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859237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0 A、入院率偏倚B、奈曼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无应答偏倚E、回忆偏倚1 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2 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3 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4 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则可发生5 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6 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是(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造成机体器质性改变的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导致疾病发生的许多因素7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动因(B)机

2、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动物(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8 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A)关联的合理性与一致性(B)关联的时间顺序(C)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D)关联有无统计学意义(E)关联的强度9 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A)关联的强度(B)先因后果(C)关联的重复性(D)病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E)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10 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11 经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A)患者有接触疫水史(B)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C)发病无年龄、性别和职业差异(D)大量易感

3、人群进入疫区,可以引起暴发或流行(E)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即可控制疾病的发生12 疫源地是指(A)发生传染病的地方(B)新老传染病例同时存在的地方(C)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地方和范围(D)传染源进行治疗的地点(E)传染病流行过的地方13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A)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B)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C)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D)进行疾病监测(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14 从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A)临床症状期(B)前驱期(C)暴露日期(D)传染期(E)恢复期15 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第二级预防(D)现况调查方法(E

4、)预防机构日常工作16 下列哪项不属于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之一(A)患者已经离开疫源地(B)对病人家实施终末消毒(C)对疫源地实施终末消毒(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患者(E)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传染期未发现新患者17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B)猪的自然感染率较高(C)猪的数量多、分布广(D)猪与人接触较密切(E)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是该病的扩散宿主18 预测乙脑疫情所需资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带毒蚊虫出现的早晚(B)猪群感染的早晚和数量(C)人群免疫水平(D)气象条件(E)病原体变异或变迁19

5、关于卫生检疫,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卫生检疫分国内、国境和疫区检疫三类(B)国际卫生检疫分海港、航空和陆地边境检疫三类(C)国境卫生检疫分出入境检疫、传染病检测和卫生监督(D)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E)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20 可以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A)麻疹(B)细菌性痢疾(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出血热(E)副伤寒21 外潜伏期是指(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B)病原体侵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至使吸血节肢动物具有感染性的这段时间(C)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D)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至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之前的这段时间(E

6、)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具有感染力的这段时间22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必须有易感者的存在(C)必须有传染源的存在(D)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相互联系(E)病原体有机会侵犯机体23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E)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24 疫源地消毒是指(A)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

7、一种措施(B)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的消毒(C)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D)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E)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除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25 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疾病筛查(B)婚前检查(C)健康教育(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环境整治26 下列哪项是三级预防的措施(A)心理康复(B)戒烟戒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对症治疗27 某传染病的最短

8、潜伏期为 8 天,最长潜伏期为 22 天,平均潜伏期为 14 天,症状期为 21 天,恢复期为 30 天,试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A)8 天(B) 22 天(C) 14 天(D)21 天(E)30 天27 A、关联的一致性B、剂量 -反应关系C、终止效应D、关联的特异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28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随着暴露剂量增加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是29 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是30 某因素的祛除导致疾病频率的下降或消灭,这是因果关系的30 A、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B、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

9、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D、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E、病原体传播的媒介31 传染过程是指32 传播途径是指33 流行过程是指33 A、脊髓灰质炎B、麻疹C、狂犬病D、黄热病E、登革热34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35 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36 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偏倚及其控制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偏倚及其控制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偏倚及其控制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偏倚及其控制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0、偏倚及其控制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5 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常见偏倚的理解。入院率偏倚是指利用医院患者作为病例和对照时,由于对照是医院的某一部分患者,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或某些医院的特定病例,因为患者对医院及医院对患者双方都有选择性,所以作为病例组的病例也不是全体患者的随机样本,因而产生偏倚。奈曼偏倚指如果调查对象选自现患病例,即存活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从而高估了某些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检出症候偏倚指患者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

11、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无应答者是指研究对象中那些没有按照研究设计对被调查的内容予以应答者。对于电话或信函调查,调查对象很容易产生无应答,从而造成偏倚。回忆偏倚是指研究对象在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或经历时,由于在准确性和完整性上的差异所导致的系统误差。【知识模块】 偏倚及其控制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的理解。流行病学中对于病因的定义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是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三角模型的了解。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将疾病

