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4978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以此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知过程是(A)知觉(B)注意(C)记忆(D)思维2 当儿童看到了不同的桌子之后,形成了“桌子” 的概念。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理解性3 医生能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疾病。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理解性4 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够迅速辨别出罪犯。警察做到这一点所运用的思维类型是(A)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C)分析思维(D)发散思维5 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

2、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香蕉归为一类,球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人工概念6 我们说“学习努力、成绩好” 的学生是“好学生”, “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学生也是“好学生”,从“好学生”概念的上述特征来看,“好学生”这个概念属于(A)人工概念(B)关系概念(C)合取概念(D)析取概念7 “毛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 “用毛制作的”和“ 写字的工具”。因此“毛笔”这个概念属于(A)人工概念(B)关系概念(C)合取概念(D)析取概念8 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

3、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判断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9 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记忆负担最轻的选择性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0 个体通过语言工具获得概念的形式是(A)概念的形成(B)概念的同化(C)概念的运用(D)概念的发展11 关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表述正确的是(A)归纳推理的实质是概念的形成,演绎推理的实质也是概念的形成

4、(B)归纳推理的实质是问题解决,演绎推理的实质也是问题解决(C)归纳推理的实质是概念的形成,演绎推理的实质是问题解决(D)归纳推理的实质是问题解决,演绎推理的实质是概念的形成12 线性推理就是(A)三段论推理(B)关系推理(C)条件推理(D)归纳推理13 具有证实倾向的推理类型是(A)三段论推理(B)关系推理(C)条件推理(D)归纳推理14 一个密码箱有 3 个按钮,每个按钮有 0-9 十个数字,采用逐个尝试 3 个数字的随机组合而找到密码的策略是(A)算法(B)逆向搜索(C)爬山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15 药剂师研发了一种新药,在无法确定有效而又无较大副作用的药量的情况下,药剂师采用的方法是

5、让病人从小剂量开始试验,直到确定合适的药量为止。药剂师采用的这种问题解决的策略是(A)算法(B)逆向搜索(C)爬山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16 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A)知识(B)动机与情绪(C)定势(D)人际关系17 科学家在研究某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休息后,突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成问题解决的因素是(A)远距离联想(B)酝酿(C)发散思维(D)社会因素18 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30 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 ”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这种心理现象

6、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这种心理现象是(A)感觉后象(B)知觉(C)遗觉象(D)记忆恢复19 我们头脑中具有的“ 苹果 ”表象和每一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20 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属于(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21 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2 鲁迅先生创造“ 阿 Q”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3 小明整个下午都在想如果长大后

7、他成为一名教师会怎么教学生,这一心理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4 “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A)黏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25 我们通过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形成了王熙凤的形象,这时反映的想象功能是(A)再造(B)补充(C)替代(D)预见二、简答题26 简述 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用于样本平均数差异检验时的区别与联系。27 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28 简述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联系与区别。29 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

8、联系和区别。29 某市城南区进行了初中二年级的全区数学统一考试,下表中列出了全区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以及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现欲考查:30 A 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31 A 班成绩与 B 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请说明上题和本题分别需进行何种统计检验并列出相应的步骤。 31 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 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2 计算各种变异来源的自由度。33 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34 简述 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用于样本平均数差异检验时的区别与联系。35 简述点

9、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36 简要回答影响一个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36 已知一个样本大小为 n=16,平均数 M=45,SS=960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37 计算样本平均数的估计标准误(s M)。38 简要回答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平均数估计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38 某市城南区进行了初中二年级的全区数学统一考试,下表中列出了全区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以及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现欲考查:39 A 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40 A 班成绩与 B 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请说明上题和本题分别需进行何种统计检验并列出相应的步骤。 40

10、一位研究者认为小学阶段可能是数学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该研究者选取一年级(12 名) 、三年级(14 名) 和五年级(14 名)小学生,测量其数学自我效能感。经过计算得知三个年级学生的方差相等。统计检验得到 F 值为 300。经查表知F0.05(3 40)=2 84,F 0.05(237) =325。 请分析上述研究中:41 包含几个因素?42 一共有多少个处理?43 该研究使用了哪些统计方法?44 请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并指出结果是否有差异。44 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 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45 计算各种变异来

