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85118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400 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100 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 100 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 300 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A)300(B) 200(C) 150(D)1002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部分(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B)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D)周转速度的

2、不同3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C)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4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D)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5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

3、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则是(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6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7 马克思指出:“

4、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资本原始积累是(A)资本家勤劳致富进行资本积累(B)劳动者自愿脱离生产资料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的历史过程(D)资本家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8 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C)购

5、买原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9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单位资本中(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

6、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C)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D)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 “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11 马克思指出:“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做孤立的行为,而是当做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A)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B)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平均利润率的影响(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银行利率的影响12 产业资本可以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其划分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

7、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3 产业资本就是:“ 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C)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4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补偿问题(D)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15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

8、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划分为第部类和和第部类的依据是(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B)社会总产品的交换形式(C)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形式(D)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16 工资形式对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正好显示出它的反面。”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7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会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表面看来,工人好象是出卖劳动,工资是劳动的报

9、酬。然而,马克思并没有被这一假象所迷惑,他始终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劳动的价格18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比。它反映了(A)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19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本性的内在要求。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

10、)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协商的结果20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到:“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我们的经济制度都受到动荡的经济周期的折磨”,“ 商业周期 (或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呈现周期性,其原因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二

11、、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2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超额剩余

12、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23 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恩格斯高度评价说:“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这一区分(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24 资本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是生产资料(B)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D)资本是商品的全部价值25 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

13、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简言之就是。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其形式主要包括(A)潜伏的过剩人口(B)暂时的过剩人口(C)停滞的过剩人口(D)流动的过剩人口26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

14、运。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预付资本量的大小(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27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的最终结果是(A)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B)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紧张(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出现(D)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28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

15、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29 马克思指出:“ 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 ”。要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方式(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30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考察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C)社会生产分为第工部类和第部类(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 三部分构成3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关

16、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B)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C)资本主义工资小于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新价值(D)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32 马克思指出:“ 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 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C)剩余

17、价值是资本的赢利(D)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33 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决定了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对于资本家来说。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要求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A)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C)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剩余价值在各部门分割的过程(D)是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过程34 同封建社会制度一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资本家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掩盖其对工人的剥削。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资本主义工资

18、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5 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是(A)从实物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B)从价值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C)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D)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表现3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是(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C)资本主义的

19、选举制度(D)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37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借鉴的理论有(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38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下列选项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C)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

20、体现(D)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畴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剩余价值率是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形成的。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雁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mmv。试题要求得出本题的剩余价值率,必须首先计算出剩余价值量:300100100100 万元。根据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mm v,即 m10010010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BC 选项不符

21、合计算结果,因此 AB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按照资本周转方式、周转速度不同,可作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方式。因此,AD 选项错误。C 选项与题意无关,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剩余价值在起作用。因此,AC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绝对剩余价值

22、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的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不是作为提高工人剥

23、削程度的方法。因此,AB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是绝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方式。 B 选项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方式。D 选项与题干无关。【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

24、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是获得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B 选项表述不准确,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够,一定要使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才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D 选项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积累的追加资本,无非是工人过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追加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

25、分作为不变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被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表述倒置。C 选项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D 选项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有关系的。【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26、 选项。干扰分析:AB 选项把资本家过于美化和劳动者过于自觉化。 D 选项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率,所以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之间也应该相应地保持一定的比率关系。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资本周转相关联。C 选项购

27、买原料的价值不是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因此 C 选项不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 D 选项劳动者新创造价值是剩余价值,与价值构成无关。因此,BC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是: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使资本价值

28、构成提高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例增大,可变资本的比例降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D 选项不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变化。 C 选项是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必然性。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选项。干扰分析: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付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总是不断地采

29、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间断的生产技术革命也为资本家的这种努力创造了条件。因此,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造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劳动力对资本供应绝对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部门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ABD 选项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表述不正确,应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D 选项不是周转速度考查的对象。【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 选项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 选项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不是资本划分

31、的标准。【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商业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形式,因此,AC 选项错误。生息资本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的经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不属于产业资本职能形式,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

32、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AC 选项只是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的一部分,D 选项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核心问题。【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分类问题。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的最终用途,可以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就把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分为第部类,把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分为第部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

33、按照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划分为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B 选项没有这一说法。C 选项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形式有价值补偿和事物补偿。【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资本家是按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果支付工资的,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工人表现出来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造成了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劳动,抹煞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因此

34、,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BCD 选项都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此,AC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利润率是

35、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而不是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选项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按能否增殖可以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不能增殖的。C 选项反映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

36、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各个部门之间原本不一致的利润率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过程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同一部门相互竞争的结果是形成价值,形成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也就是价值规律的第一层作用。C 选项不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是不一样的。 D 选项利润率的平均化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客观必然趋势,它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

37、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的原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基本矛盾是始终存在的,AC 选项表述不准确。D 选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经济危机属于再生产周期。【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38、,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政治职能是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不是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C 选项是对内职能,D 选项是对外职能,二者都服务于政治职能。【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绝对剩余

39、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实际上也是靠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它仍然是劳动生产力较高企业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生产的直接动机。它只是存在于个别企业的暂时现象,一旦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由于竞争而被普遍采用,超额剩余价值就转化为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因此,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

40、干扰分析:B 选项表述倒置,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才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对资本的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其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最后,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试题中的 C

41、 选项是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干扰分析:划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与周转速度没有直接联系。因此,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本质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劳动力也是资本。D 选项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知识

42、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干扰分析:B 选项暂时的过剩人口不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影

43、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其最终的历史趋势将走向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

44、本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选项。干扰分析:劳资关系紧张从根本上反映出的是劳动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冲突,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是资本积累所导致的后果。因此,B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其意义在于揭示:(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2)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综上所述,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

45、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 选项。干扰分析:资本的本质在于运动,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资本才能得到增殖。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它们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考察的对象,但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并不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A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产业资本运动要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这两个

46、条件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产业资本必须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节点,这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过程,而不是资本循环运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B 选项产业资本的循环从不同的角度看,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具有三种循环方式是产业资本连续循环运动的形式,并不是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必备条件。【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分类问题。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的最终用途,可以把社会总

47、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就把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分为第工部类,把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分为第部类。根据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又可以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 cvm 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社会总产品包括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的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不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理论前提。B 选项与题干无关。【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在资产

48、阶级社会的表面,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的报酬,这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因此,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所谓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记件工资是以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工资形式、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正因为工资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所以它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本题的正

49、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从现象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干扰分析:C 选项应是资本的赢利是剩余价值,而不是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竞争的结果是使各个部门之间原本不一致的利润率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转移的方式形成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各生产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从以上分析也可以得出平均利润的形成也是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