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84863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传播制度(武汉理工大学,2009 年)2 媒介接近权(武汉理工大学,2009 年)3 知情权(西安交通大学,2008 年)4 新闻自律(北京师范大学,2008 年)二、简答题5 波兹曼为何将电视看做“元媒介”?(北京师范大学,2008 年)6 试分析比较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各自的优势与局限。(辽宁大学,2008 年)7 概述目前网络传播发展现状并举例加以分析论述,谈谈你对其发展前景的看法。(西安交通大学,2008 年)8 请谈谈对“ 新媒介” 这个概念的理解。 (四川大学,2009 年)9 网络媒体的舆论有什

2、么特点?(南京大学,2010 年 )10 分析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复旦大学,2009 年)11 你怎样认识和评价“ 网络传播兼容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的特点?(辽宁大学,2008 年)12 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13 欧洲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体制的形成过程,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08 年)14 谈谈你对“ 报纸是意见的自由市场 ”的理解。(复旦大学,2008 年)15 简述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内容。(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年)16 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17 简述传媒业的产业特征。(中

3、国人民大学,2008 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MJC 真题)18 中国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重心正在从规模经济转为范围经济?为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2010 年)19 传媒产业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20 简述当前中国报纸视觉化的原因、表现及可能的影响?(中山大学,2008 年)21 试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22 试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23 网络犯罪有哪些特点?简述你对其发展趋势的观察和理解。(南京大学,2010 年)三、论述题24 电子报近年迅速崛起,对

4、传统报纸产生巨大冲击,有人认为“传统报业的冬天已经来临”,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你认为电子报和传统报纸的关系是什么 ?(南开大学,2008 年)25 简述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的报纸的主要长处。(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年)26 因特网时代广播的优势和劣势。(复旦大学,2009 年)27 简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2008 年)28 简述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大学,2010 年)29 新媒体环境下,公司内部雇员的沟通方式和趋势。(复旦大学,2009 年)30 试分析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年)31 试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产生背景和

5、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32 “时代华纳 ”的近期发展体现了那些战略思维 ?(清华大学,2009 年)33 论媒介融合的趋势。(清华大学,2009 年)34 结合实例试述“ 融合媒体时代 ”如何实现新闻传播的把关功能。 (四川大学,2009年)35 2007 年新闻界发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事件,其中一个是“杨丽娟事件” ,诸多报纸都花费大量版面来刊登这则新闻;另一个是“纸包子” 事件,一个传媒记者被认为制造了这则“ 假新闻” 。你如何评价传媒在这些案例(可选两个其中的一个)中的表现?并谈谈这些案例如何折射出当代中国商业化传媒的境况和运作逻辑?(中山大学,2008

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2 【正确答案】 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媒介接近权的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与

7、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巨大矛盾。【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3 【正确答案】 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的每个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4 【正确答案】 一般来说,对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约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新闻法律、规定(也有人称之为他律);二是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上进行自我约束(即自律 )。新闻自律最基本的含义即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用一定的准则

8、或者规范约束自我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二、简答题5 【正确答案】 在波兹曼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电视主宰文化话语的时代,电视作为包罗万象的媒介形式,以“声像” 刺激充塞视听,使人们无需思考就能 “享受文化生活”。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娱乐原则改头换面来适应电视更有效的传播,不知不觉地,娱乐精神便渐渐变成了时代文化的主潮流。电视使娱乐变成一种超级意识形态,文化的灵魂在过度的娱乐过程中日渐走向衰亡。因此,电视已经赢得了“ 元媒介” 的地位 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不仅如此,电视的“元媒介” 作用还表现在它决定了广播、报纸以及其

9、他媒介的内容,联合其他媒介创造出了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6 【正确答案】 电视的传播特点:(1)画面传播,易懂。画面,是人类相互沟通的“ 世界语” ,即使在不了解符号系统的情况下(不懂媒介中的声音和文字),也可以看懂画面,画面不需翻译,不需解释。(2)声像并茂,视听兼容。它集声、光、电于一身,汇编、演、导于一身,聚眼、耳、脑于一瞬,全新感受。(3)形象生动,优美感人。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还能产生一种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4)传播范围广,人数众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的网络传播,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特点

