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5015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 6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可以是(A)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B)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C)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D)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2 下列说法体现唯物辩证法道理的是(A)涸泽而渔,杀鸡取卵(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D)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也3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

2、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4 封建地主阶级的荣誉是门第显赫、有权有势;资产阶级把金钱视为荣誉;无产阶级的荣辱观则把是否履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评价荣辱的根据。这说明(A)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价值观(B)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阶级性(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D)价值观具有多变性、群体性5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

3、值量和提高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6 若一个产业资本家投资 1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 cv 为 41,m=100%,一年可周转 2 次,那么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2 万元,100%(B) 2 万元,200%(C) 4 万元,100%(D)4 万元,200%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不起基础性作用的是(A)供求关系(B)宏观调控(C)竞争机制(D)价格机制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

4、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是(A)又联合又斗争(B)坚持反倾向斗争(C)有理、有利、有节(D)工农联盟9 毛泽东提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的著作是(A)关于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B)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 改造我们的学习(D)反对党八股10 1956 年中共八大确定的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C)提前实现工业化(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1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

5、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A)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D)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12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点是(A)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在优化结构中促进经济总量平衡(B)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C)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D)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13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核心是(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B

6、)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 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牢牢把握的主题是(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C)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5 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郑重呼吁是(A)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推动直接“三通”(B)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

7、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C)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D)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 分裂活动16 2007 年 7 月 30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的一项谴责日本的议案是关于(A)二战期间,日本南京大屠杀问题(B)二战期间,日本使用化学生物武器问题(C)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D)二战期间,日本强征“慰安妇” 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A)社会意识与社会

8、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18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A)前者由物质力量决定,后者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B)前者有重复性,后者无重复性,前者可以认识,后者不可捉摸(C)前者自发实现,后者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D)前者早就存在于自然界,后者是出现了人类社会后才形成的,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19 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制定(B)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C)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D)对现实世界的止确认识20 下列选项中,属于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表现的有(A)直接联系和

9、间接联系的不同(B)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不同(C)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的不同(D)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的不同21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A)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强化国家的计划管理(D)坚持科学的发展观22 决定国民收入量及其增长的因素主要有(A)社会劳动生产率(B)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C)生产资料的消耗(D)工人工资的高低23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C)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D)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24 为加快我国社会

10、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有(A)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健全失业保险制度(C)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5 1945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党的优良作风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D)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26 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A)发展生产(B)繁荣经济(C)公私兼顾(D)劳资两利27 毛泽东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28 按劳分配要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A)生产要素投入者应该取得相应收入(B)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深入进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日益重要(C)要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D)生产要素市场迅速发展29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A)由中国特点决定的(B)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C)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D)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考验形成的30 下列关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指的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功能、手段和方式

12、(B)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正在逐步完善(C)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属于宏观调控体系,相应的法律以及行政手段也可以是宏观调控手段(D)抗大消费需求、治理需求过热更多的应当通过市场行为调控31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享有的权益包括(A)资产受益权(B)重大决策权(C)资产支配权(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32 中国政府反对恐怖主义的基本政策是(A)谴责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B)打击恐怖主义要标本兼治(C)反恐斗争要注重综合治理(D)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33 某些西方人鼓噪的“ 中国崩溃沦 ”的实质是(A)诋毁、败坏中国形象(B)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C)干扰人们看好中国(D)遏制中国的

13、崛起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6 年 3 月 10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和谐社会的建立只有经过全民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要想建立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要先让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然后再来谈论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和谐社会的建立才会更加顺利。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贫困阶层与弱势人群的出现、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

14、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关于和谐社会建立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说明如何“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 35 阅读下列与平均利润率相关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假定某国有且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6 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见下表:材料 2 该国甲部门中 M 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 7c+2v,利润率为 50%;而同一部门中的 N 企

15、业,资本构成状况为 7c+4v,利润率仅为 30%。 请回答: (1) 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3)如何解释甲部门中 M、N 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4)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1949 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材料 2 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材料 3 1989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请回答: (1)材料 1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对此,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政

16、策?当时采取这些政策的目的何在? (2) 材料 2 反映出 1956 年我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3)对照材料 2,分析材料 3 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又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出变化的理论依据。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06 年 9 月 7 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了耗时 2 年作出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 2004。报告中指出,2004 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5118 亿元,占 GDP 的 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 2862.8 亿元,占总成本的 55.9%,大气污染的环境

