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4907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同步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同步练习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长达五年或以上的组织计划是哪一类典型计划?( )(A)短期计划(B)中期计划(C)长期计划(D)总体计划2 某拉面馆连锁集团公司收购了两家肉食品公司,这是一个( )的实例。(A)前向一体化(B)后向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生产一体化3 以下哪一种不是组织设计基本原则?( )(A)责权对应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集权与分权原则(D)职能分散原则4 对于最高层次的管理者最为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计算机应用技能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5 泰罗制是服务

2、于资产阶级的最巧妙、最残酷的剥削手段,不能为我们的企业管理所用。(A)正确(B)错误6 孔茨认为“ 合理性决策标准 ”的实质,就是能够实现的决策方案。(A)正确(B)错误7 麦克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权力。(A)正确(B)错误8 为适应变化的情况,在运用管理原则时必须具有灵活性。(A)正确(B)错误9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A)正确(B)错误10 全通道式沟通可以看成是链式沟通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A)正确(B)错误三、名词解释题11 法约尔桥(“等级链”)。12 确定型决策13 差异化战略14 财务控制15 冲突四、简答题16 阐述决

3、策与计划、计划与控制职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7 简述管理的二重性。18 简述权变方法。19 简述环境不确定性发生的原因。20 决策者理性限制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克服?21 简述计划工作的原则。22 简述战略管理的两个演变过程。23 组织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和原则?24 试对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做出比较。25 什么是组织文化? 它通常是哪几个方面作用的结果?26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是什么?27 简述激励的含义及激励形成应把握的要点。28 什么是信息沟通中的失真问题?哪些原因最易引起信息失真?29 从控制时点角度看,控制分为三类。试从时点角度谈谈控制和计划的关系。30 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

4、么?31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五、论述题32 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模型,说明在企业实际决策中为什么不存在完全理性决策?33 试述进行有效的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4 根据一般管理学理论与知识,阐述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具体有哪些?并以跨国公司为例,运用组织变革的系统模型,来具体说明在跨国公司这样的大型跨国组织中如何才能成功地实施组织变革过程。35 阐述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阶段及其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知识,以实例来具体说明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36 什么是激励? 激励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些激励方法更有运

5、用价值? 为什么 ?37 阐述倾听、反馈、授权、训导、冲突管理、谈判等人际交往技能的核心内容。38 泰罗提出的“ 科学管理 ”理论的主要内容。综合同步练习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拉面馆连锁集团收购肉食品公司属于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这属于后向一体化,因此本题选择 B。【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高层管人员最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应该是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其中尤其需要概念技能,因此答案选 C。【知识模块】 综合二、判

6、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观点错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一次将管理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对企业管理有巨:犬贡献,虽然其核心思想将人视为经济人,未考虑人的社会因素,但是科学的管理方法还是可以为我们:企业管理服务的。【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观点错误。孔茨的合理性决策标准的实质,是强调决策过程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了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不仅仅在于进行方案抉择时采用“最优”还是“满意”的标准。【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观点错误,因为麦克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成就。【知识模块】 综

7、合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观点正确。管理的特性之一就是创新性或者说灵活性,既源于管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也源于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不断更新。而外界情况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管理环境,因此管理原则必须具有灵活性。【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表述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观点错误。环式沟通可以看成是链式沟通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因为链式沟通是信息在组织成员间只进行单线、顺序传递的,是链条状的沟通网络形态,而环式沟通是组织所有成员间都不分彼此地依次联络和传递信息。全通道式沟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

8、个成员之间都不受限制地进行信息沟通与联系。所以说环式沟通是链式沟通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知识模块】 综合三、名词解释题11 【正确答案】 法约尔桥也称法约尔跳板或者等级链,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 14 项管理原则中的核心原则之一。法约尔桥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命令传递和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依据这条路线来传送信息对于保证统一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最迅速的途径。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层次较多,这种方法有时会影响行动的速度,进而影响组织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联系板” 的方法,以便使组织中不同等级线路中相同层次的人员能

9、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这个“联系板”,又称为“法约尔跳板”。跳板对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确定型决策亦称标准决策或结构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的结果完全由决策者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的一类问题,它可采用最优化、动态规划等方法解决。【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差异化战略又称差别化战略,指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中具有独特性的战略。独特性可以表现在产品设计、技术特性、产品名牌、产品形象、服务方式、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某一个或若干个方面,赢得一部分用户的信任。【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

