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4851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有心理学家告诉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避免为了孩子某些行为(如完成阅读、做家务事等)的增加,而进行物质奖励的行为,因为这有可能会使得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降低。这种由于外在动机的增加而使得内在动机减少的现象被称为( ) 。(A)附加价值策略(B)低球技术(C)过度理由效应(D)“登门槛 ”效应2 期末考试后,小明得知自己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得分高达 95,而实验心理学上的得分仅为 62 分。小明认为自己平时努力学习社会心理学,考前也认真复习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上的

2、高分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而在实验心理学上得分不高,是由于试卷过难,并且老师改卷不公而导致的。小明的这种想法是由于他存在着( )。(A)自我抬高(B)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C)自我障碍(D)自证预言3 薇薇安向同学借 200 块钱,遭到拒绝。然后薇薇安就再问其借 100 块钱,同学就同意了。这个例子是属于( )。(A)留面子效应(B)登门槛效应(C)社会助长(D)认知失调4 “我一直认为这家餐馆的饭菜很难吃,可和朋友来了几次之后,才发现这家的菜还是不错的。” 这种说法最能与以下哪个理论符合? ( )(A)社会比较理论(B)认知失调(C)公平世界偏见(D)平衡理论5 小 Q 是一个不关心时事政

3、治的人,但如果她喜欢的作家对某个焦点事件发表了评论,她也会认为这个事件值得关注。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小 Q 对待该新闻事件的态度是哪个阶段?( )(A)服从(B)认同(C)内化(D)接纳6 人们觉得星座性格分析、生肖性格分析、血型说明的描述都符合自己的情况。下列哪个社会心理学现象可以解释这种情况?( )(A)阿伦森效应(B)巴纳姆效应(C)刻板印象(D)晕轮效应7 小明在数学考试中考得很差,回家后母亲询问考试情况时,小明抱怨说考试题目难,老师又打分很严,导致此次考得差。小明的这种归因具有( )。(A)自我服务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自我设阻(D)社会比较8 在减肥广告中,广告商举出很

4、多成功减肥的案例,却丝毫不提失败的甚至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案例。广告商抓住了顾客的哪种认知偏差?( )(A)后视偏差(B)证实偏差(C)自我中心偏差(D)虚假一致偏差9 一个知识分子面对富人的奢华生活,常会自命清高或持一种富者“为富不仁” 的态度。这种现象表现出态度的哪种功能?( )(A)适应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或理解功能10 今天看到一个人在图书馆捡到 50 块钱,他没有上交,而是独吞了。因此你判断他是一个品行极其不端的人。关于你的判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你的判断是由于从众心理(B)你的判断是由于去个体化(C)你的判断是由于内隐社会认知(D)你的判断是由

5、于一致性偏见11 小明急需要用钱,他跑去跟邻居家的老爷爷借钱。因为老爷爷看起来很和蔼,所以他一定很大方,一定会借钱给他的。关于小明的推论,正确的是( )。(A)小明对邻居爷爷有正性偏见(B)小明运用了内隐人格理论(C)小明对老爷爷进行了行为归因(D)小明可能犯了基本归因错误12 司马紫衣在本科毕业后曾经工作过,那么司马紫衣读研属于(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3 司马紫衣认为东西方人的个人道德差异与东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紫衣的认识更符合下面社会化的哪个理论?( )(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社会文化理论14 朋友们

6、都认为司马紫衣是一个乐观的人,司马紫衣也这么认为。司马紫衣的这种认知属于自我意识的哪个部分?( )(A)反响评价(B)社会比较(C)自我认知(D)自我体验15 司马紫衣突然很沮丧地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司马紫衣自我意识的发展用哪种理论解释最合适?( )(A)奥尔伯特的自我发展理论(B)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C)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D)自我矛盾理论16 临近毕业答辩的时候,司马紫衣非常焦虑,于是去做心理咨询。下面哪一种属于凯利的归因解释?( )(A)司马紫衣能力不够引起了焦虑,所以只好去看心理咨询师(B)写论文实在太难了,即使司马紫衣冉写一次论文,依然会焦虑到去看心理咨询师(C)司马紫

7、衣之所以去做咨询,是因为司马紫衣认为在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去找心理咨询师是正常的事情(D)司马紫衣的其他同学在写论文期间都很焦虑,只是司马紫衣的焦虑水平更高一些17 归因偏差有很多种,下面哪种属于基本归因错误?( )(A)司马紫衣认为论文写作期间的焦虑是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B)司马紫衣认为论文写作期间的焦虑是由于导师给予的压力太大(C)司马紫衣认为论文写作期间的焦虑是由于自己是个容易焦虑的人(D)司马紫衣的同学认为司马紫衣在论文写作期间的焦虑是由于他本人是个容易焦虑的人18 很多学生认为香港的黑帮很盛行,香港的警察很厉害。这种社会判断主要来自于( )。(A)多元性忽视现象(B)记忆偏差(C)对他

