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5044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习近平强调“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2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这说明(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2、B)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力(C)生产关系是合作关系(D)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3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 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4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

3、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人学的“农转非” 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 “非转农 ”的念头。从哲学上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C)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D)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6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 )(A)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B)社会

4、提供的客观条件(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7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阳学种瓜。”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C)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D)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8 恩格斯指出:“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 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态系统(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9 有一个部落位于沼泽地边缘,经常

5、出现人和牲畜陷入沼泽溺亡的事件,导致该部落人口稀少,经常被其他部族欺负。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全族人迁到了一片水草肥美的草原。环境的改变导致该部落人口大量增加,马匹牲畜也膘肥体壮,逐渐吞并了其他部落成为草原的霸主,并最终入主中原,导致了朝代的更迭。这个故事说明(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决定社会发展(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加速社会发展(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10 恩格斯论述“ 从猿到人 ”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他动物强。” 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 “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

6、自然(B)人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C)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人类能以尊重自然界为前提11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区分是相对的12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伟大历史,出现了很多经济独霸一时的王朝,一度站在世界文明的巅峰。但到了清朝末期,虽然经济实力仍然雄厚,却屡屡受到以前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侵略,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经济水

7、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往往是最高的(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一定是最高的(D)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不受社会存在的制约13 我们常常说“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这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 ( )(A)相对独立性(B)历史继承性(C)能动作用性(D)绝对发展性14 马克思说:“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B)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15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8、,其突破口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遵循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16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表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17 恩格斯说:“ 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这说明( )(A)国家对意识形态产生影响(B)国家是意识形态发生

9、作用的产物(C)意识形态要同国家相适应(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思想上层建筑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B)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

10、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B)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C)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D)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相对独立性20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断畜,“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观点 ( )(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B)属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C)认识到了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D)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1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11、 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A)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B)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C)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D)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23 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油灯,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

12、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A)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C)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D)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24 福建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A)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C)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D)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25

13、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相配套的和谐文化。上述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6 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这段话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C)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遍性(D)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7 俗话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生

14、活在平原和海边的人们,绝不会以林业为主业,而生活在高原山地的人们,也绝不会以航运和捕鱼为主业。由于自然条件的种种差异,美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种、养业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美洲和亚洲的发展差异可以看出(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地理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劳动对象(C)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产力的不同布局(D)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生活有重要影响28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理环境却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面临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C)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

15、产制约社会发展29 恩格斯说:“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8 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这段话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D)社会意识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3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

16、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 )(A)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的客观尺度(B)劳动资料是生产关系的指示器 (C)劳动资料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D)生产方式区分不同的经济时代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社会存在因而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意

17、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制约和支配着其他社会关系。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题干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创新设计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创新设计引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材料没有体现创新对社会制度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和

18、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ABC 错误。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中渗透着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前提属性,但人突破了自然属性的某些限制而创造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 A 不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

19、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存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人们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D。时代精神精华的变化与题意无关,A 项错误;主体的认识能力无论发生何种变化,主观都要符合客观, B 项错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不会发生变化,C 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现人生价值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题干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两处关键话语,这说明学习雷锋同志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

20、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题干中诗句的意思是:白天下地锄草夜晚回家搓麻绳,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自照看着自己的家。小孩子们还没有学会耕田和搓麻绳的本领,也都勤快地趁着桑树的阴凉学习种瓜。当时的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产。正是这一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村庄儿女“和“童孙”的农耕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料生产方式的作用。恩格斯所说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21、方式,它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是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 “钥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题干中的部落最初由于环境的制约,被其他部族欺负,后来由于地理环境的迁移,带来了人口的增加,最终导致了朝代的更迭,这只能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正确答案为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影响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本身有其客观规律,不由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2、决定,AD 两项错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影响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仅仅是加速作用,B 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在于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在这一前提下,人类才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本质。社会意识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精神现象,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的主观映像。“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

23、会意识,同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中国到了清朝末期,虽然经济实力依然雄厚,但由于其社会意识的相对落后,出现了“闭关锁国”等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导致“屡屡受到以前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的侵略”,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

24、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即“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但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即“推陈出新”。这是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的两个方面。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和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所说的“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是指科技革命,因为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25、,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我国的改革遵循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C。B 项从属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 项是最一般的规律,是这一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是直接遵循的规律;D 项只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集中表现。【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

26、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在我国,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恩格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层建筑(国家)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既定的对象和现实的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观点必须和制度相适应。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

27、点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属于上层建筑,由于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题干中“穷人”“煤油大王”“拣煤渣老婆子”“灾民”“阔老太爷”的不同心理和生活状态,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

28、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D 错误。答案为 A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夸大了大人物的心理对社会的影响,属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其缺陷就是看不到社会的客观物质动因,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答案为 ABD。但此观点并非专指杰出人物的作用,而是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故 C 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29、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和把握。答案为 AB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过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要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AD。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错误,B 项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

30、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 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匡衡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正确答案为 AD。主观能动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BC 两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思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福建精神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

31、文化的发展;以 “福建精神”为指引建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因此,正确答案为 A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B 项错误;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D 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普遍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谐文化要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这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关系,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AB。题干中的和谐文化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存在矛盾

32、,也没有体现和谐文化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CD 两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也有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相通的普遍性,这体现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即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现实情况确定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正确答案为 A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3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为人们提供劳动对象,从而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人们总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安排不同的生产力布局。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地理环境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决定,A 项错误。【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条件、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4、,对社会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它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B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的作用;劳动资料的作用。“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这是“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AB 两项从马克思的话中能直接得出;C 项属于识记性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