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866957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说明了(A)阴阳互根(B)阴阳互用(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2 关于精气的运动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B)气的运动,称为气机(C)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沉、浮等几种(D)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是对气的运动的经典阐释3 下列关于气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化是指气与形之间的转化(B)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

2、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C)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D)气化是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中的一部分4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指的是(A)阴阳互根(B)阴阳互用(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5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指的是(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消长平衡(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6 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脉象分阴阳,中如以部位分,寸为,尺为;以动态分,则至者为,去者为(A)阴,阳;阴,阳(B)阳,阴;阳,阴(C)阴,阴;阳,阳(D)阳,阳;阴,阴7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说明了阴阳学说中的什么内容(A)阴阳的对立制约(B

3、)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8 脏腑辨证中,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阴证(A)心血虚(B)心气虚(C)心阴虚(D)心血瘀阻9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夏日在肤”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0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秋日下肤”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1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冬日在骨”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2 心病及肝属于(A)母病及子

4、(B)子病及母(C)反克(D)倍克13 五行学说可以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如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A)肾水凌心(B)肝病犯脾(C)肝病(D)心病14 心在“五音 ”归属于(A)角(B)征(C)宫(D)商15 脾之“变动 ”为(A)握(B)忧(C)哕(D)咳16 肾之“变动 ”为(A)握(B)忧(C)哕(D)栗17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其治疗方法是(A)益气补血,养心安神(B)镇惊定志,养心安神(C)滋养心阴,益气安神(D)滋阴补血,养心安神18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治

5、当选用(A)安神定志丸(B)朱砂安神丸(C)天王补心丹(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9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当选用(A)安神定志丸(B)天王补心丹(C)归脾汤(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0 患者心胸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气短乏力,自汗,舌暗有瘀斑,脉结代者。其治疗方法宜选用(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滋补心阴,活血通脉(C)辛温散寒,宣通心阳(D)行气活血,通脉止痛21 患者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证属(A)心肾阴虚证(B)

6、寒凝心脉证(C)气滞心胸证(D)气阴两虚证22 患者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治疗方剂宜选(A)乌头赤石脂丸(B)血府逐瘀汤(C)冠心苏合丸(D)栝蒌薤白半夏汤23 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 的医学著作是(A)金匮要略(B) 黄帝内经素问(C) 景岳全书(D)医宗必读24 患者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选用(A)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B)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C)黄连温胆汤(D)龙胆泻肝汤25 患者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7、治当选用(A)酸枣仁汤(B)朱砂安神丸(C)黄连温胆汤(D)龙胆泻肝汤26 患者,女性,17 岁,半年来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人眠,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其辨证为(A)心胆气虚(B)心脾两虚(C)阴虚火旺(D)忧郁伤神27 癫狂之病位主要在于(A)脾肾(B)肝(C)心(D)心肝28 癫狂的病理因素以何者为先(A)痰凝(B)气郁(C)火郁(D)血瘀29 患者病起急骤,性情急躁,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不避亲疏,毁物伤人,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象弦大滑数。治疗方剂宜选(A)滚痰丸(B)生铁落饮(C)清气化痰丸(D)顺气导痰汤30

8、 痫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何者为主(A)痰(B)火(C)风(D)瘀31 治疗心肾亏虚所致的痫证,首选方剂(A)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B)右归丸合交泰丸(C)大补阴丸合定痫丸(D)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32 患者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证属风痰闭阻证者,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导痰汤(B)涤痰汤(C)镇肝熄风汤(D)定痫丸33 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苔薄白,脉伏或沉弦。治当选用(A)四磨汤(B)六磨汤(C)大七气汤(D)五磨饮子34 合谷,颊车,太溪都可以治疗的病症是(A)脏腑病(B)头面五官病证(C)汗证(D)神志病35 涌泉,水沟,印堂都可以治疗的病症是(A)

9、胸腹病(B)热证(C)神志病(D)脏腑病36 治疗眩晕,宜首选(A)百会、内关、丰隆(B)百会、足三里、三阴交(C)百会、太溪、印堂(D)百会、风池、印堂37 内关穴直上,平孔最穴的骨度分寸为(A)5 寸(B) 4 寸(C) 3 寸(D)2 寸38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两穴相距为 4 寸的是(A)百会、上星(B)气海、关元(C)膻中、天池(D)内关、间使39 肺经的输穴是(A)鱼际(B)三间(C)尺泽(D)太渊40 三焦经、小肠经、胆经从下到上的归经顺序是(A)耳门、听宫、听会(B)耳门、听会、听宫(C)听会、听宫、耳门(D)听宫、耳门、听会41 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是(A)大敦(B)行间(C)太

10、冲(D)大都42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穴是(A)极泉(B)听宫(C)少泽(D)少冲43 足少阳胆经的终止穴是(A)睛明(B)至阴(C)瞳子髎(D)足窍阴44 位于乳头直下第 6 肋间隙的穴位是(A)鹰窗(B)乳根(C)期门(D)章门45 大横穴的定位是(A)脐旁 05 寸(B)脐旁 1 寸(C)脐旁 2 寸(D)脐旁 4 寸46 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 7 寸处的穴位是(A)孔最(B)手三里(C)温溜(D)偏历47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腧穴是(A)曲泽(B)曲池(C)小海(D)少海48 少海穴的定位是(A)屈肘时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B)人体的

11、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C)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D)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49 位于乳头直下第 6 肋间隙的穴位是(A)章门(B)期门(C)乳根(D)日月50 位于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的腧穴是(A)心俞(B)膈俞(C)肺俞(D)胆俞51 下列腧穴中,不位于腕横纹上 3 寸水平线的有(A)支沟(B)间使(C)郄门(D)偏历52 治疗便秘,应首选的腧穴是(A)支沟(B)太冲(C)内关(D)梁丘53 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的腧穴是(A)少泽(B)少海(C)少冲(D)少商54 下列各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是(

