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84917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16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31 年英帝国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其主要内容是( )。(A)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与英国同为英帝国的平权成员(B)承认南爱尔兰脱离英帝国统治(C)在英帝国内实行互惠关税(D)英国正式改名为“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 ( )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趋势。(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呈现多极化(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C)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3 晚清时期下列武装力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湘军、

2、淮军、练军、新军(B)淮军、湘军、练军、新军(C)练军、湘军、淮军、新军(D)湘军、练军、淮军、新军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4 英荷战争5 十二月党人6 鲁尔危机7 星球大战计划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8 为什么说近代德国统一只能走普鲁士道路?9 简述第二国际存在的环境及其与修正主义的斗争。10 简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意义。11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构想。12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 的原因有哪些 ?13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意义。14 述评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过程

3、及其影响。四、填空题15 1649 年 1 月,英国国王_被送上断头台,2 月到 3 月间,下院正式通过了废除国王政权和上议院的决议,此时,英国事实上已成为一个没有国王的共和国了。16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_。17 20 世纪 50 年代,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在农村,各国都开展了农业_。其中,_进展最快。综合练习试卷 16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

4、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4 【正确答案】 17 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而爆发的 3 次战争。17 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加紧并广泛开展了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1651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对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荷兰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斗争空前激化起来。从 1652 年至 1674 年英荷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1652 年 7 月 28 日,荷兰首先发动进攻。荷军因装备较落后和指挥不力最终失败。1654 年 4 月,缔结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被迫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1664 年英国夺取新阿姆

5、斯特丹,荷兰立即进行反击,引起了第二次英荷战争。1667 年 7 月,双方缔结布雷达条约,英国把在南美占领的苏里南归还荷兰,并在海上贸易权方面作了让步;荷兰则退出北美。1672 年至 1674 年,英荷之间爆发了第三次战争。1674 年 2 月,英国同荷兰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条约,规定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战争使荷兰的军事、商业势力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默认了英国航海条例的限制和束缚,从而削弱了“ 海上马车夫”的作用,到 18 世纪初,荷兰已丧失了海上优势和贸易的垄断地位;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由于航海条例的顺利推行,英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并逐步增强了它的海上力量,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

6、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1825 年俄历 12 月,俄国的贵族革命家发动了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革命家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二月党人。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日趋瓦解,一些俄国贵族军官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企图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并于 1825年 12 月 26 日发动反对政府的起义。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并对十二月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著名领袖佩斯捷利、卡霍夫斯基等被判处绞刑。十二月党人进行的斗争客观上代表了俄国人民的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他们认为这种斗争只能由少数贵族

7、来进行,不敢发动群众,最终导致革命失败。十二月党人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维也纳反动体系和“神圣同盟” 。【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1923 年 1 月 11 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约 10 万法、比联军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从而酿成了当时欧洲最严重的国际事件。德国抗议法、比的行动侵犯了德国主权,并实行不计后果的“ 消极抵抗” 政策,宣布停付一切赔偿,要求鲁尔地区行政官员拒绝服从占领当局的命令,企业一律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补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对于德国的“ 消极抵抗” ,法国则采取扩大占领区范围,加强军事管制,接管矿山、企业和铁路,解雇

8、抵抗者,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之间广设关卡,征收关税等方法相对抗,从而使鲁尔危机更加深化。法、比占领鲁尔和德国的“消极抵抗” 使德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德国政局动荡不安。然而,法国也没有从占领鲁尔中得到好处,占领期间法国支付了高达 10 亿法郎的占领费,但它从鲁尔运出的煤、铁的价值却抵不上这笔费用。由于来自鲁尔的煤炭供应大减,使法国的生铁大幅度减产,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法国的行动还在道义上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英美两国感到,像法国这样用武力迫使德国偿付赔款,势将使德国的经济陷于崩溃,造成革命危机。因此它们向法、德双方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结