10、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理财的目标以及它所反映的企业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厘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委托责任目标与其他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来制定财务控制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理财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财务控制将服务于企业的理财目标。【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争斗的对立状态。人与人之间在利益、观点、掌握的信息或对事件的理解上都可能存在差异,

11、有差异就可能引起冲突。不管这种差异是否真实存在,只要一方感觉到有差异就会发生冲突。冲突的形式可以从最温和和最微妙的抵触到最激烈的罢工、骚乱和战争。【知识模块】 综合四、简答题16 【正确答案】 计划是指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决策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构成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决策准则。控制是指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1)计划与决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

12、念。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2)控制和计划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也是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的一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具体的内容不同。它们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

13、准,没有计划,控制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时控制又是计划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就等于一纸空谈。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工作就越好进行,效果也就越好;而控制越准确、全面和深入,就越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并能更多地反馈信息以提高计划的质量。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如预算、政策、程序和规则等等,选择控制方法和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到计划本身的特点。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如对计划的程序、计划的质量等实施控制;控制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如对控制的程序、控制的内容等,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计划。【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管理的二

14、重性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管理过程就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过程;另一方面,管理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和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必然要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从根本上说,管理具有二重性是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执行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这两种职能相互结合

15、,共同发生作用,缺一不可,由此,企业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中;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了。从另一方面来讲,管理的二重性又是互相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管理二重性原理是我们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中的科学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研究、总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理论武器,因而学习和掌握管理二重性原理对建设中国特

16、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正确对待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经验,又要充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知识模块】 综合18 【正确答案】 所谓权变方法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管理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的管理方法。权变方法的基本主张是:(1)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环境的复杂性与不断变化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因此,管理的方式方法要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所以,在管理因变数和环境自变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2)依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据此选择适当的管理

17、方法。建立模式时考虑以下权变因素:组织规模、工艺技术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管理者位置的高低、管理者的位置权力、下级个人之间的差别、环境的不确定程度。(3)采取 IF-THEN 的思维方式。即首先要分清楚具体的情境模式,情境模式确定了,那么相应的管理方法也就确定了。在权变方法中,环境变数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变数。外部环境又包括一般环境变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法律等)和特定环境变数(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等)。一般环境变数对企业正式系统通常只会产生间接的影响,而特定环境变数会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内部环境就是企业的正式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联系与控制、科学技术状况等因素。企业内部

18、环境诸因素之间及它们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知识模块】 综合19 【正确答案】 环境的不确定性指环境变动难以预先确知,这种难以预先确知性既是因为环境变动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能有规律可能无规律,又是因为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环境不确定性发生的原因具体有三个方面:(1)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2)人们对环境的了解大多是间接的,如借助新闻媒介,对特殊现象进行分析预测等。信息情报本身不准确和信息传递中的失真,都会使信息接收者无法准确了解环境的变化。(3)管理者制定计划、进行决策时所考虑的时间期限。期限越长,对环境的了解就越不准确。【知识模块

19、】 综合20 【正确答案】 决策者的理性限制主要表现在知识有限、预见能力有限、设计能力有限三个方面。决策者无法完全克服理性限制对决策的影响,但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将决策权力下放,把决策权交给与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人去制定。二是组织民主决策,用群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的不足。【知识模块】 综合21 【正确答案】 (1)系统性原则。由于计划的实质是对组织内的资源的运用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组织内外条件,要求具有系统观念,运用系统理论开展计划工作。(2)平衡原则。任何一个管理部门都必须做到与全局平衡和自我平衡。平衡原理指出事物的发展,无论时间和空间上都要

20、保持一定的平衡。根据这个原则,计划工作就要考虑到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的发展制约关系。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计划应衔接好。一定要注意计划工作在实践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发展创新原则。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有的组织也要发展。计划的本质规定就是着眼于未来,它要注重组织的发展。按照发展的原则开展计划工作。【知识模块】 综合22 【正确答案】 企业战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企业外部环境范围扩大、内容复杂、变化频繁,从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常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产生的。战略管理也是随着企业战略的产生而产生,在战略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如下两个主要阶段:(1)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战略

