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90301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实验法2 王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他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了解大家的情况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些启发学生的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体现了王老师遵循教育过程的(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 孙老师在向学生讲“ 雪花 ”

2、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视频资料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虚拟直观(D)表象直观4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5 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一观点要求教学应当遵循( )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3、B)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C)尽量增加练习次数和集中练习时间(D)练习方式多样式7 讲授法是最普通、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不利于(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B)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8 讲完“体积的大小 ”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物演示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教学法(D)实践探究法9 教师向学生系统全面描述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和概括科学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谈10 韩老师在讲镁条燃烧的

4、特点时,从实验室里给大家拿来了镁条,在教室给我们演示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这里韩老师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B)讲授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11 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12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是( )。(A)练习法(B)参观法(C)演示法(D)读书指导法1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其中(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A)引起学习时机(B

5、)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4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演示法15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 )。(A)理论课和实践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新授课和巩固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16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17 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哪一个概念反映的内容?(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8 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

6、于( )。(A)绝对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D)相对评价19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20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二、辨析题21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会妨碍学生的主体地位。22 教学就是上课。23 学校可为了教学而忽略其他事情。三、简答题24 简要

7、说明对“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的认识。25 什么是巩固性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26 简述讨论法及其要求。四、材料分析题26 材料: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 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 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 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

8、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问题:27 分析材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28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有哪些?29 材料: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 100 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 8 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 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 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 8 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告诉他哪些是只要

9、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考了 40 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为讲授法的含义。【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

10、鼓励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模象直观是直观教学类型之一,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电影等。【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从而理解知识。【知识

11、模块】 中学教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保证练习的质量;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合理应用整体练习与分散练习。【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其中,D 项是其缺点。【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

12、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讲授法的基本形式。其中,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述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或事件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和论证概念、原理、规律和公式等;讲演是教师向学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人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

13、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它是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引发学习动机、领会

14、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依据题干可首先排除实验法和演示法。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去获得新知识,借以巩固新知识或检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题干可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

15、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这里老师担心第二次测试成绩不一致。实际上在谈的是信度。【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教学过

16、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题干描述属于形成性评价。【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二、辨析题21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师主

17、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习的组织者、教学互动的指导者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2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上课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是中心环节,但教学除上课外,还包括备课、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课外辅导等其他环节。【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3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除了教学活动之外,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比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些活动有助于学

18、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因此,学校工作要遵循“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以教学为主,同时不能忽略其他工作。【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5 【正确答案】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

19、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6 【正确答案】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四、材料分析题【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7 【正确答案】 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

20、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名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8 【正确答案】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9 【正确答案】 (1)该案例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2)因材施

21、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

22、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考了 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