11、源的自由度。46 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47 简要回答影响一个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47 一临床医生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奖赏面前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感到快乐,于是他猜测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快感体验缺失。基于这个猜测,他做了一项实验。他让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各 30 名,完成一项容易获得奖赏的任务。然后,让他们对自己在获得奖赏时的快乐体验(如:我感到高兴的程度)进行评分。这样,该医生共获得 30名患者和 30 名正常被试的快乐评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如下表的结果: 请问:48 该研究结果使用了什么统计方法?49 该医生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是什么?本结果是否支持最初的猜测?49 某实验,有两

12、个自变量 A 和 B,其中 A 因素共有三类,B 因素也有三类。交叉分组后共得到九种实验处理,每个处理中有两名被试。实验结束时对他们进行测试,最后获得的数据是反应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后,得到如下的结果分析表。 请问:50 请将上表中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51 指出该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检验了哪些效应,结果是否显著。 (下面是附表) 52 该研究使用了哪些统计方法?53 请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并指出结果是否有差异。53 一临床医生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奖赏面前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感到快乐,于是他猜测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快感体验缺失。基于这个猜测,他做了一项实验。他让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各 3

13、0 名,完成一项容易获得奖赏的任务。然后,让他们对自己在获得奖赏时的快乐体验(如:我感到高兴的程度)进行评分。这样,该医生共获得 30名患者和 30 名正常被试的快乐评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如下表的结果: 请问:54 该研究结果使用了什么统计方法?55 该医生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是什么?本结果是否支持最初的猜测?55 某实验,有两个自变量 A 和 B,其中 A 因素共有三类,B 因素也有三类。交叉分组后共得到九种实验处理,每个处理中有两名被试。实验结束时对他们进行测试,最后获得的数据是反应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后,得到如下的结果分析表。 请问:56 请将上表中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精确

14、到小数点后两位)57 指出该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检验了哪些效应,结果是否显著。 (下面是附表) 三、综合题58 阐述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的含义及其误差来源。59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60 请给出编制标准化心理测验需要遵循的一般程序以及你认为实施起来最为困难的步骤,并阐明你的理由。61 试比较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差异。你是如何理解目前心理测量的水平的?62 阐述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的含义及其误差来源。63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64 请给出编制标准化心理测验需要遵循的一般程序以及你认为实施起来最为困难的步骤,并阐明你的

15、理由。65 试比较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差异。你是如何理解目前心理测量的水平的?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本题选 D。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的特征。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认识。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

16、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儿童在接触各种桌子之后形成桌子的概念,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因此本题选 C。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的特征。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疾病,医生没有直接看到病毒对人体的侵袭,却能通过体温、血液成分和体征变化的程度来诊断患者的病症情况,这就是间接的反映。故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思维活动的可意识程度,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

17、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够迅速辨别出罪犯,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依赖的是他的直觉,因此本题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所包含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按事物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按照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

18、自然性,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的概念。根据题意,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的分类,属于抽象概念。因此本题选 B。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所包含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按事物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按照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

19、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的概念。根据题意,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的分类,属于抽象概念。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所包含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按事物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按照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

20、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的概念。根据题意,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的分类,属于抽象概念。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概念形成的选择性策略中,存在保守性聚焦策略、冒险性聚焦策略、同时性扫描策略和继时性扫描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冒险性聚焦是

21、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的假设,然后同时改变聚焦点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检验这个假设。同时性扫描策略是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继时性扫描策略是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聚焦策略和扫描策略的区别在于,聚焦策略主要是针对概念涉及的属性进行检验,而扫描策略则直接对概念进行检验。因此本题选 A。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保守性聚焦策略每次只改变一种属性,记忆负担最轻。因此本题选A。10 【正确答案】

22、B【试题解析】 概念的学习包括概念的获得和概念的运用。概念的获得,实质上就是要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概念的获得包括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个体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是通过语言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的过程。因此本题选 B。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实质是概念的形成,演绎推理的实质是问题解决。因此本题选 C。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线

