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867052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 )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A)忧(B)思(C)悲(D)恐2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不足(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3 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4 下列哪项不是暑邪的致病特点(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C)暑多夹湿(D)暑热易生风动血5 七情首先影响(A)肝气(B)心神(C)脾气(D)肺津6 头胀头痛

2、、甚则呕血、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7 心神耗伤,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8 “惊则气乱 ”,则(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9 惊惧过度,使肾气不固,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10 过度忧伤,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1 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

3、D)恐则气下12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A)张仲景(B)葛洪(C)巢元方(D)医和13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不内外因” 为(A)六淫(B)七情(C)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14 提出病因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的是(A)张仲景(B) 黄帝内经(C)巢元方(D)陈无择15 张仲景的发病途径分类法为(A)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B)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C) (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

4、)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以上均不是16 内经中阴阳分类法,生于阳(A)得之风雨寒暑(B)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C)得之七情(D)得之阴阳喜怒17 内经中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A)脏(B)腑(C)上(D)下18 下列哪项常在上巨虚穴有显著压痛(A)肺痈(B)肠痈(C)胃脘痛(D)虫积19 中医学中对脘腹各部位的划分脐下部位至耻骨上缘,称为(A)胃脘(B)少腹(C)小腹(D)大腹20 不属于按脘腹的部位(A)胃脘(B)脐腹(C)小腹(D)虚里21 气滞的病人不表现为下列哪项(A)肿胀而按之无凹陷(B)肿胀发生于低下处(C)鼓胀而叩之如鼓(D)胀满常随气行觉舒22 水

5、停的病人不表现为下列哪项(A)肿而按之凹陷不起(B)肿胀处因体位而变(C)鼓胀而叩之声音浊(D)得嗳气肠鸣而减轻23 属虚证的疮疡,触按局部时表现为(A)肿而硬板不热(B)肿处烙手而压痛(C)根盘平塌漫肿(D)根盘收束隆起24 属实证的疮疡,触按局部时表现为(A)肿而硬板不热(B)肿处烙手而压痛(C)根盘平塌漫中(D)根盘收束隆起25 表证的发热特点是(A)壮热不退(B)寒热往来(C)手足心热(D)恶寒发热26 常用以诊断肝病的腧穴是(A)膻中(B)巨阙(C)期门(D)章门27 按小儿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者为(A)内伤发热(B)外感发热(C)表热(D)里热28 常用以诊断膀胱病的腧穴是(A)中极

6、(B)关元(C)气海(D)天枢29 上述哪项多见胸部青紫肿胀,压痛拒按(A)肺胀气阻(B)水停胸胁(C)胸部外伤(D)腹内肿瘤30 按虚里穴,其搏动微弱,为(A)宗气内虚(B)宗气外泄(C)中气不守(D)心气已竭31 按压腹部,腹痛隐隐喜按,多属(A)寒证(B)虚证(C)热证(D)实证32 按压腹部,腹痛剧烈拒按,多属(A)寒证(B)虚证(C)热证(D)实证33 以“辛温复辛凉法 ”为其配伍特点的方剂是(A)清络饮(B)六一散(C)新加香薷散(D)香薷散34 夏季,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而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清暑益气汤35

7、 夏季,恶寒发热,身重头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清暑益气汤36 清暑益气汤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37 清络饮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38 新加香薷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39 香薷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素问宣明论方40 六一散出自(A)温病条辨(B) 温热经纬(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素问宣明论方41 夏季,身热汗多

8、,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治疗常用(A)新加香薷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清暑益气汤42 王氏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与李氏脾胃论清暑益气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西瓜翠衣(B)黄芪(C)白术(D)麦冬43 清络饮的功用是(A)祛暑清热(B)祛暑解表,清热化湿(C)祛暑解表,化湿和叶(D)清暑解热,化气利湿44 六一散中,生甘草与滑石的用量比例为(A)6:1(B) 1:6(C) 1:1(D)1:245 清暑利湿的著名方剂是(A)香薷散(B)新加香薷散(C)清络饮(D)六一散46 使用祛暑剂时,最常配伍(A)清热之品(B)化痰之品(C)祛湿之品(D)益气之品46 A医和B