10、,其中主要有:(1)各种传播形态并存。互联网络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借助它不仅可以向全社会进行开放性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作 “点对点 ”的人际传播 (如电子邮件、网上通话、网上短信)、小范围的群体传播(如讨论组、聊天室等) 、组织机构或单位的组织传播(如群发电子邮件、各单位内部的局域网运作)。(2)多种传播方式并举。互联网络将文字、口语、音响、图表、图片、图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如地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或者将几种形式并举,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真正实现多媒体的传播。(3)高度的交互性。这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讯传

11、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这种传播中,传受双方存在很大的交互性。它们的角色位置可以方便地、频繁地交替互换。网上的传播者往往也充当受传者,受传者也往往充当传播者,此时此地是传播者,彼时彼地又是受传者。(4)高度的灵活性。网上传播和接收,都极具灵活性。一方面,凭借一台联网的电脑,传播者可以随时随地传送信息,受传者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收看或调阅任何已进入网络的信息。【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7 【正确答案】 第四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既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继承,也有属于自身的许多新特点。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媒体的特性一直处于发展、丰富之中。它主要有如下特点:速度快、容量大、滚动化、范围广、开放性、

12、可检索、可复制、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导航性、丰富性、市场化。发展网络媒体有其积极的意义:(1)发展网络媒体有利于促进大众传播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2)发展网络媒体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3)发展网络媒体有利于开创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新局面;(4)发展网络媒体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在充分肯定因特网“ 利”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弊”。因特网的特点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根据网络新闻内容来源的不同,我们应相应地规定不同的管理模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1)整体形象管理模式,这是针对上网的新闻出版单位;(2)个人形象管理模式。积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黑客” 袭击。【

13、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8 【正确答案】 “ 新媒介 ”是一种互动式的由数字化技术复合而成的媒体。新媒体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分众性。新媒体是分众媒体而非大众媒体,面对的受众具有一定的特征,传播模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广播而是窄播。(2)互动性。新媒体具有充分的互动性。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最大力量莫过于受者和传者之间的边界消解。过去单一式的传输,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可以反过来对传者产生影响。(3)复合性。新媒体属于复合媒体,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除了文本之外,还有视频和音频,同时三者可以任意转换。【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9 【正确答案】 网络舆论因网络具有自由、匿名、

14、互动的性质,具有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同时也继承了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一些模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1)信息的开放性。网络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和职业界限,赋予每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具有最大的开放性,同时受众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评论时,也不必担心会因为言论出动相关方的利益而受到威胁。(2)信息的互动性。网络互动因及时、无筛选、无费用的优点,受众十分喜爱。受众在看完帖子后就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3)信息的不稳定性。网络传播由于其匿名性和自主性,也降低了其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10 【正确答案】 (1)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

15、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通常情况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际传播现在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沟通,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在网络时代,人际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2)网络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Email,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进行多

16、媒体交流。网上聊天,可以分为多人在线实时交谈(IRC),以及即时通讯(IM) ,这种人际传播方式可以进行深入交流,并且由于多媒体方式的出现,可以运用表情符号以及视频沟通。博客,SNS 网站,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又 l 出现新的“关注”与“ 被关注”,私信,分享等人际传播的新趋势。个体可以发表帖子、文章等,而关注的人将看到好友的动静,进行评论、分享,及时反馈。这些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再一次强调了人际传播的特点。(3)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主的传播;可以使用表情符号、网络语言、“ 昵称”等加强传播效果,削弱传播的直接性;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个体可以与许多好友同时进行人际交

17、流,并不限于时间和空间;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具有多。重性。【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11 【正确答案】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以下特点:(1)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其次,网络传播也兼具了大众传播的一些特点:(1)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有一部分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3)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4)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

18、,又具有文化属性。【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12 【正确答案】 (1)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2)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3)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4)传播方式的虚拟性(5)传播形态的多媒体(6)传播环境的个性化【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13 【正确答案】 本题作为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综合世界新闻史中的史料,并在熟悉史实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规律。具体的答题思路可参照如下:举英国一例,从广播、电视分别讲该国的公营建立,又分别在 1954 年和 1972年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和广播。改组相应的管理机构名称。将法国、俄国、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一笔带过。说他们的公营与私营并行的形成与英国

19、大同小异。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释。西方国家政府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积累,对传播行业的规范一方面来自产业方面,一方面来自国家政府。所以国家一般通过自由化、私有化、商业化等过程来调整,慢慢就形成了公私并营的体制。概述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从管理人员的来源、经费的来源,如不登广告等方面来答。【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4 【正确答案】 “ 意见自由市场 ”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它的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的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的信息。“意见自由市场” 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

