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67061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鉴别要点为(A)病程长短(B)血质淡薄与红稠(C)出血的多少(D)脉象的细弱与弦数2 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A)饮停部位(B)饮邪性质(C)饮邪多少(D)饮停先后3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气虚证的临床表现(A)少气自汗(B)疲倦乏力(C)畏寒肢冷(D)舌淡脉弱4 气滞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A)嗳气恶心(B)腹部坠胀(C)胀闷疼痛(D)性情急躁5 下列哪一项不是血瘀证的临床表现(A)肌肤甲错(B)疼痛如针刺刀割(C)出血血色鲜红(D)舌紫暗6 血寒证疼痛的特点是(A)疼痛喜暖(B)疼痛喜按

2、(C)疼痛且胀(D)痛处不定7 患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心悸多梦,头晕目眩,舌淡嫩,脉细弱,应考虑为(A)气虚证(B)气陷证(C)血虚证(D)气血两虚证8 患者月经量多如崩,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此属(A)气血两虚证(B)气不摄血证(C)血热证(D)气随血脱证9 间时左胸前区刺痛,常于夜间发作,面色略暗,舌尖有紫色斑点,脉弦涩,为(A)气滞证(B)气逆证(C)气闭证(D)血瘀证10 下列哪项不是阴水的临床表现(A)脘闷腹胀,尿少便溏(B)面色 白,神倦肢冷(C)水肿腰以下为甚(D)恶寒发热咽痛11 下列哪项不属痰证的临床表现(A)咳喘咯痰(B)肢体浮肿(C)半身不遂

3、(D)神志昏迷12 饮停于心肺,出现咳嗽痰多清稀,胸闷心悸,倚息不能平卧,谓之(A)痰饮(B)支饮(C)悬饮(D)溢饮13 水饮留于胸胁,证见胸胁作痛,咳嗽时更甚,肋问胀满,脉弦,此属(A)痰饮(B)支饮(C)悬饮(D)溢饮14 根据胁肋闷胀,痞块肿痛,舌紫暗等表现(A)寒客血脉证(B)气滞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血虚气滞证15 气陷证的特征是(A)脱肛(B)腹痛(C)尿赤(D)下痢16 气短乏力,脉虚,面色淡白,出血淡红等表现的证候为(A)气血两虚(B)气虚失血(C)气随血脱(D)血热妄行17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的用法比例是(A)5:1(B) 3:1(C) 2:1(D)4:118 当

4、归补血汤中的脉象是(A)脉洪大(B)脉弱无力(C)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D)脉沉弱19 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具有的治疗作用是(A)益心气,敛心阴(B)补肺气,养心血(C)补肺气,养肺阴(D)温心阳,补肺气20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炙甘草(B)人参(C)桂枝(D)生地黄21 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疲者,宜加(A)人参、黄芪(B)黄芩、阿胶(C)炮姜、白术(D)艾叶、蒲黄22 炙甘草汤中桂枝的功用是(A)通阳复脉(B)发汗解肌(C)平冲降逆(D)温经散寒23 胶艾汤主治(A)阴虚内热,冲脉不固之崩漏(B)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崩漏(C)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崩

5、漏(D)冲任虚损,阴血不守之崩漏24 六味地黄丸以补下列哪个脏腑为主(A)肝(B)脾(C)肾(D)心25 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下列哪味药(A)五味子(B)麦冬(C)枸杞子(D)车前子26 一贯煎的病变脏腑是(A)心肾(B)肝肾(C)脾肾(D)肝脾27 一贯煎中重用生地黄的用意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扶土抑木28 一贯煎的药物组成不包含(A)麦冬(B)当归身(C)熟地黄(D)枸杞子29 地黄饮子的君药是(A)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B)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C)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D)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30 治疗“喑痱 ”的方剂是(A)四物汤(B

6、)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地黄饮子31 泰山磐石散的功用(A)补益气血,养阴生肌(B)益气健脾,养血安胎(C)益气补血,健脾养心(D)益气滋阴,通阳复脉32 补肺阿胶汤的功用(A)肺虚热盛(B)痰热阻肺(C)肺气亏虚(D)肝火犯肺32 A气滞证B气逆证C气闭证D血寒证33 病人饮冰啤酒后,脘腹痞胀不适,呃声振作,嗳气,舌象无异,脉弦,证属34 病人冬季双手受寒,人水则瘙痒,麻木作痛,拘急不灵活,肢凉肤白,得温症减,舌淡紫苔白滑,脉沉迟或涩,证属34 A气血两虚证B气滞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不摄血证35 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爪甲淡白,舌淡嫩,脉细弱,证属

7、36 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入夜更深,或妇女痛经,经色紫黯,夹有瘀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其证属36 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37 饮证,症见脘腹痞胀,泛吐清水,脘腹部水声辘辘属于38 饮证,症见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重等属于38 A胸闷眩晕B小便不利C腹大痞胀D肋间饱满39 属于饮证的临床表现的是40 属于痰证的临床表现的是40 A桃仁B甘草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41 血府逐瘀汤的药物组成中有42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中有42 A补益气血B养阴生肌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43 当归补血汤的功用44 内补黄芪汤的功用44 A滋阴补肾B填精益髓C两者都选D两