21、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1962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正式揭开了现代战略研究的序幕。提出了“ 结构追随战略 ”的论点,认为企业战略应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没计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战略规划是一个有意识控制的思想过程,战略的规划和控制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企业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上佳的战略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有充足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设计学派建立了用于战略规划的 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cs,Threats)模型,至

22、今仍被人们广为采用。计划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战略制定是一个有意识控制的规范化过程,战略的制定应当详细、具体,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层层分解保证战略实施过程的顺利完成。(2)现代战略管理理论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对企业如何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研究上,这样就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目前,对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可分为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等三大学派。行业结构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获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在产业的盈利

23、能力,即产业吸引力;二是企业在既定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其中,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行业结构对竞争规则的确定和竞争战略的选择影响极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业竞争力分析的“5 力模型 ”和“企业价值链”分析的概念。核心能力学派。认为现代市场的竞争是基于能力的竞争。企业战略的核心已不在于产品和市场的结构,而在于行动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是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来自于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共同参与、不断创造和超越。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可以归结为:内部环境分析一了解能力结构一制定竞争战略一实施战略一建立和保

24、持核心能力一赢得竞争优势一获得业绩。资源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资源学派的战略思想可以概括为:产业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一制定竞争战略一实施战略一积累战略资源并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核心能力赢得竞争优势获得业绩。战略管理在经历了上述两个主要演变过程以后,近年又有了一些新的探索,以1996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穆尔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为标志。总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知识模块】

25、综合23 【正确答案】 组织设计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所处的环境,采用的技术、制定的战略、发展的规模不同,所需的职务和部门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同,但任何组织在进行机构和结构的设计时,都需遵守一些共同的要求和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使目标活动的每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部门,即“事事有人做” ,而非“人人有事做 ”。因而,组织设计时,逻辑性的要求首先考虑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要求因事设职,因职用人,而非相反。(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结构及其形式要求相对的稳定性,但又必须随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根

26、据长远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在其活动中,都与外部环境发生一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并连续接受外来的“ 投入”而转变为“产出”。一般来说。组织要进行实现目标的有效的活动,就要求必须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组织越稳定则效率也将会越高。(3)分工协调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形式的选择越是能反映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的分工,以及彼此问的协调,委派的职务越是能适合于担任这一职务的人的能力与动机,其组织机构和形式就越是有效的。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层次的分工、部门的分工及职权的分工,各种分工之间的协调就是分工协调原理的具体体现。(4)管理宽度原则。由于管理宽度的大小影响和决

27、定着组织的管理层次,以及主管人员的数量等一些重要的组织问题,所以每个主管人员应根据自身管理宽度的因素慎重的选择。(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高层主管必须将与下属所承担的职责相应的职权授予他们,使下属有职、有责、有权,这样就可以使下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保证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减轻高层主管的负担,以集中精力抓大事。(6)精干高效原则。在服从由组织目标所决定的业务活动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7)均衡性原则。同一级机构、人员之间在工作量、职责、职权等方面应大致平衡,不宜偏多或偏少。

28、苦乐不均、忙闲不等很容易影响工作效率和人员的积极性。(8)目标统一性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它的特定的目标决定的,组织中的每一部分应该都与既定的目标有关系,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一原理要求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要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职务,做到人与事高度配合。(9)权责一致原则。职权和职责必须相等,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既要明确规定每一管理层次和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又要赋予完成其职责所必需的管理权限。职责与职权必须协调一致,要履行一定的职责,就应该有相应的职权,这就是权责一致原理的要求。(10)统一指挥原则。组织的各级机构以及个人必须服

29、从一个上级的命令和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命令和指挥的统一,避免多头领导和多头指挥,使组织最高管理部门的决策得以贯彻执行。【知识模块】 综合24 【正确答案】 有机式组织相对灵活,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机械式组织则相对稳定,只适合于稳定的环境,不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 (1)机械式一有机式组织比较(见表 7-1)。 (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以机械式组织为宜:环境相对稳定和确定;目标明确而持久;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按常规活动,生产率是主要目标;决策可以程序化,从而协调和控制过程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等级系统。 (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以采用有机式组织形式为宜:环境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目标多样化并

30、不断变化;技术复杂和易变;有许多非常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创造性和革新性很重要;使用探索式决策过程,而协调和控制常常出现相互调整,并且系统等级层次较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知识模块】 综合25 【正确答案】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组织文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员的一致性。(2)团体的重要性。(3)对人的关注。(4) 单位的一体化。 (5)控制。(6)风险承受度。 (7)报酬标准。(8)冲突的宽容度。(9)手段一结果倾向性。(10) 系统的开放性。组织文化是这 10 个特征的