8、人的间接印象(D)媒体扭曲19 司马紫衣非常钦佩蔡元培先生,所以也非常喜爱北大。这种态度可以用哪种态度形成理论解释?( )(A)学习理论(B)情感理论(C)认知理论(D)文化理论20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属于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哪种研究方法?( )(A)外在情绪性西蒙任务(B)基于反应时的方法(C)投射测验法(D)加工分离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21 态度的成分有( ) 。(A)情感成分(B)认知成分(C)思维成分(D)行为成分22 态度的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下面的哪些方法属于间接测量?( )(A)问卷法(B)自陈

9、(C)反应时测量(D)生理指标测量23 在生活中,“ 吸烟有害健康 ”是一个常识性的认识,但是依然有许多人持续地进行着吸烟行为。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这可能是由于( )。(A)吸烟者认为,吸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未成定论(B)吸烟者认为,过滤嘴会过滤掉大部分的毒素,能减少吸烟对于健康的危害(C)吸烟者认为,即使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吸烟能使他们感到轻松等,吸烟仍然值得(D)吸烟者认为,自己的烟瘾已经无法戒除,因此必须继续吸烟24 根据琼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中,人们可以更好地确定小强的行为是与他本身的人格、态度等品质相对应的?( )(A)小强在上课的时候对老师进行了谩骂(B)小强在上课的时候

10、安静地听课(C)小强在家长的强迫下完成了全部家庭作业(D)小强主动完成了全部家庭作业25 在凯利的三维理论中,当个体将事情归因于客官刺激物时,行为信息的特点是( )。(A)区别性高(B)一致性高(C)一贯性低(D)未定型低26 詹姆斯的客体我27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28 自我图式29 自我一致性维持30 自我差距31 习得性无助32 归因的共变原则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附加价值策略:指向对方提出一个请求,当对方尚在考虑时,马上提供一个小的诱因来使得对方更可能同意自

11、己的请求。低球技术: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之后再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过度理由效应:由于更具吸引力的外在原因,使得行为者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登门槛”效应: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先把一只脚放在了门槛内),来使得别人对较大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大。【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抬高: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 :当人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出现的一种潜在的偏见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自我障碍:是指人们

12、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后,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一开始就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被拒绝之后,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的要求的可能性会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大得多,这就是留面子效应。B 选项登门槛效应则与之相反,其往往先提出很低的要求使对方不至于太反感,然后再逐渐提出更

13、大的要求。C 选项也叫社会促进,是讲当有旁观者存在的时候,个人的表现会更好。【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点。中国古代哲学中讲究“知行合一”,与认知失调这一理论异曲同工。当一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出现矛盾的时候,改变就势在必行,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要么引入一个新变量来缓和矛盾,以达到平衡与统一。【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个题考查态度的形成。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态度形成有三个阶段:服从。这可能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也可能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服从行为。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

14、,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的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本题中的小 Q 原本对新闻不感兴趣,但同化了喜欢的作家的态度。因此选 B。【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阿伦森效应: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

15、的特点。刻板印象: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服务又称自我标榜,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那些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比如说大学宿舍的同学都认为某次宿舍获得“文明寝室”的大部分功劳应归于自己。自我设阻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比如说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意义重大,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万一考砸了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轻视,为了避免这

16、种不愉快的后果,有些考生可能会采取自我设阻的技巧,诸如考试时忘带眼镜之类的事情,如此做是为了将来万一考砸了有条退路,归咎于这些因素,从而减少个人对行为后果所应负的责任。社会比较指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作比较。【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后视偏差是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更为精确。证实偏差是指人们总会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虚假一致偏差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9

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该功能形成后起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自我防御功能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价值表现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认识或理解功能,指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事实的参照框架。【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们大多数人都抱有一个普遍的理论或图式,那就是: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境。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时,我们比较像人格理论学家,认为行为根源于内在特质。这种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个性及人格相一致的倾向被称为“一

18、致性偏见”。一致性偏见非常普遍,以至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人们对社会世界的本质不甚确定时,就会运用自己的图式来填补这些空缺。当我们尝试了解他人时,我们把对这个人的仅有的一点了解作为起始点,然后运用我们的图式来进行更完整充分的理解。图式让我们得以迅速形成印象,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来与人们相处,来了解人们的本性。这一类图式叫做“内隐人格理论”。例如,人们觉得长得乖巧的人也可能会很善良;来自北方的男生喝酒很厉害;等等。【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本社会化主要是指婴儿到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

19、化是指成年之后的继续学习和适应;再社会化则重点强调在成年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常的社会化是指年轻人向长辈学习各种技能,反向社会化则相反,是指小辈向长辈传授知识和文化。【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重视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社会学习和成人的榜样作用。不存在社会文化理论这种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反响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反映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比较是指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特征的认识