12、理解为宿主、环境和动因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特点是将动因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这是传染病病原体的遗留物,但对非传染病则很难定什么是启动性必要病因。动因以前又成为致病因子或狭义的病因。【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的理解。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病因判断标准有 8 条: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一致性(生态学相关)、剂量一反应关系、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特异性和终止效应。【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的理解。关联的时间顺序病因出现

13、在前,疾病结局出现在后,即前因后果,这是因果关联的一个必要条件。【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轮状模型的理解。轮状模型包括外环的环境因素和内环的机体因素。环境又分为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机体因素还包括遗传内核。【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传播途径的内容,考查经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基础知识。要注意题目是关于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不是经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清这一点对正确解答本题非常关键。经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患者有接触疫水史;

14、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大量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与疫水接触后,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即可控制病例的发生。因此,答案 C 不包括在流行特征内,符合题意,是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防治的内容,考查疫源地的概念。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向四周播散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的地方和范围,答案 C 是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决定预防措施

15、 (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因此,答案 D 不包括在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内,符合题目要求,是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流行过程的基本内容,考查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流行病学意义之一是根据潜伏期推算受感染的日期,以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受感染日期+潜伏期之间机体接触病原体机体暴露病原体的日期,所以,答案 C是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流行

16、病学疾病监测的内容,考查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概念。疾病监测中,主动监测的概念是指主动去搜索人群中的存在疾病或根据特殊需要进行的专门调查,而被动监测是指上级机构接受下级的常规报告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如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故答案 B 是最佳答案。错误选择主要是答案 E 和A,导致选择 E 的原因是不理解本题与考查的内容,而选择 A 的原因则是没有分清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概念。【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仍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疫源地的内容,考查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为基础性知识。疫源地消灭的三个条件是: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消除了排出的病原体状态(治愈 ); 杀

17、灭或清除了传染源排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所有易感接触者在达到上述两个条件后,度过了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出现。因此,不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答案是 E,因为疫源地的消灭与该病的传染期无关。注意此题是选择否定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内容,考查该病的传染源问题。作为传染源的条件是必须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必须是感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才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但是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不一定是感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故答案 E 的叙述是错误的。注意此题要求找出错误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的叙述,所

18、以答案 E 是最佳答案。答案B、C、D 是答案 A 的原因。【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是关于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因素的内容。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要抓住对该病流行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影响乙型脑炎流行的因素有:传染源猪的自然感染时间和感染率;传播途径主要媒介昆虫(蚊)季节消长带毒蚊出现的早晚(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人群易感性人群对乙型脑炎的免疫水平。可见,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不需病原体变异或变迁的信息,因此,答案 E 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最佳答案。【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内容,

19、考查关于卫生检疫的基础知识。此题属于记忆性问题。采用排除法,逐一对答案进行选择,答案 AC ,均与卫生检疫有关;答案 E 是正确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如传染病的暴发调查;答案 D, “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此答案错误,因为在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而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出。结合题目,答案 D 符合题意,是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核考生对传染病中传染源性质及作用的认识。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没有有效的方法隔离传染源,或对传染源的认识尚不明确,或传染源呈现多宿主状态,这

20、类疾病主要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本题答案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此类。而隔离传染源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人作为传染源时所使用的,麻疹、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副伤寒属于此类。采用排除法,可以排除答案 A、C 、E。答案 B,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传染源可进行传播,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隔离。目前对此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为灭鼠和阻断传播途径,以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为主。因此,答案 D 符合题意,是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考生对外潜伏期的概念的理解。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繁殖,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个阶

21、段后,节肢动物才具有传染性,这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因此,只有答案 B与之相符,为最佳选项。【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必须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而且这三者必须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相互联系,缺乏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难以发生流行。故结合题意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有关疫源地的内容。疫源地的范围大小因病种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