31、复合体。这些特征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这十个特征的分析可以把握某个组织的文化。组织文化通常是由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伦理规范、组织形象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1)组织精神。组织精神被视为组织灵魂,一般是指经过培养而逐步形成的被全体组织成员所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与认同,也包含着对本组织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体现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是凝聚组织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2)组织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基本特征包括:调节性。组

32、织价值观以鲜明的感召力和强烈的凝聚力,有效地协调、组合、规范、影响和调整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评判性。组织价值观一旦成为固定的思维,就会对现实事物和社会生活优劣做出正确的衡量和评判,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取舍选择。驱动性。组织价值观能够持久地促使组织去追求某种价值目标,这种由强烈的欲望所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往往构成推动组织行为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3)伦理规范。组织文化内容结构中的伦理规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因此,如果高层主管不能设定并维持高标准的伦理规范,那么,正式的伦理准则和相关的培训计划将会流于形式。(4)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

33、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评价,反映了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组织形象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人员素质、组织风格、人文环境、发展战略、文化氛围、服务设施、工作场合和组织外貌等内容,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五个方面:服务(产品)形象,环境形象,成员形象,组织领导者形象和社会形象。【知识模块】 综合26 【正确答案】 领导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共同之处在于: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构成来看,两者也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就组织中的个人而言,可能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也可

34、能是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也可能是管理者,而不是真正的领导者。二者的区别在于: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而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 具体说来管理与领导从以下四方面可以区分:(1)范围。从一般的意义上说,管理的范围要大一些,而领导的范围相对要小一些。(2)作用。管理是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运转等活动,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表现在为组织活动指明方向、设置目标、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等方面。(3)从层次上来说,领导具有战略性、较强

35、的综合性,贯穿在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如果我们把管理过程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主要的阶段,领导活动处在不同阶段之中,集中起来就表现为独立的职能,即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计划得以实施,使建立起来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转,组织和配备人员,并对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4)功能。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的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活动的效果。效率涉及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知识模块】 综合27 【正确答案】 (1)激励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以提高领导效能。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激励手段的

36、设计是建立在一定激励理论基础上的。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励。早期的激励理论有:需求层次理论、X 理论和 Y 理论、激励一保健理论;当代的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 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励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2)激励形成应把握的要点: 物质利益原则。人们进行社会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物质

37、利益除了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外,还是人的安全、自尊的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在员工的物质利益未得到充分满足时,对员工的激励应注重物质利益原则。即使在个人的物质利益已被认为充分满足之后,也不应忽视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公平原则。根据公平理论,人们是需要公平的,而公平是在比较中获得的,人们注重的不只是所得的绝对量,更注重的是可比的相对量,因此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一个群体内以及群体外相关人员激励的公平性。“按劳分配” 的原则就是为了体现公平性,但公平理论中的公平原则与“按劳分配” 相比,则考虑到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显得更加实际。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所谓差异化就是针对不同的个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所谓多样化就是不

38、应拘泥于一种方式,而应该视情况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这是从激励的本质出发的,既然激励的本质就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激励方式也就必须是多种多样、彼此差异的。事实证明,在激励工作中只有坚持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知识模块】 综合28 【正确答案】 沟通过程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和接受者三个要素,在收到信息后,还包括理解、反馈等行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错误发生,都有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的产生,使信息沟通失真,影响沟通的效果。概括来说,最容易引起信息失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识方面的问题。人的认识过程是由于感官受到刺激,对现实进行反映

39、和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感觉错误可引起各种问题:刻板现象。管理者追求感觉过程的简单化,把人们分成几种特定类型,并主观认为每一类里的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品质和特性。光环效应。由于某一品质或某些小事而引起评价上的或正或负的偏向,可以看做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错误,这种现象常在招聘面试中发生。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错误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认识模式的产生受其文化影响,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个人的性格。因此在沟通中要自觉意识到自己或对方有可能存在这种错误,客观、理性地对待沟通者和信息。(2)语言方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是语义学方面的语言障碍。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意义,语言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有的

