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4915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15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76 年 7 月,第一国际举行完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后宣告解散,这次代表大会的地点是( ) 。(A)英国伦敦(B)瑞士日内瓦(C)美国费城(D)荷兰海牙2 在 1810-1826 年的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下列( )未获得独立。(A)秘鲁(B)古巴(C)委内瑞拉(D)墨西哥3 1919 年 4 月 13 日,英国殖民军包围和屠杀旁遮普邦的示威游行群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 。(A)阿姆利则惨案(B)乔里乔拉惨案(C)阿默达巴德惨案(D)米

2、勒特案件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北约 ”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激烈对峙竞争,但却没有引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人民反对战争(B)双方内部矛盾尖锐复杂(C)彼此势均力敌(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5 20 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 )。(A)30 年代中期(B) 4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后期(C)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期(D)70 年代后期6 亚洲现代史上第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A)土耳其凯末尔革命(B)伊朗革命(C)阿富汗反英独立运动(D)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7 胡

3、格诺战争8 四月提纲9 珍珠港事件 10 冷战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18 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逐步限制王权,建立和完善君主立宪制的。12 如何认识“ 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13 简述 20 世纪 50 年代后南斯拉夫的发展变化。四、填空题14 1869 年,俄国化学家_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15 1916 年 212 月发生的_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被称为“ 绞肉机” 和“屠场”。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帝国主义以_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重新瓜分。太平洋上原属德国的_群岛、_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归日本。17

4、1924 年,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第_部宪法,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各民族联合的自愿原则和平等原则。综合练习试卷 15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7 【正

5、确答案】 15621598 年,法国各派势力以天主教同新教胡格诺派之间的对抗为契机而爆发的长期内战。胡格诺战争的原因是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及宗教派别矛盾的激化。16 世纪 40 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部分贵族、资产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要求改革天主教会。法国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大封建贵族为牵制专制王权,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夺取教会地产、恢复往日独立的地位,加尔文教在法国称为胡格诺教。北方有分裂倾向的大封建主贵族仍然信奉天主教,他们与王室关系密切,打着“保护王权,保护天主教信仰” 的旗号,反对南方的胡格诺教贵族。1562 年到 1594 年,南北两个封建集团进行了长达 30 年的争夺

6、王权的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89 年,胡格诺集团首领波旁亨利即王位,称亨利四世,开始了波旁王朝的统治。1593 年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战争结束。1598 年亨利四世颁布“ 南特敕令” ,宣布天主教为国教,但也让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并且有权担任国家官职。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1917 年 4 月 17 日,列宁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党大会并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4 月 20 日,真理报发表了报告的提纲,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战争、党建和国际共运等方面。列宁在四月提纲里论证了

7、在俄国实现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二战中,随亚洲战场向太平洋地区延伸,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成了日本向太平洋地区“ 南进 ”的最大障碍,于是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 1941 年 12月 7 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出港外,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偷袭珍珠港,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热情,孤立主义在美国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国会宣布美国与日本

8、处于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了。【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遏制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美国推行“冷战”政策。1946 年 3 月 5 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 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 政策。冷战的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 19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冷战对国际关系

9、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德国被一分为二就是冷战的产物。【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正确答案】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提出了“权利宣言” ,并于当年 10 月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此后,实权掌握在辉格派和托利派的领导人手中,他们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把实权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形成了国王“ 统而不治” 的立宪君主制政体。 1689 年,议会通过了 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

10、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同时议会对王室预算的金额和用途也作了规定,限制它的范围。议会在 1694年制定了个“ 三年法案” ,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议会在 1701 年通过了嗣位法,这在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案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凡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直接依附于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的议员;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的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的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些措施,都对王权作了具体的限制,包括国王继承权等重大问题都掌握在议会手里,这就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

11、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所向往和追求的立宪君主制度的基础。(2)内阁制的形成。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不经常参加会议,内阁会议中掌权的辉格派利用这一状况,慢慢把实权揽在自己手里。久而久之,国王不出席会议成了惯例,内阁只需在会后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在国王不出席的情况下,内阁在开会时需要有人来主持会议,并把意见集中,向国王汇报,于是就渐渐在内阁会议中出现了“首相” 。内阁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成熟。随着政党的出现,内阁的首脑由议会中通过选举而产生的议员中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的成员由内阁的首脑从与其政见相近的议员中挑选,或由

12、参加内阁的各党派协调分配名额产生,然后提请国家元首任命。国家元首只是在名义上代表国家,并无实际权力。国家实际权力在内阁,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向议会负责。国家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都必须由内阁首脑或有关阁员签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内阁总揽国家政务,其首脑有权任命所有政府高级官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切重大方针与政策。【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反帝的斗争形式是非暴力抵抗。1920 年 9 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 ”计划。其内容是:放弃职衔和荣誉职位,辞去地