9、葛洪C巢元方D陈无择47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48 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是48 A医和B葛洪C陈无择D张仲景49 提出“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的是50 提出“外所因为六淫,内所因为七情,不内外因为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的是50 A热B寒C风D火51 头痛、项强、鼻塞、咽痒、咳嗽的病邪是52 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是邪52 A热B寒C风D燥53 能让人一身尽痛、关节疼痛剧烈的病邪是54 能让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

10、短少,大便干结的病邪是54 A根盘收束而隆起B肿处硬板而不热C按之边顶均坚硬D按之边硬而顶软55 按诊时,疮疡已成脓者,表现为56 按诊时,疮疡未成脓者,表现为56 A内伤发热B外感发热C表热D里热57 按小儿手心热甚于额上热者为58 按小儿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58 A膻中B气海C期门D章门59 常用以诊断脾病的腧穴是60 常用以诊断肾病的腧是60 A中极B关元C气海D天枢61 常用以诊断大肠病的腧穴是62 常用以诊断小肠病的腧穴是62 A六一散B香薷散C清络饮D新加香薷散63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方剂是64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的方剂是64 A清络饮B新加香薷散C六一散D清暑益气汤65 祛暑清

11、热的代表方剂是66 祛暑利湿的代表方剂是67 下列属于疫病发生的原因是(A)四时不正之气(B)情志因素(C)社会混乱(D)湿雾瘴气68 火与热的主要区别是(A)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B)火为内生,热为外受(C)火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热多泛及全身(D)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69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外感性(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70 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A)头痛汗出(B)皮肤瘙痒(C)身重而痛(D)肢体麻木71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风为百病之长(C)为阳邪,伤经耗气(D)为阳邪,易袭阳位72 下列属于寒邪性质

12、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阴邪,易伤阳气(B)为阴邪,其性凝滞(C)为阴邪,其性收引(D)为阴邪,其性重浊73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湿性重浊(B)湿性凝滞(C)湿性黏滞(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74 火(热) 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为阳邪,其性燔灼趋(B)易扰心神(C)易伤津耗气(D)易生风动血致疮痈75 下列属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升散(B)耗气伤津(C)为阳邪,善行而数变(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76 下列属于燥邪致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面色苍白(B)口鼻干涩(C)痰多不易咳出(D)痰中带血77 下列病因中,能致汗出的病邪为(A)风(B)寒(C)暑(D)燥78 下列

13、属于属与热共见的表现为(A)耗气(B)热象(C)疮疡(D)伤津79 下列哪项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病情危重(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80 下列哪些是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A)湿雾瘴气(B)食物污染(C)疫毒痢(D)社会动荡不安81 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82 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有(A)呕吐清稀涎水(B)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C)胃中振水音(D)肠鸣漉漉83 通过腹部按诊可确定腹满为实满的体征包括(A)手下饱满(B)腹部充实而有弹性(C)有压痛(D)无压痛84 以下关于运用按诊鉴别水鼓与气鼓的方法正确的是(A)一手轻叩拍腹壁,

14、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为水鼓(B)一手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为气鼓(C)一手轻轻即拍腹壁,另一手则无波动感,以一手叩击如击鼓瞬嘟然者,为气鼓(D)一手轻轻即拍腹壁,另一手则无波动感,以一手叩击如击鼓瞬嘟然者,为水鼓85 按肌肤润燥滑涩的临床意义包括(A)了解汗出与否(B)了解气血津液盈亏情况(C)了解疾病虚实(D)了解宗气的强弱86 下列关于尺肤说法正确的是(A)尺肤: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肌肤(B)若尺肤部热甚,多为热证(C)尺肤部凉,多为泄泻,少气(D)按尺肤官而不起者,多为风水8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乳痨: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不硬,

15、活动度好,伴有疼痛(B)乳癌:乳房有形如鸡卵的硬结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而不痛(C)乳癖:乳房有结节如梅李,边缘不清,皮肉相连,病变发展缓慢,日久破溃,流稀脓夹有豆渣样物。(D)乳核:乳房块肿质硬,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边界不清,腋窝多可扪及肿块88 下列属于按诊手法的有(A)触(B)摸(C)按(D)叩89 脘腹的分区正确的是(A)膈以下统称腹部(B)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C)脐以上,称为大腹(D)脐周围为脐腹90 新加香薷散与香薷散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香薷(B)连翘(C)厚朴(D)白扁豆91 下列祛暑剂中,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是(A)清络饮(B)六一散(C)清暑益气汤(D)桂

