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5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形态是指(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3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4 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 (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C
2、)利用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关系(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5 系统是指( )(A)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持续性(B)由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C)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广延性(D)由诸事物要素相加之总和6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 )(A)把“发展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把 “培育”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把 “建设”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把“实效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制的主要主体是(
3、 )(A)市场(B)计划(C)企业(D)政府9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A)执政为民(B)党的先进性(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A)知足常乐,随遇而安(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C)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D)毫不利已,专门利人12 就物质的反映特性而言( )(A)无机物不具有类似反映特性(B)只有生命物质具有类似反映特性(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
4、感觉的反映特性(D)部分物质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13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14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A)工农武装割据(B)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专政(D)武装斗争15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1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 )(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
5、)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8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含义是(A)公有资产占有绝对量的优势(B)公有资产占有质的优势(C)公有资产在占有量的优势的同时,又有质的优势(D)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优于非公有制经济 1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是(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统一战线(D)坚持
6、工农联盟 20 2011 年 7 月 26 上午,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 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5057 米,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全球先进国家行列。7 月 28 日,“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A)5088 米(B) 5188 米(C) 5288 米(D)5388 米 21 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科学发展观 22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用(A)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的(B)无偿没收的方式实现的(C)暴力革命的方式实现的(D)征购、征用的方式实现的 23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
7、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改革和开放的关系(D)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4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B)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C)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D)能动地创造宇宙万物 25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民族平等(B)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C)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D)避免民族矛盾产生 二、简答题26 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27 简述如人的全面发展?28 简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29 简述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国际形势新判断。30 简述“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31 我国构
8、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2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33 社会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4 在民主革命中,大量的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利于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四、论述题35 试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说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36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7 论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38 试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及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5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9、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而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或反对 党的关系,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故选“D”。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五大主要是讨论国民革命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未能提出切合实际的办法,故舍去“A”、“B”、“D”。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
10、以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正确答案为“D”。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概念,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故选“A” 。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物质和意识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4 【正确答案】 A【
11、知识模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问题。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样的概念应记忆。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B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B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
12、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27 【正确答案】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统一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与产品经济社会)的最后一种社会状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本质上的发展,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人的各种社会职能得到全面发展;人作为社会主体能够自主、自立、自愿和自由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各种能力也全面发展。所以,人
13、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现运动过程,需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审美素质等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条件,客观上,发达的生产力、完善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手段;主观上,社会教育的充分发展,人们自身积极因素的全面增进,先进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占绝对优势等。归根到底,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28 【正确答案】 (1)时代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14、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第一,国际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国内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依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正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挑战,需要在如何执政问题上总结经验,避免犯其他国家所犯的错误。(3)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面临的环境、肩负的任务以及党员干部的队伍
15、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向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加强自身建设,就会丧失执政地位。【知识模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9 【正确答案】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国际上制止战争的因素逐步增长,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在较长的时期里不发生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战争与革命长期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主题。但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人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能够集中地反映当今时代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战略问题
16、却是和平与发展问题。(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知识模块】 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30 【正确答案】 “ 一国两制 ”的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实行“两种制度”。即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则保持原有
17、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有主次之分,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宪法和法律保证“ 一国两制 ”长期不变。【知识模块】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1 【正确答案】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2 【正确答案】 错误。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
18、无冲突。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的和谐。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 和而不同 ”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 “无差别”或“ 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33 【正确答案】 正确。理由:(1)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总括。社会进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有经
19、济、政治、文化、精神、道德等多种因素,其中一个最根本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从社会进步的根源上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大领域),决定社会最深刻变革的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因此,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34 【正确答案】 错误。理由: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对于建立工农联盟有一定的好处。但中国革命是在长期的、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发展的,他们也把大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农民特有的小生产者意识带进到党
20、内,严重地影响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只有对农民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纯洁党的作风,保证党对革命事业的正确领导。【知识模块】 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四、论述题35 【正确答案】 第一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个历史范畴,从数量上是社会发展中的大多数成员,包括全体劳动人民; 剥削阶级中的某些起进步作用的个别人物。从质上是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同时,人民群众积极地总结生产经验和改进生产工具,为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人
21、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为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进行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经验材料和物质条件;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的,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同时,社会改革、进化也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第二问:(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是: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对群众负责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又是党的政治
22、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灵魂。(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础;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贯彻。(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革命工作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它们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观点,只有坚持它们,才能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廉政建设,防止以权谋私等;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取之不尽的源泉。36 【正确答案】 中国资产阶级
23、革命派没有能够巩固和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相继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又屡遭失败。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1)帝国主义不容许。毛泽东指出:“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对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
24、,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根本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另外,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
25、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因此,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
26、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7 【正确答案】 (1)历史意义: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找到正确的革命新道路指明了方向。它批判了“城市中心论”和回答了右倾悲观主义者的疑问,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
27、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以新的形式和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的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2)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的历史借鉴。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模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38 【正确答案】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
28、在于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2)在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思考,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