23、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因此本题选 B。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因此本题选 C。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选择算子系列时运用的策略的总称。问题解决策略分为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策略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

24、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类比迁移策略等。手段一目的分析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本题中采用的策略是算法。因此本题选 A。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策略是在

25、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选择算子系列时运用的策略的总称。问题解决策略分为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策略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类比迁移策略等。手段一目的分析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

26、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上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这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本题选 A。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考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但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被称为酝酿。因此本题选 B。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觉后象是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知觉是人脑

27、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得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消失。遗觉象是一种特别具体清晰的视觉表象,即有些儿童在观看了某件东西后,在短时间内(约几分钟) 仍保持着异常鲜明、生动、清晰的表象。因此本题选 C。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中描述的心理现象是遗觉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遗觉象的实质是表象,它反映了表象的直观性。因此本题选 A。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

28、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本题选 B。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

29、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故本题选 A。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

30、象。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照想象活

31、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都是

32、综合的形式。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夸张又称为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本题中涉及的综合形式是黏合。因此本题选 A。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区别 t 检验主要用于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于两个及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 t 检验之后,可直接通过查表知道两个平均数是否在统计意义上具有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如果通过查表确定多个平均数之

33、间具有统计意义的差异,还需进行事后检验,也就是对多个平均数进行两两检验,此时采用的是 N-K 检验法,而不是 t 检验。 (2)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联系 当对两个样本平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效果与 t 检验是一样的,即 t2 值等于值。【试题解析】 t 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运用应与实验设计联系起来思考。当实验设计是单因素实验设计,且变量水平为两个时,应使用 t 检验分析两种变量水平下的平均数的差异。当实验设计是单因素实验设计,且变量水平多于两个时,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种变量水平下的平均数进行检验。当实验设计是双因素或多因素实验设计时,需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主效应、交互

34、作用进行检验。27 【正确答案】 (1)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点估计是使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是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2)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的观测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估计的结果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区间估计则以样本分布理论为基础,以样本统计量反推总体参数的范围,估计的结果以区间表示。【试题解析】 本部分应注意的考点有两个,一个是方差的点估计值在统计检验中的运用,一个是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范围的计算。28 【正确答案】 (1)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联系不管是方差分析还是协方差分析都需要对不同自变量造成的因变量之间的差异进行检验,这是

35、它们的共同之处。(2)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区别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并考察协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回归分析对因变量进行矫正,从而控制协变量。因此这一方法是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综合,这就是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区别。【试题解析】 协方差分析是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控制误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当实验之前,不能排除某些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时,可通过协方差分析对这一因素(即协变量) 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准确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2

36、9 【正确答案】 (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相关系数和一元线性回归系数具有联系,其公式是: 相关系数的平方就是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决定系数,可解释两变量共变的比例。 (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 相关分析旨在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回归分析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试题解析】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的双向的关系,不管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用某一变量去预测另

37、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形,往往是单向地分析两变量的变化关系,即找出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关系。30 【正确答案】 A 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 检验方法是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即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从表中可知,总体方差已知,且根据经验可认为全区数学成绩呈正态分布,因此可进行 Z 检验。 相应的步骤 第一步,进行假设:H0: 1=0: H: 10。 第二步,算出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公式为: 第三步,计算 Z 值,公式为: 【试题解析】 本题重在区别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明晰总体方差已知与未知以及方差是否齐性对

38、检验方式的影响。31 【正确答案】 A 班成绩与 B 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 检验方法是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检验。该检验的目的在于由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来检验各自代表的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在本题中,虽总体方差已知,但这里要考查的是两个样本是否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因此两个样本所代表的方差实则是未知的。根据已有经验,学习成绩可视为正态分布,因此两个总体都可视为正态分布。 相应的步骤第一步,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公式如下: 当 n1 与 n2 相差不大时,可以用 s2 代替 s2n-1。若两个总体方差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

39、,公式为: 第三步,进行 t 检验,公式为:若两个总体方差不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公式为: 此时, 的分布不再是 t 分布,需使用柯克兰一柯克斯 t 检验进行检验:【试题解析】 本题重在区别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明晰总体方差已知与未知以及方差是否齐性对检验方式的影响。32 【正确答案】 自由度值有 8 名被试分别进行了 4 种实验处理,因此总自由度为 32-1=31。因为有 8 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因此被试问自由度(即区组自由度)为 8-1=7。因为有四种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处理的自由度为 4-1=3。残差自由度为(8-1)(4-1)=21。被试内自