8、者都不选45 左归丸的功用46 右归丸的功用46 A熟地B山药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47 左归丸的君药是48 右归丸的君药是49 气陷证可出现(A)头晕目眩(B)少气倦怠(C)便溏(D)脱肛50 血虚证可以出现(A)面色淡白(B)头晕目眩(C)手足发麻(D)妇女经闭51 下列属于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A)面色黧黑(B)唇甲青紫(C)肌肤甲错(D)崩漏52 血寒证可以出现(A)喜暖恶寒(B)手足厥冷(C)妇女痛经(D)舌紫暗53 气滞血瘀证可以出现(A)胸胁胀痛(B)胁下痞块刺痛(C)妇女痛经(D)舌紫暗54 气虚血瘀证可以出现(A)身倦乏力(B)少气懒言(C)妇女痛经(D)舌淡紫55 引起气滞证

9、的常见原因有(A)六淫邪气内袭(B)七情郁结(C)阳气虚弱(D)食积56 玉屏风散可以治理(A)表虚自(B)虚人外感(C)久咳伤肺(D)气阴两虚证57 生脉散中人参的功用(A)益元气(B)补肺气(C)生津液(D)补脾气58 四物汤的配伍特点包含(A)温而不燥(B)滋而不腻(C)补血而不滞血(D)行血而不伤血59 胶艾汤(又名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中的药物组成包含(A)阿胶(B)甘草(C)艾叶(D)苦酒60 圣愈汤(医宗金鉴)即四物汤加(A)人参(B)黄芪(C)阿胶(D)党参61 归脾汤的病变脏腑是(A)心(B)肝(C)脾(D)肾62 当归补血汤可以治疗(A)血虚阳浮发热证(B)妇入经期发热头痛(

10、C)产后血虚发热头痛(D)疮疡溃后,久不愈合63 归脾汤治疗崩漏下血偏热者加(A)生地炭(B)阿胶珠(C)棕榈炭(D)荆芥炭64 一贯煎中少佐川楝子的用意是(A)疏肝泄热(B)理气止痛(C)补而不滞(D)滋阴疏肝65 “喑痱”的病机是(A)下元虚衰(B)阴阳两亏(C)虚阳上浮(D)痰浊上泛66 地黄饮子的配伍特点(A)标本兼治(B)阴阳并补(C)上下同治(D)开窍化痰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气不摄血证与血热证的临床表现。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舌淡,脉细弱。

11、血热证是指火热内炽,侵迫血分,以身热口渴,斑疹吐衄,烦躁谵语,舌绛,脉数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饮证指水饮停聚于腔隙或胃肠,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它可根据饮邪在体内停留的位置的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型。【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气虚证的临床表现:精神疲惫,体倦,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乏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脉虚,舌质淡嫩。【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气滞证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

12、,以胀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有疼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等方面的证候;其疼痛特点为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肿块的性状是在体表者包块色青紫,腹内者触及质硬而推之不移;出血的特征是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或妇女血崩,漏血,瘀血塞脉主要有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或皮下紫斑,或肌肤甲错,或腹露青筋,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舌有紫色斑点,舌下络脉曲张,脉多细涩或结代,无脉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13、析】 血寒证,寒凝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得流通,组织失于温养,故常表现为患处的寒冷;疼痛,寒性凝滞收引,故其痛具有拘急冷痛;得温痛减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是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出血,则气无所附,而随之外脱,则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精神萎靡,其至晕厥,舌淡,脉微细欲绝,或浮大而散。【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固定刺痛,肿

14、块,出血,瘀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有疼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等方面的证候;其疼痛特点为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肿块的性状是在体表者包块色青紫,腹内者触及质硬而推之不移;出血的特征是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或妇女血崩,漏血。瘀血塞脉主要有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或皮下紫斑,或肌肤甲错,或腹露青筋,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舌有紫色斑点;舌下络脉曲张,脉多细涩或结,代,无脉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阴水证临床表现脾虚水肿: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面色 白,神倦肢困,小便短少,脘闷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

15、沉肾虚水肿: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 白或灰滞,舌淡伴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痰证是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痰核,乳癖),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痰迷于心: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记忆型题,较简单,饮邪停于心包,阻遏心阳,阻滞气血运行,则见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是为支饮。【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记忆型题,较简单,饮

16、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压迫肺脏,则有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等症,是为悬饮。【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点为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舌紫暗或见紫斑,脉涩。【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并理解类考题,目较简单。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点为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

17、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舌淡,脉细弱。【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艺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当归补血主黄芪,补气生血五一配。【知识模块】 方剂学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归补血汤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这个脉象是血虚发热的辩证关键。【知识模块】 方剂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具有的