17、成本为 2198.0 亿元,占总成本的 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57.4 亿元,占总成本的 1.2%。材料 2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 2004 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 10800 亿元,占当年 GDP 的 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 2874 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 GDP 的 1.80%。而我国“ 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仅占 GDP 的 1.18%,差距很大。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2)上述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谈谈如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

18、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4)十七大报告在这方面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四、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8 选做题: 下面是关于中日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樱花盛开的四月,温家宝总理将访问日本。眺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令人想起一个传说。日本皇室世传“三神器”,据说是天孙下界时,天照大神赐予他的天丛云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简称“剑、镜、玺 ”。天照大神的法力就来自三样至宝,即铁剑、铜镜和玉。铁剑象征武力。 日本的武力不可谓不强大:日本的军费开支高居世界第二,人均国防费用世界第一;日本自卫队虽然没有正规

19、军名分,但同英国军队相比,除了在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少数几个领域外,日本的手事实力已相当于或超过英国。玉象征财富。日本的财富不可谓不富足:2006 年,日本 CDP 总量 4.59 万亿美元,世界第二,人均 CDP 为 3.64 万美元,世界第十;它是世界最大债权国;外汇储备近 9000 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它甚至还花钱“买”到了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候选资格。 但安倍要建立“ 强大的日本和可以信赖的日本” ,他手中似乎还少了一样东西那面铜镜。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 2 众所周知,过去 5 年,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再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正走这种开历史倒车

20、的错误行径,导致两国政治安全关系充满冰霜,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6 年 10 月安倍晋三出任新首相后,改变了前任的错误做法,寻求打破“ 政冷经热 ”的不正常局面,将中国作为就任后的首访国家。对此,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给予了肯定和回应,安倍访华也固之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 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的直接成果是,双方一致同意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上的互惠关系。这一指导性原则确立后,两国关系经历了为期半年“活血化淤”般的疏通,终于迎来了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的“融冰之旅”。 就今天的中日关系而言,“ 融冰” 的意义更为深远。假如说,日本领导人造访北京的“破冰”,是在突破

21、前任设置的政治障碍因为两国之间的“冰冻” 本身就是日本方面造成的。那么,中国领导人亲临东京的“融冰” ,别更是要进一步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障碍。这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才能够扩大“融冰”的成果。 从另一方面讲,与日本新领导人的来华“破冰”相比,中国领导人“融冰”的努力,就不单是 “成行”所能完成的,“融冰”更是一种“ 艰难的过程”。中日之间,无论足在历史认识和战争遗留问题上,还是在现实摩擦和对抗方面,都处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的复杂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融冰”过程需要在两国相互信箱

22、的基础上,按照“ 战略互惠关系 ”的原则,在政治、安全领域开展新的合作,把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推向新的高度。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 1 指出要建立“强大的日本和可以信赖的日本,他手中似乎还少于一样东西那面铜镜” 。“那面铜镜”指的是什么? (2)温家宝总理展开对日本政府的“融冰之旅”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什么理念? (3)应当怎样发展好中日关系?选做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际能源机构(IEA)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早前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油价持续高于 40 美元水平,全球的经济增长就会减少 0.5%,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就更欠。 2005 年以

23、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2006 年曾一度突破 70美元每桶。之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所回调,但也维持在 60 美元左右的水平。 摘自中国经济报刊网 材料 2 2006 年预期经济增长率材料来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006 年 9 月 7 日数据 材料 3 受美国东北部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等因素的影响,2007 年 1 月 3 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 2 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 2.73 美元,收于58.32 美元,而伦敦市场原油期价收于每桶 57.96 美元,均为 2006 年 11 月 17 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1、2,分析油价

24、上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相关原理来分析世界油价涨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 6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回答世界本原有几个的问题上,二元论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这两个本原平行发展,毫无相干。二元论是想凌驾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建立第三条中间的哲学路线,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之外的哲学是不存在的,这样二元论必然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但由于它承认

25、有一个独立的精神本原存在,这样二元论摇来摇去,最后最容易倒向唯心主义,这是由二元论的哲学特点所决定的。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强调用发展、运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同时又坚持唯物主义。A 项“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否认了在发展, B 项“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C 项“气者,理之依也”将万物本原归结为所谓的“气”,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只有 D 项“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也”,强调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转化的趋势,符合辩证法原则。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句话说明了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A 和

