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婴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婴儿言语获得的理论中,班杜拉的观点属于( )(A)强化说(B)模仿说(C)转换生成说(D)认知说2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婴儿从( )起就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A)出生后的 3 个月(B)出生后的 5 个月(C)出生后的后半年(D)出生后的 1 年3 ( )是婴儿掌握语法的关键期(A)1218 个月(B) 1824 个月(C) 2030 个月(D)2436 个月4 婴儿的大脑是从( ) 开始发育的(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妊娠期5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在(
2、)(A)胎儿早期(B)新生儿(C)胎儿中晚期(D)胎儿晚期6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就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偏爱法(D)优先注视范式7 婴儿早期母亲对婴儿的依恋行为不敏感,也缺乏与婴儿的身体接触,可以预测婴儿是( )依恋(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都不是8 综合多种研究资料和个体差异,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大致在( )(A)01 个月(B) 36 个月(C) 1014 个月(D)1416 个月9 ( )发明了视崖实验用来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卜森(B)班杜拉(C)皮亚杰(D)斯腾10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
3、、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很大,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11 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其本身,这说明其交往属于( )(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B)简单交往阶段(C)互补性交往阶段(D)早期友谊阶段12 下列不属于抑制性婴儿的主要特征是( )(A)精力旺盛(B)拘束克制(C)谨慎小心(D)温和谦让13 下列不是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 )(A)头尾原则(B)近远原则(C)大小原则(D)顺序原则14 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在( )时就表现出来了(A)出生阶段(B) 1 岁(C) 1 岁半(D)两岁15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 )(A)语言
4、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B)操作性条件反射、正强化、负强化(C)同化、顺应(D)观察学习、选择性模仿16 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是( )(A)动作的发展(B)感觉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言语的发展17 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18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A)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B)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C)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
5、躁(D)采用奖惩相结合的办法19 儿童在 912 个月时,当某一客体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时,他们知道该物体并非是不存在了,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 )(A)获得了客体永久性(B)自我中心(C)泛灵论(D)思维的不可逆性二、多选题20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 )(A)情绪型(B)容易型(C)困难型(D)迟缓型21 下列属于格赛尔“ 成熟一学习 ”原则观点的是( )(A)不成熟就不能产生学习(B)成熟是学习的基础(C)学习是成熟的基础(D)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促进作用22 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其特点是( )(A)具有一定的场合约定性(B)某些已具备概括性的意义(C)都不具备概括性意义(D)不具
6、有场合约定性23 婴儿出生时所具有的笑的反应是( )(A)诱发性的(B)反射性的(C)内源性的(D)社会性的24 缪勒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 )(A)简单社交阶段(B)社会性相互影响阶段(C)同伴游戏阶段(D)早期友谊阶段25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 )(A)活泼型(B)抑制型(C)安静型(D)一般型26 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有( )(A)反射行为引出法(B)偏爱法(C)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观察法(D)定向反射习惯化三、综合题27 依恋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对儿童的社会交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婴儿心理发展
7、)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婴儿言语获得的不同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的了解。强化说在东方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在西方的代表人物是斯金蚋。他们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蚋还特别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婴儿言语之后,马上就给予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言语行为。阿尔波特提出了模仿说。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学说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
8、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创造和选择的。强调先天因素在个体言语获得上的作用的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一生成”理论为代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影响言语发展的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68 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真正的社会交往。这个时候的交往模式是通常还互不理睬,只有极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抓一下等。在整个第一年期间,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
