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88750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泄泻在内经中称为(A)下利(B)下痢(C)泄(D)泻(E)滞下2 治泄有九法出自何书(A)医宗必读(B) 景岳全书(C) 脾胃论(D)医学必悟(E)伤寒杂病论3 泄泻主要是由哪个脏器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B)肝(C)脾(D)肾(E)心4 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5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哪项是错误的(A)泄泻没有里急后重,痢疾有里急后重(B)泄泻病情轻,痢疾病情重(C)泄泻为水谷不化,痢疾为脂血伤败(D)泄泻病在脾胃,痢疾病在大肠(E)泄泻大便无赤白脓血,痢疾有赤白脓血6 稍有饮食

2、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属下列哪项(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7 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胨(B)泻下爽利与否(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8 患者,男,34 岁。腹痛拒按,脘腹胀满,痛则欲泻,泻则痛减,嗳腐吞酸,厌食,苔厚腻,脉滑,最适宜方剂(A)枳实导滞丸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越鞠丸加减(D)保和丸加减(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9 患者,女,38 岁,泄泻腹痛,泻下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阵作,烦热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首选方剂为(A)大承气汤(B)藿香

3、正气散加减(C)清中汤加减(D)保和丸加减(E)葛根芩连汤加减10 患者,女,50 岁,两年来每于醒后即觉腹部疼痛、肠鸣,随即泄泻,泻后则安。此症状在睡时加被褥可减轻或消失。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宜用(A)真人养脏汤加减(B)藿香正气散加减(C)附子理中汤加减(D)参苓白术散加减(E)四神丸加减11 患者,女,40 岁,平素情绪易于激动,常于情志不舒、恼怒时发生腹痛泄泻、肠鸣,矢气较频。诊见胁肋胀闷,苔白,脉弦。应首选何方治疗(A)痛泻要方(B)柴胡疏肝散(C)四七汤(D)逍遥散(E)保和丸加减11 患者,男,24 岁。夏秋季因饮食不慎出现泄泻腹痛,泻而不爽,胸腹满闷,口干不欲饮,舌苔

4、微黄而腻,脉濡缓。12 此时应诊断为(A)寒湿型泄泻(B)食滞型泄泻(C)湿重于热泄泻(D)热重于湿泄泻(E)以上都不是13 下列治法哪项最适宜(A)清热利湿,分利小便(B)清热燥湿,理气宽中(C)解表散寒,芳香化湿(D)清暑化湿(E)健脾化湿14 治疗最佳方剂为(A)藿香正气散(B)参苓白术散(C)新加香薷饮(D)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E)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14 A排便次数增多者B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C大便溏薄而势缓者D五更泻E粪质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15 古人将何表现称“ 泄”16 古人将何表现称“ 泻”16 A胃阴亏耗,胃失濡养,津液亏虚B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C肝气不疏,横逆犯脾

5、,脾失健运D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E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17 痞满、呕吐、呃逆之胃阴不足证的病机是18 泄泻之肝气乘脾证的病机为18 A邪蕴肠腑,气血壅滞,脉络受伤,腐败化脓,传导失司B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C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失司D气、痰、瘀交结,阻隔食道、胃脘E湿困大肠,大肠传导失常19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20 痢疾的基本病机为20 A阳气虚弱,阴寒内结B脾肾阳虚,中阳衰微,气不化津C命门火衰,脾失温煦D脾虚胃寒,失于温养E脾虚失运,清浊不分21 肾阳虚衰泄泻的病机为22 脾虚泄泻的病机为22 A湿热壅滞之腹痛B虚寒痢C休息痢D湿热伤中之泄泻E湿热阻胃之胃痛23 “湿

6、热塞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是何病证的病机24 “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是何病证的病机25 以下属于中医泄泻范畴的有(A)肠炎(B)肠道激惹综合征(C)肠结核(D)细菌性痢疾(E)吸收不良综合征26 泄泻的证型有(A)湿热(B)食滞(C)寒湿(D)肾阳虚衰(E)脾胃虚弱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泄泻一病,内经以“泄”称之,汉唐书包括在“下利”之中,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滑稀如水而

7、势急下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3

8、【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5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属中医泄泻范畴。【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6 【正确答案】 A,B,C,D,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