9、束鲁尔危机。英国向法国发出措辞激烈的照会,声明英国认为法、比的行动决不是条约所授权的制裁,要求恢复占领前的状况,否则英国就不会在赔款问题上再支持法国。美国支持英国的立场。为迫使法国就范,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售法郎和法国有价证券,迫使法郎贬值,使法国财政形势更加恶化。同时英国要求德国取消“消极抵抗” ,并正式同意美国在 1922 年就提出的建议,即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美国则表示美国专家可以接受邀请,但反对把赔款和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问题联系在一起。鲁尔危机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和政治危机,以及英美的压力,使德、法双方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德国接替古诺上台的斯特莱斯曼政府于 9 月 26

10、日宣布停止“消极抵抗” 政策。法国则迫于财政困难,不得不向美国举债,并被迫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鲁尔危机不仅促成了 20 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而且直接导致了道威斯计划的出笼。【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反弹道导弹的研究计划,即“ 战略防御计划 ”,简称 SDI,俗称“星球大战计划” 。这项计划于1984 年由美国总统里根批准实施,是由美国政府主持的一个跨世纪的大工程,计划用 25 年完成,耗资 1 万亿美元。按照计划,从 1984年财政年度到 1989 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 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

11、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 90 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种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星球大战计划后被搁置。【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8 【正确答案】 (1)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还是通过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取决于当时德意志的力量对比。当时,德意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希望国家统一的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代表容克阶级的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直到 19 世纪中期,德国资产阶级才出世,而那时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以战斗姿

12、态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无力承担统一德国的历史任务。由于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德意志的无产阶级也出世较晚。尽管他们十分关心国家的统一,但是在组织上还很脆弱,尚未成立自己的政党。所以,无产阶级也没有力量完成统一大业。(2)只有普鲁士王朝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这是因为:普鲁士王朝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生气勃勃的容克阶级。容克地主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他们不但独占了普鲁士政府、军队中的要职,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化了的财力雄厚的统治阶级,与没落腐朽、暮气沉沉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容克阶级虽然在政治上极端反动,却是一个富于进取的阶级,他们有力量、有能力支持普鲁士王朝完

13、成统一大业。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其现役军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占欧洲第一位,其军队训练有素,有铁的纪律,因而战斗力很强。普鲁士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这成为其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源泉。普鲁士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工作效率高、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这不仅是普鲁士国力强盛的重要根源,而且也为它领导全德统一提供了重要条件。容克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抱有无止境的领土野心。他们多年来就梦想把自己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德意志,而且,容克大部分已资产阶级化了,他们和资产阶级一样,也迫切要求统一以便于自身经济的发展。(3)因此,德意志的各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只有普鲁士王朝有力量完

14、成统一任务,决定了统一只能走“ 自上而下 ”的王朝战争的道路。然而,普鲁士之所以能够通过王朝战争道路实现德国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的才干和主观努力。俾斯麦是一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容克,他思维敏捷,能在错综复杂和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巧妙地利用各派政治力量,把握恰当的时机,采取果断行动。正是由于他的能干,胜利地领导德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 1889 年 7 月 14 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第二国际不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它

15、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 1900 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 3 个派别。在前期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派坚决同无政府主义派进行斗争,在前 3 次代表大会上,批驳了无政府主义者否定议会斗争和争取社会改良、主张进行个人恐怖活动、用总罢工来反对战争等错误观点。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

16、认识分歧而形成 3 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列宁、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中态度的中间派,以考茨基为代表。伯恩施坦的观点包括:第一,美化资本主义。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社会不是愈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而是出现了新的中间阶层,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复杂化了,而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本身包含了缓和阶级对立的因素,因而不可能出现革命形势。第二,反对暴力革命。他认为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只有用暴力才能打破,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在政治上实行民主,社会民主党只要“ 以普选权和民主为基础 ”

