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84961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在(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B)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C)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D)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2 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动作技能的学习(D)智慧的技能学习3 维果茨基提出“ 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的含义是( )。(A)提前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

2、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4 善于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组织的人属于( )的人。(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5 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 )。(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其他6 在行为塑造方面,斯金纳采用( )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A)强化(B)连续接近(C)间隔强化(D)连续强化7 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A)儿童背诗词(B)记住中国各省份名称(C)记电话号码(D)记数学公式8 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

3、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9 ( )提出的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较好地说明了学习的建构过程。(A)皮亚杰(B)冯 格拉塞斯费尔德(C)维特罗克(D)斯皮罗10 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较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B)学习兴趣是通过教育机制加以培养形成的(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不大(D)培养兴趣可以本着“一刀切” 的原则12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4、)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13 关系转化说是对( )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迁移的关键在于被试对情境中各种关系(或完形) 的顿悟。(A)相同要素说(B)关系转化说(C)形式训练说(D)概括化理论二、多选题14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 )。(A)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B)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特点(C)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类型(D)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15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具有本质区别,表现在( )。(A)人类学习的社会性(B)人类学习以语言为中介(C)人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D)人类学习

5、的被动性16 关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B)通过对狗的唾液的分泌观察得出的(C)使动物学会了对中性刺激作出反应(D)是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的结合17 下列属于互动式的支架的是( )。(A)教师示范(B)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C)提出问题(D)改变教材三、简答题18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19 什么是频因律和近因律?20 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有哪些?21 简述支架式教学。22 如何进行归因训练?23 什么是学习迁移?四、综合题24 分析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25 阐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26 分析说明布鲁纳的

6、认知表征理论。27 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28 分别述评西方两大派学习理论和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学习理论和迁移理论之间的关系。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7、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选题1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8 【正确答案】 (1)人类学习的特点。第一,人类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第二,人类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人类学习是在

8、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中介来完成的。(2)学生学习的特点。第一,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第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第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所谓的频因(frequency)律就是: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条件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因为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而每一次练习都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所谓的近因(recency)律就是: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

9、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时机的远近作为解释反应保留或淘汰的原则。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清楚了,其他特殊课题就能解决好。(2)利于记忆的保持。布鲁纳认为:“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 训练迁移” 的大道。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就在于,

10、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缩小“ 高级”知识和 “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性的体系为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

11、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 ”为基础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由于学习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

12、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学习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

13、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以积极强化;若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很多研究证明,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机能,已经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或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综合题24 【正确答案】 (1)我国教育

14、心理学的基础,在解放前是比较薄弱的。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光绪末年(1908 年),由房宗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在 20 世纪的 20 年代初,廖世承教授开始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教育心理学,并于 1924 年出版了他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自光绪末年起直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 40 多年中,我国老一辈的心理学工作者不仅在国内传播了教育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展开了一些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在学科学习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等方面,一些学者如艾维教授、肖孝嵘教授等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一时期的著作,多数是译述西方的,研究问题的观点与方法,也都

15、是追随西方的潮流,很少有创见。所以,总的来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在解放前是比较薄弱的。(2)50 年代到 70 年代的基本情况如下:50 年代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只做了有关教学改革和儿童(学年龄的实验研究。60 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60 年代后到 70 年代前期,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心理学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迅速进行了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在师范院校中恢复了教育心理学课程,并出版了许多相关专著。如 1980 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修订后正式出版;1981 年,冯

16、忠良出版了学习心理学和智育心理学等。这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恢复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开始面向世界,在借鉴前苏联和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总之,我国教育心理学目前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解放前的基础薄弱,解放后又两次遭受极左思潮的摧残,因而同一些基础较好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我们的专业队伍还比较弱小,研究的设备与条件也远不如一些先进国家;我们的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一些研究本身也不够系统;对于教育心理学本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缺乏认真的深入探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

17、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1)言语信息的学习。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事实陈述出来。他们所陈述的信息是基于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句子(或命题) ,是被言语化了的,所以称“ 言语信息”。虽然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涉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但并不能就此轻视这类学习结果,它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2)智力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作为一类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知道“是什么

18、”有关,而智力技能则与知道“ 怎样做,有关,例如,通过计算将分数化为小数,在英语的造句中,能够使单数动词与单数主语保持一致等都是相关动作技能习得的实例。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智力技能的发展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3)认知策略的学习。随着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和发展智慧技能及其他性能,他们也发展了用以自我调控其内部学习过程的方式,这便是认知策略的习得。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也将认知策略称作执行控制过程。(4)动作技能的学习。学校的学习中总是包含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从入学

19、儿童学习使用铅笔和纸写字到学习绘画、唱歌、舞蹈、打球、竞走、跨栏,从学习实验操作到学习语言的发音等。对人毕生有用的各种基本的动作技能,在个体的早期的生活中就被学会,成为个体全部技能中的一个“极少需要意识控制的部分” ,然而它们却是个体日常生活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我们说个体获得某种动作技能时,不仅仅指他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连贯的、准确的、合规则的整体行为。动作技能操作的流畅与时间的精确性能够反映行为表现的内部组织程度。(5)态度的学习。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同智慧技能、动作技能相比,态度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不那么直接,态度并不决