18、治疗作用是补肺气,养肺阴,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炙甘草汤益气养阴的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生脉散因配伍了五味子,标本兼顾,固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知识模块】 方剂学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生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知识模块】 方剂学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疲属于气血虚弱,气不摄血的表现,故所以应选 A。【知识模块】 方剂学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炙甘草汤中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19、【知识模块】 方剂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胶艾汤的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知识模块】 方剂学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昧子。功用:滋肾纳气。主治:肺肾两虚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贯煎的功用:滋阴疏肝;主治:肝

20、肾阴虚,肝气郁滞证,所以病变脏腑在肝肾。【知识模块】 方剂学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贯煎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知识模块】 方剂学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贯煎的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知识模块】 方剂学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地黄饮子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知识模块】 方剂学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地黄饮子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暗痱证。舌强不能青,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知识模块】 方剂学31 【正确答案】 B

21、【试题解析】 补益气血,养阴生肌是内补黄芪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是归脾汤的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是炙甘草汤的功用。【知识模块】 方剂学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补肺阿胶汤的功用是:养阴补肺,镇咳止血。主治:肺虚热盛。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带血。【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于饮冷而致胃气上逆,出现脘腹痞胀不适,呃声频作,嗳气等症状。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液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手部瘙痒,麻木疼痛,拘急不灵

22、活,肢凉肤白,得温则减,舌淡紫苔白滑,脉沉迟或涩均为血寒证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爪甲淡白,舌淡嫩,脉细弱。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机阻滞而致血行瘀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入夜更甚,或妇女痛经,经色紫黯,夹有瘀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诊

23、断学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饮证根据饮邪在体内停留的位置的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型。痰饮:脘腹痞胀,泛吐清水,脘腹部水声辘辘。悬饮: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溢饮: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重等。支饮: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4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饮证指水饮停聚于腔隙或胃肠,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痰证是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痰核;乳癖),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

24、证候。小便不利,腹大痞胀为水停证的临床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方剂学4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方剂学4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血府逐瘀汤的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其中甘草调和诸药,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其中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方剂学4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方剂学4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归补血汤的功用是补益气血;内补黄芪汤的功用是补益气血、养阴生肌。【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方剂学45 【正确答案

25、】 C【知识模块】 方剂学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左归丸的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治:真阴不足证。右归丸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知识模块】 方剂学【知识模块】 方剂学4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方剂学4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左归丸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右归丸为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所致。治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为君药。【知识模块】 方剂学4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6、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有疼痛,

27、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等方面的证候。其疼痛特点为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肿块的性状是在体表者包块色青紫,腹内者触及质硬而推之不移。出血的特征是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或妇女血崩,漏血。瘀血塞脉主要有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或皮下紫斑,或肌肤甲错,或腹露青筋,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舌有紫色斑点,舌下络脉曲张,脉多细涩或结,代,无脉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以患处冷痛拘急,畏寒,唇舌青紫,妇女月经后期,经色紫暗夹块等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候,即血分的寒证。临床表现畏寒,手

28、足或少腹等患处冷痛拘急,得温痛减,肤色紫暗发凉,痛经,月经延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唇舌青紫,苔白滑,脉沉迟弦涩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为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舌紫暗或见紫斑,脉涩。【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少气懒言,身倦乏力。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引起气滞证的主

29、要病因情志不舒,忧郁悲伤,思虑过度,而致气机郁滞。痰饮,瘀血,宿食,蛔虫,砂石等病理物质的阻塞,或阴寒凝滞,湿邪阻碍,外伤络阻等,都能导致气机郁滞。脏气虚弱,运行乏力而气机阻滞。【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玉屏风散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选项 C 和 D 可以用生脉散来治疗。【知识模块】 方剂学5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生脉散的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

30、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知识模块】 方剂学5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四物汤的配伍特点是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 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知识模块】 方剂学5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胶艾汤(又名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清酒合煮。考生注意在重要方剂中煎服方法很值得注意。D选项应为清酒。【知识模块】 方剂学6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圣愈汤(医宗金鉴)

31、:熟地、白芍、川芎、人参、当归、黄芪。【知识模块】 方剂学6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旰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知识模块】 方剂学6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入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知识模块】 方剂学6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归脾汤治疗崩漏

32、下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重点方剂的配伍加减也很重要【知识模块】 方剂学6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一贯煎的配伍特点:在大队滋阴养血药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气,补肝与疏肝相结合,以补为主,使肝体得养,而无滋腻碍胃遏滞气机之虞,且无伤及阴血之弊。全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照顾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诚为滋阴疏肝之名方。选项 C 容易被漏选,补而不滞是治疗的结果,应该要选。【知识模块】 方剂学6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知识模块】 方剂学6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地黄饮子的配伍特点是标本兼治,阴阳并补,滋阴药与温阳药的药味及用量相当,补阴与补阳并重,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既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其中选项 D 为功用。【知识模块】 方剂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