40、特殊词汇不仅反映个人的性格,而且反映社会的文化,因此必然会发生语义方面的障碍。语言含义不明确。相互矛盾的信息和语义含糊的信息必然造成接受者的迷惑和不知所措。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信息的明确性,必须注意信息接受者会怎样理解,会有怎样的反映。(3)信息的流失与加工。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传达多一层就多一些损耗,一般每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就要丢失 30左右的信息。同时在传递过程中,还有可能加强或扩大信息的某些特征,尤其在口头沟通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设计固定的沟通渠道,注意沟通后的反馈,以预测控制信息传递的准确性。(4)地位差别。上下级之间存在着差距,上级具有权威,可以决定对下级的惩罚和奖励

41、,因此过分强调地位的差别,容易在下级心理造成压力和恐惧,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要提倡平行的、双向口头的沟通形式,造成一种鼓励沟通的气氛,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的作用,确实了解到实际情况,作好管理和协调工作。【知识模块】 综合29 【正确答案】 控制是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从时点的角度来看,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1)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它是未来导向的,并且是最渴望采取的控制类型,因为它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它的关键是在问题产生之前采取管理行动,而不是当问题出现后再来补救。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通常情况下难度比较大。同期控

42、制是发生在活动进行过程的控制,其最常见的方式是直接视察。管理者监督雇员的工作,并在发生问题时马上进行纠正以避免大量资源的浪费成重大的损失。反馈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类型,发生在行动之后。其主要的缺点在于,管理者获得信息时浪费或损失已经造成了。作为在某些情况下唯一可用的控制方式,反馈控制也有其优点:首先,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其次,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人们希望获得评价他们表现的信息,而反馈控制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息。(2)控制和计划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管理的两项相关的职能。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同时控制是计划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

43、就等于一纸空谈。计划制定出来以后,我们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前馈控制,使得事态按照计划的方向发展,避免问题的出现。然而有的时候,执行的过程难免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发现偏差产生的原因,如果是执行出了问题,我们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工作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还有一种可能是计划制定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原有的计划做出调整使它更符合实际。反馈控制为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了最完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便于以后制定更加合理的计划。【知识模块】 综合30 【正确答案】 管理控制系统是指为实现管理控制而设计的相互关联和彼此相互沟通的组织和机制。管理控制系统在运

44、行时按它的用途不同,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系统。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由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并依靠因果关系连接在一起的集合体。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因此,管理控制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同对象,控制的目的都不一样,但良好的控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样的。(2)要易于理解。无论哪种控制,必须易于应用并被管理者和员工所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得到好的效果。(3)要精确和客观。控制系统应力求精确,避免模棱两可;控制系统还应力求客观,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4)

45、要及时。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纠正偏差,尽量减少发现偏差与纠正偏差之间的时滞。(5)要有灵活性。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即使面临计划的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者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也能发挥它的作用。(6)要有指示性。控制系统不仅应能发现偏差,还应该指出偏差的确切原因以及其发生的位置,从而便于纠正偏差。(7)要有经济性。是否进行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都应该考虑到费用问题,费用要同控制结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比较结果有利时才实行控制。(8)要具备全局观念。进行控制时,要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但同时要考虑到各部门或个别局部的利益,把整体利益与各个局部利益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控

46、制得以顺利进行。【知识模块】 综合31 【正确答案】 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熊彼特于 1912 年提出了创新的含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经济发展之中,论证创新在经济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1)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责任制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至于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的经营目标责任制,则更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加以

47、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现代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水平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要地位,就必须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3_)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

48、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不同的时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中,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既要求具有符合企业及其环境特点的运行制度,又要求具有与之相应的运行载体,即合理的组织形式。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系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可以从结构和机构这两个层次去考察。机构是指企业在构建组

49、织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那些类似的或与实现同一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职务或岗位归并到一起,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而结构则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问题,即所谓的集权和分权问题。(5)环境创新。环境是指企业经营的土壤,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即在产品的材料、结构、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或通过市场的地理转移,或通过揭示产品新的物理使用价值,来寻找新用户,再或通过广告宣传等促销工作,来赋予产品一定的心理使用价值,影响人们对某种消费行为的社会评价,从而诱发和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增加产品的销售量。【知识模块】 综合五、论述题32 【正确答案】 西蒙的决策理论模型又称有限理性模型或西蒙最满意模型。它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1)此模型的主要内容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