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4992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恩格斯认为:“ 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 (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2 在我党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从( )(A)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B)十二大开始(C)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D)十三大开始3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福建水师的覆没(B)北洋水师全军覆灭(C)

2、“经远” 、“ 定远”、“致远”舰被摧毁(D)辛丑条约的签订4 价值生产和财富创造是既紧密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过程,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5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6 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A)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

3、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D)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可能和现实的关系(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8 2009 年 9 月 1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会见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温家宝说,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及时、有力、有效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会改变政策方向,我们将继续实行( )的财政政策和 ( )的货币政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A)积极适度从紧

4、(B)积极适度宽松(C)稳健适度宽松(D)稳健适度从紧9 黑格尔说:“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句话应理解为(A)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B)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C)现实性仅仅属于偶然性(D)现实的都属于人的理性10 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A)20%.(B) 25%.(C) 20%25%.(D)15%.11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然(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2 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

5、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B)再分配更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D)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贡献参与分配13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14 在我国对外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以( )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C)不结盟(D)合作双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我党提出在理论探索领域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 )(A)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B)思想领域的斗争主要依靠说服教育而不是暴力手段(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一致,可能超前或者滞后(D)在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共存、没有主导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的思想发展16 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前进,表明了( )(A)这个人一直运动,不存在静止(B)这个人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就局部来说,这个人是静止的(D)这个人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17 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的区别主要表

7、现在( )(A)前者是在任何土地上都存在的,后者只存在于优、中等土地(B)前者只存在于优、中等土地,后者是在任何土地上者存在的(C)前者是因为土地的经营垄断产生的,后者是因对土地私有权垄断而产生的(D)前者来自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后者来自农产品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A)是我们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D)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19 马克思指

8、出:“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这表明: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生产方式(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20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在的矛盾有(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1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v+m)c(B) (c+v+m)c+ c(C) (v+m)= c(D)(c+v+m) (v+m)+(v+m)22 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后出版的工人通俗刊物有( )。(A)

9、劳动界(B) 劳动音(C) 工人月刊(D)济南劳动月刊23 下列针对袁世凯的运动是(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24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中非按劳分配收入主要有(A)公有制企业工资收入(B)技术、信息收入(C)资产收入(D)资本收入25 决定和影响货币流通规律的因素有(A)待售商品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商品价值总量26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A)保持高速度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27 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这句话

10、表明(A)理想与现实有着矛盾冲突(B)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C)现实高于理想,理想也可以高于现实(D)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28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2011 年多选)(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29 200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主要有( )。(A)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工夫(C)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D)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方针30 党的十六大报告

11、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包括( )。(A)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三、填空题31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_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_,我们党把它称为_。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_,它的主要创立者是_,我们党把它称为_。32 社会革命是_的最高表现,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_转移到 _。33 _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12、基础。3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以具体的物质存在形态的_、_为基本前提的。35 “实事求是 ”中的“是”指的是_。36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_。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7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就是全体人民_、_而又_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_的社会。38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奉行_外交政策。39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_、_和_。40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般地说,_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_最

13、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_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社会越向前发展,它的作用就越大。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四、名词解释41 时间42 矛盾43 内因44 一个中国的原则45 生产力系统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6 请阅读下面材料: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

14、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谊得到承认和尊重。”“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我国现行阶段的分配制度。47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8 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49 毛

15、泽东在读苏朕 的谈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请根据这段科学论述,来分析说明毛泽东对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六、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0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选做题 I以下关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材料:材料 1 中国在亚洲成为主要政治力量的战略,是以增强中国在整个地区的影响力为前提的。而增强影响力的办法是:积极开展外交,发展经济合作,在政治上支持

16、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加强对多边组织的支持。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参加了东盟论坛等多边组织,与东盟国家一起设法以外交方式而非使用武力平息领土争端。此外,中国谋求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与俄罗斯和几个中亚共和国等一些重要亚洲邻国采取了增强信任的措施。这还反映在中国努力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面从而维持稳定。在亚太地区以外,中国在全世界发起果断自信的外交运动,目的是增强中国在台湾、人权、核不扩散和贸易等问题上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的目标越来越转向服务于经济和商业利益,中国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便是证明。北京仍然致力于维持其在中亚、西南亚、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政治和

17、经济影响力;但中国没有在这些地区形成军事影响力的野心。中国的军事原则,通常是指“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虽然仍以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为方针,但重点在于使中国军队做好在中国周边地区投入小规模区域冲突的准备。从含义上看,这一原则虽然是防御性的,但它要求人民解放军具有一定的进攻和军事规划能力。摘自参考消息1998 年 12 月 24 日材料 2 中国国防经费去年是 432 亿元,今年预算是 520 亿元,从表面上来看是有所增加。但实际上主要是弥补物价上涨的部分。因为大家都知道去年物价上涨大约是 13%,今年预计还会上涨 10%。这样,军费开支实际上并没有增加。从占预算的比例来看,军费占预算的比例是

