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14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而建立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是( )。(A)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B)正义者同盟(C)国际工人协会(D)第二国际2 1884 年,法国人( ) 发明人造纤维。(A)黑特(B)诺贝尔(C)泰罗(D)圣夏尔东3 ( )期间,是列宁领导下的共产国际活动的初期阶段。(A)1919 到 1926 年(B) 1919 到 1923 年(C) 1919 到 1927 年(D)1919 到 1924 年4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2、A)1936 年宪法的起草(B) 1936 年宪法的通过(C) 1924 年宪法的修改(D)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5 联合国成立初期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之处是( )。(A)在表面上都强调维护世界和平(B)为少数大国的侵略服务(C)实际上被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D)对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6 当代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7 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的主要前提是( )。(A)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的影响(B)进
3、一步解除封建束缚的必然要求(C)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需要(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8 自由民权运动9 东方战线10 欧洲煤钢联营协定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试析 19 世纪初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条件。12 试述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欧洲政局的影响。13 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的发展历程。四、填空题14 1857 年,俄国解放运动号召者的杰出代表_开始出版钟声杂志,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奴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1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_年到_年,资本主义国家出
4、现了世界性的革命高潮。16 _年,英国与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规定两国建立贸易关系,在事实上承认了苏俄。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欧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其中根据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建立起来的国家是_。综合练习试卷 14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5、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8 【正确答案】 日本明治初期发生的以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为主旨的政治运动。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1874 年 1 月,前政府参议板垣退助和江藤新平、后藤象二郎等人结成日本最早的政党爱国公党,揭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同年 4 月,板垣、片冈健吉等人在高知创立立志社。此后,九州、四国等地纷纷建立民权组织。1875 年 2 月,上述自由民权派组织以立志社为中心在大阪成立了全国性的结社爱国社。1877 年 6 月,立志社代表向天皇进呈建议书,系统地
6、提出开设国会、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等 3 大要求。以此为转机,自由民权运动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1880 年 3 月,爱国社改名为国会期成同盟,向政府递交了开设国会请愿书。面对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十分恐慌,兼施镇压和收买手段,分化、瓦解自由民权运动。不久,运动发生分裂。1881 年,松方正义就任大藏卿,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把农民推向穷困的深渊,导致农民暴动迭起。1882 年福岛事件发生后,自由党下层党员逐渐与农民相结合,以武力反抗专制统治,相继发动起义,均遭镇压。1884 年 10 月,自由党以失去对运动的控制为由,宣布解散。不久,立宪改进党领导人也宣布退党。自由民权运动
7、走向衰落。1887 年 10 月发生的要求言论集会自由、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所谓三大建议运动,及其前后由后藤象二郎倡导的所谓大同团结运动,均由于明治政府的镇压而失败。历时 10 余年的自由民权运动彻底瓦解。【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为了自保,苏联在其西部边界采取一系列行动,建立一道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防御德国侵略的屏障东方战线。1939 年 9 月 17 日,苏联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由,出兵占领波兰东部。通过苏芬战争,苏联将苏芬边界向北推进了 150 公里。1940 年 6 月,苏联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入苏联。同年 6 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
8、政府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 “移交”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的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二三百公里,但是在苏德战争中它所起到的防御作用有限。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1951 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的协定。该协定把煤、钢生产等经济活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是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性协议之一。该协定的实施缓解了德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欧洲的统一。【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正确答案】 19 世纪初以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有拉丁美洲绝大
9、部分,是拉丁美洲的主要殖民国家。西、葡在殖民地上实行专制统治和残酷的剥削。在 18 世纪以后,殖民地上盛行大庄园制。印第安人公社的公有土地被宣布为庄园地主的私有财产,耕种小块份地的印第安人成为佃户,须缴纳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庄园地主还利用借债,采用以工抵债的手段,迫使破产的印第安人去当雇工,其中不少沦为债务奴隶。此外,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当奴隶;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还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开发矿藏除了使用黑人奴隶外,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繁重的劳动、饥饿和虐待,
10、导致很少有人能活着返回;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为了维护宗主国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还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制和垄断政策。在农业方面,它们禁止殖民地养蚕,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作物,强迫种植能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的农作物,限制粮食生产,造成殖民地生产单一作物的畸形经济。在工业方面,它们禁止殖民地开采和加工铁矿石,禁止生产宗主国出口的棉布、毛呢等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它们禁止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国家直接贸易。宗主国的残酷掠夺和压制政策,造成了拉丁美洲经济长期停滞。天主教会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教堂遍布各地。教会在“传播基督文明” 的幌子下,强迫印第安人信仰天主教,麻痹他们的反