13、方机构中的委派职位;拒绝参加政府举行的各种会议;抵制政府开办的学校和英国法庭;抵制外货,特别是大规模抵制英货,恢复各家各户的手工纺织业等。“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人民政治觉悟的提高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有力地冲击了英印统治秩序。结束了国大党内部混乱的政治局面,使国大党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旗帜下,逐步走上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不合作运动是以“ 非暴力”为前提的。“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是印度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反映。【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1)南斯拉夫是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当时它作出这一选择,与苏南关系破裂和南共遭情报局谴责后的困难处境

14、直接相关。南斯拉夫的改革主要是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其建立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501963 年) :工人自治时期。1950 年 6 月,颁布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营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联合组织基本法,通称工人自治法。这一法令标志着自治制度的建立,也被认为是由国家所有制开始转变为所谓社会所有制。在农业方面,1953 年 3 月颁布法令,允许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民自由退社。其后又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同时,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征购制。在政治体制方面,1951 年春开始大规模改组和精减国家管理机关。1952 年 11 月,南共召开“十大”,将南共改名为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并决定实

15、行党政分开,在基层不设党的脱产干部。1953 年 1 月通过新宪法,决定在联邦及共和国两级议会中增设生产者院,由劳动者选出的代表组成。在对外关系方面,1950 年,南斯拉夫开始同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1955 年 5 月赫鲁晓夫访南和 1956 年 6 月铁托访苏后,苏南两党两国恢复了关系。在铁托倡议发起下,1961 年 9 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形成了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自治制度建立初期,其经济发展较快。第二阶段(19631970 年):社会自治时期。1963年 4 月通过第三部宪法,决定所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实行自治原则(党和军队除外),即由工人自治扩

16、展到社会自治。在经济方面,从 1965 年 7 月起,扩大企业对扩大再生产资金的支配权。同时调整并放开物价,实行外贸自由、外商投资自由和劳务出口自由。这个时期的改革,原设想通过联邦权力下放和在社会自治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可充分发挥各共和国、企业及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并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联邦权力“ 分散化 ”以后,在市场自发势力冲击下,社会计划宏观失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员增多,生产增长速度减缓。而且,地方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抬头,各共和国及自治省之间的矛盾加深,罢工罢课日趋频繁。第三阶段 (从 1971 年开始) :联合劳动自治时期。这时期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实行联合

17、劳动原则,加强契约协调。在政治方面主要实行“国家集体元首制”和“议会代表团制”。1971 年通过宪法修正案,要求各经济部门按联合劳动原则进行改组。为控制市场自发作用的盲目发展,1976 年颁布新的社会计划法,强调市场经济与社会计划相结合。为维护民族团结,1970 年 9 月,铁托提出改革联邦体制,在各共和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国家集体元首制” 。1971 年 6 月,宪法修正案规定设立联邦主席团作为“国家集体元首” 。1974 年新宪法肯定了这一体制。(2)经过 70 年代的调整,南斯拉夫的政治形势一度趋于稳定,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1980 年 5 月 4 日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出现群龙无首

18、的局面。各共和国的独立性增强,契约协调方式效率较差,宏观经济失控局面难以扭转。罢工闹事增多,民族矛盾激化。南共联盟内部在如何处理社会经济危机以及有关自身改革等问题上也存在分歧。随着东欧各国剧变,1990 年 1 月,南共联盟召开“十四大” 。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诀议宣布,南共联盟“放弃它受宪法保证的社会领导作用” ,并将向议会建议“ 通过一项实行多党制在内的政治多元化法律” 。接着,由于斯洛文尼亚代表要求把南共联盟改组为各自独立的共和国共盟组成的联盟被否决而退出大会,大会宣布无限期休会。此后,党中央领导机构瘫痪,南共联盟四分五裂,各种反对党纷纷建立。在 1990 年各共和国举行多党制选举后,

19、“斯洛文尼亚民主反对派” 和“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 ”先后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共和国获胜;民族主义政党分别在波黑和马其顿两共和国获胜;而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继续由原共盟(后改称“塞尔维亚社会党 ”和“黑山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执政。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于 1991 年 6 月 25 日同时自行宣布独立,并为此先后与南联邦人民军发生了武装冲突。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占多数的波黑议会,不顾塞族代表的反对,也于 10 月 15 日通过了波黑主权问题备忘录。不久,欧共体承认其独立。但在是否独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引发了波黑境内 3 个民族之间的大规模内战。1991 年 11 月 20 日,马其顿也宣布独立。1992 年 4 月 27 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组成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从而确定了原南斯拉夫分裂成为 5 个独立国家的格局。但是,随后的波黑内战是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冲突各方都得到了国外的支持;其他一些共和国内部也存在着强烈的分裂主义倾向。【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4 【正确答案】 门捷列夫【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凡尔登战役【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委任统治,马里亚纳,马绍尔【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一【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