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 )(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2 拣麦穗中“ 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象征 ( )(A)贞洁(B)质朴(C)友谊(D)曲折3 在张中丞传后叙“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的句子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 )(A)对偶和对比(B)对偶和反衬(C)排比和对比(D)比喻和暗示4 李广死后,“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铺垫反衬(B)对比反衬(C)侧面烘托(D
2、)象征暗示5 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 ( )(A)春秋史(B)秦汉史(C)西周史(D)战国史6 世说新语是一部 ( )(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7 下列诗作中,主要寄托着作者对西方文明深挚向往和追求的是 ( )(A)闻一多一句话(B)徐志摩再别康桥(C)戴望舒雨巷(D)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8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中,火上浇油,引发“ 怎一个愁字了得” 呼告的景物是 ( )(A)淡酒(B)晚风(C)黄花憔悴(D)梧桐细雨9 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
3、(D)通过抒情来说理10 听听那冷雨一文的作者是 ( )(A)余秋雨(B)余光中(C)郁达夫(D)鲁迅11 唐代诗风“ 通俗易懂” 的诗人是 (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李商隐12 成语“江郎才尽 ”源于 ( )(A)刘祯(B)江淹(C)王粲(D)曹丕13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14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15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二、多项选择题16 下列对战国策解说正确的有 ( )(A)属纪传体通史(B)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而成(C)又名 国策国事和长书(D)全书分为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E)文章大都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17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有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契阔谈宴,心念旧恩(E)山不厌高,水不厌深18 下列属于婉约派的词作有 ( )(A)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鹊桥仙.纤云弄巧(D)声声慢.寻寻觅觅(E
5、)念奴娇.过洞庭19 下列小说由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洁创作的是 ( )(A)沉重的翅膀(B) 方舟(C) 月牙儿(D)红豆(E)爱,是不能忘记的20 我与地坛的抒情方式有 ( )(A)在叙事中抒情(B)在议论中抒情(C)在写景中抒情(D)在记人中抒情(E)在回忆中抒情三、古文翻译题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1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2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3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24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2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6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27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四、
6、名句默写题28 遂令天下父母心,_。(白居易长恨歌)29 隋堤上、曾见几番,_。(周邦彦兰陵王.柳)30 锦瑟无端五十弦,_。(李商隐无题)31 伤心桥下春波绿,_。 (陆游沈园二首)32 悠然心会,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3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4 _,惟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五、阅读理解34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
7、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
8、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斌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
9、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
10、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35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6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
11、到回家的路。37 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38 文章最后一段说:“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38 师 说韩 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2、,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
13、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9 作者的择师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一标准体现了韩愈怎样的从师思想?40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指出主要有哪几组对比。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题中的这句话很显然是一个对偶句,并且以“干画”与“百万”对比。正确选项为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14、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掌握情况。题干中从“百姓“的反应来刻画李广形象,显然运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考生应熟记这一常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体知识。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作者刘义庆。考生应归纳记忆。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从侧面考查考生的背诵情况。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不难找出答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知识。听听那冷雨一文的作者是余光中。余光
15、中是中国当代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他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遭遥游等。听听那冷雨一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是考查成语“江郎才尽”的出处。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说他才尽了。后来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选项均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的句子。C 项“玉簪螺髻”比喻山的形状像妇女头上绾发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其余三项均未运用比喻手法。故正确选项为 C。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春江花月夜一诗的结构。整首诗分三
16、部分,第三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起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思妇盼归。正确选项为 D。另外,考生更应在理解全诗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分析这首诗的情感基调,理解为什么作者抒写思妇的离别情绪。二、多项选择题16 【正确答案】 B,C ,D,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知识。考生应对战国策相关知识准确记忆。选项 A 表述是错误的,战国策属于国别体杂史。17 【正确答案】 B,C ,E18 【正确答案】 A,C,D19 【正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知识。月牙儿是老舍的小说,红豆是宗璞的作品。考生一定要区别记忆各个作家的代表作,以免发生混淆。20 【正确答案】 A,C,D三、古文翻译题
17、21 【正确答案】 自多:自我夸耀,自我赞美。【试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自多”的意义,在其他古文中是不多见的,因此要特别重视。22 【正确答案】 莫:没有谁。23 【正确答案】 变置:改换。24 【正确答案】 郊次:等候在郊外。25 【正确答案】 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表现出来了。26 【正确答案】 近来来往于南北,承蒙朋友推荐一年长之人,向我问为学之道。27 【正确答案】 左右的人因为孟尝君轻视他,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试题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贱”和“食”两个词。“贱”为意动用法,“食”是名词做动词,二者皆是词类活用。四、名句默写题28 【正确答案】 不重生男重生女29 【正确答
18、案】 拂水飘绵送行色30 【正确答案】 一弦一柱思华年31 【正确答案】 曾是惊鸿照影来32 【正确答案】 妙处难与君说33 【正确答案】 树犹如此34 【正确答案】 黯然销魂者五、阅读理解35 【正确答案】 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做铺垫。【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先结合全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答案的区域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一、二段上,从两方面进行作答,一从内容上,一从结构上,这样答案才会比较合理。36 【正确答案】 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迷失了自我。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
19、持清醒。【试题解析】 两个题目考查的是精神世界与外部生活的关系,一个人怎样处理好这种关系,怎样赢得生活,只有真正“记住回家的路”,才会找到真正的内心生活。37 【正确答案】 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 ”),在社会的纷扰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试题解析】 理解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体味“家”的抽象意义,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立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38 【正确答案】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
20、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自己的心灵家园。【试题解析】 回答这一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抓住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开放的心态”“人生魅力的源泉”“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去理解,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9 【正确答案】 从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表达了作者不耻下问,以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40 【正确答案】 主要有下列三组对比: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比;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比;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 ”同“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