26、B 是错误观点;C 是片面的观点,因此不能选。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的特点,ACD 三项说法皆有误,B 项是符合题意的,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它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同时它又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故而造成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评价荣辱的观点截然不同。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加快资本的周转,就使预付可变资本在单位时间周转次数增加,从而相应的增加了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加了,相应地年剩余价值也增加了。因此,B 是正确选项。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知道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和

27、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资本周转中,预付的资本总量不会因为周转加快而增加,A 不正确;C 说法不正确,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普遍的起作用;D 说法也不正确,在资本周转中,即使剩余价值率不变,只要增加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也会提高。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年剩余价值量为 M=nm=nmv=2100%101/5 =4 万元; 年剩余价值率为 4/(10 1/5)=200%。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当是政府,政府不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当是市场机制。AGD 三项谈的都是市场机制的组成部分。8 【正确答案】 D【试

28、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A 项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B 项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C 项党的建设是民主奉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均不符合题干要求。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但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始终不变,都是工农联盟。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是 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待国民经济的政策, B项是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制定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C 项是1955 年底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冒进情绪中提出的口号,只有 D 项符合题意。

29、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 2007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 2007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十后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 2009 年 2 月 14 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讲话内容。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B,C,D18

30、 【正确答案】 C,D19 【正确答案】 B,C20 【正确答案】 A,B,C,D21 【正确答案】 A,B,D22 【正确答案】 A,B,C23 【正确答案】 A,B,C,D24 【正确答案】 A,B,C,D25 【正确答案】 A,B,C26 【正确答案】 A,B,C,D27 【正确答案】 A,B28 【正确答案】 A,B,C,D29 【正确答案】 C,D30 【正确答案】 B,C31 【正确答案】 A,B,D32 【正确答案】 A,B,C,D33 【正确答案】 A,B,C,D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

31、正确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和谐社会的建立只有经过全民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树立和谐的观念。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 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利于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先让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和谐社会的建立才会更加顺利。(2)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以合理的方式组合的时候整体功能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协调社会内部利益冲突,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3)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分配制度,要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

32、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利用财政、税收等杠杆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社会。35 【正确答案】 (1)依据题意: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40%。甲、乙、丙三部门最终获取利润:甲部门利润=甲部门预付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10040%=40,乙部门利润=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10040%=40,丙部门利润=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10040%=40,甲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190=-50,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20=20,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10=30。(2

33、)第一,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趋势,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出于对高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总会朝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这一部门聚集的资本越多,生产能力越强,产量越大,从而影响供求关系并导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此时这一部门利润就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这一部门的利润水平低于其他部门,这时这一部门的资本又会主动迁出,寻求利润率水平较高的其他部门。如此循环,不断反复,最终必然导致全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呈现平均化的趋势。第二,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在市场上按

34、照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获得平均利润。第三,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少,产品的生产价格大于价值,从而利润大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率相对较多,产品的生产价格小于价值,利润小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3)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否认超额利润的存在。在同一部门内,那些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工人劳动更为熟练,对工人剥削程度较高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而那些工艺和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则连平均利润也很难获取,有的甚至还会亏损。(4)平

35、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就是部门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过程是在价值规律指引下自发完成的,这对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市场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使商品价格变化不但反映价值变化,而且反映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其次,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其适应价格变化、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价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最后,必须营造合理的市场环境,健全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36 【正确答案】 (1)现象:私人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36、。政策:进行了合理调控。目的: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贡献。(2)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结论: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3)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发达性,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应具有多种形式。37 【正确答案】 (1)材料中这些数字再次证明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 CDP数字,是建立在

37、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我国环保技术水平不高和环保投入不足。(2)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过多,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巾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38、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4)十七大报告在环保问题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

39、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四、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1)铜镜代表着自身的认识能力,其中包括对自己历史的反省。慰安妇问题、教科书问题、修改和平宪法问题,一直搅得四邻不安,连日本的盟友美国也颇为不满。因此,要实现大国梦想,日本还需要一面铜镜,拿这面铜镜就是要以史为鉴揽镜自目,必须拭尽铜镜上的历史灰尘。(2)中国与日本有着各自的核心战略利益与发展道路,我们主张构筑和谐的国际秩序与和平的东亚环境,同时又需要坚持我们的政治理念和根本原则。这种政治上求同存异、经济上既坦诚合作又不排除