20、必须得到同等传播。其后,许多西方著名的学者对此作过系统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一个非常集中的问题是人民通过报刊本身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怎么办?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司徒伍特.穆勒对此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认为,任何试图用权威的力量来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他的逻辑证明是:假如被压制的言论是正确的,不仅显而易见地践踏了被压制者的政治权利,而且压制者自身也被剥夺了以错误换取真理的机会;假如被压制者的言论或思想是错误的,这也意味着大家同样失去了让真理同错误在公开的较量中使真理更加显明的机会。因此,压制人们的言论或思想使之不能自由的表达,必然是一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智慧力的掠夺。而杰弗逊则断言:“

21、如果严厉的惩罚人民的错误,就会有损于唯一的公众自由的安全保障。”“事实已经证明,当报刊不犯错误时,它就是软弱无力的”。对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的辩证阐述,使得“意见自由市场” 在理论上站稳了脚跟。【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5 【正确答案】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备受瞩目,其传播制度和理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1)为国家的发展出力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义务,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2)媒介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且这些自由必须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并接受必要的限制;(3)媒介的传播内容应优先使用

22、本民族语言传播本土文化;(4)在进行新闻和信息领域的合作交流时,应给予地理、政治和文化与本国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优先权;(5)在涉及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时,国家享有对传媒实施检查、干预、限制以至直接管制的权力。【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6 【正确答案】 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把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传播制度分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媒介四种形态。集权主义媒介制度以“ 集权主义理论 ”为基础,产生于 15 世纪中叶,是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下的产物。集权主义媒介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主张媒介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集权统治者服务。在该制度下,报刊和出版受到严格管制。以

23、英国在 15 世纪采取的皇家特许制度为代表。自由主义媒介制度以“ 自由主义理论 ”为基础,产生于 17、18 世纪,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同极权主义制度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人物是弥尔顿、米尔、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佛逊。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 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社会责任媒介制度以“ 社会责任论 ”为基础,强调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对自由主义媒介制度有一定的修正意义。苏联共产主义媒介是以“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为

24、基础的媒介制度,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由于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传播的限制政策,使得自由主义理论者认为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7 【正确答案】 第一,传媒业在双重基本属性中运行。所谓双重基本属性,是指新闻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一般产业的属性。从理论上说,意识形态属性从本源上受制于产业属性,经济是命脉,传播是表现,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新闻市场,来自人们的信息需求。但意识形态是方向盘,把握它的是政治权力。第二,中国传媒业在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中国新闻业,其宣传功能一直占据

25、着核心地位。进入新时期以来,新闻业的功能开始多样化,新闻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提升。第三,中国传媒业多重制约力量中发展。中国传媒业的特有性质与地位,以及它在改革开放中所处的新境遇,使它必须在多重制约力量中求得发展。【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8 【正确答案】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一种产品的生产实现的,范围经济则是通过媒介向其他相关行业扩张,通过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商品或服务实现的。实质上,媒介产业是将内容提供给消费者的产业。其目的是创造知识产权,将其组合,然后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给尽可能多的受众以获得最大利润。为达此目的,媒介产业大体经历生产、内容组合和传输三个阶段。中国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重心

26、向范围经济转变,原因如下:(1)节约交易成本。例如,报社向独立的造纸厂购买新闻纸时所产生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等交易成本可能会高于报社与属下一家造纸厂打交道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2)减少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稳定公司收入,最大化公司利润。从媒介供应链看,生产、内容组合和传输三个环节是相互依赖的。每一个环节中公司的经营状况都取决于其他环节的配合情况。【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19 【正确答案】 众所周知,现代传媒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公认的“社会公器”,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但同时又具有产业化的特性,能够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已被国际经验所证明。在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

27、传媒业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具有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性质的媒体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外,就绝大多数作为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性质的媒体而言,其公共性和产业化几乎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不可分割。单纯强调传媒的公共性,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其产业特性是片面的;把传媒等同于一般商品,强调其产业特征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公共性和社会责任也是不可取的。问题在于,在国家对传媒的所有权实行垄断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传媒的性质和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其经营权的委托代理模式,使之既充分发挥“社会公器” 的重要作用,同时又通过产业化运作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是文化

