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85113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精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既丰富又可靠的感性材料。但由于缺乏理论思维,最终没能从这些材料中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第谷的助手刻卜勒借助于第谷积累的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计算,最终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发现了行星运动。这说明(A)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单纯的感性材料的积累(B)科学理论的形成必须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依靠理性认识(C)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D)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分离的2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3 詹姆士认为:“ 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是(A)主观真理论(B)客观真理论(C)相对真理论(D)绝对真理论4 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曾评选“112” 为最伟大的科学公式之一。但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相加。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受客

3、观条件的制约(C)意识能揭示事物的规律(D)事物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5 “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6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下列对于真理认识正确的是(A)真理是科学理论(B)真理是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认识(C)真理是理性认识(D)真理是绝对正确,永恒

4、不变的认识7 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哲学家波格丹诺夫提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 “普遍意义 ”的“社会地一致起来的、社会地协调起来的经验。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真理的相对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否认真理的具体性(D)否认真理的一元性8 著名诗人泰戈尔说:“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的沟渠中流过。” 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A)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C)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对立(D)真理与谬误可以随时转化9 马克思认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

5、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王夫之指出:“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A)主张知易行难(B)主张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C)主张因知进行(D)主张行先知后11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表明(A)想象是获得认识的基础(B)想象对主体认识活动有诱导作用(C)想象在认识活动中

6、起决定性作用(D)想象属于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对他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B)他没有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C)他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D)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13 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7、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14 斯大林指出:“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邹韬奋也提出: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其原因在于(A)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C)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D)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15 当今环境问题越来越辐射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进行保护环境,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环保常识。往往容易形成非理性的恐慌心理,出现“把孩子和洗

8、脚水一起倒掉” 的怪象,从而折射出增强人们环保常识的重要性。环保常识对于治理环境问题之所以十分重要,主要在于(A)实践活动受意识支配离不开认识的指导(B)认识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反作用于实践(C)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D)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作用16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A)具体性(B)全面性(C)过程性(D)客观性17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 19 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 1897 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 1900 年的元旦

9、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D)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18 法国作家雨果在其著名的悲惨世界一书中写道:“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免不了错误。”这表明(A)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谬误(B)人们不可能获得真理(C)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谬误的出现(D)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

10、中难免发生谬误19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克罗齐说:“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区别(B)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C)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 列宁指出:“ 实践标准实质上绝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 ,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A)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D)凡经过实践证明

11、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21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里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A)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B)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C)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22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从价值的角度理解。欧阳修的这首诗蕴含的哲学思想在于(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

12、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23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内在尺度 ”即真理尺度(B) “内在尺度” 即价值尺度(C) “内在尺度” 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D)人的实践活动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24 哲学上的“ 价值” 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价值的特性主要体现在(A)价值具有客观性(B)价值具有主体性(C)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D

13、)价值具有多维性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题干的材料说明,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依靠理性认识对于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固然不能凭空产

14、生科学的理论,但是单纯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理论。C 选项科学理论的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十分重要,没有可比性。D 选项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并不相互分离。ACD 选项均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无止境的接近,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真理的客观性指的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题干并没有讨论真理客观性问题。C

15、选项否认人的认识能力不对。题干并未有否认人的认识能力,相反还承认人认识的能力想登山一样,是对认识结果的一种认识。D 选项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也正承认真理的绝对性,而不是否认。【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一是马赫主义,二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一个命题或者一种理论是真的,只在于它是有用的,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题干詹姆士的观点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客观

16、真理论是坚持真理上的唯物主义,显然与詹姆士观点不一致。CD 选项是真理的特性但均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地、无意义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事物。C 选项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BC 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 选项表述

17、错误。事物虽复杂多变,但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观点是恩格斯关于真理的辩证性的论述。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反映客观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题干并没有否认真理,因此并不是不可知的。 CD 选项都没能对恩

18、格斯的观点进行全面的把握,只看到一个方面。【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理是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真理就是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科学理论是正确竹理性认识的系统化。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所以 A 选项错误。C 选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反映。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分析认知,也可以通过感性认识表达出来。认识有局限性,所以理性认识肯定会发生错

19、误,有错误的理性认识肯定不能成为真理,因为其不能正确表达客观存在。真理只能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所以 C 选项错误。D 选项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所以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把真理看作“思想形式”,夸大了真理的主观性,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同时

20、,把“社会地一致起来的、社会地协调起来的经验”看作真理的标准,也就是把人们是否同意作为真理标准,否认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马赫主义是主观真理论的代表,ACD 选项与主观真理论没有关联,因此,AC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反之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因此,本题的

21、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C 选项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是具有严格界限,在性质上根本对立。D 选项真理与谬误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换。【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BC 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

22、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王夫之的观点没有讨论知与行之间难易和先后的问题。因此,AD 选项错误。C 选项本身与王夫之的观点相反,也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 【正确答案】 B【

23、试题解析】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和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诱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可贵的品质。这与题干的思想相符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获得认识的基础是实践。C 选项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D 选项想象属于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4、。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一般说来,客体对象的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吸收来自对象的全部信息,而只能吸收对于形成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和观念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为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的这种选择性或生理局限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利用各种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突破人的生理器官的局限,有选择性地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把感性直观获取的信息经过加工改造,上升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赫尔姆霍茨看到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并且认为这造成了人的

25、认识能力的局限,但他没有看到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认识无限发展,因此,他的观点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表明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实践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表明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 选项。干扰分析:A

26、选项实践才是物质力量而不是理论。 D 选项理论不可以决定一切,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最后,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干扰分析:理论属于认识范畴,认识对实践不具有决定作用。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27、 环保常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治理环境问题属于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因而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另一方面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具有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则会误导实践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因而,环保常识对于治理环境问题十分重要,能推动治理环境问题的实践顺利进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8、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这是识记知识点的考查,真理具有具体性、全面性、过程性和客观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二者的关系表现在: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包含;其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最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

29、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干扰分析:绝对真理是存在的,有其特定的含义。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做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这是因为任何时代、任何人的认识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认识本身又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这都会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不相一致,进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谬误。任何个人、阶级和社会集团都难以完全避免谬误。人们只能在可能

30、的范围内减少谬误的出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干扰分析:谬误的存在不能否认真理,人可以利用有效地方式获得真理。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之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错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3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表述错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二者有本质区别。【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第三,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干扰分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这是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因此,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1

32、【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真理与价值相互联系,除了都受实践的检验外,真理和价值还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即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价值具有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

33、的内在尺度。因此,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选项。干扰分析: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即现实的价值能否形成,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的观点中,“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是

34、指任何对象、客体自身的规定性和规律,即外在尺度,又称客体尺度。“内在尺度”则是指人的超越现实的主观欲求和主体愿望,又称主体尺度。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而人却有两个尺度,即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 选项。干扰分析:“内在尺度”是价值尺度,而不是真理尺度。因此,A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