40、正常竞争、文化上相互促进又保持自己的传统与特性的辩证关系,就是儒家“和而不同” 理念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希望同属于东亚文明体系中的日本,能够理解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诚挚情谊,在不断的接触交往中增进相互了解,进而达到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创造光明的未来。(3)中日双方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审视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胡锦涛说,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加强政治互信。要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再发生伤害战争受害国人民感

41、情的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二,要深化互利合作。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第三,要扩大人员交往。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议会、政党、团体、文教、青年等方面的往来与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感情。第四,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日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新格局。选做题:(1)材料 1 表明油价持续走高,材料 2 表明各同在油价变动形势下经济增长预测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受高油价的影响,经济增长预测调低;发达国家尽管也受到高油价的影响,但在其他有利因素的

42、刺激下,经济增长预测变得更为乐观。这表明,油价走高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为明显。发达国家受油价上涨冲击影响较小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新能源使用等方面远远快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分工体系的末端,受发展水平所限,结构调整较慢,单位产值能耗居高不下,加之替代能源开发困难,在油价大幅提高的形势下,经济发展必然付出更高的成本,产品竞争力会随之下降。(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石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石油价格提高会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本,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经济增长受阻、速度减缓,石油价格下跌则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会拉动对石油的需求,导致石油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油价也发生变化。因此,油价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在定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存在一因多果、果多因等现象。经济增长除了受油价变动影响之外,还受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石油价格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多重制约:一是美元贬值使得实际油价涨幅有限;二是各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三是各国宏观调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四是技术进步和新能源的广泛运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5274-2015 General purpose adhesives for structural assembly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5274 2015《结构组件用一般用途粘合剂 要求和试验方法 德文版本EN 15274-2015》.pdf DIN EN 15274-2015 General purpose adhesives for structural assembly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5274 2015《结构组件用一般用途粘合剂 要求和试验方法 德文版本EN 15274-2015》.pdf
  • DIN EN 15275-2015 Structural adhesives - Characterisation of anaerobic adhesives for co-axial metallic assembly in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German version EN 15275.pdf DIN EN 15275-2015 Structural adhesives - Characterisation of anaerobic adhesives for co-axial metallic assembly in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German version EN 15275.pdf
  • DIN EN 1528-1-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1 General German version EN 1528-1 1996《富含油脂食品 杀虫剂和多氯化联苯(PCB)含量测定 第1部分 总则》.pdf DIN EN 1528-1-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1 General German version EN 1528-1 1996《富含油脂食品 杀虫剂和多氯化联苯(PCB)含量测定 第1部分 总则》.pdf
  • DIN EN 1528-2-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2 Extraction of fat pesticides and PCBs and determination of fat content Ger.pdf DIN EN 1528-2-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2 Extraction of fat pesticides and PCBs and determination of fat content Ger.pdf
  • DIN EN 1528-3-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3 Clean-up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528-3 1996《富含油脂食品 杀虫剂和多氯化联苯(PCB)含量测定 第.pdf DIN EN 1528-3-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3 Clean-up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528-3 1996《富含油脂食品 杀虫剂和多氯化联苯(PCB)含量测定 第.pdf
  • DIN EN 1528-4-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4 Determination confirmatory tests miscellaneous German version EN 1528-4 19.pdf DIN EN 1528-4-1997 Fatty food -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art 4 Determination confirmatory tests miscellaneous German version EN 1528-4 19.pdf
  • DIN EN 15283-1-2009 Gypsum boards with fibrous reinforcement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 Gypsum boards with mat reinforcement German version EN 15283-1 200.pdf DIN EN 15283-1-2009 Gypsum boards with fibrous reinforcement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 Gypsum boards with mat reinforcement German version EN 15283-1 200.pdf
  • DIN EN 15283-2-2009 Gypsum boards with fibrous reinforcement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Gypsum fibre boards German version EN 15283-2 2008+A1 2009《带纤维增强的石.pdf DIN EN 15283-2-2009 Gypsum boards with fibrous reinforcement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Gypsum fibre boards German version EN 15283-2 2008+A1 2009《带纤维增强的石.pdf
  • DIN EN 15284-2007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 stuffs - Test method for the resistance to microwave heating of ceramic glass glass-ceramic or plastic cookware German.pdf DIN EN 15284-2007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 stuffs - Test method for the resistance to microwave heating of ceramic glass glass-ceramic or plastic cookware German.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