9、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晚期,四五个月的胎儿已经有了视觉反应能力,新生儿已经有了基本的视觉过程,视敏度达到 2040020200。【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经常用来研究早期儿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当实验者反复向乳婴儿呈现一定结构的图形或一定色调的颜色时,开始,由于刺激物的新颖性使得乳婴儿对它产生注视,但是,当不断地呈现同一刺激时,乳婴儿就不再注视了,这就是出现了习惯化。如果这时呈现另一不同刺激,儿童又积极注意了,这是去习惯化。由习惯化到去习惯化的过程,证明了乳婴儿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刺激。用这种方
10、法可以研究乳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婴儿的记忆力。偏爱法也是研究婴儿感知觉能力的一种方法,如果儿童对两种不同的刺激有所偏好,说明他可以辨别这个刺激。研究表明,在不同构成的人脸画面中,新生儿表现出喜欢看正常人脸图片的偏爱倾向。这表明婴儿从出生后就已经具有了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偏好。优先注视范式,就是刺激偏爱法。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由此发现婴儿早期就能觉察刺激源,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可能生来就具有某种固定的程序偏爱某些轮廓和图形。【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
11、展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照交往的特点,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8 个月,这一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婴儿之间通常互不理睬,只有极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笑一笑或抓抓同伴,而且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往往不能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第二阶段,简单交往时期,此阶段一般是从 1 岁一两个月到 1 岁八九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趋向,他们会注
12、意同伴的行为,也能得到同伴的回应。在这个阶段他们会模仿同伴的动作等等,由于观察或模仿同伴,婴儿之间有了直接的相互影响和接触,简单的社会交往由此而产生。但这个时候,他们之间尚未产生合作一起玩的能力,也尚未体会到小伙伴一起玩的乐趣,需要成人的参与才能玩同一个玩具,而且玩的时间很短。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时期,此阶段一般是从两岁左右以后开始,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影响持续的时间更长,出现了婴儿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者互惠的行为。【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头尾原
13、则:生命发育和动作发展都是从头到脚,由上至下的。近远原则:婴儿的身体和动作的发展是从中部开始,由近及远,由中央到外周,依次进行。大小原则:婴儿身体的大肌肉的发展先于小肌肉的发展,婴儿的动作是从大肌肉的、大幅度的、粗动作的发展开始,逐步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的这种专业化称作偏侧化。研究发现,儿童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功能已经开始偏侧。许多新生儿当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时,在左半球有更多的脑电波活动,相反,当听到非语言或感受到厌恶情绪的刺激时,右半球的脑电波活动更强烈。失去半个大脑的婴儿研究更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婴儿剩下的大脑
14、半球(不管是左半球或是右半球)能同时担负起言语和空间认知的任务。但由于出生时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以开始进行,因此完全的补偿在剩下的大脑中并没有发生。【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儿童的了解。托马斯、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父母应该按照婴儿不同的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容易型气质婴儿的教育要注意三点:要全面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要克服溺爱,防止娇气。也要防止一些行
15、为问题的发生。对于困难型婴幼儿的教育要注意:要特别有热情、有耐心地对待他们。要特别注重表扬和夸奖。要适度批评和限制。对迟缓型婴儿的教育要注意: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特点去适应环境。要多多鼓励孩子去尝试新经验,适应新环境。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做好示范。【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二、多选题20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1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儿童说出的话,比如说“妈妈、西瓜“需要具体的场合才明白其意义,一些句子已经有了概括性意义。【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
16、3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心理学家缪勒和范德综合他人及自己对婴儿同伴交往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及早期友谊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所有社交行为都已经出现,但是,许多行为的表现是单方面的,可能根本得不到另一婴儿的回应。但从本质上说,缪勒等认为,这些早期的社会行为是建立社会性相互影响的基础,同时,作为社交的第一步,也无需回应。而这种行为引起另一个婴儿的反馈时,就可以说是社会性相互影响产生了。随着对社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掌握,婴儿同伴社交游戏的明显
17、特征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广泛表现在一般的社交行为之中。他们认为,此时的婴儿游戏存在四个显著特征,即主动加入、轮流替换、重复和灵活性。通过广泛的游戏,婴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到第四级水平,出现最初的友谊。早期友谊的出现是婴儿社交技能发展的顶点,它表现为同伴之间出现亲近、共享、积极情感交流和共同游戏、玩耍等,并且婴儿间开始出现偏爱,两个朋友间在交往中具有明显的互选性。该理论的具体内容与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的三阶段理论有区别,考生要注意区分。【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活泼型的特征是:“连哭带斗”地来到世界