28、体制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比如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这些媒体承担了较多的公共职能和社会责任,公共性比较强一些;而科技、财经、生活、娱乐、教辅类媒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具个性化和私人性质,公共性相对弱一些。对于这类更具个性化、产业化特点的媒体,是否可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实行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结构,是中国传媒业面临的新课题。【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20 【正确答案】 报纸视觉化主张用设计的眼光来看新闻,把新闻和设计联系起来,在组版过程中作视觉化的思考;其次,要挖掘报纸的视觉潜力,充分利用视觉元素的版面语言功能,充当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还必须把时代环境因素和地区文化精神融入这一视觉传播过程

29、。在当今网络时代,各类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内容越来越同质化。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视觉设计已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一大利器,也日益为媒介所重视。而报纸视觉形象设计作为报纸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报纸争取读者的更多注意,直观体现报纸的个性形象,而且能够不断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而最终赢得读者的品牌忠诚,这也正是中国报纸视觉化的原因。中国报纸视觉化的表现从视觉整体与视觉中心、对称版式与平衡版式、形的组合与色的组合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视觉整体与视觉中心:读者阅读报纸时,首先会在视觉上对版面有一个整体感受。整体优化就是要求整张报纸的风格要有统一的设计,各版编辑在突出个性的同时,也要保持风格一致,达到

30、多样统一的视觉效果。对于某一个具体版面而言,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内容主次的把握、黑白灰的安排、点线面的处理和版面布局的分寸都应统筹规划,使局部服从整体;版面各视觉要素间要能够形成恰当而优美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整体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即追求“简约美”,尽可能地简化报纸版面的整体构成。但是,追求规整和统一并不是要放弃对版面视觉中心的强化处理。视觉中心即具有突出特征,能够左右读者对报纸版面认识的核心元素。视觉中心并不一定要固定在报纸的头条或报眼处。对称版式与平衡版式:版面的对称与平衡是版面设计时常常遇到的问题。对称结构指以中轴线为中心分成相等两部分的对应关系,而平衡的结构则是一种自由生动的结构。在

31、实践中,大多数编辑在设计版面时考虑的是如何尽可能求得版面的平衡,因为绝对对称的版面是极少数的。但是,在设计中如果过分强调对称均等就容易显得呆板,设计者应巧妙运用版式平衡的规律,充分调动版面张力,平中求险,比如在重心即将失衡的临界点上追求均衡和平衡。在处理图与底、群组与间距、主次与聚散、四角与对角线、空白与版面率等与版面的均衡关系时,巧用比例是实现平衡优化的重要经验。形的组合与色的组合:对版面视觉元素进行组合的目的在于,为读者预先设置最佳的阅读板块和路径,尽量减轻读者阅读时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设计者常使用的方法是“模块式排版,相似性组合” ,也就是将意义相近或相反的稿件框起

32、来,独立成块,不与其他稿件交叉。这一组合规律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排版时要注意避免版内元素因相似或相近而被读者误认为相关。除了形的组合之外,色的组合同样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色彩的运用不能毫无章法。在色彩构图时,设计者还应该注意让所有临近的颜色相互配合,避免干扰,因为运用色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色相对比来区分版面的层次,增加版面的活力,从而突出重点,丰富视觉表现力。也就是说,报纸版面的色彩组合应该有取舍、有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报纸视觉化的影响可能有:对报纸版面进行视觉思维和视觉创新首先不是局限于设计元素的思考,而是主张用设计的眼光来看新闻,把新闻和设计联系起来,在组版过程中作视觉化的思考;其

33、次,要挖掘报纸的视觉潜力,充分利用视觉元素的版面语言功能,充当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还必须把时代环境因素和地区文化精神融入这一视觉传播过程,使版面设计更具时代感和贴近性,使版面上信息的呈现方式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视觉特征。以视觉化创新来组版,对当代报人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21 【正确答案】 以电视为例,频道是电视市场竞争的基本单元,这是观照当下电视市场的首要判断,也是基本前提。频道已经超越栏目成为观众看电视节目的首要因素。这是对全国电视观众生活形态调查的一个重要发现。有一个数据显示:在回答“在使用遥控器时,您通常采取哪种方式” 这一问题时, 5949的观众表示将“直接选择自

