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9875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个国家的人口( ) 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A)数量(B)增长率(C)质量(D)分布2 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B)课程表(C)教科书(D)课程标准3 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 )以及人的教育观念。(A)模式(B)规模(C)速度(D)规格4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 )产生为标志。(A)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爱弥尔(D)民本主义5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B)艺

2、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育教育6 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 的过程。这一观点是由( ) 提出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凯洛夫7 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A)关键(B)基础(C)前提(D)定向8 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9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的形式存储。(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像和声像10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

3、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11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 )。(A)空间错觉(B)时间错觉(C)运动错觉(D)视觉错觉12 人们通常认为“ 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 。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13 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 我将来会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14 学生能

4、相信并接纳他人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15 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B)群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16 有的人虽然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A)投射(B)反向(C)退行(D)补偿17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的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的惧怕18 某班在“每月一星 ”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

5、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实践法(D)情感陶冶法19 下列不属于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的是( )。(A)认知失调(B)学校教育(C)态度定势(D)道德认知20 ( )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能力分组(D)年龄分组21 对于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理性情绪疗法二、辨析题22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3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6、24 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25 人们由于飞鸟的启发发明了飞机,这说明了原型启发的作用。三、简答题26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意义。27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8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9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敏敏是一位初三女生,自升入初中以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班里前六名,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了厚望。进入初三,学习开始紧张起来,学校的各种考试也接连不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开始前的两三天,敏敏开始莫名其妙地拉肚子,差点耽误了考试。也因为这个原因,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父母和老师都安慰她,只当是意外。没想到这之后只要每逢考试敏敏就会拉肚子,后来居然逐渐

7、发展到即使单元测验也会如此,而只要考试一结束,拉肚子的病又不治自愈。就这样反反复复,学习成绩因此大受影响,最差的时候甚至考到了班里的二十多名。妈妈非常着急,带着敏敏到医院反复检查,但怎么也查不出毛病来,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敏敏心理焦虑的一种躯体化反应。问题: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上述现象。31 材料:张小东记叙自己上小学时发生的一件事。在一次考试中,他暗暗地让好友陈一凡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可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周末,张小东思前想后,还是去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表扬了他的勇气与向善之心,赞扬他是一个好孩子,但同时也操起了松木板子,吩咐小东和一凡背对背分别站在办公室的两头,伏在自己身边的椅

8、背上并把眼睛闭上。张小东哆哆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啪” 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他尽管没有挨打,眼泪还是流了下来。陈一凡是因为他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陈一凡的呜咽。“啪!” 打的又是陈一凡。张小东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 陈一凡又挨了一下,他一定受不了啦!张小东终于鼓起了勇气,说:“ 请您别打陈一凡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 几乎在同时,两人都睁开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然后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 哦,原来如此。这便是他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这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哪

9、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迁移和分布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的数量是确定一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科书的作用有:(1)教科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10、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学。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1、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它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教学

12、过程分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19 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反对赫尔巴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的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20 世纪 40 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它所包括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世界观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的。它保证人的各方面

13、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集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组织和团结集体;(2)第二阶段:初步建立核心和舆论;(3)趋于成熟并和谐发展的阶段,集体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视像和声像的形式存储。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是又不同于意识。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4、析】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题干意思是欢乐之时,时间过得很快,寂寞的时光总是很长很难熬。这是一种时间错觉。故选 B 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奥尔波特于 1937 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题干所述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格差异,这属于比较不同文化的群体的共同特质。故本题选 A。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时期,容易产生性别、个人定位、

15、职业等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属于成年早期;勤奋对自卑属于小学期;信任对不信任属于婴儿期。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以及价值一致同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融为一体,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群体促成的纪律。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常

16、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反向、文饰等。其中,反向是指将不能被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是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它是对学生已有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

17、清是非,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一定的调节、约束作用。题干中的做法属于品德评价法。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故本题选 B。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内部分组的定义。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肯定性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当事人的自我尊严和自我尊重,让当事人能够畅快地表达自己,可以自由做决定,可以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享受个人的权益并保护自己。而这正是题干中所述“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所缺乏的,故本题选 A。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

18、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理性一情绪疗法主要用于帮助人改变某种不合理的观念。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错误。能力不足是内部归因,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一外部因素,就能提高学习积极性。23 【正确答案】 正确。(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决定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规格。(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24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

19、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是一回事。题干叙述错误。25 【正确答案】 正确。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题干所述即为原型启发的例子,故正确。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

20、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27 【正确答案】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

21、定向性与顺序性;(2)连续性与阶段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8 【正确答案】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29 【正确答案】 (1)精选材料;(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上述现象是一种焦虑症。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

22、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敏敏一到考试前就拉肚子,是考试过度焦虑的表现。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学校的统考,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敏敏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排前六位,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厚望,可以想见,敏敏是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的,这无形中给她增加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进入初三以来,这种压力到了一定的极限,面对越来越多的考试,她担心自己考不好,让老师、家长失望,最终导致考试焦虑,进而引起了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拉肚子。面对考试焦虑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肌肉放松法、

23、系统脱敏方法、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等方法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他们的受挫折应对能力。31 【正确答案】 这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方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方向性原则要求教师的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材料中面对学生作弊,老师巧用“体罚” ,让学生牢记自己的错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体现了方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律意识,倾向于自觉遵守规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倾向于公正、平等。小东

24、作弊,又主动承认错误,已体现了这一点。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演“体罚“同伴,加强了小东的愧疚感,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德育方法。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材料中针对小东主动承认错误,老师给予了积极的表扬,可以让他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材料中的老师没有因为小东主动承认错误,就忽略了作弊的错误,而是表扬他有勇气和知错的同时,给予了“体罚” ,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体现了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德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