40、由度等于实验处理自由度与残差自由度之和,为 24。【试题解析】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问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33 【正确答案】 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的检验 该实验设计是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此检验公式为: F=MS BMS E,MS R 为实验处理的均方; MSE 为残差的均方 先求得 MSR=63375;MS E=2518,故 F=2517。 因为 MSB 的自由度为 3,MS E的自由度为 21,因此查表 F0.01(3,21)=5 75。实验结果表明生字密度

41、会对阅读理解成绩产生影响。【试题解析】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问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34 【正确答案】 (1)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区别 t 检验主要用于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于两个及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 t 检验之后,可直接通过查表知道两个平均数是否在统计意义上具有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如果通过查表确定多个平均数之间具有统计意义的差异,还需进行事后检验,也就是对多个平均数进行两两检验,此时采用的是 N-K 检验法,而不是

42、t 检验。 (2)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联系 当对两个样本平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效果与 t 检验是一样的,即 t2 值等于值。【试题解析】 t 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运用应与实验设计联系起来思考。当实验设计是单因素实验设计,且变量水平为两个时,应使用 t 检验分析两种变量水平下的平均数的差异。当实验设计是单因素实验设计,且变量水平多于两个时,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种变量水平下的平均数进行检验。当实验设计是双因素或多因素实验设计时,需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主效应、交互作用进行检验。35 【正确答案】 (1)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点估计是使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是

43、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2)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的观测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估计的结果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区间估计则以样本分布理论为基础,以样本统计量反推总体参数的范围,估计的结果以区间表示。【试题解析】 本部分应注意的考点有两个,一个是方差的点估计值在统计检验中的运用,一个是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范围的计算。36 【正确答案】 一个研究到底用多大容量的样本,影响因素有很多。单纯从研究本身而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某种特定的效应,而这就要求研究必须具有一定的功效性。因而,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研究的功效是否足以发现预期的效应。由此,影响一个研究样

44、本容量的因素有:(1)效应大小,效应越大的话对统计功效的要求就越小,从而对样本容量的要求越小。(2)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会影响统计功效,显著性水平越大,统计功效越高,就越容易发现预期的效应,但统计功效等于 1-,功效越高的话说明 错误的概率也越小。(3)检验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时候,检验方式由双侧检验改为单侧检验会增大检验的统计功效。因而,其他条件相同时,要达到同等的统计功效,单侧检验要的样本量更小。【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样本量、统计功效、效应量和显著性水平等几个统计指标间的关系。一个研究要用多大容量的样本,取决于样本容量是否能够保证统计达到一定的功效。因此,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实质上就是影响统

45、计功效的因素。37 【正确答案】 样本平均数估计标准误等于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量的平方根,因总体标准差未知,故需要用样本标准差去估计,估计方法为用样本平方和除以 n-1得到样本方差,再开平方得到样本标准差,即得到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根据题意,得 ,则估计标准误【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标准误的概率及其与样本标准差的关系。标准误是推断统计中的核心概率,对其含义一定要透彻理解。38 【正确答案】 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平均数估计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样本标准差是用于描述样本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的,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标准误顾名思义是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也有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在总体

46、标准差未知的情况之下,需要用样本标准差作为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来求标准误。【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标准误的概率及其与样本标准差的关系。标准误是推断统计中的核心概率,对其含义一定要透彻理解。39 【正确答案】 A 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 检验方法是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即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从表中可知,总体方差已知,且根据经验可认为全区数学成绩呈正态分布,因此可进行 Z 检验。 相应的步骤 第一步,进行假设:H0: 1=0: H: 10。 第二步,算出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公式为: 第三步,计算 Z 值,公式为: 【试题解析】

