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84928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7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27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622 年被确立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B)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D)穆罕默德病逝2 苏联“十四大 ”、“十五大”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实现重工业化(C)保证经济协调发展(D)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3 假如你生活在 16 世纪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A)非洲的饰物(B)美洲的纺织品(C)印度的香料(D)澳洲的工艺品4 成汤灭夏是从讨

2、伐( ) 开始的,它是夏朝的盟国,在汤都亳地附近。它的首领因不祭祀,授人以口实,成汤遂灭之(A)桀(B)有扈氏(C)葛(D)扶风氏5 辽有五京,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它们分别是( )(A)临湟府、大定府、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B)大定府、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临湟府(C)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临湟府、大定府(D)大同府、析津府、临湟府、大定府、辽阳府6 “瓜步之战 ”发生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北魏同刘宋(B)西魏同萧梁(C)北齐同陈(D)前秦同东晋7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没有提到的是( )(A)土地纲领(B)推翻清朝统治(C)驱逐帝国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8

3、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正确的是(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总的两个阶段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两者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 两者的革命性质和根本任务没有变化(A)(B) (C) (D)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9 早期智人10 杨格计划11 大礼仪之争12 二府13 南张北周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臣昔与魏丞相高王并肩戮力,共平灾衅,扶危戴主,匡弼社稷。中兴以君,无役不从;天平及此,有事先出。攻城每陷,野战必殄;筋力消于鞍甲,忠贞竭于寸心

4、。乘藉机运,位阶鼎辅;宜应誓死罄节,仰报时恩,陨首流肠,溘焉罔贰。何言翰墨,一旦论此? 臣所恨义非死所,壮士弗为。臣不爱命,但恐死之无益耳。而丞相既遭疾患,政出子澄。澄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谄谀迭进,共相构毁。而部分未周,累信赐召;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其父若殒,将何赐容。惧谗畏戮,拒而不返,遂观兵汝、颍,拥璟周、韩。乃与豫州刺史高成、广州刺史郎椿、襄州刺史李密、兖州刺史邢子才、南兖州刺史石长宣、齐州刺史许季良、东豫州刺史丘元征、洛州刺史朱浑愿、扬州刺史乐恂、北荆州刺史梅季昌、北扬州刺史元神和等,皆河南牧伯,大州帅长,各阴结私图,克相影会,秣马潜戈,待时即发。函谷以

5、东,瑕丘以西,成愿归诚圣朝,息肩有道,戮力同心,死无二志。惟有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一驿走来,不劳经略。”梁书卷五十六请回答:所给材料出自于谁之口?并简述其在南北朝时期的活动。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5 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16 简述美国全球外交战略的演变过程。综合练习试卷 27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十四大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

6、并按斯大林所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把实现重工业化作为核心内容。【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基本史实掌握能力。商汤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树立了讨有罪、为民除害的形象,汤伐葛是为“匹夫匹妇复仇”,首先伐葛。【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瓜步之战”是在北魏和刘宋之间展开的,北魏拓跋焘率大军南下同要进行北伐的刘宋军队进行作战,经过这一战,刘宋军队再也无力北伐,从而在军事上确立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双方的防线不断地南移。考生应对这场战争的意

7、义有所了解。【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包括了推翻满洲贵族统治,重建汉人当权的政府,但是民族主义的缺点在于,没有提出民族平等的原则和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考生需熟练掌握这一点,容易在细节题中考到。【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区别新旧民主主义

8、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9 【正确答案】 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 25 万年至 4 万年前。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但仍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 1350 毫升,其化石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有多处发现。【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代替道威斯计划而实施的德国支付赔款计划。1929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临崩溃,无力实行道威斯计划。同年 2 月 11日6 月 7 日,英、法、美、德等 7 国代表召开会议重新审议德国赔偿问题,美

9、方代表杨格为主席。会议通过主要由杨格起草的报告书,史称杨格计划。进一步减轻德国债务,取消赔偿委员会及有关国家对德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的一切形式的监督。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管理有关德国赔偿的金融业务。但是 1929 年 10 月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打乱了“ 杨格计划”的实施。【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大礼仪是明嘉靖年间确定兴献王朱佑杭尊号的争论,因系朝廷礼法之至大者,故名。正德十六年,武宗死,无子,兴献王长子朱厚璁即皇帝位,下令礼臣议其生父朱祜杭尊号。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朝臣主尊孝宗为皇考,朱祜杭为皇叔父;观政进士张璁、南京刑部主事桂萼等迎合上意,议尊朱祜杭为皇考。双方争论激烈。嘉

10、靖三年四月,追尊世宗父母。朝臣二百余人跪于左顺门前力争,激怒世宗,下狱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这一事件对嘉靖朝政治影响颇大。【试题解析】 大礼仪之争事件前后延续了十余年,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首辅专权和内阁纷争,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不仅使得嘉、万时期的政治缺乏应有的连续性,造成了王朝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之风。考生应该能够完整的表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宋代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号称“二府” 。宋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 与宰相共同