34、己喜爱的频道代码” 。超过一半的观众记住了自己喜爱的频道代码,这一比率相对于“ 顺序浏览”的观众比率高出近 20 个百分点。 “主动选择”战胜“ 顺序浏览”,栏目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频道品牌识别影响下的观众期待成为电视节目制胜的法宝。“频道专业化 ”是竞争和发展的必然。受众对于频道品牌的呼唤必然要求有打造频道品牌的运作机制。这就是与电视市场频道化竞争相适应的频道化生产方式,核心是确立频道大编辑部的运作机制。这就是频道制改革的由来。建立这样的机制,必须转变栏目化作坊式操作的观念,强化频道立场、频道意识,打破栏目壁垒。频道竞争时代,频道的定位和风格决定了栏目的基本定位和风格,栏目的个性必须建

35、立在频道的共性基础之上。任何背离频道定位的栏目终将被观众所抛弃。【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22 【正确答案】 (1)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有偿新闻,指采访者凭借自己所掌控的媒介资源,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向采访对象收取费用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活动,有偿新闻是当前媒介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是虚假报道,指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三是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媒介产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软性内容和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刺激性,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

36、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演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四是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 “审判预设 ”。在“药家鑫案件”、“李刚门” 等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媒介审判的现象。在这些案件中,甚至出现了“全民皆法官” 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可法的公正。(2)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首先是信息量的爆炸式增加。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甚至是匿名的交往模式。在 web20 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巨大的信息量增加了新闻控制的难度和虚假新闻、侵犯隐私等媒介伦理失范事件发

37、生的几率。其次是现阶段我国新闻伦理制度的不健全,并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新闻伦理制度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被解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伦理制度尚未建立,导致系列新闻伦理问题从转型期出现的伦理制度的断裂中产生。最后是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转型。在传媒市场化的经营中,新闻媒体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它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去谋求自身资本的储备,实现资本与知本的相互转换,拓展市场竞争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新闻媒体在操作方法、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以及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商业化的市场取向,在实际存在的二元冲突中很容易选择了“ 企业家 ”角色,使新闻伦理所要求的媒介责任和义

38、务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23 【正确答案】 目前的网络犯罪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其次,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对信息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犯罪形式多样化。网络犯罪的最初表现形式,以黑客行为居多。主要表现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方面。近年来,网络犯罪逐渐向其他犯罪对象及领域蔓延,如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及人身权利的犯罪增多,并逐渐表现为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犯罪行为明显化。随着网络使用日趋大众化,网络技术犯罪在网络犯罪中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针对社会普通公众的网络滥用犯罪呈上升趋势。因此,犯罪手段也较以往更加容易识别,行为表露,容易发觉

39、。犯罪结果多元化。目前中国既存在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犯罪(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侵犯计算机资产犯罪,这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危害结果难以预料),也存在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的动向:利用计算机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 网上诈骗、网上敲诈勒索、利用网络非法传销;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案件;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知识模块】 媒介内容生产三、论述题24 【正确答案】 短时间内传统报业并不会走向末路。首先,人们的阅读习惯直接决定了传统的纸质报纸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许多中年人、老年人还是习惯阅读纸质报纸。其次,电子报纸的内容目前来说

40、只是纸质媒体的翻版,而纸质报纸的便携性也会让很多人选择购买纸质报纸。再次,如果电子报纸代替纸质报纸,那么为了支撑报社的营运,必然会成为付费报纸,这可能让读者敬而远之。但是不可否认,电子报纸的优势将给报纸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读者只要订购一台终端阅读器,预先订阅一份喜欢的报纸,报社就能按时把当天的版面发送到读者的终端阅读器上。通过这种无线传输,读者就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阅读任何报纸,获得最新的消息。电子报纸能即时传播动态内容,报社的内容将会随时刷新。这将极大地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大发行量和阅读率。电子报纸还省略了印刷和发行的全部流程,它的无线传输功能使发行成本为零,可以大大节约出版成本。所以我认为