17、,争取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就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他还说什么在当代军事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武装起义已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反对使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词。第三,幻想从资本主义中生长出社会主义。他认为,只要坚持渐进的、和平改革的策略,就可以促使资本主义自然地步人社会主义。伯恩施坦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修正” ,他说纯粹的唯物主义和纯粹的唯心主义都是“ 宿命论 ”。他主张回到康德的哲学以代替唯物主义。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的领导机构中日益占据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从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

18、议会中投票赞成为战争拨款,支持政府“ 保卫祖国 ”,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 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签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主要有:经过几年的战争,苏俄经济几近崩溃,人民渴望和平。苏俄无足够的武装

19、力量,前线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弱。无产阶级的敌人反抗力量顽强,苏维埃政权不可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初建的苏维埃政权需要和平喘息时间进行政治、经济上的重建。国际帝国主义想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可能性:俄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苏俄与德国签约对德国十分有利,德国可以摆脱东线的困扰。1918 年 1 月,德国国内爆发了反战的示威游行。德国东线士兵与俄国士兵联欢,要求和平的倾向日益增长。英、法等协约国一再拒绝苏维埃政府的和平谈判建议,而德国集团同意与苏俄和谈。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苏俄首先退出帝国主义战争。(2)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意义主要是: 使苏俄坚决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从而

20、赢得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为后来国内战争的胜利和打垮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和约的签订,表明了苏俄争取和平的诚意,顺应了各交战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拥护。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革命妥协的一次范例。但是,和约的签订使苏俄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映了德国统治集团的贪得无厌。【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而成为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的 40以上,逐步取代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企图夺取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全世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具体设想是,先建立起一个由美国控制的

21、国际联盟,通过国际联盟加强自己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以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在美洲巩固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西欧,保持德国在政治、军事上较强大的地位,在经济上不过分地削弱德国,使它足以同英法在大陆上抗衡并成为反苏阵地;在东南欧,企图建立一个由它独自控制的巴尔干国家联盟,从而实现进入欧洲和建立起对整个欧洲的控制权;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利用“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口号作工具,力图削弱日本,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以确立其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但是,美国的计划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的军事力量有限,海军力量比不上英国,陆军实力又在法国之下。【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美国面临着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22、,却采取“中立政策”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强大,对罗斯福政府的外交政策有很大的制约作用。(2)地理屏障因素。美国远离欧洲,又有两大洋作天然屏障,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孤立主义观念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条件。(3)反战思潮的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使美国人民大为失望,特别是 30 年代战争危险重现端倪,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在美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这种反战思潮成了孤立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罗斯福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不能不考虑国内的形势。(4)重振经济、扩大外贸的需要。罗斯福上台后,所面临的问题是重振经济、扩大对外贸易,这些都需要有一

23、个和平的环境,美国不想卷入冲突,在中立或不介入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贸易。(5)为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美国在德国有很多投资,日本又是美国推销过剩产品的最大市场,要明确地反对德、日,在一定时期内同美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有冲突,所以,不到德、日严重威胁美国利益时,美国是不会对德、日作战的。美国的“中立政策” 的实质是在国外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既使美国不卷入战争,又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对外贸易,同英、法的“绥靖政策 ”有所不同。但是,对世界全局来说,“中立政策”的作用是消极的,支持了英、法的“ 绥靖政策 ”,助长了德国的侵略势力。【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于促使被侵略国

24、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但是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1)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本百万大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由于倡议集体安全政策受到英法破坏,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后来反而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苏未能及时建立欧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希特勒避免了一开始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2)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在 1939 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但要“现款自运” ,实际是为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德国的英法购买军火开了绿灯。希特勒在西线得

25、手后,美国鉴于唇亡齿寒,又进一步支持英国。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 70 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 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 先欧后亚 ”联合作战方针。以后,美国海军又为援英物资的输送对大西洋西部航线实行全面护航。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站在一起,介入了大西洋之战。(3)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 ”,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 7 月 12 日,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

