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9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2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3 投射法测量了人格( )层面的内容。(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4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E)教学内容5 根据对竞争利弊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推崇的
2、是 ( )(A)群体内竞争(B)群体间竞争(C)个人间竞争(D)个人与群体竞争6 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7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8 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9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10
3、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1 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 】(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12 下列哪项是位置学说不能解释的? 【 】(A)高频声音的编码(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13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公正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14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
4、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15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A)最终答案(B)唯一结论(C)绝对解释(D)不变实质16 班杜拉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 )而完成的。(A)阅读和练习(B)观察和模仿(C)听讲和实验(D)奖励和惩罚17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18 皮亚杰认为,12 至 15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19 在心理学中,
5、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20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属于( )。(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 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A)结构具有简缩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22 V 理论把人看作是( )。(A)为钱而工作(B)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D)有创造力的(E)有协调性的2
6、3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B)心理发展观(C)内化学说(D)最近发展区理论(E)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24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B)比较性组织者(C)直观性组织昔(D)概括性组织者(E)抽象性组织者25 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地理解知识的手段有 ( )(A)联想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再现表象(D)图像再现表象(E)符号再现表象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_、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27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的基本心理学规律。28 根据是否需
7、要凭借工具,动作技能可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_。29 _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0 美国_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四、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31 高原现象32 超感知觉33 性别刻板34 教学目标35 学习目标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6 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37 简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38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39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
8、下列问题。40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41 论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91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评价的目标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投射法测量了人格无意识层面的内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答案选 B。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般而言,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
9、激励作用最大。因为这样会促使他克服自己在能力、运气等方面的固有认识,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形成动机激发的良性循环。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学结束时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情感和行为方面。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加涅按照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学习分成八类,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
10、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故比概念学习低一层次的应该是辨别学习。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位置学说一般用来解释高频声音的编码、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中描述的道德阶段属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教师与家长的期待是外部动机,也是一种低级动机,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主动性才能起作用。15 【正确答案】
11、A【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学习理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与模仿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班杜拉还提出了环境、人和行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
12、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本题选 D。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 15 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可以进行抽象思维。所以本题选 D。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首次提出心物同型论和场论,强调心理结构,提出经验次序与脑内潜在结构一致,知觉是对经验完型匹配的结果,是主动构建次序的过程。
13、所以本题选 C。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时间是一种资源,资源管理策略就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工作动机理论基于不同的人性观有四个理论:X 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Y 理论: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 理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
14、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Z 理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掌握,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2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的掌握。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25 【正确答案】 C,D,E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正确答案】 分析27 【正确答案】 学与教28 【正确答案】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29 【正确答案】 完
15、形顿悟30 【正确答案】 斯金纳四、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31 【正确答案】 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32 【正确答案】 超感知觉是不靠眼睛或任何工具即可看到物体的特殊能力。33 【正确答案】 性别刻板,这种现象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34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35 【正确答案】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6 【正确答案】 (1)效果律,桑代
16、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37 【正确答案】 (1)教学内容和 I 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2)学生的思维积
17、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4)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逻辑思维;(5)指导学生发现和克服思维障碍;(6)加强语言训练。38 【正确答案】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识态度、品德
18、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39 【正确答案】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0 【正确答案】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
19、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
20、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41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
21、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 ,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