41、,短时间内,电子报纸和传统报纸之间是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但是,随着新旧读者的逐渐交替,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电子报纸将来可能会占据主体地位。【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25 【正确答案】 报纸属于文字传播媒介。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文字传播媒介的特征:记录性; 扩散性; 渗透性;准确性。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传播面广; 传播迅速; 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文字表现力强,能够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便于保存和查找;传播费用较低。【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26 【正确答案】 随着电视的兴盛,互联网的兴起等,广播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42、化。因特网时代广播的劣势:其一,口语报道,不适合复杂和深入的问题探讨;其二,声音的容易消逝性;其三,顺时播放,不可逆转;其四,广播的传播速度问题。然而在网络时代,这些劣势可以得到弥补,例如,将音频放到网络上,配以文字或者视频,可以使受众在任何时候收听,文字和视频的加入使得事件更为清楚和生动。除此之外,广播还有诸多优势:其一,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广播新闻报道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广泛的受众群。其二,广播的新闻提示、信息提示作用日益明显,简明新闻和信息集纳将成为广播的 “新宠”。其三,广播是伴随收听、互动收听的最佳媒体。早上晨练的时候,梳洗、就餐或做

43、家务的时候都可以收听,甚至可以拿起电话参与节目。而人们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的时候需要比较复杂的脑力和心理活动,受众很难再做其他的事情。其四,广播是情感寄托的最佳媒体。广播可以用声音塑造形象,用声音传递信息,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可以增强受众想象力,让受众感受到广播媒介的巨大魅力。广播是属于个人的传播媒介,它可以让人自由想象,有效地调动人们的情感因素。【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27 【正确答案】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 年 5 月 1 日试播, 9 月 2 日正式播出。其初名为北京电视台,1978 年 5 月 1 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如今已形成电视、电影、动画制作、网

44、络、报刊、图文数字电视相互配合的多媒体宣传、广告经营和产业拓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发挥着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目前共开办 16 套电视节目,分别为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农业,军事频道、电视剧频道、英语国际频道、科教频道、戏曲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西法语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

45、还开办了 9 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2 个网络电视频道和 1 个高清晰度电视播出频道。目前全台栏目总数近 400 个,日播出量达 631 小时,其中自制节目量约占总播出量的 739,使用中、英、法、西四种语言和粤语、闽南话等方言向国内外播出。全国收看覆盖率达 90,观众超过 11 亿人。第 4 套节目(中文国际频道)、第 9 套节目( 英语频道)通过卫星传送覆盖全球,西法语频道也已覆盖欧洲与南美多个西法语系国家。 中央电视台拥有相当规模的、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其中移动地面卫星系统(DSNG)可随时随地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卫星转发、新闻回传全面实现数字化;多

46、媒体互联网系统部分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形成办公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体系。【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28 【正确答案】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Defense,DOD)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阿帕网(ARPANet)。 20 世纪 60 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使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也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即 ARPANet。1988 年,NSFNet 替代 ARPANet 成为 Internet 的主干网。NSFNet 主干网利用了在 ARPAN

47、et 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TCPIP 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 年,ARPANet 解散,Internet 从军用转向民用。仅十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 ARPANet 和 NSFNet 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 年,由 NSFNet 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 56000 台,此后每年更以 23 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1994 年,Internet

48、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 320 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 35000 个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 上已经拥有 5000 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 10一 15的数目向前增长,专家预测,到 1998 年,Intemet 上的用户将突破 1 亿,到 2000 年,全世界将有 100 多万个网络、1 亿台主机和超过 10 亿的用户。【知识模块】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29 【正确答案】 公司内部雇员的沟通方式主要是组织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两种传播形式都更加依赖于网络等新媒体。(1)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在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中有纵向(包括上行和下行) 传播和横向传播,

49、非正式渠道则主要是人际传播。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 的特点,而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则体现了他们作为“社会人”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组织外传播还是组织内传播都越来越依赖网络技术。网络分为内联网和互联网,内联网主要实现组织内的传播,而互联网则更多地实现组织外的传播。网络渠道:内联网 是在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通信和信息访问的方式。内联网的实现依赖于一些技术系统,例如 Web、Email、BBS、 IM、FTP 等,还有 QQ、SNS 网站的群等。内联网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结构,使组织从金字塔式演变成“网络式” ,并且改变了组织成员间的交流方式,使得“集中办公 ”变成 “分布式办公”。另外,互联网也是实现组织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2)人际传播网络。网络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如:aE-mail: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进行多媒体交流。b网上聊天,可以分为多人在线实时交谈(IRC),以及即时通讯(IM),这种人际传播方式可以进行深入交流,并且由于多媒体方式的出现,可以运用表情符号以及视频沟通。c博客, SNS 网站,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又出现新的“关注” 与“被关注” ,私信,分享等人际传播的新趋势。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