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89801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5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不能满足“ 授之以鱼 ”,更要做到“授之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2 最早提出“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这一经典课程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3 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通过结合历史、语文课程的相关内容及主体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4 格塞

2、尔的“ 同卵双生子爬楼梯 ”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因素。(A)后天学习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5 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6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此种教学方法为(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7 “闻一知十 ”“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组教学制特点的是( )。(A)有利于因材施教(B)有利于

3、发展学生个性(C)不利于班级管理(D)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9 “因材施教 ”是人的发展的 ( )对教育的要求。(A)顺序性(B)不均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0 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不均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11 小明思维灵活,行动敏捷,适应性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小明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2 一些中学生有很大的理想,但对社会、对未来职业、对自己缺乏真实客观的了解。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 )。(A)就业意识

4、指导(B)就业准备指导(C)就业具体指导(D)就业心理指导13 婴儿打过几次针,看见白衣人就会有躲避或啼哭的反应,这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反射14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相当有限(B)没有限度(C)较大(D)72 个组块15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16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A)认识过程(B)教师教的过程(C)学生学的过程(D)双边活动17 “教是为了不教 ”最早是由 ( )提出的。(A)马克思(B)布鲁纳(C)

5、叶圣陶(D)陶行知18 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9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能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 暑期将至,江苏某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快乐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搜寻民间小游戏并进行实践,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要求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进行体验,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感恩父母。该校教师有效地运用了( )的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实践

6、法(D)品德修养指导法21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的信息的方法是( )。(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讲授法22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为标志的。(A)终身教育导论(B) 终身教育21 世纪的教育改革(C)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23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修改(D)教学评价24 司机开车时手、眼、脚并用,这是( )。(A)注意的选择(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5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7、。(A)自我实现的需要(B)求知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26 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 水平。(A)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27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 论语(C) 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8 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9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B)行(C)忠(D)信中学教师资格

8、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5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其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其智慧;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会促进知识的掌握,因此,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互为发展的条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授之以渔”强调的正是发展学生能力。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宾塞提出了

9、“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经典课程命题,并在其教育论中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叙述和解答。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际锻炼法也称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题干所述属于实际锻炼法。故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晕要条件。故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结合题干,本题选 C。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指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人思考和探取新知识的方法。故本题选 B。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故本题选

11、 B。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其缺点是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发展性;分快慢班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学生的不断发展使得分组经常进行,难于管理。故 ABC 三项均正确,D 项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于每个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人的发展

12、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故本题选 D。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均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结合题干,本题选 A。11

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其中,多血质的人表现出有朝气、热情、活泼、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感易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等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题干中小明的气质类型为多血质,故本题选 B。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准备指导和就业具体指导三个方面。就业意识指导,就是指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做到“三个了解”(了解社会、职业、自己),树立“三个观念”(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处理好“三者关系”(国家、集体、个人)。结合

14、题干,本题选 A。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婴儿依据事物信号进行应变的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故本题选 c。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 20 秒左右,最多不超过 1 分钟的记忆。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在 72 个组块,即 59 个组块。故本题选 D。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故本题选 A

15、。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通过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而,教学过程本质上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教师普遍认为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之间的事情”的错误看法,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以矫正“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论断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故本题选 C。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1)整体性是指个体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

16、己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2)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个体感官的刺激在不断地变化,但个体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3)理解性是个体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选择性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因此,学生阅读时画重点线也是一种知觉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知觉对象,熟记知识。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可以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这表明儿童已经能够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从他

17、人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即儿童的思维出现了“去自我中心”,这是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点。故本题选 C。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结合题干,本题选 C。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的信息。故本题选 D。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65 年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指出“

18、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 21 世纪的关键所在”,“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发表,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思潮和理念开始向主流的教育指导思想发展和变化,使成人终身教育成为各种国际新教育思潮、理念等产生的重要前提和背景。故本题选 C。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故本题选 B。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司机开车时手、眼、脚并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 C。25 【正确答案】 C【

19、试题解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需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缺失与成长的需要两种,缺失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故本题选 C。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已有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这些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方面去理解这些要求

20、的。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儿童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结合题干,本题选 c。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故本题选 A。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皮亚杰把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抽象逻辑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表现。故本题选 D。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来教导弟子。其中“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可知,“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知识。属于“四教”中的“文”。所以本题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