22、状况,传染源的活动范围越大,周围易感者比例越高,疫源地的范围也越大。因此,本题标准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疫源地消毒的概念,为基础性知识。疫源地消毒是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杀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故答案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2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主要考查潜伏期的流行病学

23、意义及用途。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平均潜伏期加 12 天,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或检疫。故本题正确选项只有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2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3 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病因推断标准的理解。剂量-反应关系指当研究因素可以定量或分等级时,如果该因素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疾病发生频率的相应变化,则该因素和疾病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较大。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

24、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除非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不同的结果。终止效应指的是某因素的祛除导致疾病频率的下降或消灭,这是因果关系的一个强有力证据。【知识模块】 病因与因果推断【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所以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就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故选择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后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罕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因此,4 题正确选项为 A。【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3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流行病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10207-2017 en Steels for simple pressure vessels - Technical delivery requirements for plates strips and bars.pdf EN 10207-2017 en Steels for simple pressure vessels - Technical delivery requirements for plates strips and bars.pdf
  • EN 10209-2013 en Cold rolled low carbon steel flat products for vitreous enamelling -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涂釉用冷轧低碳钢平板制品 交货技术条件》.pdf EN 10209-2013 en Cold rolled low carbon steel flat products for vitreous enamelling -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涂釉用冷轧低碳钢平板制品 交货技术条件》.pdf
  • EN 1021-1-2014 en Furniture - Assessment of the ignitability of upholstered furniture - Part 1 Ignition source smouldering cigarette《家具 软垫家具可的燃性检测-第1部分 可燃性评估:燃着的香烟火源》.pdf EN 1021-1-2014 en Furniture - Assessment of the ignitability of upholstered furniture - Part 1 Ignition source smouldering cigarette《家具 软垫家具可的燃性检测-第1部分 可燃性评估:燃着的香烟火源》.pdf
  • EN 1021-2-2014 en Furniture - Assessment of the ignitability of upholstered furniture - Part 2 Ignition source match flame equivalent《家具 软垫家具可的燃性检测-第2部分 点火源匹配火焰当量》.pdf EN 1021-2-2014 en Furniture - Assessment of the ignitability of upholstered furniture - Part 2 Ignition source match flame equivalent《家具 软垫家具可的燃性检测-第2部分 点火源匹配火焰当量》.pdf
  • EN 10210-1-2006 en Hot finished structural hollow sections of non-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 Part 1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非合金及精粒结构钢的热轧空心型材 第1部分 交货技术条件》.pdf EN 10210-1-2006 en Hot finished structural hollow sections of non-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 Part 1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非合金及精粒结构钢的热轧空心型材 第1部分 交货技术条件》.pdf
  • EN 10210-2-2006 en Hot finished structural hollow sections of non-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 Part 2 Tolerances dimensions and sectional properties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Feb.pdf EN 10210-2-2006 en Hot finished structural hollow sections of non-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 Part 2 Tolerances dimensions and sectional properties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Feb.pdf
  • EN 10211-2013 en Chemical analysis of ferrous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in steels and cast iron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黑色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 钢和铸铁中钛的测定 火焰.pdf EN 10211-2013 en Chemical analysis of ferrous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in steels and cast iron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黑色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 钢和铸铁中钛的测定 火焰.pdf
  • EN 10212-1995 en Chemical Analysis of Ferrous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Steel and Iron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砷的含量》.pdf EN 10212-1995 en Chemical Analysis of Ferrous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Steel and Iron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砷的含量》.pdf
  • EN 10213-2007 en Steel castings for pressure purposes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6)《压力用钢铸件[代替 CEN EN 10213-1 CEN EN 10213-2 CEN EN 10213-3 CEN EN 10213-4]》.pdf EN 10213-2007 en Steel castings for pressure purposes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6)《压力用钢铸件[代替 CEN EN 10213-1 CEN EN 10213-2 CEN EN 10213-3 CEN EN 10213-4]》.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