16、苓甘露散92 清暑益气汤中君药是(A)西瓜翠衣(B)麦门冬(C)荷梗(D)西洋参93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络饮药物组成的是(A)鲜扁豆花(B)鲜银花(C)鲜竹叶心(D)丝瓜皮94 清络饮的君药是(A)鲜扁豆花(B)鲜银花(C)鲜竹叶心(D)丝瓜皮95 下列选项中,主治“ 暑湿证 ”的是(A)香薷散(B)六一散(C)桂苓甘露散(D)清暑益气汤96 六一散证的临床表现可以见到(A)热(B)渴(C)泄(D)淋97 下列选项,属于“ 祛暑剂 ”分类内容的是(A)祛暑利湿(B)祛暑解表(C)祛暑清热(D)清暑益气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素问.

17、举痛论原文。【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为寒邪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为火邪的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

18、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一一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一一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9、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不内外因 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A【试

20、题解析】 内经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1)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2)生于阴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部分类法:脏喜怒不节则伤脏;上风雨则伤上;下清湿则伤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肺病常在肺俞或中府等处摸到结节或明显压痛,肠痈常在上巨虚附近有显著压痛,胃脘痛和虫积压痛部位都在腹部,所以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脘腹的分区:膈以下统称腹部。(1)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2)心下的上腹部,称为胃脘。(3)脐以上,称为大腹。(4)脐周围为脐腹。(5)脐

21、以下至耻骨上缘为小腹。(6)小腹两侧称为少腹。【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脘腹的分区:膈以下统称腹部。(1)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2)心下的上腹部,称为胃脘。(3)脐以上,称为大腹。(4)脐周围为脐腹。(5)脐以下至耻骨上缘为小腹。(6)小腹两侧称为少腹。所以本题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滞常表现为肿胀而按之无凹陷,鼓胀而叩之如鼓,胀满常随气行觉舒,而肿胀发生于低下处是气陷的表现。所以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水停常表现为肿而按之凹陷不起,肿胀处因体位而变,鼓胀而叩之

22、声音浊,而得嗳气肠鸣而减轻是气滞的变现,所以本题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盘平塌漫肿为虚证;根盘收束而隆起为实证。肿而硬板不热为寒;肿处烙手而压痛为热,所以本题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盘平塌漫肿为虚证;根盘收束而隆起为实证。肿而硬板不热为寒;肿处烙手而压痛为热,所以本题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恶寒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甚至被认为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所以本题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膻中和巨阙常用来

23、诊断心病,期门常用来诊断肝病,章门常用来诊断脾病,所以本题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为内伤发热,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者为外感发热,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表热,反之为里热。所以本题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极常用来诊断膀胱病,关元常用来诊断小肠病,气海常用来诊断肾病,天枢常用来诊断大肠病。所以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肺胀气阻多见前胸高凸,叩之嘭嘭然如有鼓因,其音清者;水停胸胁多见肺下界上移;胸部外伤多见胸部青紫肿胀,压痛拒按;腹内肿瘤多见于

24、肺下界上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1)宗气内虚;(2)饮停心包之支饮;(3)久病体虚而动数,心阳不足者;(4)肥胖之人因胸壁较厚,虚里搏动不明显,属生理现象,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压腹部,腹痛隐隐喜按多属虚证,拒按多属实证,喜暖多属寒症,肌肤灼热多属热证,所以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压腹部,腹痛隐隐喜按多属虚证,拒按多属实证,喜暖多属寒症,肌肤灼热多属热证,所以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加香薷散:辛温芳香之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以除寒热“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又佐以辛温之厚朴,合香薷以化湿除满而解胸闷,去腻苔;鲜扁豆花、银花、连翘之辛凉芳香,取其清透上焦气分之暑热,以除热解渴。即,本方之配伍是辛温与辛凉合用,使邪从外走,即原书所说“辛温复辛凉法”。而香薷散只含有辛温之香薷和厚朴,以及甘平之白扁豆。【知识模块】 方剂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