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07587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本问中“甘言媚词,作妇人状” 是写(A)门者(B)权者(C)客子(D)干谒者2 本文主旨是(A)赞美刘一丈(B)讽刺官场腐败(C)讽刺 “才德称位”(D)赞美“上下相孚 ”3 报刘一丈书是一篇(A)书信体记叙文(B)书信体议论文(C)书信体抒情文(D)奏章4 下列作家属于明代“ 后七子 ”的是(A)李密(B)侯方域(C)马致远(D)宗臣5 报刘一丈书中“ 权者 ”的形象特征是(A)狐假虎威(B)贪婪虚伪(C)奴颜婢膝(D)才德称位6 报刘一丈书中“ 权者 ”暗指(A)顾秉谦(B)

2、刘一丈(C)宗臣(D)严嵩7 下列句子中,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的是(A)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C)我闻今相国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8 本文在记叙马伶与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分叙9 本文是一篇(A)人物传记(B)叙事散文(C)抒情散文(D)说理散文10 下列句子中,意思与“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意思接近的是(A)求为其门卒三年(B)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C)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D)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11 马伶传中“ 以分宜教分宜 ”的意思是(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B

3、)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D)用现实生活中的奸臣(顾秉谦)教舞台上的奸臣 (严嵩)12 马伶传中的“ 分宜 ”、“昆山”依次指(A)分宜人、顾秉谦(B)严嵩、昆山人(C)严嵩、顾秉谦(D)分宜人、昆山人13 马伶在鸣凤记扮演的是(A)严嵩(B)杨继盛(C)夏言(D)顾秉谦14 马伶传的作者是(A)宗臣(B)侯方域(C)韩愈(D)欧阳修15 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16 马伶传的作者是(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B)

4、明末清初的小说家(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17 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A)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B)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C)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二、古文阅读题17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 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 上下相 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18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辱: 馈遗: 殷: 孚:19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

5、译成现代汉语。 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20 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起何作用?20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且今世之所谓“ 孚” 者何哉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 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 ,走马抵门。门者怒曰: “为谁 ?”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日:“何客之勤也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

6、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21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即: 袭: 盥栉:22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袖金以私之: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人之:23 文中“今世之所谓 孚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24 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几种形象,分析其形象特征。24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日:“官人幸顾 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门者答

7、揖。大喜奔出。25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顾:26 这段选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27 简析这段选文所写人物的形象特征。28 这段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28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日:“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日:“ 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 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29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稍稍:30 这段选文选自谁的哪篇文章?31 这段选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32 这段选文中作者所说“上下相孚” 是什么意思,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32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 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33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间: 褊:34 将文中“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译成现代汉语。35 这段选文中作者所说“褊衷” 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6 这段选文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

9、案】 D【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0、】 记叙文知识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二、古文阅读题【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8 【正确答案】 辱:谦词,承蒙。 馈遗:赠送礼物。 殷:深厚。 孚:信任。【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19 【正确答案】 我更将用什么报答您? 至于不被信任的缺陷,则尤其以我为严重。【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0 【正确答案】 引子,提起刘一丈信中所言“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以此作为全篇的话题。【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1 【正确答案】 即:立即。 袭:熏染。 盥栉:洗脸梳头。【知识

11、模块】 记叙文知识22 【正确答案】 从早到晚鞭打骑马,等候在当权者的门外。 袖中藏着金银,偷偷地送给守门人。 守门人又得到所赠的金银,才起身进去通报。【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3 【正确答案】 反语。【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4 【正确答案】 “ 干谒者 ”:奴颜婢膝;“门者”:狐假虎威。【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5 【正确答案】 顾:照顾,看得起。【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6 【正确答案】 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7 【正确答案】 “ 干谒者 ”奴颜婢膝;“权者”贪婪虚伪。【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8 【正确答案】 细节描写。【知识模块】 记

12、叙文知识【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29 【正确答案】 稍稍:偶尔。【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0 【正确答案】 宗臣报刘一丈书。【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1 【正确答案】 干谒者,小人得志,虚伪。权者,以权谋私,贪婪虚伪。“所交识”、“闻者”,趋炎附势。【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2 【正确答案】 “ 上下相孚 ”上下级的相互信任原本应建立在诚信的道德基础上,但作者所说“ 上下相孚” 却是建立在行贿受贿、干谒者以钱买官、权者以权谋私的基础上。揭露明代官场的腐败黑暗。反语。【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3 【正确答案】 间:间或,偶尔。 褊:原指地方狭小,引申为气量狭隘。此作自谦,

13、实指不愿巴结权贵。【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4 【正确答案】 因为这样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些了。【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5 【正确答案】 “ 褊衷” 本义是指狭隘的心胸,作者用来表达自己不肯奴颜婢膝、巴结权贵,不肯与丑恶世风同流合污的气节。反语。【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36 【正确答案】 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与处境:因经年不往之褊衷,导致“常不见悦于长吏”、上下不孚的处境,虽“ 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再次表明穷且益坚、坚守节操的决心。深化主题:在与权者、干谒者、闻者的鲜明对比中,既揭露了明代官场腐败的普遍性、残酷性,又表达了作者的志节以及对官场腐败现象的厌恶。【知识模块】 记叙文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