47、本题重在区别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明晰总体方差已知与未知以及方差是否齐性对检验方式的影响。40 【正确答案】 A 班成绩与 B 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的检验方法与步骤 检验方法是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检验。该检验的目的在于由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来检验各自代表的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在本题中,虽总体方差已知,但这里要考查的是两个样本是否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因此两个样本所代表的方差实则是未知的。根据已有经验,学习成绩可视为正态分布,因此两个总体都可视为正态分布。 相应的步骤第一步,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公式如下: 当 n1 与 n2 相差不

48、大时,可以用 s2代替 s2n-1。若两个总体方差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公式为: 第三步,进行 t 检验,公式为: 若两个总体方差不齐性:第二步,计算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公式为: 此时, 的分布不再是 t 分布,需使用柯克兰一柯克斯 t 检验进行检验:【试题解析】 本题重在区别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明晰总体方差已知与未知以及方差是否齐性对检验方式的影响。41 【正确答案】 一个因素【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学生应会确定 F 检验的自由度及查表结果。42 【正确答案】 3 个处理【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因素方差

49、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学生应会确定 F 检验的自由度及查表结果。43 【正确答案】 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学生应会确定 F 检验的自由度及查表结果。44 【正确答案】 假设检验步骤:a提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c规定显著性水平;d统计决断。该研究结果 F32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学生应会确定 F 检验的自由度及查表结果。45 【正确答案】 自由度值有 8 名被试分别进行了 4 种实验处理,因此总自由度为 32-1=31。因为有 8 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因此被试问自由度(即区组自由度)为 8-1=7。因为有四种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处理的自由度为 4-1=3。残差自由度为(8-1)(4-1)=21。被试内自由度等于实验处理自由度与残差自由度之和,为 24。【试题解析】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问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46 【正确答案】 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的检验 该实验设计是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此检验公式为: F=MS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13523-25-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humidity《卷状涂覆金属 试验方法 第25部分 耐湿性》.pdf BS EN 13523-25-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humidity《卷状涂覆金属 试验方法 第25部分 耐湿性》.pdf
  • BS EN 13523-26-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condensation of water《卷状涂覆金属 试验方法 第26部分 耐水浓缩》.pdf BS EN 13523-26-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condensation of water《卷状涂覆金属 试验方法 第26部分 耐水浓缩》.pdf
  • BS EN 13523-27-2017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humid poultice (Cataplasm test)《卷材涂层金属 试验方法 耐湿敷性能(糊剂试验)》.pdf BS EN 13523-27-2017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humid poultice (Cataplasm test)《卷材涂层金属 试验方法 耐湿敷性能(糊剂试验)》.pdf
  • BS EN 13523-29-2017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oiling (Dirt pick-up and striping)《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环境污染耐受性(污染物提取和带状处理法)》.pdf BS EN 13523-29-2017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oiling (Dirt pick-up and striping)《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环境污染耐受性(污染物提取和带状处理法)》.pdf
  • BS EN 13523-3-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Colour difference Instrumental comparison《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颜差 仪器比较》.pdf BS EN 13523-3-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Colour difference Instrumental comparison《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颜差 仪器比较》.pdf
  • BS EN 13523-5-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rapid deformation (impact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快速变形耐受性(冲击试验)》.pdf BS EN 13523-5-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rapid deformation (impact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快速变形耐受性(冲击试验)》.pdf
  • BS EN 13523-6-2002 Coil coated metals - Test methods - Adhesion after indentation (cupping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刻压纹之后的粘结(杯形挤压试验)》.pdf BS EN 13523-6-2002 Coil coated metals - Test methods - Adhesion after indentation (cupping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刻压纹之后的粘结(杯形挤压试验)》.pdf
  • BS EN 13523-7-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cracking on bending (T-bend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弯曲开裂耐受性(T弯曲试验)》.pdf BS EN 13523-7-2014 Coil coated metals Test methods Resistance to cracking on bending (T-bend test)《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弯曲开裂耐受性(T弯曲试验)》.pdf
  • BS EN 13523-8-2010 Coil coated metals - Test methods - Resistance to salt spray (fog)《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耐盐雾试验》.pdf BS EN 13523-8-2010 Coil coated metals - Test methods - Resistance to salt spray (fog)《卷材覆层金属 试验方法 耐盐雾试验》.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