12、A)颧髎(B)肩髎(C)巨髎(D)瞳子髎55 下列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的穴位是(A)颧髎(B)下关(C)颊车(D)听宫56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的腧穴是(A)扶突(B)天突(C)大迎(D)人迎5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池穴主治病患的是(A)头痛(B)耳鸣耳聋(C)目赤肿痛(D)乳痈57 A土B金C水D火58 泻南补北法泻的是59 啰是的病变59 A土B金C木D水60 呼是的病变61 肝气病者,病情为吉中顺时,人面色见之色61 A井穴B荥穴C输穴D合穴62 按五行相生,肝虚证时,取肾经的行补法。63 按五行规律,肝实证时,取本经进行治疗。63 A取象比类B

13、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精气学说64 奠定中医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的是65 能最好地说明万物同源性和物质统一性的65 A清肝泻火,化痰开窍B涤痰熄风,开窍定痫C清热泻火,顺气豁痰D疏肝和胃,健脾化痰66 风痰闭阻之痫证的治法是67 痰火内盛之痫证的治法是67 A半夏白术天麻汤B黄连温胆汤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68 心悸而烦,喜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当选69 缘于“无痰不作眩 ”,从痰治眩者,宜用69 A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B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0 心阳不足之惊悸的临床表现是71 心虚胆怯之惊悸的临床表现是71 A心悸喘咳,水

14、肿尿少B心悸眩晕,胸脘痞满C心悸而烦,受惊易作D心悸眩晕,少寐健忘72 水气凌心之心悸的特点是73 痰热内扰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73 A复元活血汤B血府逐瘀汤C桃仁红花煎D桃红四物汤74 胸痹之心血瘀阻证,治宜选用75 心悸之瘀阻心脉证,治当选用75 A中脘B关元C京门D巨阙76 治疗胃病,宜选用的腧穴是77 治疗肾病,宜选用的腧穴是77 A百会B曲池C印堂D神庭78 针刺操作时应需使用提捏进针法的穴位是79 针刺操作时可直刺,深刺的穴位是79 A合谷B太冲C肝俞D膻中80 下列腧穴中,宜采用平刺的是81 下列腧穴中,宜采用斜刺的是82 下列属于中医学哲学基础的是(A)精气学说(B)阴阳学说(C

15、)五行学说(D)脏腑学说83 下列治法体现了阴阳制约的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中求阴,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阳病治阴(D)热因热用,寒因寒用84 下列体现阴阳交感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85 下列体现阴阳互藏的是(A)天为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B)万物负阴而抱阳(C)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D)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86 下列能体现阴阳互根互用的是(A)阳根

16、于阴,阴根于阳(B)阴生于阳,阳生于阴(C)孤阴不生,孤阳不长(D)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87 下列能体现阴阳消长失调的是(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阳胜则热(D)阴胜则寒88 下列不是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A)气与血(B)寒与热(C)水与火(D)动与静89 阴偏盛的病机是(A)阴邪偏盛(B)阳不化阴,滋生痰湿(C)阳气被遏而寒盛(D)阳不制阴,虚寒内生90 下列属于阳中之阳的是(A)心(B)肺(C)上午(D)下午91 下列体现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的是(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C)虚者补之(D)阴中求阳,阳中求阴92 心悸实证的病机包括(A)痰

17、热扰心(B)心阳不振(C)心血瘀阻(D)心肾不交93 不寐的常见病因有(A)禀赋不足(B)饮食不节(C)劳逸失调(D)情志内伤94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治宜选方(A)天王补心丹(B)朱砂安神丸(C)养心汤(D)酸枣仁汤95 心胆气虚证之失眠的临床表现有(A)遇事善惊(B)心悸(C)失眠多梦,易惊醒(D)气短倦怠96 引起失眠的常见病因有(A)情志所伤(B)饮食不节(C)病后、年迈(D)劳逸失调97 与神机受累关系密切的病证有(A)痴呆(B)狂病(C)癫病(D)痫证98 痫证发作期过后,平时治疗宜(A)健脾化痰(B)疏肝清肝(C)养心安神(D)补益肝

18、肾99 归脾汤治疗的病证有(A)不寐(B)眩晕(C)内伤发热(D)便血100 真心痛的发病因素有(A)气滞(B)寒凝(C)痰瘀(D)血虚101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胖且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宜选方(A)人参养荣汤(B)生脉散(C)苓桂术甘汤(D)炙甘草汤102 下列选项中能治疗腰痛的腧穴的有(A)大肠俞(B)委中(C)次髂(D)太溪103 下列选项中能治疗腹泻的腧穴的有(A)天枢(B)足三里(C)上巨虚(D)神阙104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两穴相距为 1 寸的是(A)外关、支沟(B)上巨虚、下巨虚(C)鱼腰、阳白

19、(D)天枢、神阙105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两穴相距为 3 寸的是(A)梁门、天枢(B)地机、阴陵泉(C)肾俞、志室(D)郄门、内关106 下列选项中,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的有(A)肩髎(B)肩髃(C)肩贞(D)丝竹空107 下列腧穴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是(A)攒竹(B)承山(C)昆仑(D)肓俞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噩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知识模块】

20、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气化的形式包括: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1、】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类经附翼.医易。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

22、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阴阳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

23、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为虚证属阴,D 为实证属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季脉象规律: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

24、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五行学说可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中,赤色、苦味、洪脉都对应心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解析见下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心悸之心虚胆怯证。其病机为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心悸之心虚胆怯证。其病机为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其代表方为安神定志丸。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