18、 11%,没有大的变化;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看,今年只占不到 1.7%,还有所下降;如果折合成美元,基本没有变化。同世界的军费来比较,中国军费是很少的,不成比例。摘自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 1994 年 3月 16 日答记者问材料 3 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做出可怕的预测已成为华盛顿政界干的一件事,议员们声嘶力竭地胡说已着手全力以赴地进行军事扩张,一个新兴超级大国正在取代前苏联留下的位置。以夸大苏联威力而出名的前决策者们现在夸大说,如果 21 世纪的中国实现扩张的话,新的冷战将席卷亚太地区。这是贩卖威胁的做法,而不是有理有据的分析。这种做法不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战略整体来看,而是把眼光放在北京的

19、军事发展上面。思想片面会产生坏的政策和战略。摘自美国航空空间技术周刊1997 年 12月 22 日 29 日材料 4 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时表示,印度将在几周内把设在安达文尼科巴群岛的要塞指挥部升为新的海军司令部。印度认为,中国和缅甸近年合作在该群岛北部 40 公里处的缅甸所属屿周围兴建了机场跑道和能够供护卫舰停泊的港湾设施,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设立新司令部显然是为了对抗印度所认为的“ 中国南下政策 ”,与印度强调的“中国威胁论”相反,尚未拥有航空母舰的中国海军在目前情况下向印度洋推进的可能性不大。正如印度当初以中国的威胁为由进行核试验一样,不可否认,印度宣扬中国威胁

20、论,是为其增强海军力量以确立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势力范围而做幌子。摘自日本读卖新闻1991年 1 月 13 日材料 5 亚洲的经济危机已经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球化时代占有怎样的重要位置。在最近发生金融危机的几个月里,中国保持币值稳定使亚洲避免出现更糟糕的情况。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在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的经济增长提供保证,或者人们至少怀有这种希望。同俄罗斯、北朝鲜、越南和哈萨克斯坦的领土谈判取得了很大进展,同印度和日本的领土问题在双方同意下被小心地搁置起来。中国历史上经常受到外国入侵者的威胁,对于从其五千年历史的角度看问题的中国官员表示,这种状况是一种解脱。摘自德国时代周报 1998年 1

21、1 月 26 日根据材料回答如下问题:(1)根据材料 1、材料 2,说明中国国防的基本政策。(2)根据材料 3、材料 4,说明美国、印度等一些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 者的真实目的。(3)根据材料 1、材料 5,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什么作用。选做题分析下面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 7%。从 1980 年到 1996 年,粮食产量增长 52.9%,但由于人口增长 24%,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 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 300 万至 500 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 1/3;过去 10 年

22、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 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 500 个城市中,有 300 多个城市缺水,其中 4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 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考

23、研政治模拟试卷 2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恩格斯这句活充分表明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只叮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因此,正确选项为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党的十三大开始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因此,正确选项为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财富的物质内容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而自然物质和具体劳动共同构成了使用

24、价值的源泉,而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物质生产的作用,就是认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是关键是对同一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不同方面的理解。【知识模块】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揭示出,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例如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带动社

25、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降低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业务市场上买进国债的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与此正好相反,其影响是减少市场上的流动货币,目的是抑制消费增长。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里黑格尔讲的合理不是说合乎人的理性,而是指合乎必然、规律。现存的东西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分,只有现实的东西才是合理的,但现存的东西都会灭亡。应选 B。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

26、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内容。可见,正确答案是 D 项。A、B 两项夸大了社会意识反作用,是历史唯心论,它们都否认人类社会有客观规律性。C 项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一种片面的观点。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考题,考查对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解和应用。(2)通过党和政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考查社会分配机制的内容。(3)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

27、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而题干中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扶贫标准等都属于再次分配,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B。A、C、D 体现的都是初次分配的内容,故不选。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28、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领导地位,反对多元主导的局面。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6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绝对的,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永恒的。选项 BCD 辩证地看待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A 则将二者对立起来,故排除。【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性的,直选即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生产

29、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8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9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综合2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1913 年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因此,选项 A 正确。在袁世凯准备 “登基”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官布独立,掀起了席卷半个中国

30、的“护国运动”。因此,选项 B 正确。选项 C,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即护法运动,是反对段祺瑞的。选项 D,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政府的一次革命,不是针对袁世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非按劳分配收入的确认和掌握,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公有制企业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所以,A 项不符合题意。B 、C、D项都属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取得的收入,即非按劳分配的收入,应是正确选项。25 【正确答案】 A,B,C26 【正确答案】