20、,比如,我是 170cm 高;自我体验则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的体验。【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奥尔伯特的理论将自我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米德的理论强调个体的交互作用;埃里克森的理论是一种毕生发展观的理论;自我矛盾理论强调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匹配和差异。【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说明是内因还是外因;B 选项不仅强调了内因,还强调了稳定性;C 选项强调认知因素,更符合琼斯的理论; D 选项不仅体现了情境和行动者,还体现了一致性和区别性,符合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21、D【试题解析】 A 选项属于内归因,不属于归因偏差; B 选项是自利偏差;C 选项是自发特质推论。【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和 B 选项是针对第一手信息的。 A 选项是指个体对其他人的情况做出了虚假、错误的猜测;B 是指对第一手信息在记忆中的扭曲和重组。C 选项和 D 选项都是对二手信息的现象。C 选项是指通过间接途径所获得的一些信息,并且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人们对香港黑帮和警察的印象其实大部分来自电影,因此D 选项更准确。【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选项主要与联结、强化和模仿有关,司马紫衣的现象可以用联结和认同解释;

22、B 选项主要强调的是价值观和感觉反应;选项 C 认知理论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和评价对态度的影响,强调社会压力;D 选项则强调文化对于态度的影响。【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SEB 的形式是前半句说现象,要求被试填写后半句,从被试所填写的后半句探测被试的思维,所以属于投射测验。【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态度的情感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认知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行为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

23、。【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A 选项和 B 选项是直接测量,可以直接知道被试的态度; C 选项和D 选项不能直接知道被试的态度。【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认知失调被定义为,由于做了一种和自己习惯的、且通常是与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相符的行为而产生的一种不舒服的行为或感觉。认知失调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因此人们会试着去减少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行为,使得行为与失调的认知一致(如吸炯者不再吸烟了);改变其中的一项认知,为行为寻找理由(如 A 选项中所述); 增加新的认知,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 (如B 选项中所

24、述);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认为甲比乙重要,如 C 选项中所述);减少选择感(我没有办法才这样,如 D 选项中所述)等。【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若要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则当满足: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如一个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则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

25、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行动者、客观刺激物及行动产生的环境。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三个信息:区别性信息(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一致性信息( 针对行动者,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同样的反应)、一贯性( 针对环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环境中对同一刺激做出同样反应)。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如下图):【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体我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看法,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

26、地点,包括自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己的服装、家中的亲人、家庭环境等。社会我是指我们如何被他人看待,包括我们给周围人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和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加的社会群体中起到的作用;社会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我会随着不同情境的转换而调整。心理我是我们内心的自我,它由一切自身的心理因素构成,包括感知到的智慧、能力、态度、经验、情绪、兴趣、人格特征、动机等。【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对环境知觉的意义,高度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罗杰斯认为

27、自我概念有四个特点: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知觉,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自我不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另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自我虽然也包括潜意识的东西,但主要是由意识和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的,它通常可以为人所察觉。【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自我图式是心理学家马科斯提出的,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和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例如“我是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自我图式作为自我概念的存在方式,会对我们认知周围世界和信息的获取、记忆等发挥模式化影响。【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自我

28、一致性维持是伯恩斯提出的自我的三种功能之一,指的是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并且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个人如何理解自己是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放松自我约束。【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自我差距是希金斯提出的,希金斯认为自我有三种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实际自我是个体实际知觉到的主体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个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应该自我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个体尽职、尽责、尽义务。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起导向作用的非现实自我知觉,被合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

29、自我差距即是实际自我与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是一种有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1 【正确答案】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在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事件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或感到无望的现象。习得性无助的三个特点:动机降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心理定势; 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悲观、颓丧,最后陷入抑郁。【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32 【正确答案】 归因的共变原则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与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该结果也不出现。此时,我们就会将该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例如笔为剑在见到某姑娘时会面红心跳,而在看其他姑娘时没有这种反应,则该姑娘就是笔为剑面红心跳的原因。【知识模块】 社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X 256-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esentation Protocol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 Proforma - Data N Sy.pdf ITU-T X 256-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esentation Protocol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 Proforma - Data N Sy.pdf
  • ITU-T X 257 AMD 1 SPANIS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t 1.pdf ITU-T X 257 AMD 1 SPANIS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t 1.pdf
  • ITU-T X 257 AMD 1-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pp.pdf ITU-T X 257 AMD 1-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pp.pdf
  • ITU-T X 257 FRENCH-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pdf ITU-T X 257 FRENCH-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pdf
  • ITU-T X 257 SPANISH-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pdf ITU-T X 257 SPANISH-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pdf
  • ITU-T X 257-1995 Information Tech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mmu.pdf ITU-T X 257-1995 Information Tech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mmu.pdf
  • ITU-T X 260 FRENC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信息技术 协议识别和封装框架 X系列 数据网络和开放系统通信 开放系统互连 协议识别》.pdf ITU-T X 260 FRENC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信息技术 协议识别和封装框架 X系列 数据网络和开放系统通信 开放系统互连 协议识别》.pdf
  • ITU-T X 260 SPANIS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信息技术 协议识别和封装框架 X系列 数据网络和开放系统通信 开放系统互连 协议识别》.pdf ITU-T X 260 SPANISH-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信息技术 协议识别和封装框架 X系列 数据网络和开放系统通信 开放系统互连 协议识别》.pdf
  • ITU-T X 260-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 - Series X Data Networks and Open System Communication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pdf ITU-T X 260-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amework fo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and Encapsulation - Series X Data Networks and Open System Communication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