11、抗意志。教会还设立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反抗殖民统治的“异端 ”。条件:(1)到 18 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巴西的优质木材一直畅销国外。此外,拉丁美洲各地普遍生产的棉花、咖啡、可可等,很大部分是运往欧洲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2)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了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在殖民地出生的白人后裔绝大多数是地主或资产阶级,但受到半岛人的歧视,只能充当下级官吏和教士。印欧、白黑
12、和印黑混血人种多半是工匠、店员、小商人、小土地所有者和牧民,他们名义上是“自由人” ,但没有公民权,不能担任公职。社会最底层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他们在种植园或矿场承担最沉重的生产劳动,和其他混血种人构成了巴西广大被压迫的劳动群众。在独立战争前,主要的矛盾还是民族矛盾。在西属殖民地,从克列奥人到印第安人和黑人,各种族各阶级一致要求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以半岛人为代表的殖民统治。印第安人和黑人是民族独立运动的主力,克列奥人要求发展殖民地经济,对宗主国的种种限制不满,参加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充当了运动的领导者。(3)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13、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地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丁美洲的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4)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 17 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强国地位为荷兰、法国和英国所代替。这使西、葡两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些因素促成了 19 世纪初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爆发。【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法国对德国的复兴深感恐惧,安全问题一直未解决;德国则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要求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获得与其他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英国奉行“扶德抑法” 和“祸水东引”的政策,主张对德作出妥协。1925 年
14、 10 月 5 日至 16 日,英、法、德、意、比、波、捷在瑞士的洛迦诺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签署的文件有:德、法、比、英、意“莱茵保安公约” ,德法、德比、德波、德捷四个“ 仲裁条约 ”,法波、法捷两个“保证条约”。七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1)主要内容:第一,德、法、比三国保证按照凡尔赛和约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的领土现状,各方不得诉诸武力解决争端,英意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第二,“仲裁条约 ”规定,双方发生的一切纠纷或冲突,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应提交总裁法庭和国际法院裁决。第三,“保证条约” 规定,如一方遭到德国侵犯,彼此给予支持和援助。第四,承认德国加入国联,并任国联常任理事
15、国。(2)影响: 洛迦诺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延续,它再次调整了欧洲列强的关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丧失,这是法国继道威斯计划之后的又一次失败。英国达到了扶德、抑法、反苏的目的,取得了欧洲力量平衡砝码的有利地位。德国是洛迦诺公约的最大受益者,从此,凡尔赛和约已不再对德国具有任何强制性的约束力;公约对德国东部疆界不予保证,对德国向东扩张开了绿灯;洛迦诺公约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1)为了加速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粉碎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禁运、封锁政策和扼杀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阴谋,从1947 年
16、 7 月起,苏联先后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经济协定。与此同时,东欧各国之间也签订了长期贸易协定。1949 年 1 月8 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6 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全面解决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经互会的最初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方面的措施;实行在原料、食品、机器、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作等。经互会成立后不久,阿尔巴尼亚(1949 年 2 月)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 年 9 月) 相继参加。经互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成员国
17、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东欧国家来说,经互会成立初期,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解决当时各国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以后通过经济合作,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苏联的援助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国家单干所不能解决的困难。所以,东欧国家曾遍认为,如果没有经互会的合作,它们的经济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同样,苏联通过经互会的合作,获得东欧某些成员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可以得到所需产品和推销产品的市场,并“通过共同建设联合项目” ,加速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此外苏联还可以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使东欧国家对苏联有较大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某些让步。经互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苏联有时
18、进行不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利益。成员国间的经贸关系严重忽视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同时,长期局限于经互会成员国内部的经贸往来,脱离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竞争,导致了经济的落后。(2)1954 年 10 月 23 日,美国、英国、法国等签订巴黎协定,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政府随即向美国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提议召开全欧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问题,但遭到拒绝。1955年 5 月 5 日,巴黎协定被正式批准,联邦德国参加了北约组织。在这种情况下,1955 年 5 月 14 日,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德意
19、志民主共和国等 8 国在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保证在“国际关系中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公开作出的反应。华约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其成立初期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华沙条约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华约的重要领导机构均由苏军将领担任。苏联以保卫盟国安全为名向一些缔约国派驻大量军队,干涉这些国家的内部事务和对外政策,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4 【正确答案】 赫尔岑【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1918,1919【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1921【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以色列国【知识模块】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