31、 B,D【试题解析】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消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27 【正确答案】 ABD28 【正确答案】 C,D29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综合3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综合三、填空题31 【正确答案】 中国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知识模块】 综合32 【正确答案】 阶级斗争 反动阶级手里 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33 【正确答案】 公有制【知识模块】 综合34 【正确答案】 差异性 多样性35 【正确答案】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36 【正确答案】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32、,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37 【正确答案】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知识模块】 综合38 【正确答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知识模块】 综合39 【正确答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知识模块】 综合40 【正确答案】 政治和法律思想 政治和法律思想 指导四、名词解释41 【正确答案】 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过去”、“现在”、“ 未来” 、“长久”、“短暂” 这些词,来表示时间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去而不返,不可逆转。42 【正确答案】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

33、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43 【正确答案】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44 【正确答案】 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能有独立的主权。“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 。【知识模块】 综合45 【正确答案】 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是生产力系

34、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四类要素构成。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6 【正确答案】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创造问题。在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中,不变资本是过去劳动凝结的价值,可变资本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用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新价值。这表明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割理论则揭示了价值的分配问题,一个社会能分配的价值只能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工人获得自己在必

35、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用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不同的资本家集团,凭借他们占有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被分割为企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地租等具体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价值的分配表现为按生产要素分配。(3)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处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经营方式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决定我们的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为了鼓励个人将手中的生产

36、要素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生产的发展,又要允许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但这决不是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必须分清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占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不均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会导致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因此,在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合法性的同时,又必须重视理顺和调节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本题考查对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必须要把前后不同章节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归纳。-首先要明白

37、,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阐述了价值创造问题,剩余价值分割理论阐述了价值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分析。47 【正确答案】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科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它们的蓬勃发展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有

38、利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二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掌握重要和稀缺的资源。三是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经济,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支持了国民经

39、济的高速增长;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三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变:四是为创造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做出了贡献;五是促进了一批新兴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3)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8 【正确答案】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建国后,经

40、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 26.6%,同当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工业布局不合理,许多工业仍然是空白,不能制造汽车、拖拉机;飞机以及精密机床设备,还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教育、科学和文化很落后,文盲半文盲比例很大。中国近代史的事实说明,要使我国立于世界49 【正确答案】 (1)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第一,在 1956 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 的思想。第二,在关于正确

41、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建成”作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之所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建成,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 ,因此毛泽东强调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六、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0 【正确答案】 选做题(1) 任何国家有国无防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也是如此。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防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但中国国防在根本上是防御性质的,中国

42、军事战略的根本原则是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势力侵略、颠覆和破坏,促进国家统一以及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军队派驻国外,对他国发动武装侵略或将武力作为推行国家战略目标的手段。中国没有称霸的野心,也不谋求做军事大国。当前,发展经济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国际总体局势比较缓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国防开支保持在最低限度,努力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从材料 2,可以看出,中国国防经费虽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为了弥补物价上涨。中国军费开支在世界各大国中是

43、最低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中国率先裁军 100 万,90 年代又裁军 50 万。中国不存在对别国构成威胁的问题。(2) 美国、印度等一些国家不顾事实,蓄意散布“中国威胁论” ,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方面,为向中国施加压力和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以便对中国进行“遏制”。另一方面,旨在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近年来,中国问周边国家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近百年来未曾有过的良好周边环境,而且也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一些国家对此感到不高兴,担心中国因此发展得更快,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它们散布“中国威胁论 ”是要在亚太地区制造动荡,打乱

44、中国的发展部署。另一方面,以散布“中国威胁论 ”为幌子,转移人们的视野,加紧扩军,便于实现自己称霸世界某地区或全世界的野心。(3) 材料 1、材料 5 表明:全世界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看得见,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选做题(1)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等资源。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 ”,

45、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人类方面要按照内在的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只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少且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且过度采伐,资源相对不足且浪费很大,我国的自然环境“生态失调” 比较严重。(2)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

46、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3) 我国自然环境 “生态失调”问题比较严重,人口问题又相当严重,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试题解析】 选

47、做题本题是一道有关我国对外关系和政策的试题。回答第(1)问时,应指出我国国防的基本政策在根本性质上是防御性的。回答第(2)问时,应指出“中国威胁论”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和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回答第(3)问时,应指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选做题本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分析我国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状况。回答第(1)问时,应指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指出我国自然环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回答第(2)问,应当从人口发展和生产的关系方面来指出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我国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回答第(3)问时,应阐述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