18、上,经常大喊大叫,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安静型的特征是出生时不活跃,很少哭,动作缓慢,很柔和。一般型介于两者之间,大部分婴儿属于这一类型。布雷泽尔顿指出,活泼型和安静型婴儿的父母常常忧虑自己孩子的身心是否正常,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婴儿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婴儿都是正常儿童。【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评定新生儿感觉主要包括四种方法:反射行为: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一套完备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只要给予适宜的刺激,就可以引出相应的反射行为。如:用灯光刺激新生儿的眼睛,瞳孔会缩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
19、生定向反射(即注意一段时间)。如果隔很短一段时间刺激物重新出现,引起定向反射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即注意时间逐渐减少)。同样,刺激如果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在个体已经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使个体又产生定向反射行为,说明个体能区别新旧刺激,这种恢复对新刺激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婴儿的某些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与某些刺激物的出现相联系,而与别的刺激出现无关。如 56 个月的婴儿看到自己的母亲和熟悉的人,就会咿咿呀呀地“说”呀,笑呀,而见到陌生人没有这种反应,这表明婴儿已能区分陌生的人和熟悉的人。视觉偏爱:范茨在婴儿
20、形状与视觉偏爱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通过实验中婴儿注视不同物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早期能够判别形状、颜色;婴儿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也即视觉偏爱。【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三、综合题27 【正确答案】 (1)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依恋模式与以下因素有关:抚养质量 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敏感性,指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反应性,指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一贯地予以满足。根据儿童需求的性质,敏感性可分为两大类:对儿童的饮食、睡眠、躯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敏感性与反应性的抚养方式与孩子的安全型依恋具有相
21、当程度的相关。相比较而言,非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与母亲的身体接触较少,母亲对他们的抚养行为就像例行公事一般,并且有时还会有消极的、拒绝的情绪和行为。亲子交往不应单纯考虑量的多寡,更应关注质的优劣。也就是说,并非是越敏感对孩子的发展越有利,关键在于“ 度”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关心,如母亲不停地对孩子说话,不管孩子是不是在听或是在睡觉,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回避型的依恋,即通过对母亲的回避使他们免受过度刺激的干扰。而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则常常会体验到不一致的抚养行为。这类幼儿的母亲只给孩子最基本的照料,对孩子的各种信号不敏感或不做反应。然而,当孩子开始探索时,母亲会打断他们,使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22、儿童的特点。依恋作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双向关系,必然受到孩子本身特点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情况,内在的气质特点。早产儿、难产儿、出生时就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照料。在贫困家庭中,这样的孩子出现非安全型依恋的比例较高。但是当父母对于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付出足够的耐心时,或者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不是特别差时,他们同样可以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文化因素。安斯沃斯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美国文化背景,所获得的依恋类型及各类儿童的百分比也是对美国儿童研究的结果。事实上,依恋类型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各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2)依恋对儿童的影响:依恋是
23、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鲍尔贝(1980)提出,儿童在经历依恋的四个阶段的同时,会建立起一种与抚养者的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使他们在任何时间或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种内部表征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可能称之为内部工作模型。当婴儿对其照料者产生依恋时,会建构起一个关于照料者、自己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心理模型或特征。这种心理模型包含关于自己和他人的预期。婴儿运用该模型解释事件,并预期在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所产生的一系列期望,在自己面临困难时是否可获得支持,以及自己与照料者之间的互动等,都可由内部工作模型作出解释。这种特征会成为未来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并贯穿于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大多数纵向设计发现,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出现内化或外化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比率远远超过了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研究发现,依恋具有传递性,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在幼儿长大为父母时,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