26、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 月 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 月 29 日10 月 1 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已参战的苏联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 年元旦,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坚持抗战 4 年半,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

27、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 22 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5)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 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28、】 雅尔塔体系,简言之,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 1944年德黑兰会议、1945 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主要特征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945 年 2 月 41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联合国问题、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此前的莫斯科三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

29、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制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托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影响:(1)积极方面: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质,有历

30、史的进步性。联合国比国联更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有效性。 雅尔塔会议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在处置战败国,给予被压迫民族,特别是被托管地区的独立和自治等方面都体现了相当的民主化色彩。(2)消极方面:它仍具有强权政治的色彩,仍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这就埋下了该体系走向瓦解的种子,最终将走向强权的反动。它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加上美、苏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美苏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阵营的形成。瓦解: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雅尔塔体系随之瓦解。【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5 【正确答案】 查理一世【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自然选择【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集体化,保加利亚【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2332-1-1998 Rubber or plastic 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 Part 1 Steel ball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332-1 1998《橡胶或塑料涂层的纺织物 破裂强度的测定 第1部分 钢球法》.pdf DIN EN 12332-1-1998 Rubber or plastic 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 Part 1 Steel ball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332-1 1998《橡胶或塑料涂层的纺织物 破裂强度的测定 第1部分 钢球法》.pdf
  • DIN EN 12332-2-2003 Rubber- or plastic-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 Part 2 Hydraul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332-2 2002《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 破裂强度测定 第2部分 液压法》.pdf DIN EN 12332-2-2003 Rubber- or plastic-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 Part 2 Hydraul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332-2 2002《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 破裂强度测定 第2部分 液压法》.pdf
  • DIN EN 12337-1-2000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337-1 2000《建筑物玻璃 化学增强钠钙安全玻璃 第1部分 定义.pdf DIN EN 12337-1-2000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337-1 2000《建筑物玻璃 化学增强钠钙安全玻璃 第1部分 定义.pdf
  • DIN EN 12337-2-2005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2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version EN 12337-2 2004《建筑物用玻璃 化学.pdf DIN EN 12337-2-2005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2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version EN 12337-2 2004《建筑物用玻璃 化学.pdf
  • DIN EN 12339-1997 Inland navigation vessels - Rope tubs German version EN 12339 1997《内河航运船舶 绳索套管》.pdf DIN EN 12339-1997 Inland navigation vessels - Rope tubs German version EN 12339 1997《内河航运船舶 绳索套管》.pdf
  • DIN EN 12341-2014 Ambient air - Standard gravimetric measuremen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M10 or PM2 5 mass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German version.pdf DIN EN 12341-2014 Ambient air - Standard gravimetric measuremen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M10 or PM2 5 mass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German version.pdf
  • DIN EN 12346-1998 Gymnastic equipment - Wall bars lattice ladders and climbing frame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2346 1998《体操器械 肋木 格子梯 攀登架 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DIN EN 12346-1998 Gymnastic equipment - Wall bars lattice ladders and climbing frame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2346 1998《体操器械 肋木 格子梯 攀登架 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DIN EN 12347-1998 Biotechnology -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steam sterilizers and autoclaves German version EN 12347 1998《生物技术 蒸气消毒器和高压锅的性能标准》.pdf DIN EN 12347-1998 Biotechnology -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steam sterilizers and autoclaves German version EN 12347 1998《生物技术 蒸气消毒器和高压锅的性能标准》.pdf
  • DIN EN 12348-2010 Core drilling machines on stand - Safety German version EN 12348 2000+A1 2009《立式岩芯钻机 安全性 德文版本EN 12348-2000+A1-2009》.pdf DIN EN 12348-2010 Core drilling machines on stand - Safety German version EN 12348 2000+A1 2009《立式岩芯钻机 安全性 德文版本EN 12348-2000+A1-2009》.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