20、定特定的行为,它以行为的倾向或准备状态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布鲁纳把认知生长与智慧生长视作同义词,他认为探讨知觉和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智慧生长,并把它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representation systems)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借以可以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认识现实世界的模式,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他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动作性表征。有人称其为表演式再现表象,与皮亚杰称之为儿童感觉运动阶段相当。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

21、动作来学习表征事物,例如,怎样爬,玩玩具,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用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印像形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与皮亚杰称之为前运算阶段早期相当。儿童用图像或表象去表现他们自己世界中发生的事,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但是以映像性表象再现,并以此进行想象,这些表象很像所知觉事物的照片,与现实非常贴近。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相当于皮亚杰称之为前运算阶段以后认识发展阶段。儿童可以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里最重要的是语言。儿童能用语言这种符号去表征世界,使这种表征更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任意性,并能够进行假设。在布鲁纳看来,人类的智慧发展是沿这三个表征系统顺序发展的。三种表征系统可以对

22、编码系统的不同层次类别进行表征。然而,三个系统虽然在发展时间上有顺序,但却不能相互取代。也就是说,人们有三种显然不同的方式表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了解这一点,可以根据儿童三个表征系统发展顺序实施教学,对设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布鲁纳就强调这种“教学的最佳顺序” 。【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类强化,在学校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学生会受到各种强化。可以从时间上把学习目标划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

23、标,同时注意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使学生建立起适当的目标还要注意帮助学生设立与自己能力一致的个人目标。目标过高,与学生本身的能力差距太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对学生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易使学生产生无力感;目标过低,缺乏挑战性,即使成功强化作用也不大。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具有适当难度的目标才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2)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及时反馈、及时强化是有效运用强化的一条基本要求。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及时反馈对学

24、习的促进效果。要利用好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由于班级学生数较多,教师可采用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的方式,使学生及时知道结果。(3)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是指在分数之外教师还可评等级、下评语、表扬或批评,这种评价会使强化的情感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批改时,不仅要指明对错、打出分数,更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评语,这样效果会更明显。(4)适当开展竞赛。一般认为,竞赛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竞争过程中,学生力求超过他人的好胜心理得到激发,克服困难和抗挫折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因此而得到提高。必须注意的是,竞争也具有消极作用。过多的竞赛会

25、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因竞赛成绩差而产生失败感。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竞赛要适量,而且要使大多数同学都有获胜的机会。(5)选用有效的强化物。根据强化的形式可将强化物分为物质性强化、社会性强化、象征性强化和活动性强化。不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强化物,关键在于能对学生发挥有效的强化作用。选择有效强化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学生喜欢和想要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他行为。在学校中,教师要了解儿童喜欢的活动,然后以喜欢的活动为强化来促使学生做那些应(6)多用正强化。表扬、批评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研究表

26、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批评比不做任何评价为好。此外,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1)第一,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可以归结为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学习过程是一种尝试错误或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学习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强化,主张研究学习的外部条件。这一理论的代表主要有桑代克的试误

27、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验提示了人类部分学习现象的实质和规律。特别是斯金纳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塑造和改变行为的技术以及设计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等对心理学科和教育教学实践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一学派把 SR 联结作为所有学习现象的最高解释原则,忽视了学习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的研究,忽视了认知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把人的学习等同于动物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第二,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 SR 的联结,而是主动地通过顿悟或理解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主体的内部认知因素在学习形成中作用,主张研究学习的

28、内部过程、条件和机制。这一学派的代表有格式塔的完形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说、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和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这一学派的优点在于突出主体的认知因素,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特别是以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等为代表的现代认知论着重研究人类课堂学习现象,突出了学习现象从动物研究到人类课堂研究的转变,对人类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使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理论的缺点在于完全否认联结说或试误说,特别是格式塔学派,过分强调顿悟,否认经验的作用;而现代认知派则过分强调发现或接受,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等存在着联结和认知(或运算)两种

29、学习系统,分别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2)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说、贾德的概括说、柯勒的关系转移说和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说等。共同元素说认为,两种学习情境若含有共同的要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要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发生。反之,有迁移现象发生必定有共同元素存在。概括说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举措,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这样一个人对他的情境的迁移就可以发生。关系说并不否认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强调“ 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并不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顿悟两个情境中的关系

30、是产生迁移的根本。认知结构说是奥苏贝尔根据其学习理论认知接受发展而来的,他强调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发生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产生直接影响:一是可利用性;二是可辨别性;三是稳定性(巩固性)。这些迁移理论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只是各自强调了迁移的一个侧面。元素说强调了迁移的外部客观因素,忽视了主体内部主观因素;概括说则注重主体内部因素,强调主体的概括在迁移中的作用;关系说可视为是对概括说的补充。但它们都忽视了外部的客观因素在过程中的作用。认知结构说也一样,突出了学习主体原有的内部因素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和内部特征对迁移的影响。这些理论都从一个侧面解释迁移现象,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迁移现象,如共同元素说适用于机械学习等。因此它们可以统一起来的。(3)通过上述对迁移理论基本观点及其评述可以看出,学习理论和迁移理论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学习理论是基础,迁移理论可以看成是学习理论在迁移现象中应用的具体现象。共同元素说,来自联结派学习理论和概括说,关系转换说和认知结构则源自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