获得成功,为了避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害,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之一。其他会影响自尊的因素还包括:社会比较与自我估价、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性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等等。【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1 【正

26、确答案】 维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不仅说明了归因的维度,还说明了归因对成败行为的影响。维纳的归因理论共有三个维度:内外部、稳定性、可控性。维纳认为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外部、稳定不稳定或可控不可控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会产生羞耻感。把成功归于努力的人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坚持更长时间。把失败归因于能力的人会比把失败归因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花费更少的时间。把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归于不可控因素的人比归于可控因素的人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花费更少的时间。因此,笔为剑作为老师,如果他期望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地

27、学习,就应该肯定该学生的能力,同时指出这次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成绩糟糕,只要下次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将学生的归因尽量往内部、可控、不稳定的方向去引导,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2 【正确答案】 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之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所谓的“人云亦云” 和“随波逐流”就是从众现象的最好的例证。(1)从众的原因:信息社会化的影响:人们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而其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而顺从其行为。规范性社会的影响:人们渴望被他人接受和需要,并避免他人的反对,因此为了获得社会接

28、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众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就会起作用。(2)影响从众现象的因素:情境因素: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团体规模,规模越大,则团体给人的压力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二是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越强,团体成员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三是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处于较低地位的个体常感觉到来自高地位者施加给他们的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四是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比如团体中出现一个反从众者时,其他人的从众行为会大大减少。个人因素:一是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比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更不易产生从众行为。二是个体自身保持独立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表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三是个人的控制愿望。除了以上因素,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性别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对组织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C341 C341M-2006 Standard Practice for Length Change of Cast Drilled or Sawed Specimens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水凝水泥灰浆和混凝土的铸造、钻孔或锯成样品长度改变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C341 C341M-2006 Standard Practice for Length Change of Cast Drilled or Sawed Specimens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水凝水泥灰浆和混凝土的铸造、钻孔或锯成样品长度改变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C341 C341M-2013 Standard 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and Conditioning of Cast Drilled or Sawed Specimens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 Used for Length Change Measuremen.pdf ASTM C341 C341M-2013 Standard 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and Conditioning of Cast Drilled or Sawed Specimens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 Used for Length Change Measuremen.pdf
  • ASTM C346-1987(2004)e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制45度镜面光泽度的试验方法》.pdf ASTM C346-1987(2004)e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制45度镜面光泽度的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6-1987(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制45度镜面光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346-1987(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制45度镜面光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6-1987(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45度镜面光泽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346-1987(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45-deg Specular Gloss of Ceramic Materials《陶瓷材料45度镜面光泽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8-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348-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8-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348-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8-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C348-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弯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C349-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 (Using Portions of Prisms Broken in Flexure)《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使用棱柱体弯曲时破碎部分)》.pdf ASTM C349-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ydraulic-Cement Mortars (Using Portions of Prisms Broken in Flexure)《水硬性水泥灰浆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使用棱柱体弯曲时破碎部分)》.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