11、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事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 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试题解析】 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分离,另外又为了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张謇,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甲午战争

12、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事业和教育。张骞是“实业救国” 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并终生为其事业奋斗,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周学熙 1906 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1908 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袁世凯窃国后,于 1912年和 1915 年两次任财政总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 之说。20 世纪初,由于新政和预备立宪都倡导奖励工商业、发展实业的政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阶级,其中张謇和周学熙便分别是南北方的代表人物,以他们为首的两大资本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13、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模块】 综合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4 【正确答案】 出自南朝萧梁末年北齐降将侯景之口。侯景,原北魏怀朔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拥兵10 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东魏武定五年,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

14、以剥夺其兵权。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东魏继而实施离间计,佯称与梁议和,挑拨侯景反梁。侯景本有作乱之心,遂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梁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梁太清二年,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梁武帝完全没有防范,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侯景纵兵抢掠,又命北人被没为奴者,皆令放免,加以任用。侯景过江时兵不过 8 千,马不过数百,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顿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侯景攻陷台城。城

15、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两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又东略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 ”。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侯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知识模块】 综合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5 【正确答案】 (1)原因: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尖锐:政治上,贵族牢牢把持着国家大权,而平民则被完全排斥在政权之外;经济上,贵族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公有地的分配和使

16、用的权利,平民不仅不能参加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而且由于共和初年频繁战争导致破产、失地,有的沦为债务奴隶,有的被卖往国外;在社会、法律地位上,贵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力,肆意解释法律加害平民,贵族与平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平民不能与贵族通婚,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和处境,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过程:相传,公元前 494 年,在平民的斗争下,平民获得推选保民官的权利。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不受贵族高级官吏的横暴欺压,如贵族通过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其人身不可侵犯。公元前 451前 450 年,在平民的要求下,贵族被迫同意制定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就其阶级实质来说,

17、是保护贵族奴隶主利益的,但由于法律编制成明确的条文,且量刑定罪须以条文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公元前 445 年,平民又得到了与贵族通婚的权利。公元前 367 年通过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提出了三项法案: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尚未偿清部分分三年还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定为 500 尤格(1 尤格约合 14 公顷)。取消军事保民官,规定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它的通过,暂时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公元前 326 年通过波提利阿法案。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从此,平民免除了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公元前 287 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

18、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至此结束。(3)意义:扩大了共和国统治的社会基础,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新贵族出现,氏族贵族与旧的平民概念消失,氏族制度的残余被彻底清除;奴隶制城邦共和制的国家机构和制度逐渐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试题解析】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是本章的重点,考生要注意从多方面掌握。答案仅为要点。【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 60 年代末的全球战略扩张阶段。(“遏制政策”)在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为后盾,大力扶植、援助西方的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

19、遏制,妄图称霸世界。其外交战略具有鲜明的进攻性、侵略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杜鲁门主义。(1)杜鲁门时期 (19451953 年) 。杜鲁门上台后,视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终止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战略,制定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2)艾森豪威尔时期 (19531961 年) 。根据朝鲜战争后世界的形势,美国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一些调整。(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 年) 。进入 60 年代,肯尼迪上台,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 的更为灵活的 “和平战略”,试图通过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

20、推行新殖民主义。第二阶段: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的全球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1)尼克松、福特时期 (19691977 年) 。1969 年 7 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1970 年 2 月,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正式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作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伙伴关系、实力后盾、谈判手段” 。(2)1974 年 8 月,尼克松因“ 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他在对外政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3)卡特时期 (19771981 年) 。卡特政府上台后,在延续尼克松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美国意识对世界的影响,将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政

21、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突破口,提出“ 世界秩序战略 ”。第三阶段: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初的战略推进阶段。(“新遏制战略” 或“超越遏制”战略)(1)里根时期 (19811989 年) 。里根上台后,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放弃了前任的缓和与利用均势的战略,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 的旗号,制定了“以实力求和平” 的“ 新遏制战略 ”、“星球大战计划”。(2)布什时期 (19891993 年) 。布什的总统任期跨越了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的战略扩展和单边主义阶段。(“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

22、1)1993 年 1 月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的摸索,1994 年 1 月,克林顿比较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一个目标、三大支柱” 。“一个目标”是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把它定位为媚骨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2)1994 年 7 月,美国政府正式提出“ 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 ,它的核心是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 21 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3)2001 年小布什新政府上台,组成了一个有军工集团背景、保守色彩浓厚的执政班子。布什明确提出了“先发制人” 的原则。美国的 “单边主义”恶性膨胀成为小布什政府穷兵黩武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原因。【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