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90015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级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 级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 ( )(A)提出教学目标(B)引起学生的注意(C)唤起已有经验(D)指导学生学习2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 ( )(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提供教材内容(C)变化教学情境(D)给予学生反馈3 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识字(B)推理(C)计算(D)写字4 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 ( )(A)教学目标(

2、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5 我国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这一教学原则属于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6 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D)巩固性原则7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被称为 ( )(A)实习作业(B)参观(C)辅导(D)实验实习8 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源于 (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皮亚杰(D)杜威9 “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

3、展思维技巧” 是 ( )(A)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B)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C)自我管理的教学策略(D)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10 教师在观察教室里的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 ( )(A)积极力量(B)中性力量(C)消极力量(D)惰性力量11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B)锻炼(C)修养(D)榜样及示范12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属于 (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品德学习(D)能力学习13 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 ( )(A)领会(B)保持(C)分解(D)

4、定向14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这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 )(A)目标(B)内容(C)过程(D)原则15 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种指导的方法是 ( )(A)系统传授式(B)专题讨论式(C)学科渗透式(D)学习诊断式16 教会学生做人属于 (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7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整体性(B)基础性(C)内化性(D)综合性18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

5、性格”,这一教育目标是 ( )(A)生理素质教育(B)文化素质教育(C)道德素质教育(D)审美素质教育19 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责任感,它们的表现形式属于 ( )(A)道德知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20 “身教终于言传 ”是说明育人过程中 ( )(A)锻炼的重要性(B)说服教育的重要性(C)修养的重要性(D)榜样和示范的重要性21 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下面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录像带(B)图表(C)标本(D)幻灯片22 学记提出:“ 倒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其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性原则(C)启发性

6、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23 在西方,提出“ 产婆术 ”的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智者24 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25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发现法(C)情景教学法(D)演示法26 在下列教学方法中,以陶冶为主的方法是 ( )(A)讨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情景教学法27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 1862 年于北京开办的 (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

7、清华大学28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被称为 ( )(A)实习作业(B)参观(C)辅导(D)实验实习29 对教师而言,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是 ( )(A)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B)备课、上课、评价、课后辅导(C)预习、上课、巩固、练习(D)预习、联想、系统、练习30 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他们分别是演播法和 ( )(A)现场直播法(B)录制播放法(C)插播法(D)程序教学法31 知识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领会(B)选择(C)保持(D)应用32 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B)

8、定向,分解,定位,熟练(C)分解,定位,熟练(D)定向,分解,熟练33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 )(A)学会生存(B)学会思考(C)学会学习(D)学会分析34 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 ( )(A)基本问题(B)核心问题(C)重要问题(D)主要问题35 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素质是 (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文化素质(D)生理素质36 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是 ( )(A)文化素质(B)审美素质(C)心理素质(D)生理素质37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

9、进行(B)以 “情” 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 “行” 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38 品德的基础是 ( )(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39 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 )(A)陶冶(B)惩罚(C)人格感化(D)说服教育40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方法是 ( )(A)榜样和示范(B)陶冶(C)修养(D)说服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1 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情感包括 ( )(A)理解学生(B)消极的自

10、我意识(C)教育的期待(D)积极的自我意识(E)与学生和谐相处42 道德评价能力发表的一般过程是 ( )(A)从片面到全面(B)从他律到自律(C)从他人到自己(D)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E)从自律到他律43 教育影响可分解为下列哪几种成分? ( )(A)教育手段(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育媒体(E)教育活动方式方法44 学生的本质属性是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人(C)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D)学生是以工作为主要任务的人(E)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45 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室气氛所需的行为有 ( )(A)接纳感受(B)善于发问(C)鼓励(D)赞赏(E)接纳意见三、

11、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46 教育学47 教育问题48 教育情境49 师生关系50 教学设计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1 简述隐性课程的功能。52 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53 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54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的基本要求。55 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6 论述教育与社会物质的关系。57 联系实际谈谈教师的能力结构。58 论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四川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A 级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12、D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B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A30 【正确答案】 C31 【正确答案

13、】 D32 【正确答案】 B33 【正确答案】 C34 【正确答案】 B35 【正确答案】 A36 【正确答案】 D37 【正确答案】 D38 【正确答案】 B39 【正确答案】 D40 【正确答案】 B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1 【正确答案】 A,C,D,E4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从他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43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

14、式方法和教育环境五种成分。44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学生是一个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并以学习为主要的任务。4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室气氛必须要有下列行为:接纳感受、赞赏或鼓励、接纳意见、善于发问。三、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46 【正确答案】 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47 【正确答案】 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 ”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48 【正确答案】 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

15、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49 【正确答案】 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关系、组织关系以及相互产生的非正式关系。50 【正确答案】 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1 【正确答案】 (1)陶冶功能。隐性课程能陶冶学生的

16、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育美功能。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等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3)益智功能。隐性课程通过情感影响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的求真务实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4)健体功能。良好的环境,完善的设备有助于学生健全体魄。52 【正确答案】 (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不

17、可替代的影响。53 【正确答案】 (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54 【正确答案】 (1)系统传授式。是指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方法。(2)专题讨论式。采取专题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学法专题讲座。(3)学科渗透式。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4)学习诊断式。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5)经验交流式。学生之间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55 【正确答案】 (1)整体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18、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2)基础性。素质教育既要为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也要为每个公民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3)内化性。注重并切实把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4)综合性。素质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等影响因素。因此整个社会也必须重视并切实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6 【正确答案】 (1)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 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于段;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2)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

19、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57 【正确答案】 (1)教育预见能力。其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其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3)教育过程控制能力: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58 【正确答案】 (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政治对教育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政治对教育的第三个手段是法律;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